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哲学的社会学:一种全球的学术变迁理论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R·柯林斯著;吴琼 齐鹏 李志红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750116503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74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718页
- 主题词:社会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哲学的社会学:一种全球的学术变迁理论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理论框架1
第一章 心灵的联合3
第一节 互动仪式的一般理论4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互动仪式10
第三节 机遇结构28
第四节 思维社会学42
第二章 代际网络52
第一节 稀少的重要创造52
第二节 谁能名垂青史?58
第三节 不重要的哲学家有何作为?63
第四节 学术生活的结构模型:中国和希腊的长时段链条68
第五节 个人联系的重要性74
第六节 结构的角逐83
第三章 关注空间的分割:古希腊的例证91
第一节 学术的少数法则92
第二节 争论网络的形成与希腊哲学的萌发94
第三节 有组织的学派能持续多久?103
第四节 少数法则危机与后苏格拉底时期的创造116
第五节 希腊化时代的立场重组125
第六节 罗马人的基础和第二次重组134
第七节 宗教两极分化的诱因148
第八节 基督教与异教统一阵线的总决战153
第九节 两种创造模式164
第二编 学术共同体比较史164
第一部分 :亚洲道路164
第四章 对立中的创新:古代中国169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哲学对立170
第二节 汉代的中心化:官方儒学及其反对派的形成190
第三节 外部支持的反复198
第四节 士大夫的文化:清谈运动和玄学208
第五节 阶级文化与中国本土哲学创造性的停滞215
第五章 学术世界的内外政治:印度219
第一节 宗教主导的社会政治基础220
第二节 哲学派别的宗教基础:吠陀仪式论者的分化与重组237
第三节 导师的激烈竞争240
第四节 寺院运动与禅定神秘主义的理想250
第五节 反寺院运动与印度教世俗文化的形成260
第六节 学术关注空间的分割267
第七节 佛教与印度教的分水岭283
第八节 后佛教时期学术领域的重建327
第九节 印度教哲学的衰落与经院主义和折衷主义346
第六章 组织基础的革命:中国的佛教与理学351
第一节 佛教与中古中国的组织变革353
第二节 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学术外交关系360
第三节 中国佛教的哲学创造363
第四节 禅宗革命374
第五节 理学的复兴386
第六节 中国形而上学的微弱继续405
第三编 学术共同体比较史405
第二部分 :西方道路405
第七章 本土思想与外来思想的冲突:伊斯兰教、犹太教与基督教415
第一节 宗教语境内的哲学416
第二节 穆斯林世界:寄生于一种政治化的宗教中的学术共同体422
第三节 四个教派425
第四节 10世纪学派的重组444
第五节 哲学网络的鼎盛:伊本·西那和伽萨里458
第六节 苏非派和经院派的规范化467
第七节 西班牙与中世纪哲学475
第八节 尾声:观念输入能取代创造吗?503
第八章 学术扩张作为一把双刃剑: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509
第一节 基督教思想的组织基础515
第二节 大学的内部自主525
第三节 神学哲学的完结555
第四节 作为廷臣的知识分子:人文主义者574
第五节 学术停滞的问题579
第六节 结语:20世纪末学术的非道德化603
第九章 网络杂交与科学的迅速发现606
第一节 几个创新的圈子612
第二节 科学革命的哲学关联619
第三节 三次革命及其学术网络655
第四节 数学家网络655
第五节 科学革命658
第六节 哲学革命:培根与笛卡儿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