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理科学实验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连元,杨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344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理科学实验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目录1
第二章 动物实验基本知识3
第一节 常用实验动物3
一、实验动物的分类4
(一)按遗传学分类4
(二)按微生物学分类4
二、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5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5
(二)判定哺乳类动物健康状况的外部表征5
(三)常用的实验动物6
三、实验动物的饲养6
一、动物的编号8
二、实验动物的脱毛方法8
第二节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能8
三、实验动物的捉拿与固定9
四、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与途径11
(一)注射给药11
(二)经口给药13
五、动物与人用药剂量的换算14
六、实验动物的麻醉15
(一)常用麻醉药物15
(二)麻醉方法与麻醉剂的用量16
(三)使用麻醉药的注意事项18
(四)麻醉过量的处理方法18
七、实验动物的取血与处死18
(一)取血方法18
(二)处死方法20
八、实验动物的生理生化指标21
九、常用医学计量单位换算21
第三节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22
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制备原则23
二、常见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制备23
(一)肿瘤模型23
(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4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模型30
(四)呼吸系统疾病模型31
(五)消化系统疾病模型31
(六)泌尿系统疾病模型33
(七)神经系统疾病模型34
第三章 实验研究操作技术36
第一节 常用器械的使用36
一、手术器械36
二、注射器36
(一)换能器37
第二节 实验室常规仪器的配置37
三、听诊器37
(二)BL-410生物功能实验信号采集、处理系统38
(三)MS-302微机化生理药理信号记录仪43
(四)二道生理记录仪51
(五)心电图机53
(六)血气分析仪54
(七)离心机转速与离心力的换算55
第三节 常用动物实验技术55
一、颈部手术55
(一)颈总动脉的分离与插管56
(二)颈外静脉的分离与插管56
(三)气管插管术56
(四)左心室导管插入术57
(五)颈部神经的分离57
(一)狗主动脉的分离及主动脉探头的安放58
二、胸腹部手术58
(三)内脏大神经的分离方法59
(四)肠造口术59
(二)肺动脉、冠状动脉的分离及冠状动脉探头的安放59
(五)膀胱与输尿管插管60
三、股部手术60
(一)股动、静脉和股神经的分离方法60
(二)股部外侧面坐骨神经分离方法61
四、蛙后肢神经肌肉标本制作61
(一)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61
(二)带神经的缝匠肌标本制备61
五、大鼠离体心脏体外灌注62
六、家兔离体肺体外灌注63
一、酸溶液64
二、碱溶液64
第一节 常用酸碱溶液的配制64
第四章 实验常用溶液的配制64
第二节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65
一、甘氨酸-HCl缓冲液(0.05mol/L)65
二、邻苯二甲酸氢钾-HCl缓冲液(0.05mol/L)65
三、柠檬酸盐缓冲液(0.05mol/L)65
四、磷酸盐缓冲液(PB)66
五、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PBS)66
六、KH2PO4-NaOH缓冲液(0.05mol/L)67
七、Tris缓冲液(TBS和THB)67
第三节 常用生理盐溶液的配制68
五、盐酸洗液69
三、硫酸硝酸洗液69
四、盐酸-乙醇洗液69
二、硝酸洗液69
一、重铬酸钾洗液69
第四节 常用洗液的配置69
六、碱性洗液70
第五章 常用实验用具的消毒与灭菌71
第一节 物理灭菌法71
一、干热灭菌法71
二、煮沸灭菌法71
三、高压蒸气灭菌法71
第二节 化学灭菌法72
一、乙醇72
二、碘酊72
三、苯扎溴铵(新洁尔灭)72
四、煤酚皂液72
一、立题73
第一节 实验研究基本程序73
第六章 实验研究基本程序与报告和论文的撰写73
二、实验设计74
(一)实验设计的意义74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74
(三)实验设计的原则76
(四)实验设计的原理79
(五)控制误差和偏倚79
三、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81
(一)完全随机设计81
(二)配对设计82
(三)交叉设计83
(四)配伍组设计83
四、观察和记录84
五、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及判断84
第二节 实验报告的书写85
第三节 科研论文的撰写85
二、科研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86
一、科研论文的类型86
三、科研论文的写作步骤87
四、科研论文的格式和内容87
第四节 文献综述的撰写89
一、文献综述的内容和形式89
二、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90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91
附表1 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时所需样本含量92
附表2 两样本率比较时所需样本含量(单侧)93
附表3 两样本率比较时所需样本含量(双侧)94
附表4 随机排列表(n=20)95
附表5 随机数字表96
实验一 刺激频率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97
实验二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测定97
第七章 生理科学基础实验97
实验三 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98
实验四 家兔高钾血症99
实验五 酸碱平衡紊乱102
实验六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103
实验七 缺氧及抢救104
实验八 失血性休克及抢救107
实验九 家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109
实验十 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10
实验十一 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10
实验十二 药物半衰期测定111
实验十三 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113
实验十四 苯海拉明对组胺的竞争性拮抗作用及PA2的测定115
第八章 循环系统实验119
实验一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119
实验二 离体蛙心灌流120
实验三 减压神经放电121
实验四 心血管运动的神经体液调节122
实验五 急性心力衰竭及强心苷的治疗作用123
实验六 拟、抗肾上腺素药对家兔血管受体的影响126
实验七 抗心律失常药实验方法简介128
实验八 普萘洛尔对小鼠吸入氯仿诱发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129
实验九 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129
第九章 呼吸系统实验131
实验一 膈神经放电131
实验二 呼吸运动的调节132
实验三 呼吸衰竭133
第十章 消化系统实验134
实验一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134
实验二 氨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135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实验137
实验一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137
实验二 急性肾功能衰竭138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实验141
实验一 反射弧的分析141
实验二 大脑皮质功能定位141
实验三 去大脑僵直142
实验四 复方青礞石的抗惊厥作用143
实验五 安定对抗回苏灵惊厥ED50测定144
实验六 镇痛药物实验144
第十三章 自由基及抗氧化检测方法与技术147
第一节 酶活性测定147
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47
二、过氧化氢酶(CAT)153
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154
四、黄嘌呤氧化酶(XO)155
第二节 氧化还原性物质含量的测定156
一、羟自由基(OH·)156
二、过氧化氢(H.O2)157
三、丙二醛(MDA)159
四、谷胱甘肽161
五、巯基(-SH)含量(蛋白巯基及非蛋白巯基)162
六、细胞色素C163
七、血浆铜蓝蛋白164
八、DNA损伤产物164
第十四章 细胞能量代谢检测方法与技术167
第一节 线粒体的制备167
一、设备仪器、试剂及缓冲液167
二、制备过程168
第二节 ATP合成的测定170
一、原理170
二、试剂170
三、测定步骤170
一、原理171
二、试剂171
四、结果171
第三节 ATP分解(ATP酶)的测定171
三、测定步骤172
四、注意事项172
第四节 Na+、K+-ATP酶和钙泵的活性测定172
一、基本原理173
二、操作步骤173
三、酶制备174
第十五章 细胞信号转导检测技术176
第一节 细胞膜受体的分离与纯化176
一、受体溶脱176
二、受体纯化178
三、受体分离纯化实例179
一、Folin-酚法(Lowry法)180
第二节 受体蛋白含量测定180
二、荧光法181
第三节 第二信使系统182
一、G蛋白182
二、磷脂酶A182
三、环核苷酸185
四、三磷酸肌醇的检测191
五、二酰甘油的检测192
六、细胞内pH值的测定192
七、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检测194
第十六章 细胞凋亡检测技术200
第一节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方法200
一、光学显微镜观察200
二、电子显微镜观察201
三、荧光显微镜观察201
二、试剂202
第二节 细胞凋亡的酶联免疫分析202
一、原理202
三、样品制备203
四、方法204
五、结果204
六、注意事项204
第三节 原位末端标记技术205
一、原理205
二、试剂205
三、标本预处理206
四、实验方法206
五、注意事项207
第四节 琼脂糖凝胶电泳定量检测技术207
一、简易末端标记法207
二、5′末端32P标记法208
参考文献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