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吴小如戏曲文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吴小如戏曲文录](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0815505.jpg)
- 吴小如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21755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870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8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吴小如戏曲文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中国戏曲发展讲话1
台下人语49
第一辑51
怎样看懂京戏51
听戏与看戏55
戏曲的写实和写意58
漫谈所谓“懂戏”62
略论京剧艺术程式的利用、批判和继承65
戏曲的艺术处理要按照戏情办事69
技巧、程式的善用和滥用73
识得演员匠心,观众才是知音76
谈戏曲表演的“细节”80
关于孙悟空的舞台形象82
第二辑84
梅兰芳二三事85
——看《穆桂英挂帅》85
梅兰芳同志青春永葆85
马连良唱过的“武”戏87
裘盛戎的舞台艺术89
姜妙香先生的德和艺94
从叶盛兰《群英会》的周瑜出场谈起99
“筱”派艺术也要批判地继承102
——从陈永玲《醉酒》的表演谈起102
关肃霜的《铁弓缘》107
从宋德珠看武旦三代人108
别开生面的《李慧娘》110
一出火炽精采的传统戏111
——看中国戏曲学院教师演出的《八蜡庙》111
艺术的魅力112
——喜看陈素真同志《梵王宫》112
第三辑114
京剧流派发展小议114
京剧老旦行的唱、念、做、“打”115
谈大嗓唱小生119
配角的重要性122
第四辑124
“改”笔随谈124
台下人语131
第五辑142
评中国京剧团演出的《柳荫记》142
谈京剧《苏三起解》和《三堂会审》146
闲话《空城计》152
试论《空城计》的主题与人物154
看京剧《文姬归汉》改编本157
《秦香莲》故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158
看川剧《荆钗记》163
试论《荷珠配》的改编问题166
论《罢宴》及其改编本168
天津市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观后172
根据《红楼梦》故事编写的京剧179
附:京剧“红楼戏”摭遗(钮骠)187
京剧老生流派综说193
浅议京剧流派的继承和发展——代序(王金璐)195
自序206
一说谭派形成以前和与谭派同时形成的老生流派211
二说谭派221
三说余派230
四说余派补250
五说言派262
六说言派补267
七说高派273
八说马派284
九说麒派301
十综说之综说313
附编367
读《红毹纪梦诗注》随笔367
附:《读〈红毹纪梦随笔〉》订补(钮骠)403
我从贯大元先生问业始末406
——纪念贯老逝世13周年406
看昆曲演出断想421
关于《牡丹亭》的札记三则429
试论《潞安州》的改编和表演439
付印后记450
台下人新语453
第一辑 沉思编455
我的沉思455
台下人新语461
是流派束缚了艺术的发展吗?467
振兴祖国戏曲刻不容缓470
振兴戏曲要从点滴做起472
京剧的节奏是否缓慢474
《回荆州》里赵云起霸不合理吗?475
为中年演员呼吁477
提高素养与开掘人才478
老年人与戏曲480
台下人谈京剧编导482
——读《大美百科全书…中国戏剧》条目485
只有弘扬民族文化才能涤除西方谬说485
京剧兴衰匹夫有责488
——《京剧知识辞典》序言488
第二辑析艺编495
怎样学习马派艺术495
试论荀派501
京剧《搜孤救孤》的介绍及余派唱法的分析507
八十年代看厉慧良的戏525
童芷苓是个聪明人532
第三辑刍议编537
《四梦》与当代文艺创作537
汤显祖与迪斯科538
对关汉卿研究的几点意见540
——在1987年关汉卿学术讨论会上的书面发言540
在1988年关汉卿学术讨论会第二次会议上的543
书面发言543
纪念杨小楼座谈会追记545
关于京昆业余大选赛548
戏曲比赛应有规定剧目549
四个“化”和三个“分”550
评奖杂谈552
第四辑缅怀编555
缅怀萧老555
——萧长华先生110周年诞辰纪念555
1988年12月10日在纪念萧老诞辰110周年566
会上的发言566
回忆奚啸伯567
回忆叶盛兰570
回忆裘盛戎573
“做工铜锤”裘盛戎574
韩慎先先生二三事575
王庾生先生二三事577
天津的四位京剧老师578
张伯驹先生周年祭582
姜老对京剧的重大贡献584
——为纪念姜妙香先生诞生百年而作584
自我批评592
第五辑求是编592
“三大贤”及其他593
富连成演出剧目摭遗594
硬伤与虚美596
高庆奎的卒年597
评《锁麟囊》改编本598
刘赶三轶事辨讹600
关于余叔岩两事的商榷601
《李少春传》纪事质疑602
《文昭关》是余派戏吗?604
杨小楼的生卒年605
杨小楼晚年演出订误606
写戏曲回忆文章要严肃认真607
关于《四五花洞》609
《窦娥冤》不等于《金锁记》610
马连良演过《六月雪》吗?611
戏曲的文献学612
昆曲京戏中“脸”字的读音613
刘迎秋君《忆姜妙香》订讹615
何来麒派花旦?617
第六辑杂著编619
郁达夫论京剧佚文二篇的笺注和跋619
遥祝周明泰先生健康长寿624
程派名票高华不应被遗忘626
送王金璐重游上海序628
我的朋友王金璐629
向刘子蔚同志进一言631
改旧戏何如编新戏633
改旧戏何如编新戏633
知人论世谈言微中——评槛外人《京剧见闻录》635
编辑出版《中国京剧大全》缘起(代拟)637
菊坛知见录641
我与京剧的因缘(代序)643
童年看堂会戏摭忆644
魏莲芳演荀派戏645
介于票友和演员之间的吕正一646
雷喜福的全部《雪艳娘》647
南北派演出戏路不同649
京剧演出今昔不同650
“十三噫”和“满江红”651
余叔岩和《沙桥饯别》652
也谈由老旦应工的《沙桥饯别》653
余派戏的小唱段654
余派戏台词的特点656
也谈《二进宫》的唱词658
“喜的是”及其他659
言菊朋的念白和做工660
第一次看反串戏662
应载入京剧史册的反串戏662
反串《大八蜡庙》664
再谈《八蜡庙》665
三谈《八蜡庙》666
金少山二三事667
王瑶卿的嫡派传人668
程砚秋谦德可风671
四大名旦个人本戏及其编剧人673
关于《福寿镜》674
程砚秋的喜剧676
三看程砚秋《青霜剑》677
三看程砚秋《红拂传》679
《文姬归汉》及其他682
两看程砚秋《春闺梦》685
程砚秋的《骂殿》及其音响资料687
程砚秋的《起解》、《会审》及其音响资料690
杨小楼的《野猪林》及其他691
《战冀州》的马超究竟该怎样演?694
回忆杨小楼的《五人义》695
杨小楼的戏德和迷信697
与童芷苓谈“让台”698
日本女硕士谈京剧改词699
与周万明先生谈圣旨700
封箱戏与“吉祥新戏”701
关于“合作戏”703
《马连良五事》摭遗704
继承荀派艺术要力求全面705
荀派戏的必修课706
《武松打虎》·巧克力707
赵云耍大刀709
濒于失传的两套锏法709
关于《金钱豹》711
与翁思再书谈唱词今昔之异712
要编纂、整理戏剧演出史714
——《菊坛见知录》结束语714
津门乱弹录717
听唱片、看戏和学戏(代序)719
跳加官与开锣戏720
好戏不一定列“大轴”721
“名角”不一定挂头牌723
名演员与上座率724
在天津看侯喜瑞的戏725
侯喜瑞晚年二三事726
京剧净行女演员728
韩世昌的“三梦”729
韩世昌的《思凡》731
王益友的《林冲夜奔》732
回忆白鸿林733
回忆郝振基735
回忆陶显庭736
侯益隆·侯玉山·侯永奎737
宋德珠在天津739
关于《取洛阳》740
关于《两将军》741
天津票界的小生742
南开瑞廷礼堂演出的两场京戏744
1956年的一场京剧晚会745
天华景戏院的连台《西游记》746
天津京剧观众的威力747
我写《乱弹录》的态度748
看戏温知录751
王金璐的《长坂坡》753
《长坂坡》的抓帔754
童芷苓的《宇宙锋》755
王吟秋的《红拂传》755
陈永玲等的《翠屏山》756
我所见过的几次《翠屏山》757
关于《坐楼杀惜》(一)758
关于《坐楼杀惜》(二)759
关于《坐楼杀惜》(三)760
关于《坐楼杀惜》(四)761
关于《坐楼杀惜》(五)762
看荀派传人纪念演出763
喜看北苑秀南枝764
从《思凡》想到沈世华765
北昆的《古城会》767
昆曲的武戏768
看王立军的戏770
刘备摔孩子不是过场戏771
武大郎演拳和亮靴底772
看晋剧《走山》772
张春华令人叹服774
看王金璐的《走麦城》775
名师出高徒人才要爱护776
对叶金援的几点希望777
附:给叶盛长同志的公开信778
充满辩证法的《古城会》780
唱片琐谈783
关于京剧老唱片785
谭鑫培佚文及其他788
未公开出版的戏曲唱片789
旧唱片报节目及报节目人790
唱片中的无名配演者791
“小小余三胜”的唱片793
“孙菊仙”唱片及其他794
附:致吴小如先生公开信(朱复)795
物克多唱片多冒牌货795
唱片的版本学797
唱片的校勘学798
罗亮生先生遗作《戏曲唱片史话》订补800
戏迷闲话837
三十年代的北京戏院839
买票看戏842
戏单和喝茶845
收听实况广播和业余清唱比赛848
看票友的戏851
余叔岩晚年演出徵实854
名媛演戏857
我演过三次戏860
搜求唱片863
“闲话”也要实事求是866
——《戏迷闲话》的结束语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