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神经系统症状与诊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神经系统症状与诊断
  • 刘贻德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
  • ISBN:14120·98
  • 出版时间:1956
  • 标注页数:600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6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神经系统症状与诊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第一章 疼痛4

生理病理4

检查9

分类12

诊断15

解剖生理17

头痛17

广泛头痛19

原因显明之头痛19

与生理机能相关之头痛 19

局部疾患之头痛 20

感染疾患之头痛 21

循环系统疾患之头痛 23

气体交换不足之头痛 25

中毒性头痛 25

眼鼻疾患之头痛 25

原因隐晦之头痛25

颅压改变之头痛 26

精神病之头痛 27

原因不明之头痛29

局部头痛29

局部疾患之局部头痛29

面部孔道疾患 29

颅骨病变 30

膝状神经节症状群 30

颞动脉炎 3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1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34

眼窝与颌骨病损 34

海绵窦病损 34

桥脑小脑角之病损 35

半月节症状群 35

岩尖症状群 35

桥脑病损 36

偏头痛36

单纯偏头痛 36

眼型偏头痛 37

复型偏头痛 37

中间型偏头痛 38

特殊头痛39

有明显血管运动障碍或腺液分泌障碍之交感性头痛39

颈交感神经干之头痛 39

蝶腭神经节症状群 39

鼻神经炎 40

Costen氏症状群 41

顶端红肢痛与脑膜中动脉交感痛 41

面部局部病灶或后遗疤痕之交感性疼痛 42

本体病之头痛4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之继发交感性疼痛 42

无明显客观现象之交感性头痛42

颈痛43

食物吞咽疼痛——舌咽神经痛43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44

继发性舌咽神经痛45

空咽疼痛——迷走神经痛46

喉上神经痛46

咽支疼痛47

项痛——颈背疼痛47

持续疼痛——颈部运动受阻48

急性斜颈49

持续性颈背肌肉挛缩49

变化无常之颈背肌肉挛缩49

关节病50

阵发疼痛——颈部运动不受阻碍50

巴-刘两氏症状群51

肿瘤压迫51

枕大神经痛52

四肢疼痛52

外伤肢痛52

损伤疼痛53

肢干损伤 53

脊柱损伤 54

椎间盘突出 55

后遗疼痛61

神经压迫与神经再生疼痛 61

骨质稀疏疼痛 61

Volkmann氏缺血麻痹症 62

生理病症状群之疼痛 62

骨痂疼痛 62

疤痕疼痛 62

灼痛 63

截肢疼痛 64

非外伤肢痛66

痛性肥胖病 67

进行性脂质营养不良症 67

肌纤维织炎 67

肌纤维组织病变之肢痛67

骨与关节病变之肢痛68

结核性骨炎 68

葡萄球菌骨炎 69

骨梅毒 69

肢干骨癌 69

畸形骨炎 69

中毒性贫血等 69

徐缓闭塞 70

迅速闭塞 70

血管性之肢痛70

脉管运动障碍性疼痛 71

神经疾病之肢痛73

孤立肢痛 73

具有神经系统客观症状之肢痛 74

躯体疼痛97

胸痛98

腰痛98

内脏疾患之腰痛99

脊柱腔内疾患之腰痛99

骨胳关节疾患之腰痛99

髂骶关节病 99

髂骨浓缩性骨炎 99

慢性腰骶关节炎 99

尾椎疼痛100

腰椎骶骨化 100

脊柱裂 100

内脏疼痛100

腰骶关节结核 100

椎间盘突出 100

横型骶骨 100

脊椎关节病 100

脊椎脱位 100

脊髓痨之内脏危象101

内脏型癫癎103

癔病胃痉挛103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之腹痛104

内脏疾患之皮肤感应疼痛104

第二章 客观感觉障碍107

分类107

浅层感觉107

深层感觉108

复合感觉110

检查113

触觉检查114

温度觉检查116

痛觉检查116

运动觉检查117

姿态觉检查118

震动觉检查118

辨质觉检查118

形态觉检查118

实体觉检查119

定位觉检查119

鉴别觉检查119

解剖路径120

感觉过敏126

病理现象126

感觉缺失127

全身性感觉完全缺失 127

局限性感觉完全缺失 127

分裂性感觉缺失 128

感觉迟钝131

感觉倒错131

感觉延迟 131

感觉持续 132

其他障碍133

定位错误 134

感觉易侧 134

感觉变异 134

感觉症状群134

周围感觉症状群135

周围感觉神经之分布区域136

皮神经病损 140

周围感觉神经之症状特征140

混合神经病损 141

临床意义142

神经根感觉症状群143

皮肤根式分布144

颅颈臂区 148

胸腰区 151

腰骶区 154

神经根感觉症状之特征155

临床意义156

神经根与神经丛外伤 156

梅毒性根炎 160

压迫病损 165

其他根炎 165

脊髓感觉症状群167

完全性感觉缺失 168

脊髓感觉症状群之特征168

分裂性感觉缺失 169

一侧脊髓横切症状群 179

脑干感觉症状群179

延髓感觉症状181

延髓前侧感觉症状 181

延髓后侧感觉症状 182

延髓外侧感觉症状 183

桥脑与大脑脚感觉症状184

丘脑感觉症状群184

Dejerine-Roussy氏症状群184

Guillain-Alajouanine氏症状群186

Lhermitte氏一侧肢体疼痛症状群186

皮质感觉症状群186

皮质感觉区域187

分裂性缺失 191

完全性缺失 191

皮质感觉症状之特征191

皮质感觉症状之分布192

临床意义195

第三章 味觉与嗅觉障碍197

味觉197

嗅觉201

第四章 听觉障碍204

解剖生理204

检查206

钟表法207

音叉法207

Rinné氏试验 208

听力测验计208

Gellé氏试验 208

Weber氏试验 208

Bing氏试验 208

Schwabach氏试验 208

耳聋分类209

传导性与调节性耳聋210

神经性耳聋211

混合性耳聋211

暂时耳聋 212

传导性耳聋212

诊断212

渐进发展之耳聋 213

神经性耳聋214

感染疾患 214

外伤 214

循环障碍 214 215

中毒 215

压迫性病变 215

皮质病损 216

延髓桥脑病损 216

四叠体病损 216

混合性耳聋217

耳鸣217

客观耳鸣218

主观耳鸣218

非血管性耳鸣 218

血管性耳鸣 219

第五章 视觉障碍220

解剖生理220

检查224

临床症状226

视神经乳头急性或亚急性郁血水肿226

水肿型视神经乳头炎 227

孔内视神经急性水肿 227

视神经乳头急性或亚急性苍白232

视神经乳头慢性苍白233

视神经乳头无变化——急性或亚急性球后视神经炎233

偏盲237

两侧颞侧偏盲 239

同侧偏盲 241

水平偏盲 244

两侧鼻侧偏盲 244

双重偏盲与皮质性失明 246

第六章 麻痹——瘫痪247

解剖生理247

检查253

偏瘫258

发生偏瘫之开始情况258

弛缓性偏瘫259

完全偏瘫 259

痉挛性偏瘫261

不完全偏瘫 261

肌张力减退之潜隐偏瘫265

偏瘫之附属症状268

偏瘫前驱异常运动 268

偏瘫后继异常运动 268

一侧共济失调 268

联合运动 269

感觉障碍 271

血管运动障碍 271

营养障碍 271

精神活动障碍 272

健侧情况 272

病型272

内囊型 273

脑干型 273

皮质型 273

脊髓型 280

两侧型 280

童年偏瘫 281

同侧型 282

病原283

外伤 285

中毒 287

感染 287

肿瘤 288

血液循环障碍 288

其他病原 294

截瘫294

截瘫之一般表现294

周围运动神经元之截瘫 294

中枢运动神经元之截瘫 295

官能性截瘫 298

截瘫之病原298

周围运动神经元截瘫 300

脊髓截瘫 306

脑髓截瘫 325

间歇性截瘫329

Dejerine氏间歇性跛足 329

Westphal氏周期性麻痹 329

脊髓痨之间歇截瘫 329

甲状腺机能亢进之暂时截瘫 330

周围神经损伤之麻痹330

臂丛麻痹330

臂丛全部麻痹 331

臂丛上型麻痹 331

臂丛下型麻痹 332

腋神经麻痹333

肌皮神经麻痹334

正中神经麻痹335

尺神经麻痹338

正中神经与尺神经混合麻痹342

桡神经麻痹343

闭孔神经麻痹347

股神经麻痹348

坐骨神经麻痹348

外伤继发反射性症状群350

Babinski-Froment氏生理病 350

Barré氏发展扩张症状群 351

第七章 肌萎缩353

检查353

肌肉本体性萎缩——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症355

Duchenne氏假肥大型358

Landousy-Dejerine氏面肩肱型359

肩胛带型或骨盆带型360

眼型362

末梢型362

肌强直型363

脊髓前角细胞病损之肌萎缩364

脊髓前角徐缓性肌萎缩365

脊髓进行性肌萎缩 366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367

脊髓空洞症 368

Werdnig-Hoffmann氏儿童型脊髓进行性肌萎缩 369

脊髓前角迅速性肌萎缩369

急性灰质炎 369

脊髓出血 370

神经根与周围神经病损之肌萎缩371

两侧萎缩372

单侧萎缩376

机转不明之肌萎缩376

偏瘫肌萎缩377

顶叶病损肌萎缩378

癔病肌萎缩378

脊髓痨肌萎缩378

Friedreich氏遗传性共济失调症378

第八章 第五、九、十、十一、十二脑神经麻痹380

第五对运动支麻痹380

第九对运动支麻痹383

第十对运动支麻痹384

第十一对麻痹391

第十二对麻痹394

第九章 面麻痹397

周围性面麻痹399

中枢性面麻痹403

两侧面麻痹404

解剖生理406

第十章 眼球麻痹406

检查411

核性麻痹417

第三对动眼神经麻痹418

全部麻痹 418

部分麻痹 419

第四对滑车神经麻痹420

第六对外展神经麻痹421

定位诊断421

眶内病变 421

眶上裂病变——Rochon-Duvignaud氏症状群 421

眶尖病变 422

海绵窦外侧壁病变—Charles Foix422

氏症状群 422

岩尖病变——Gradenigo氏症状群 423

颅底病变——Guillain-Garcin氏症状群 423

脑干病变——交叉偏瘫 423

岩蝶区域病变 423

病原诊断425

外伤 425

循环障碍 426

感染 426

中毒 430

脑肿瘤 430

其他病原 432

协合性麻痹——机能性麻痹433

侧视麻痹433

仰视与俯视麻痹436

聚合麻痹438

第十一章 瞳孔440

瞳孔反应路径440

运动状态之检查444

静止状态之检查444

检查444

对光反应 445

聚合反应 445

其他反应 446

药物反应 447

病理现象447

瞳孔直径病理性异常448

两侧瞳孔缩小 448

两侧瞳孔散大 448

两侧瞳孔不相等 449

瞳孔对光反应消失452

梅毒与Argyll-Robertson氏征 454

非梅毒性疾患与Argyll-Robertson氏征 455

瞳孔聚合反应消失457

对光反应与聚合反应—并消失457

瞳孔震荡458

Adie氏症状群——强直性瞳孔458

第十二章 眼球震颤460

生理实验462

临床检查467

自发眼球震颤之观察468

促发眼球震颤之观察471

旋转测验 472

温度测验 474

电流测验 477

视觉性眼球震颤 478

眼球震颤之病理定位与病原诊断478

前庭感受器官之病损480

前庭神经之病损481

后窝蜘蛛膜炎 483

听神经瘤 483

脑干前庭神经核之病损484

延髓 485

桥脑 486

大脑脚 486

小脑疾患之眼球震颤487

第十三章 眩晕488

检查490

眩晕概况查询490

姿位客观检查492

静止性姿位检查 492

运动性姿位检查 494

前庭功能试验496

病理意义与诊断497

定位诊断498

病原诊断499

第十四章 肌张力障碍501

肌张力之生理病理机转502

检查与分类507

肌张力减退510

周围神经与脊髓病损之肌张力减退510

上层结构病损之肌张力减退511

小脑病损 511

大脑病损 512

附:先天性肌张力缺失症(Oppenheim氏病)、Werdnig-Hoffmann氏病、Foerster氏肌张力缺失性两侧麻痹 513

附:猝倒症 516

锥体系统病损之肌张力增强517

分布情况 517

肌张力增强517

运动影响 518

变化情况 518

反射状态 518

锥体外系统病损之肌张力增强519

柏金森症状群 520

Wilson氏病 523

Westphal-Strum-pell氏假性硬化症 523

手足徐动症 524

前额叶症状群 525

去脑性强直526

交感神经功能障碍之肌张力增强528

反射性肌张力增强529

其他肌张力增强529

Jackson氏强直发作 529

间歇性斜颈 531

第十五章 共济失调与平衡障碍533

检查535

体位平衡之检查535

下肢运动协调之检查536

上肢运动协调之检查536

步行状态之检查536

诊断537

深层感觉缺失性共济失调538

周围神经病损 539

脊髓背索病损 539

蹄系病损及其他 541

前庭性共济失调541

小脑性共济失调542

小脑共济运动障碍之检查 543

定位诊断 547

病原诊断 547

额叶与共济失调552

第十六章 反射554

腱反射与骨反射554

检查555

颏反射 556

肱二头肌反射 557

肱三头肌反射 557

鼻睑反射 557

跟腱反射 558

膝盖反射 558

桡反射 558

病理变化560

减退或消失 560

亢进 563

反常 564

Rossolimo氏征 565

Bechterew-Mendel氏反射 566

Hoffmann氏现象 566

强握反射 567

皮反射567

提睾反射 568

足蹠反射 568

肛门反射 568

检查568

病理变化569

减退与消失 569

腹壁反射 569

反常(Babinski氏征) 571

防御反射——脊髓机械自主活动573

静姿反射与平衡反射574

平衡强直反射577

药物影响 577

支持反射 577

病理变化 577

局部姿位反射577

颈部强直反射 578

推移现象 579

体姿适应反射 579

前庭强直反射 579

关节病肌萎缩8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