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药疗监护与高新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药疗监护与高新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823798.jpg)
- 谭亚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846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2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50页
- 主题词:药物疗法-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药疗监护与高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临床技术简史1
一、古代临床技术的发展1
二、近代临床技术的发展2
三、现代临床技术的发展3
第二节 现代临床技术的范畴4
一、临床医学技术4
二、急救医学技术5
三、基础医学技术5
四、介入医学技术5
五、高新医学技术5
六、网络医学技术5
第三节 现代临床技术的教与学6
一、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6
二、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7
三、要抓好三基的学习和应用7
第二章 药疗监护技术概述9
第一节 我国药疗监护技术发展概况9
第二节 正确掌握药疗方法11
一、合理选药,查对认真12
二、操作熟练,观察细心12
三、抢救及时,指导耐心12
第三节 药物不良反应和监护13
一、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13
二、其他不良反应14
第四节 药物滥用的预防14
一、毒品滥用的预防14
二、抗生素滥用的预防15
三、其他药物滥用的预防17
第三章 临床药学及临床药理学简介18
第一节 临床药学的主要任务18
一、为临床药疗提供合理的用药信息18
二、配合临床合理用药19
三、配合临床开展药学研究21
四、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21
第二节 临床药理学的主要任务21
一、新药研究与评价21
二、市场药物再评价22
第三节 临床药理基地的任务22
一、负责新药临床药理研究与市场药物再评价22
二、制订药物试验指标、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察22
三、指导临床用药、实施临床药理学教学23
四、提供临床药理专业咨询服务23
第四节 治疗药物监测简介24
一、TDM技术应用范围24
二、TDM技术监测的药物品种与程序25
三、常用血药浓度测定方法25
四、个体化给药方法26
第五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督管理26
一、组织机构与执行机构26
二、监察任务27
三、监察制度27
第四章 给药监护技术28
第一节 注射给药技术28
一、静脉注射法29
二、肌内注射法29
三、皮下注射法30
四、其他注射法30
第二节 非注射给药技术31
一、口服法31
二、局部用药法32
第三节 中药给药技术34
一、水针疗法34
二、中药离子导入法35
三、药罐用药法36
四、艾灸法36
五、熏洗用药法36
第五章 常用药物的药疗监护技术37
第一节 抗感染药物37
一、抗生素37
二、合成抗菌药物45
三、抗结核药物47
四、抗真菌药物48
五、抗病毒药物49
六、抗寄生虫病药物50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52
一、中枢兴奋药物53
二、镇痛药54
三、解热镇痛药55
四、镇静催眠药与抗焦虑药56
五、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57
六、抗震颤麻痹药59
第三节 麻醉药物60
一、全身麻醉药60
二、局部麻醉药61
第四节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药物62
一、拟胆碱药62
二、抗胆碱药63
三、拟肾上腺素药65
四、抗肾上腺素药66
第五节 激素类药物67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68
二、性激素71
三、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74
四、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75
第六节 维生素类药物77
一、水溶性维生素78
二、脂溶性维生素79
第七节 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及营养药物80
一、调节电解质、酸碱平衡药80
二、营养药81
第六章 专科常用药物的药疗监护技术84
第一节 心血管科药物84
一、抗高血压药84
二、强心药86
三、抗心绞痛药87
四、抗心律失常药87
第二节 呼吸科药物88
一、镇咳药89
二、祛痰药89
三、平喘药90
第三节 消化科药物91
一、抗消化性溃疡药92
二、助消化药93
三、止吐药94
四、泻药与止泻药95
第四节 肿瘤科药物96
一、烷化剂、抗代谢药及抗肿瘤植物药96
二、抗肿瘤抗生素97
第五节 血液科药物99
一、抗贫血药99
二、促凝血药101
三、抗凝血药102
第六节 妇产科药物103
一、子宫收缩药及引产药104
二、女性甾体激素避孕药107
三、其他妇产科药物109
第七节 皮肤科药物111
一、抗感染药111
二、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115
三、角质促成剂及溶解药116
四、止痒、收敛药118
五、非甾体抗炎类、抗肿瘤外用药和其他皮肤科用药119
第七章 五官科常用药物的药疗监护技术121
第一节 口腔科药物121
一、牙体牙髓病治疗药物121
二、牙周病治疗药物123
三、口腔粘膜病治疗药物123
第二节 耳鼻喉科药物124
一、耳部用药125
二、鼻部用药125
三、咽喉部用药127
第三节 眼科药物128
一、眼部抗感染药128
二、抗青光眼药132
三、治疗白内障药物、影响瞳孔药及其他眼科用药133
第八章 其他类常用药物的药疗监护技术136
第一节 解毒类药物136
一、金属及类金属解毒剂136
二、氰化物解毒剂137
三、有机磷酯类中毒的解救剂138
第二节 利尿药及脱水药物139
一、利尿药139
二、脱水药140
第三节 影响免疫功能药物141
一、免疫抑制剂141
二、生物反应调节剂142
第四节 抗变态反应药物144
一、抗组胺药145
二、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146
第五节 生物制品及酶类药物147
一、生物制品147
二、酶类药物150
第六节 诊断用药152
一、X线造影剂152
二、器官功能检查药及其他诊断药155
三、放射性核素诊断用药157
第七节 外科用药及消毒防腐药物159
一、外科用药159
二、消毒防腐药161
第九章 肿瘤基因治疗技术168
第一节 肿瘤基因治疗的相关概念168
第二节 基因治疗方法169
第十章 肿瘤导向治疗技术175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原理175
第二节 常用导向治疗技术183
第十一章 肿瘤热疗技术204
第一节 热疗技术简史204
第二节 热疗测温及热生物效应205
第三节 热治疗计划208
第四节 射频热凝固与超声聚焦刀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213
第十二章 脑立体定向治疗技术218
第一节 概述218
第二节 立体定向治疗技术228
第三节 立体定向技术的教与学240
第十三章 激光治疗技术245
第一节 激光的物理学基础245
第二节 激光的生物效应247
第三节 激光的治疗效能249
第四节 常见医用激光器252
第五节 激光临床应用技术255
第十四章 介入诊疗技术263
第一节 介入诊疗技术发展简史263
第二节 消化系疾病介入诊疗技术264
一、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技术(PTC)264
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技术(PTCD)267
三、经皮经肝胆道成形技术272
四、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273
五、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技术275
六、胆道内支架置入技术278
七、胃十二指肠支架技术279
第三节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283
一、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技术283
二、冠状动脉内溶栓技术285
三、射频电流导管消融技术288
四、人工心脏起搏器技术294
五、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技术299
六、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技术301
第四节 胸部疾病介入诊疗技术304
一、经皮经胸穿刺活检技术304
二、肺癌的灌注化疗与栓塞治疗技术306
三、肺其他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309
第五节 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314
一、经皮穿刺颅内动脉瘤栓塞技术314
二、经皮穿刺脑膜瘤栓塞技术320
三、动静脉畸形技术(AVM)323
第六节 血管造影技术325
一、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技术325
二、腹主动脉造影技术331
三、脑血管造影技术332
四、四肢血管造影技术336
五、盆腔血管造影技术338
六、腹膜后充气造影技术338
七、肾血管造影技术340
八、肾盂造影技术341
九、膀胱造影技术345
十、心血管造影技术346
十一、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技术350
十二、常规支气管造影技术354
十三、子宫输卵管造影技术357
十四、气脑造影技术359
十五、脑室造影技术361
十六、脊髓腔造影技术364
第十五章 高压氧治疗技术370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医学基础370
一、基本概念370
二、医学基础373
第二节 高压氧治疗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与并发症383
一、适应证383
二、禁忌证385
三、婴儿氧舱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385
四、毒副作用、并发症和预防386
第三节 高压氧舱操作规程388
一、操作规程388
二、治疗方案390
三、治疗中的护理392
第四节 高压氧治疗技术的教与学398
一、了解高气压对机体的影响398
二、掌握氮的饱和及脱饱和过程398
三、高压氧治疗方案的制订与选择399
四、高压氧治疗技术的科研工作401
第十六章 辅助生育技术403
第一节 人工授精技术403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404
二、术前准备与技术要点405
三、并发症408
第二节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技术411
一、适应证与病人准备411
二、治疗过程412
三、并发症422
四、体外受精的相关助孕技术426
第三节 配子输卵管内移植技术432
一、GIFT的适应证432
二、病人的准备433
三、治疗过程433
四、并发症434
第四节 显微受精技术435
一、ICSI的适应证436
二、ICSI实验室的建立437
三、ICSI治疗的结果442
四、ICSI治疗的安全性442
第五节 种植前遗传学诊断技术444
一、PGD的适应证445
二、PGD的途径446
三、PGD的方法448
第十七章 几种主要传染病的诊断技术453
第一节 乙型肝炎的诊断技术453
一、血清抗原抗体检测技术453
二、乙型肝炎病毒实时荧光PCR法定量检测技术459
三、YMDD耐药突变检测技术463
四、干扰素中和抗体检测技术466
第二节 丙型肝炎诊断技术468
一、丙肝抗体检测技术468
二、丙肝病毒RNA检测技术470
三、HCV-RNA定量检测技术473
第三节 AIDS诊断技术476
一、HIV抗体检测技术476
二、Western Blot蛋白印迹试验478
第十八章 胸心血管移植技术480
一、血管及带瓣主动脉移植技术480
二、心脏移植481
三、肺移植技术486
四、心肺联合移植技术489
第十九章 镇静与麻醉性监护技术491
第一节 镇静水平评估方法491
一、Ramsay评分系统492
二、警觉/镇静观察评分法492
三、镇静目测类比评分492
四、脑电图493
第二节 常用镇静技术493
一、清醒镇静技术493
二、自控镇静技术495
三、靶控输注镇静技术495
第三节 麻醉性监护技术496
一、MAC的适应证496
二、MAC前的准备497
三、MAC的要求和内容497
四、MAC后的恢复499
第二十章 疼痛治疗技术502
第一节 疼痛的评定502
一、主观测痛法502
二、客观测痛法503
第二节 疼痛治疗方法504
一、药物治疗504
二、神经阻滞504
三、其他方法505
第三节 常用封闭注射技术505
一、常用药物及适应证506
二、封闭注射的注意事项506
三、常用部位封闭注射506
第四节 病人自控镇痛技术509
一、临床分类与适应证509
二、专用设备及技术参数510
三、临床应用模式及意义511
第五节 围术期镇痛技术512
一、围术期疼痛对生理功能的影响512
二、围术期疼痛程度分级和镇痛效果的判断513
三、常用的镇痛方法513
第六节 癌症疼痛治疗技术515
一、癌症疼痛治疗的目的与原则515
二、常用镇痛方法516
第七节 分娩疼痛治疗技术517
一、分娩疼痛的分期与治疗原则518
二、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518
三、分娩疼痛的治疗方法519
第二十一章 临床监测技术522
第一节 无创血压监测技术522
一、人工袖套测压技术522
二、超声波测压技术523
三、电子血压计测压技术523
第二节 有创血压监测技术525
一、适应证、禁忌证与并发症525
二、周围动脉穿刺置管途径与测压装置529
三、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532
四、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533
五、影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534
第三节 中心静脉穿刺测压技术534
一、适应证、禁忌证与置管要求535
二、常用穿刺插管技术535
三、中心静脉压测定方法与影响因素539
第四节 肺动脉置管测压技术540
一、肺动脉漂浮导管的放置540
二、通过漂浮导管可获得的临床信息541
三、影响肺动脉漂浮导管测量的因素542
四、并发症543
第五节 心电图监测技术544
一、监测操作的标准化544
二、常见心律失常546
三、ST段的监测548
四、心电监测涉及的特殊装置548
第六节 呼吸功能监测技术550
一、一般临床监测技术550
二、基本呼吸功能监测技术551
三、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技术553
四、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 CO2)监测技术554
五、血气分析技术554
第二十二章 血液保护技术559
第一节 输血技术559
一、血液成分的种类559
二、输血指征560
三、成分输血的优点561
四、输血的并发症562
第二节 自体贮血技术562
一、自体贮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563
二、自体贮血的方法563
三、自体贮血注意事项563
第三节 血液回收技术564
一、血液回收的方法564
二、血液回收的适应证、并发症和禁忌证565
第四节 血液稀释技术565
一、急性等溶性血液稀释的方法566
二、急性等溶性血液稀释的适应证和禁忌证567
三、急性等溶性血液稀释的优点及注意事项567
第五节 控制性降压技术568
一、控制性降压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568
二、控制性降压的方法569
三、控制性降压的操作与管理571
第二十三章 理疗与康复技术574
第一节 理疗技术574
一、概论574
二、直流电疗技术576
三、低频脉冲电疗技术578
四、中频电疗技术581
五、高频电疗技术585
六、超声波治疗技术590
七、磁疗技术593
八、光疗技术595
九、传导热疗技术601
第二节 推拿技术606
一、概论606
二、推拿治疗原则与方法607
三、推拿临床须知611
四、推拿设施616
附录 历代医学箴言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