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作物种传病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作物种传病害
  • 刘惕若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6369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作物种传病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出版说明1

序言1

前言1

第一章 种子1

一、种子的概念1

(一)植物学概念1

(二)农业概念1

(一)果皮和种皮2

二、种子的构造2

(二)胚3

(三)胚乳3

三、种子的分类4

(一)根据胚乳分类4

(二)根据植物形态学分类4

(三)根据种子着生方式分类5

四、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6

(一)有益作用6

(二)有害作用6

(二)种传病害与种子病害的关系8

(一)种传病害的涵义8

第二章 种传病害8

一、种传病害的概念8

二、种传病害对农业的危害性9

(一)直接危害性9

(二)间接危害性10

三、种传病害的病原10

(一)植物病原真菌10

(二)植物病原细菌24

(三)植物病原类菌质体27

(四)植物病原病毒29

(五)植物病原线虫31

(六)寄生性种子植物33

第三章 种子病害的侵染源35

一、种子染病的途径35

(一)株体外病原物侵染35

(二)株体内病原物侵染38

二、种子染病的条件44

(一)病原条件44

(二)寄主条件48

(三)环境条件51

三、种子染病的时期52

(一)生长期52

(二)非生长期53

四、种子染病的部位55

(一)种子与病原体结合方式55

(二)病原体在种子上的部位56

(二)直接侵染61

(一)扩散病原体61

一、种子传病方式61

第四章 种传病害的类型61

二、种子传病的效应63

(一)植物病原扩散效应63

(二)植物病原致病效应63

(三)植物病害流行效应64

三、种传病害类型66

(一)幼苗病害66

(二)系统侵染病害66

(三)周身性病害66

(一)种传真菌病害67

四、种传病害的种类67

(二)种传细菌病害78

(三)种传病毒病害79

(四)种传线虫病害82

(五)寄生性种子植物83

第五章 种传病害发生条件84

一、种传病害与病原体的关系84

(一)病原体数量84

(二)病原体生活力86

(三)种子感病程度89

(四)生理小种92

二、种传病害与寄主的关系93

(一)寄主植物的抗性93

(二)寄主植物的生育阶段96

(三)寄主植物的生育状态98

三、种传病害与环境的关系98

(一)温度98

(二)湿度99

(三)种传病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00

二、无病种子103

(二)检疫对象103

第六章 种传病害的防治103

一、植物检疫103

(一)检疫意义103

(一)抗性鉴定104

四、种子处理104

(二)品种利用104

(一)种子处理概念104

三、抗病品种104

(二)脱毒繁殖104

(一)建立无病留种田104

(二)种子处理方法105

五、农业技术108

(一)适时播种,注意播期108

(二)平整土地,做好保墒108

(三)及时喷药,保护种子108

第七章 种衣剂109

一、种衣剂概述109

(一)种衣剂的概念109

(二)种衣剂的组成111

(三)种衣剂的性状113

(四)种衣剂的种类114

二、种衣剂的效果效应116

(一)种衣剂的优点116

(二)种衣剂的增产因素120

三、种衣剂的应用127

(一)种衣剂的选择127

(二)种衣剂的使用133

(三)种衣剂的效益137

(四)优良种衣剂简介139

(一)选择杀菌剂的原则154

第八章 种子处理杀菌剂和杀虫剂154

一、杀菌剂的选择154

(二)选择杀菌剂的依据155

二、杀菌剂的应用155

(一)单剂与复配(混)剂155

(二)杀菌剂与杀虫剂兼用156

(三)杀菌剂与其它制剂混用156

(四)应用技术157

三、常用杀菌剂157

四、常用杀虫(线虫)剂171

一、病害调查178

(一)目的178

(二)时间178

(三)方法178

第九章 种传病害田间调查178

(四)项目179

二、数据整理与运算182

(一)种子发芽率182

(二)田间保苗率182

(七)病株(病穗)率183

(九)发生面积与区域183

(八)病情指数183

(三)成株率与成穗率183

(六)病苗率183

(五)结瘤状况183

(四)幼苗长势183

(十)减产率184

(十一)防治效果184

(二)病害损失186

(一)病害的危害性186

三、结果分析186

(三)防治效果188

第十章 种子带病检验190

一、种子带病检验的概念190

(一)概念190

(二)样品190

二、种子带病检验方法191

(一)直观检验191

(二)种植检验192

(三)萌发检验193

(四)培养检验195

(五)洗涤检验203

(六)漏斗检验207

(七)染色检验207

(八)噬菌体检验210

(九)血清检验211

(十)酶联检验215

(十一)电泳检验216

参考文献2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