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0818470.jpg)
- 郭培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4087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61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部分 综合篇3
第一章 导论3
第一节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3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的背景3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4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定位4
第二节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4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和相关理论5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9
第三节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11
一、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城市产业结构亟待升级12
二、城市资源短缺与浪费叠加,环境恶化状况不容乐观13
三、城市人口老龄化、就业与城市贫困带来的各种挑战15
第二章 城市合理规模与城市形态结构18
第一节 国内外城市规模的理论研究18
一、关于城市最佳规模(合理规模)18
二、关于城市有效规模20
三、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20
第二节 我国城市的人口规模21
一、我国城市规模方针及其演变21
二、对城市规模政策的再认识22
第三节 我国城市的用地规模23
一、我国城市用地规模的现状特点23
二、我国城市用地规模的发展演变24
三、我国现行城市用地标准及其局限25
第四节 城市用地的合理形态与布局结构26
一、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布局结构26
二、对城市合理空间形态和布局结构的探索28
三、我国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的演变30
四、与城市规模相适应的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32
第五节 环境容量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规模34
一、以适度环境容量为基础确定城市规模35
二、城市人口的可持续发展36
三、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37
第三章 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41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背景41
一、相关理论基础41
二、城市与区域关系的宏观背景42
第二节 中国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突出矛盾44
一、城市与乡村地区的利益冲突44
二、城市密集地区中的无序竞争46
第三节 我国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47
二、城市行政管理体制48
一、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及土地制度48
三、财政体制49
第四节 统筹中国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50
一、国外发达国家都市区管理的实践与评价50
二、中国加强城市和区域管理的实践与对策52
第四章 城市贫困56
第一节 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56
一、什么是城市贫困56
二、中国城市贫困的现状57
三、中国城市贫困的特征59
四、我国实施城市反贫困政策所取得的成绩61
第二节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成因62
一、就业机会不足62
二、收入差距拉大63
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64
第三节 城市贫困问题的应对措施65
一、加大失业保障工作力度66
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67
三、完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68
四、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应更加有利于贫困人口的发展71
第一节 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72
一、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72
第五章 城市经济72
二、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73
三、我国城市经济存在的问题76
第二节 我国不同类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77
一、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77
二、我国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77
三、我国不同类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78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81
一、资源型城市的定义81
二、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82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战略83
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应注意的问题84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86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86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89
第六章 城市文化91
第一节 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保护91
一、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91
二、国外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91
三、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分类92
四、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93
五、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层次和方法94
六、当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97
七、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98
一、创造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性100
第二节 我国城市特色和风貌的创造100
二、我国城市特色与风貌保护和创造的原则101
三、我国城市特色风貌创造的手段和方法101
第三节 我国城市文化的发扬与光大104
一、提高市民综合文明素质105
二、创造城市现代文明形象105
三、加强城市环境建设106
四、加强城市文化管理107
五、打造城市文明行业和窗口107
六、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文化精神,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108
一、我国城市水资源利用状况109
第一节 城市水安全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挑战109
第七章 城市水安全109
二、中国城市水安全问题110
第二节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安全目标114
一、城市水安全的总体目标114
二、城市水安全的基本任务115
第三节 城市水安全建设的技术途径116
一、我国城市水资源利用管理战略的演进116
二、城市水安全建设的技术路线117
第四节 城市水安全的管理对策122
一、建立城市水务统筹管理体制122
二、完善城市水法体系123
三、健全城市水管理市场124
五、实施城市科技兴水战略126
六、保障城市生态环境需水126
四、制定城市水资源利用规划126
七、树立新的水资源消费观127
第八章 城市交通128
第一节 中国城市交通的发展128
一、城市道路基础设施128
二、城市交通工具129
第二节 中国城市交通发展问题分析132
一、道路拥堵132
二、高密度的土地占用133
五、道路交通事故134
三、环境污染134
四、交通投资体制缺陷134
第三节 中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取向135
一、可持续城市交通的目标135
二、战略性政策取向137
三、行动措施建议139
第九章 城市能源142
第一节 城市能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42
一、能源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142
二、良好的城市环境需要能源的洁净利用143
一、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144
第二节 城市能源利用现状与前瞻144
二、城市能源生产、消费现状与特征147
三、城市能源利用方式149
四、未来城市能源供需矛盾与前瞻151
第三节 城市能源价格与改革152
一、煤炭价格及其演化153
二、石油及油品价格153
三、天然气154
四、电价155
第四节 城市能源利用的主要问题156
一、能源安全问题156
二、城市能源环境157
三、城市能源效率问题158
四、其他问题159
第五节 城市能源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对策160
一、城市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160
二、城市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60
三、优化城市能源利用的对策措施161
第十章 城市环境164
第一节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与治理164
一、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与特点164
二、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危害167
三、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168
四、国外城市防治大气污染的先进经验170
五、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172
第二节 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175
一、中国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现状176
二、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危害178
三、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现状与问题179
四、城市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的途径181
五、中国城市固体废弃物控制对策分析183
第十一章 城市防灾减灾186
第一节 城市灾害对城市持续发展的威胁186
一、我国城市灾害的种类186
二、我国城市灾害的特点188
第二节 我国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的成绩与问题190
一、我国城市防灾减灾的成绩190
二、我国城市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问题191
第三节 我国城市减灾工作的方针、目标及政策措施194
一、我国城市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194
二、我国城市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194
三、提高我国城市减灾能力的基本策略195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204
第一节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204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04
二、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分析205
一、城市发展能力建设208
第二节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208
二、城市承载能力建设211
三、城市保障能力建设213
四、城市运转能力建设215
第三节 加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对策措施217
一、以制度创新大力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217
二、城市政府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定位219
三、发挥社区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221
二、市情背景决定了北京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艰巨性227
一、首都功能决定了北京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27
第一章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基础条件227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研究227
第二部分 城市篇227
三、发展阶段决定了北京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性228
四、城市快速发展为北京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29
五、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创新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30
第二章 加速北京市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历史机遇232
一、加入WTO极大地促进了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232
二、2008年奥运会为北京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和动力233
第三章 制约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分析235
一、区域经济合作亟待加强,区域一体化进程缓慢235
二、城市化发展失衡,郊区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235
三、城市交通、灾害应急以及废物处理等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强236
四、经济发展中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振兴现代制造业压力巨大,第三产业总量依然不足238
五、社会变革中出现的就业、收入以及人口问题更加复杂241
六、水资源严重短缺构成制约北京城市发展的最短边,大气污染和风沙威胁依然存在,农业污染问题日显245
七、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正被现代文明一步步蚕食248
第四章 二十一世纪初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252
一、继续坚持“优先发展”的原则,增强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发展水平252
二、提高城市建设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252
三、将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今后几年政府工作重点落到实处253
四、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253
五、坚持资源集约经营,注重提高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253
七、充分利用奥运机遇,不断提升首都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254
六、强化首都强势要素的辐射功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254
第五章 促进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255
一、加强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重点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55
二、推进郊区城市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255
三、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重点提高城市交通综合承载能力256
四、加快振兴现代制造业,全面提升首都综合经济实力258
五、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总量,加快解决结构性问题和矛盾258
六、优化人口布局结构,强化人口管理与服务,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259
七、加强政府引导,拓宽就业渠道,统筹解决劳动力就业、再就业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260
八、继续加快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点促进水资源可持续经营260
九、促进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与古都风貌的完美结合262
一、加快提升综合执政水平264
第六章 实施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264
二、加强领导组织机构建设265
三、健全地方法律规章265
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和投入265
五、促进科技工作不断创新266
六、全面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266
主要参考文献267
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273
第一章 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273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选择273
一、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求上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73
三、提高上海的综合竞争力,需要提高上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75
二、带动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必须探索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275
第二节 上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机遇和挑战276
一、上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机遇276
二、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277
第三节 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283
一、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方位与基本目标283
二、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要做到“三个高、三个平衡、三个同步”284
三、上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286
第四节 上海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287
一、经济建设领域287
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288
三、社会发展领域289
第二章 上海城市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290
第一节 上海城市空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290
一、上海空间资源的基本状况290
二、城市承载力和空间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91
三、上海城市空间资源最优化利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293
第二节 上海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295
一、上海水资源的基本状况295
二、上海水域与水资源的开发研究295
三、水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296
第三节 上海能源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297
一、上海能源利用结构的现状297
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对策299
第三章 上海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301
第一节 上海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301
一、上海生态环境基本状况301
二、上海生态环境问题分析303
三、上海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来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304
四、上海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与城市临界调控准则306
五、上海市生态环境发展规划和发展远景308
第二节 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建设308
一、上海城市交通的发展基本状况308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上海城市交通问题分析309
三、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建设策略310
一、上海的信息化建设基本状况314
第三节 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314
二、上海信息化的能力分析315
三、上海城市信息化发展的策略316
第四章 上海城市服务海派文化与可持续发展319
第一节 上海经济和海派文化能力现状与问题分析319
一、上海综合经济社会能力发展现状319
二、上海经济与文化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322
第二节 上海城市服务业与可持续发展324
一、上海服务业的基本状况324
二、服务业在上海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325
三、面对可持续发展的上海服务业发展策略327
一、金融业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及上海金融业发展现状328
第三节 上海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328
二、上海金融业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329
三、上海金融业对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措施330
第四节 面对可持续发展的上海海派文化332
一、海派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具体问题332
二、面对可持续发展振兴海派文化的基本思路334
第五章 世博会——上海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340
第一节 世博会加速提升上海可持续发展能力340
一、世博会进一步提高上海与周边城市展览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协调性340
二、世博会加速上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41
五、世博会将为上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342
四、世博会进一步提高上海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42
三、世博会加速上海经济社会的信息化建设342
六、世博会将进一步提高上海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43
第二节 世博会对上海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负面效应分析343
一、世博会对上海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影响343
二、世博会对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负面影响的分析344
第三节 世博会促进上海大城市带的形成和发展346
一、世博会提升上海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上海的大城市带建设346
二、大城市带的建设是上海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347
三、大城市带是上海通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平台348
一、重庆市情353
第一章 重庆市情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分析研究353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研究353
二、重庆市经济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障碍评析357
三、城镇建设现状与障碍评析362
四、社会发展现状与障碍评析365
五、资源环境现状与障碍评析370
第二章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377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和权重的确定377
二、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评价377
三、按真实储蓄理论评价重庆市的可持续发展382
四、基本结论386
二、重庆市2010年前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设想388
一、重庆市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设想388
第三章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战略研究388
三、重庆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391
第四章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行动研究398
一、调整产业结构398
二、发展循环经济400
三、建立数字城市401
四、建立可持续发展能源保障体系403
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405
六、改善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条件409
七、建立可持续的社会安全机制414
八、建立完善的城镇体系,积极推进城镇化417
一、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撑体系420
第五章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研究420
二、改善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政策和环境421
三、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系统422
四、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423
五、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参与环境424
六、建设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425
长沙市可持续发展研究429
第一章 长沙可持续发展现实分析429
一、城市发展历史悠久429
二、区位条件相对优越429
四、人居环境相对和谐430
三、自然资源相对丰富430
五、区域经济实力增强432
六、社会发展渐趋协调433
第二章 长沙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及制约因素分析436
一、长沙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436
二、长沙可持续发展的优势436
三、长沙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438
第三章 长沙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444
一、可持续发展是长沙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444
二、长沙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构想445
三、长沙可持续发展重点446
一、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52
第四章 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452
二、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思路454
三、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重点456
第五章 长沙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458
一、思想保障: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458
二、规划保障:增强长沙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评估458
三、法制保障:建立健全长沙市可持续发展的职能机构和法律体系459
四、行政保障: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协调和宏观调控459
五、政策保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460
六、资金保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机制460
七、技术保障: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保障机制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