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诗意人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诗意人类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0087491.jpg)
- 丁来先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7384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思想史-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诗意人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诗意人类之希望与真理意识1
第一节 诗意内涵的多层描述1
第二节 人类内在真理意识12
第三节 诗意的人性之根及其效用19
第四节 “诗意人类”及诗意人类学25
第一部分 “诗意人类”的依据与人性形而上学35
第一章 诗意、人性完整及天赋的和谐35
第一节 人的本性、境况及寻找35
一 宇宙背景及人的地位35
二 人的形象及人性构成42
三 人性的分裂、隔绝与困境48
四 弥合、找寻与诗意地存在53
第二节 诗意与人的天赋58
一 感觉天赋59
二 理性天赋63
三 信仰天赋65
四 诗意与天赋的融通69
第三节 人类精神意向及诗意72
一 自由72
二 希望·美好75
三 浪漫78
四 充实·意义80
第二章 诗意、价值观念与人性和谐84
第一节 人类基本价值观念84
一 实践与伦理价值85
二 逻辑与理性价值87
三 艺术与审美价值89
四 宗教与神圣价值92
第二节 诗意与对立的消解95
一 诗意与对立的消解95
二 诗意与同一性99
三 原初、传统与现代104
第三节 和谐价值与存在的纯真106
一 价值性情感106
二 和谐与宁静109
三 本真与澄明112
四 和谐价值中的诗意114
第三章 诗意的方向、特性与递进层次118
第一节 诗意的基本方向118
一 和谐中的统一感118
二 内在方向121
三 超越方向125
四 内在与超越的融合128
第二节 诗意的根基特性131
一 整体性131
二 内在性134
三 超越性136
四 神秘性139
第三节 诗意的递进层次141
一 感性层次141
二 有限精神层次145
三 超验层次148
四 存在的“一”152
第二部分 “诗意人类”的途径及实存世界157
第四章 人与自然的精神性感应157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转化158
一 自然的多重含义158
二 自然的精神基础161
三 人与自然的精神性感应164
第二节 自然的层面及诗性167
一 客体—物质层面168
二 生命—精神层面170
三 精神—超验层面173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精神象征175
一 自然的空间意象175
二 自然的时间意象178
三 自然环境与精神象征180
第四节 保留文化中的自然181
一 残留文化182
二 传统文化183
三 小型与地方性文化185
第五章 文化与社会的精神指向187
第一节 文化类型及精神指向187
一 入世型文化188
二 信仰型文化191
三 诗意—审美型文化194
第二节 社会的精神基础与氛围197
一 多层社会性及精神根基197
二 完整感与开放性200
三 和谐感与传统社会203
四 灵性与爱之氛围207
第三节 社会精神性韵味的营造210
一 理想统治者210
二 人文教育212
三 公共文化214
四 整体融通与民族梦幻217
第六章 内在超越与人生旅程220
第一节 何谓人生境界220
一 生命中心及方向220
二 存在境界223
三 诗意之纯真226
第二节 诗意与人生旅程228
一 循环·生命四季229
二 生命夜与昼231
三 完美感·戏剧234
四 乡愁·还乡236
五 循环·静美回归239
第三节 生命处境及诗性化240
一 孤独241
二 爱245
三 死亡248
四 创造250
第三部分 “诗意人类”的方式及观念世界255
第七章 心灵的改变及澄明255
第一节 心灵的层次256
一 器官·行为256
二 理性·意识258
三 潜意识·原型260
四 中心与根基·灵魂261
第二节 心灵的完整性264
一 感性·超感性264
二 秩序理性268
三 深邃之神性269
四 经验之溪流272
第三节 心灵的改变274
一 心灵与意识的改变274
二 简化·单纯277
三 空寂·空灵279
四 旷远·宁静281
五 浑然·合一283
第八章 艺术与生活的融合286
第一节 艺术及诗性方向286
一 艺术家与艺术品286
二 艺术的观念290
三 艺术及诗性方向293
第二节 诗意与再现艺术296
一 乡村牧歌与城市296
二 风景画299
三 城市与生态雕塑302
第三节 诗意与表现性艺术304
一 人格完成与流动之诗304
二 现代舞蹈306
三 教堂、神殿与陵墓308
第四节 诗意与综合性艺术310
一 公共仪式与典礼310
二 栖居—园林化环境313
三 艺术与生活的融合315
第九章 诗意语言对存在的渗透——以文字诗歌为例318
第一节 诗歌语言319
一 相似与再现性319
二 陌生与表现性324
三 洞察与思想性329
四 自白风格与废话330
第二节 诗意的语言332
一 内在描述型333
二 内在感受型336
三 谛听存在型338
四 综合融汇型341
第三节 诗意语言与存在之家343
一 语言突破与存在奥秘343
二 诗性语言的更新346
三 价值型诗人348
四 诗意语言通往原初之路349
参考文献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