图书介绍

中医临床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临床基础
  • 梁华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346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中医学临床-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临床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上篇 辨证体系总论3

第一章 辨证方法和辨证思维3

第一节 辨证方法的源流4

一、六经辨证方法的源流5

二、八纲辨证方法的源流7

三、脏腑辨证方法的源流7

四、经络辨证方法的源流8

五、卫气营血辨证方法的源流10

六、三焦辨证方法的源流11

七、气血津液辨证方法的源流12

八、方剂辨证方法的源流12

第二节 辨证方法的实质15

一、定性分析16

二、定位分析17

三、定因分析18

四、定量分析19

五、定时分析19

六、定势分析20

一、辨证的一般步骤21

二、辨证步骤的关键21

第三节 辨证论治的步骤21

第四节 辨证思维和特征22

一、辨证思维22

二、辨证特征25

第二章 辨证体系的各种方法28

第一节 外感病辨证体系28

一、六经辨证28

二、卫气营血辨证65

三、三焦辨证68

四、病因辨证70

一、八纲辨证72

第二节 杂病辨证体系72

二、脏腑辨证83

三、气血津液辨证101

第三节 辨证方法之间的关系106

一、六经辨证与病因辨证的关系107

二、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108

三、六经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108

四、六经辨证与经络辨证的关系109

五、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关系109

六、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关系111

七、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111

二、伤寒的概念115

一、温病的概念115

三、温疫的概念115

中篇 外感病的辨证115

第一节 外感病的概念115

第三章 外感疾病总论115

四、温病与伤寒、温疫的区别116

第二节 外感病的范围和分类116

一、外感病的范围116

二、外感病的特点117

第三节 外感病的病因和发病117

一、外感病病因117

二、外感病发病121

三、外感病传变122

第四章 外感病的诊断和防治124

第一节 外感病的常用诊法124

一、辨舌124

二、验齿128

三、辨斑疹、白?128

第二节 外感病的防治130

一、外感病的治疗大法130

二、外感病的预防措施135

第一节 风邪致病136

一、风温136

第五章 外感病的辨证136

二、中风138

三、风湿140

第二节 寒邪致病141

一、伤寒141

二、寒湿143

三、寒化144

第三节 暑邪致病145

一、暑温145

二、暑湿147

三、伏暑149

四、冒暑151

五、暑秽151

第四节 湿邪致病151

一、湿热152

二、湿温153

三、湿气155

第五节 燥邪致病157

一、温燥157

二、凉燥158

一、春温159

第六节 热邪致病159

二、热化161

第七节 疫毒致病162

一、温疫162

二、大头瘟165

三、烂喉痧167

第八节 主要症状的辨证168

一、体表四肢症状的辨证169

二、精神性症状的辨证175

三、脏腑症状的辨证177

一、有独立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疾病183

二、以主症为病名183

第六章 内伤杂病总论183

第一节 杂病的概念183

下篇 内伤杂病的辨证183

三、以病因病机来定“病”184

第二节 杂病的病因和发病184

一、杂病病因以内因为主184

二、气候是杂病的发病诱因184

三、七情是心身疾病的内因185

四、体质是发病的关键185

二、以脏腑、经络以及气血津液病变进行分类186

第三节 杂病的分类原则186

一、以病位病因分类186

第四节 杂病的治疗187

一、防治原则187

二、辨证论治方法189

第七章 五脏系统杂病的辨证191

第一节 心系杂病的辨证191

心悸的辨证191

一、肝着的辨证194

二、奔豚病的辨证194

第二节 肝系杂病的辨证194

三、寒疝的辨证195

四、阴狐疝的辨证196

第三节 脾系杂病的辨证197

一、痞证的辨证197

二、腹满腹痛的辨证200

三、呕吐的辨证206

四、哕的辨证211

五、泄泻的辨证212

六、痢疾的辨证216

七、宿食的辨证217

八、肠痈的辨证218

九、黄疸的辨证219

第四节 肺系杂病的辨证224

一、肺痿的辨证224

二、肺痈的辨证226

三、咳嗽上气的辨证227

第五节 肾系杂病的辨证230

小便不利·淋病的辨证230

第六节 多脏腑病证的辨证233

一、百合病的辨证233

二、奔豚气的辨证235

三、消渴病的辨证236

四、胸痹(心痛)的辨证238

五、虚劳的辨证241

第八章 气血津液病辨证244

第一节 气分病的辨证244

第二节 血痹的辨证245

第三节 出血证的辨证246

第四节 痰饮病的辨证247

第五节 水气病的辨证251

第六节 结胸证的辨证253

一、妊娠腹痛的辨证255

第一节 妇科妊娠病的辨证255

第九章 妇产科杂病的辨证255

二、妊娠恶阻的辨证256

三、妊娠小便难的辨证257

四、妊娠水肿的辨证258

五、胎动不安的辨证259

第二节 妇科产后病的辨证260

一、产后痉病的辨证260

二、产后郁冒的辨证261

三、产后大便难的辨证262

四、产后腹痛的辨证263

五、产后中风的辨证265

六、产后烦乱呕逆的辨证266

七、产后下利的辨证267

第三节 妇科一般杂病的辨证268

一、热入血室的辨证268

二、情志疾病的辨证270

三、月经病的辨证271

四、带下病的辨证272

五、前阴病的辨证272

六、转胞的辨证273

七、腹满腹痛的辨证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