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0823497.jpg)
- 薛明扬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3817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08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礼品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论1
一、中国文化的起源3
二、中国文化的奠基与成型8
三、祭政合一与君权神授12
四、家国政治与宗法社会17
五、礼俗复合系统20
民族源流编33
第一章 民族33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34
二、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形成35
三、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民族38
第二章 汉字61
一、汉字——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61
二、汉字的起源和形成70
三、汉字的演变及其原因75
四、主要文字发展概述79
第三章 汉语88
一、汉语的起源89
二、汉语语音的演变91
三、汉语词汇的演变95
四、汉语语法的演变100
五、汉语方言的发展108
六、汉语的特色及其影响112
第四章 民俗116
一、民俗的起源116
二、丰富多彩的岁时节令122
三、丧葬民俗128
四、都市民俗的传承与流变130
五、衣食习俗及其地域特色133
六、清朝的建立对中华民俗的影响138
第五章 婚俗143
一、婚制和婚嫁方式143
二、婚姻管理与婚姻禁忌150
三、婚姻礼仪及杂俗156
四、婚姻的终止与再婚165
第六章 神话172
一、神话的起源173
二、《山海经》——神怪之渊薮175
三、先秦及汉初时的神话180
四、两汉时期的神话183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神话187
六、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神话190
七、中国少数民族的神话(上)193
八、中国少数民族的神话(下)196
第七章 社会发展199
一、中国的原始社会200
二、中国的奴隶社会203
三、中国的封建社会207
四、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9
学术思想编225
第一章 思想225
一、绝地天通:中国思想的萌发226
二、百家争鸣:先秦子学229
三、独尊儒术:两汉经学233
四、玄风吹扇:魏晋玄学236
五、缘起性空:隋唐佛学238
六、天理良心:宋明理学241
七、实事求是:清代朴学245
八、西学东渐:近代新学248
第二章 哲学252
一、什么是哲学?中国有没有哲学?252
二、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演变255
三、中国古代的天道观探讨262
四、中国古代的人道观探讨269
五、认识论与方法论273
第三章 儒学280
一、儒、儒家和儒学280
二、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283
三、从魏晋玄学到宋明理学293
四、乾嘉学派及其学术成就304
五、儒学的历史影响及文化意义307
一、什么是道教310
第四章 道教310
二、道教简史317
三、道教与传统文化332
第五章 佛教339
一、佛教的起源与流传339
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演变343
三、中国佛教的宗派348
四、佛教与隋唐文明359
五、佛学与儒学的融合361
六、藏传佛教与青藏文化363
一、中国史学的起源367
第六章 史学367
二、中国史学发展概况370
三、中国古代史书的体裁及叙事风格377
四、近代史学的兴起385
社会文化编399
第一章 图书399
一、汉字的发明与初期图书的出现399
二、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中国图书发展的飞跃404
三、西洋印刷术的传入和近代书籍的发展418
第二章 新闻423
一、中国早期的新闻传播423
二、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424
三、戊戌变法前后的国人办报高潮426
四、辛亥革命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428
五、北洋军阀统治初期的新闻事业430
六、著名报刊政论家和记者432
七、著名报纸439
第三章 中外文化交流445
一、秦汉:中外文化交流的曙光时代445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时代451
三、宋元:中外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457
四、明清:闭关时代的中外文化交流464
五、晚清:冲开国门后的近代中外文化交流472
一、茶的故乡在中国483
第四章 茶文化483
二、历代饮茶习俗485
三、历代名茶述略491
四、品水拾趣496
五、制茶方法之演变501
六、争奇斗艳的历代茶具503
七、历代茶书撮要506
第五章 酒文化511
一、酒的产生和发展512
二、酒与礼仪风俗521
三、洒与传统文化531
四、酒趣538
第六章 方术545
一、龟卜筮占与《周易》546
二、从星占术到八字算命551
三、风水术的产生及其流变560
四、梦占·测字与看相565
典章制度编575
第一章 礼制575
一、礼制源流575
二、吉礼582
三、凶礼586
四、军礼591
五、宾礼595
六、嘉礼599
第二章 官制603
一、官制浅说603
二、中枢权力机制的演变与整合606
三、地方政权组织的调整与完善611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回顾616
五、人事监察系统的构建与调整620
六、官吏品秩和俸禄制度的历史考察626
七、官吏致仕制度的总体透视629
第三章 法制632
一、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点632
二、中国古代的立法与法典编纂637
三、中国古代的刑法645
四、中国古代的诉讼审判制度650
第四章 教育658
一、中国传统教育精神658
二、历代教育制度665
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683
第五章 科举688
一、人才选拔漫漫探索690
二、李唐盛世制度创新694
三、宋辽金元日臻成熟698
四、明清两朝鼎盛而衰700
五、科举名目形形色色703
六、考试花样林林总总705
七、攀登阶梯层层叠叠708
八、科场风云惊心动魄712
九、千秋功罪世人评说714
第六章 军事719
一、以武立国,以德辅之720
二、古代著名战役介绍729
三、中国军队的近代化739
第七章 邮驿745
一、起源745
二、名目750
三、接待756
四、管理762
五、作用768
第八章 兵器774
一、兵器的萌芽774
二、辉煌的青铜兵器778
三、锐利的钢铁兵器787
四、火器时代的来临798
文学艺术编805
第一章 诗歌805
一、《诗经》与《楚辞》805
二、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809
三、变化纷呈的魏晋诗811
四、汉魏六朝乐府民歌818
五、百花齐放的唐诗821
六、理致深沉的宋诗829
七、新兴诗体唐宋词833
八、宗唐宗宋的金元明清诗838
第二章 散文844
一、先秦:中国散文的源头845
二、汉文章849
三、六朝美文852
四、唐宋古文857
五、晚明小品文863
六、清代:中国古典散文的终结867
第三章 辞赋872
一、什么是辞赋872
二、不歌而诵,引类譬谕:辞赋的产生875
三、原本《诗》《骚》,出入诸子:辞赋的渊源与类型879
四、铺采搞文,体物写志:辞赋的特点883
五、文律运周,日新其业:辞赋的流变887
六、会能作赋,始成才士:辞赋名家名篇892
七、追风入华,沿波得奇:辞赋的文学影响897
第四章 小说903
一、小说的起源903
二、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904
三、唐宋传奇907
四、宋元话本912
五、明代“四大奇书”及其他915
六、《红楼梦》与清代的小说创作924
第五章 戏曲935
一、中国戏曲的渊源935
二、中国戏曲的形成937
三、南戏的产生和发展940
四、元代杂剧的产生和发展945
五、明清传奇的产生与发展951
六、清代地方戏与京剧958
第六章 音乐962
一、中国音乐的起源964
二、中国民歌源流968
三、中国器乐演变(一)973
四、中国器乐演变(二)976
五、中国戏曲音乐981
六、民族音乐理论985
第七章 舞蹈989
一、万舞翼翼的夏商西周991
二、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995
三、百戏曼衍的秦汉998
四、众舞纷呈的魏晋南北朝1003
五、有容乃大的隋唐舞蹈1007
六、盛极而衰的宋辽金夏舞蹈1016
七、风格各异的元明清舞蹈1020
第八章 美术1026
一、史前重实用、先秦重教化的美术1027
二、奠定民族特色的秦汉美术1029
三、呈现独立的魏晋南北朝美术1032
四、走向成熟的隋唐美术1034
五、转折开拓的宋元美术1040
六、繁荣鼎盛的明清美术1046
第九章 书法1055
一、先秦书法1056
二、汉代书法1059
三、魏晋南北朝书法1064
四、隋唐书法1067
五、五代宋书法1072
六、元明清书法1079
科学技术编1087
第一章 天文1087
一、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演变1088
二、世界之最的天象记录1096
三、独具一格的宇宙理论1102
四、精良多样的天文仪器1104
五、赤道坐标与三垣二十八宿恒星体系1107
六、特色鲜明的历法1109
七、天文学中的星象学1111
第二章 地理1114
一、传统地理观念的出现与发展1114
二、沿革地理述略1120
三、古代地图的测绘1125
四、地理考察及其著述1130
五、西方地理学的输入及其影响1136
第三章 数学1139
一、中国数学的起源1139
二、算术1143
三、几何1145
四、方程和“开方术”1151
五、垛积术1155
六、幂级数1159
七、尖锥术1162
八、数论1165
九、三角与两次曲线1167
第四章 物理1170
一、早期物理知识的积累和简单技术的应用1170
二、中国物理学的萌芽1174
三、中国物理学的发展与成就1180
四、物理学的缓慢发展,近代物理学在中国1199
第五章 化学1204
一、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利用1204
二、陶器、瓷器和“世界瓷国”1208
三、七千年的中国酿酒史1212
四、发达的中国冶金术1216
五、造纸术1223
六、金丹术和火药1227
第六章 园林1233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发展与繁荣1234
二、中国园林的叠山理水与造景1237
三、中国园林的风格、特色和意境1248
第七章 建筑1260
一、原始社会的建筑1260
二、叩响文明社会的大门——建筑的成型期1262
三、春秋战国——建筑上的百花齐放时期1265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秦汉时期1269
五、兼收并蓄、融合中西的建筑——魏晋南北朝时期1274
六、中国古代建筑的高潮时期——隋唐1278
七、古代建筑发展的相对稳定时期——五代十国至宋、辽、金、元1286
八、中国古代建筑的渐变时期——明清时期1293
国计民生编1303
第一章 经济1303
一、原始社会的经济活动1303
二、青铜时代1305
三、春秋与战国1307
三、秦汉一统1310
四、东南地区经济的开发1314
五、隋唐雄风1316
六、神奇的无形之手1321
七、鸡鸣晓看天1326
八、盛世与危机1329
九、走出中世纪1331
第二章 农业1333
一、作物繁育和引进1333
二、农具的改进1342
三、种植技术的发展1349
四、农本思想和农学成就1355
一、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工业发端1361
第三章 工业1361
二、从秦汉到隋唐:中国古代工业的繁荣1367
三、辽宋夏金元:各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工业1372
四、明清:中国古代工业的鼎盛时代1378
五、晚清的中国近代工业1383
第四章 商业1400
一、中国古代商业的兴起1400
二、城市商业和市镇的发展1401
三、商人、商业组织和商帮1408
四、商业政策与商业管理1410
五、官营商业1412
六、中国古代货币的使用1417
七、中国古代对外贸易1422
第五章 金融1427
一、古代的货币和金融1427
二、近代金融机构的发端1429
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银行业的大发展1434
四、股票和证券交易市场1439
五、保险公司和保险业1444
六、民国时期的货币政策1447
七、革命根据地的金融事业和货币政策1452
八、日伪时期的金融概况1455
第六章 纺织1461
一、中国纺织业的起源、发展、兴盛和演变1463
二、染苍染黄添异彩1474
三、精美绝伦说缂丝1479
四、巧夺天工的武侯蜀锦1483
五、葛藤素麻与服饰1485
六、纺织史上的革新家1487
七、丝绸之路誉天下1489
第七章 交通1494
一、道路的起源与发展1494
二、长虹卧波说桥梁1503
三、古代的内河运输1506
四、古代的海上交通1511
五、古代都市交通一瞥1517
六、从马车、舆轿到火车1522
民间生活编1531
第一章 饮食1531
一、血与火——史前时期的饮食文化1531
二、列鼎而食——先秦时期的饮食文化1534
三、承前启后——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1540
四、胡汉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化1544
五、争奇斗艳——盛唐时期的饮食文化1549
六、南北交汇——宋元时期的饮食文化1554
七、登峰造极——明清时期的饮食文化1560
第二章 服饰1564
一、从谚语说起1564
二、服饰鼎盛的汉、唐1574
三、服饰继续发展的宋、明与少数民族服饰繁盛的元、清1580
四、服饰逐步现代化1590
第三章 体育1594
一、源远流长的中国体育1595
二、博大精深的体育思想1598
三、“形与神俱”的养生体育1602
四、崇尚勇武的军事体育1605
五、娱乐健身的竞技体育1610
六、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1616
第四章 旅游1624
一、旅游的起源1624
二、主要旅游活动1632
三、传统旅游思想1638
四、旅游资源开拓1643
五、旅游服务与管理1651
第五章 杂技1657
一、中国杂技的起源与早期形态1657
二、宫廷杂技1665
三、民间杂技1672
四、中外杂技的交流与融合1680
第六章 游侠1686
一、游侠的源流、作风与行状1686
二、侠的衰落1699
三、中国的游侠文化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