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消化系肿瘤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丁义涛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54200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976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996页
- 主题词:消化系统疾病:肿瘤-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消化系肿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食管癌3
一、细胞增殖和凋亡3
第一编 基础理论3
第一章 常见消化系恶性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和分子病理学3
二、DNA含量和染色体异常4
三、抑癌基因5
四、癌基因及其编码蛋白7
六、细胞黏附10
五、细胞周期调节基因10
八、小结12
七、亚硝胺致食管癌基因的变化12
一、癌基因的异常表达13
第二节 胃癌13
二、抑癌基因的失活15
三、胃癌相关基因表达的后生修饰异常20
四、细胞凋亡和胃癌30
五、细胞因子与胃癌35
第三节 结-直肠癌38
一、结直肠癌的遗传学基础39
二、分子遗传学43
三、原癌基因编码蛋白47
四、结直肠癌发生中常见的基因突变途径48
一、主要染色体变化59
第四节 肝细胞癌59
二、微卫星分析等位基因60
三、基因组比较杂交研究61
四、抑癌基因的失活62
第五节 胰腺癌65
五、结论与展望65
一、遗传性胰腺癌66
二、生长因子及其受体67
四、胰腺癌的基因异常69
三、胰腺癌的染色体异常69
六、基质金属蛋白酶75
五、微卫星不稳定75
十、展望76
九、凝聚系统76
七、细胞因子网络76
八、细胞黏附分子76
二、癌基因与抑癌基因77
一、肿瘤细胞染色体倍体的改变77
第六节 胆道系统肿瘤77
三、胆管癌相关生长因子的改变79
一、概述105
第一节 肿瘤抗原105
第二章 消化系肿瘤免疫学105
二、分类106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机制107
一、细胞免疫机制108
一、肿瘤免疫应答过程中MHCⅠ类途径的异常110
第三节 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110
二、体液免疫机制110
三、缺乏共刺激信号112
二、肿瘤免疫应答过程中MHCⅡ类途径的异常112
四、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逃逸现象113
五、免疫显性和肿瘤逃逸115
六、其他116
一、概念120
第一节 胃肠肽类激素概述120
第三章 胃肠激素和肿瘤120
三、胃肠胰内分泌细胞121
二、胃肠肽类激素的作用方式121
四、胃肠肽类激素的受体123
一、胃肠肽类激素的分类124
第二节 胃肠肽类激素的生理作用124
二、胃肠肽类激素表达的研究126
三、胃肠肽类激素的生理作用127
一、胃泌素144
第三节 胃肠肽类激素与胃肠胰腺非内分泌肿瘤144
二、生长因子149
一、Barretts食管169
第一节 食管癌的癌前状态169
第四章 消化系肿瘤的癌前病变169
二、胃食管反流疾病180
一、癌前状态188
第二节 胃癌的癌前状态与癌前病变188
二、癌前病变190
一、癌前状态195
第三节 肠癌的癌前状态与癌前病变195
二、癌前病变198
一、概述200
第四节 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200
二、遗传性非息肉样结直肠癌202
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204
四、幼年性息肉病综合征208
五、Peutz Jeghers综合征210
六、非典型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211
一、胆囊息肉212
第五节 胆囊癌及胆管癌的癌前状态212
二、胆囊腺瘤213
四、胆管乳头状瘤214
三、胆囊腺肌增生症214
六、胆管囊腺瘤215
五、胆管腺瘤215
一、肿瘤模型复制的相关因素233
第一节 概述233
第五章 消化系肿瘤动物模型233
二、动物肿瘤模型的选择234
一、大鼠亚硝基肌氨酸乙酯食管癌模型235
第二节 食管癌动物模型235
二、大鼠MNNG胃癌模型236
一、甲基胆蒽诱发小鼠胃癌236
二、大鼠甲基苄基亚硝胺食管癌模型236
第三节 胃癌动物模型236
一、常用结肠癌模型致癌剂237
第四节 结-直肠癌动物模型237
三、小鼠MNNG胃癌模型237
四、犬MNNG胃癌模型237
五、犬ENNG胃癌模型237
六、犬ENNG结直肠癌模型238
五、大鼠MNNG结直肠癌模型238
二、大鼠二甲肼结直肠癌模型238
三、大鼠甲基亚硝脲结直肠癌模型238
四、大鼠AOM结直肠癌模型238
七、基因鼠模型239
二、诱发性肝癌模型240
一、移植性肝癌模型240
第五节 肝癌动物模型240
四、人肝癌转移模型241
三、裸鼠人肝癌模型241
四、犬ENNG胰腺癌模型242
三、大鼠重氮丝氨酸胰腺癌模型242
第六节 胰腺癌动物模型242
一、仓鼠BOP胰腺癌模型242
二、仓鼠BOP胰腺癌快速模型242
六、鼠链脲佐霉素胰岛细胞癌模型243
五、转基因动物胰癌模型243
一、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246
第一节 概述246
第六章 消化系肿瘤标志物246
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评估标准247
二、甲胎蛋白248
一、癌胚抗原248
第二节 胃肠肿瘤标志物248
六、TAG72/CA724249
五、癌抗原242249
三、癌抗原199249
四、癌抗原50249
第三节 肝癌肿瘤标志物250
九、血清铁蛋白250
七、组织多肽抗原250
八、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250
三、γ谷氨酰基转移酶同工酶Ⅱ251
二、AFP异质体251
一、甲胎蛋白251
五、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252
四、端粒酶252
九、细胞间黏附分子1253
八、去γ羧基凝血酶原253
六、αL岩藻糖苷酶253
七、转化生长因子α253
第四节 胰腺癌肿瘤标志物254
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255
二、基因分子标志物257
三、端粒酶261
四、肿瘤基因分子的联合检测262
一、食管良性肿瘤267
第一节 食管肿瘤267
第二编 诊疗技术267
第七章 消化系肿瘤的X线诊断267
二、食管恶性肿瘤268
一、胃良性肿瘤271
第二节 胃肿瘤271
二、胃恶性肿瘤273
一、十二指肠良性肿瘤279
第三节 十二指肠肿瘤279
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280
一、空回肠良性肿瘤281
第四节 空回肠肿瘤281
二、空回肠恶性肿瘤282
一、结肠良性肿瘤284
第五节 结肠肿瘤284
二、结肠恶性肿瘤285
第六节 胆道肿瘤287
二、胆管恶性肿瘤288
一、胆管良性肿瘤288
一、概述289
第七节 胰腺肿瘤289
二、胰腺癌290
一、检查技术294
第一节 肝脏肿瘤294
第八章 消化系肿瘤的CT诊断294
二、正常解剖和变异295
三、原发性肝癌297
五、胆管细胞癌299
四、纤维板层样肝细胞癌299
十、胆管细胞囊腺瘤和囊腺癌300
九、转移性肝肿瘤300
六、肝母细胞瘤300
七、淋巴瘤300
八、肝脏肉瘤300
十五、鉴别诊断301
十四、其他良性肿瘤301
十一、肝血管瘤301
十二、肝细胞腺瘤301
十三、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01
第二节 胆道系统肿瘤303
一、检查方法304
二、正常解剖305
三、胆道系统肿瘤306
四、梗阻性黄疸的CT检查308
一、扫描技术309
第三节 胰腺肿瘤309
二、胰腺肿瘤CT表现310
一、基本原理与技术311
第四节 计算机体层结肠成像311
三、图像分析313
二、检查前准备313
四、常见结肠肿瘤的CTC表现314
五、局限性315
六、小结316
二、食管其他肿瘤320
一、食管癌320
第九章 消化系肿瘤中的MPI诊断320
第一节 食管肿瘤320
二、胃的其他肿瘤321
一、胃癌321
第二节 胃肿瘤321
二、小肠良性肿瘤322
一、小肠恶性肿瘤322
第三节 小肠肿瘤322
三、结直肠腺瘤323
二、结肠淋巴瘤323
第四节 结-直肠肿瘤323
一、结直肠癌323
一、原发性肝癌324
第五节 肝脏肿瘤324
二、肝脏其他肿瘤325
一、胆囊癌326
第六节 胆道肿瘤326
一、胰腺癌327
第七节 胰腺肿瘤327
二、胆囊良性肿瘤(胆囊腺肌瘤病)327
三、胆管癌327
四、肝胰壶腹周围癌327
二、胰腺其他肿瘤328
二、腹膜继发性癌肿329
一、腹膜间皮瘤329
第八节 消化道内分泌肿瘤329
一、胰岛素瘤329
二、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胃泌素瘤)329
三、血管活性肠肽瘤329
四、生长抑素瘤329
五、高糖素瘤329
第九节 腹膜、横膈、肠系膜和网膜肿瘤329
第十节 胃肠类癌及类癌综合征330
三、腹膜后原发性肿瘤330
一、原发性肝癌333
第一节 肝脏肿瘤333
第十章 消化系肿瘤的超声检查333
三、鉴别诊断334
二、其他肝脏肿瘤334
一、胰腺癌335
第二节 胰腺肿瘤335
三、胰岛细胞瘤338
二、胰腺囊腺瘤或胰腺囊腺癌338
一、肝门部胆管癌339
第三节 胆系肿瘤339
三、肝胰壶腹癌340
二、肝外胆管癌340
五、胆囊癌341
四、胆囊内隆起性病变341
第四节 脾脏肿瘤342
第五节 胃肠超声诊断343
五、转移性脾肿瘤343
一、脾囊肿343
二、脾脏血管瘤343
三、脾脏恶性淋巴瘤343
四、淋巴肉瘤343
三、结直肠癌344
二、胃平滑肌瘤344
一、胃癌344
一、上消化道解剖学346
第一节 上消化道肿瘤的内镜检查346
第十一章 消化系肿瘤的内镜检查346
二、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347
四、上消化道肿瘤的内镜表现348
三、内镜插入的基本方法348
五、肿瘤内镜下活检及细胞学检查351
一、下消化道解剖学352
第二节 结肠镜检查352
二、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353
三、结肠镜检查方法354
四、结肠肿瘤的内镜表现355
一、概述356
第三节 胶囊内镜检查356
四、检查方法357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357
二、胶囊内镜诊断系统的组成与性能357
五、临床应用358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359
一、概述359
第四节 腹腔镜检查359
三、腹膜的腹腔镜检查360
一、概述361
第五节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361
四、腹腔内其他病变的腹腔镜检查361
二、操作方法362
五、ERCP下胰腺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363
四、ERCP诊断相关肿瘤363
三、术后处理363
六、ERCP下胰液收集及检查366
一、原理371
第一节 原理与仪器371
第十二章 超声内镜检查371
二、器械372
二、操作技术374
一、术前准备374
第二节 检查方法374
三、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376
五、胆总管377
四、胆囊377
第三节 正常消化系统EUS声像图表现377
一、食管377
二、胃377
三、十二指肠377
一、食管癌378
第四节 消化系肿瘤的EUS表现378
六、胰腺378
七、肝胰壶腹378
八、结肠378
三、胃癌379
二、食管黏膜下肿瘤379
四、胃MALT淋巴瘤380
六、十二指肠大乳头癌381
五、胃黏膜下肿瘤381
七、结肠癌382
八、结肠息肉383
九、胆道肿瘤384
十、胰腺癌386
十二、胰腺囊腺瘤387
十一、胰腺内分泌肿瘤387
三、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囊肿胃内置管引流术388
二、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节阻滞术388
第五节 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诊断与治疗388
一、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诊断388
五、超声内镜引导下射频治疗389
四、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注射术389
一、胰腺细针穿刺活检术392
第一节 组织穿刺病理检查392
第十三章 消化系肿瘤介入诊断与治疗392
二、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394
三、腹腔包块穿刺术396
二、术前准备398
一、设备与药物398
第二节 内镜高频电切除术398
三、息肉切除术399
一、食管贲门癌的扩张与支架置入400
第三节 肿瘤性狭窄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400
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405
三、内镜下胆管内引流术406
四、内镜下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408
五、内镜下胰管支架引流术409
一、概述410
第四节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410
二、食管黏膜癌EMR治疗411
三、胃黏膜病变EMR治疗414
四、结肠黏膜病变的EMR治疗417
二、体外及动物实验评价419
一、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419
第五节 氩离子凝固术在内镜治疗中的多种临床应用419
三、APC的临床应用420
四、并发症422
二、近距离治疗的特点423
一、近距离放射治疗历史及现状423
第六节 遥控后装治疗术腔内照射法423
四、近距离治疗的剂量学系统424
三、近距离治疗的形式424
五、近距离治疗在胃肠道肿瘤中的应用425
一、概述426
第七节 选择性动脉造影与栓塞治疗426
二、原发性肝癌的肝动脉造影与化疗栓塞术428
三、胰腺血管造影与胰腺肿瘤429
四、胃血管造影与胃癌的化疗栓塞430
五、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431
一、经皮无水乙醇注射疗法432
第八节 肝癌的超声介入治疗432
四、高强度聚焦超声疗法433
三、经皮微波凝固治疗433
二、经皮射频固化治疗433
五、超声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434
六、肝癌超声介入治疗中的几个问题435
一、技术设备及治疗原理436
第九节 肝脏肿瘤的射频治疗436
二、肝脏恶性肿瘤的射频治疗437
三、抗癌机制445
二、肿瘤热疗的概念445
第十节 消化道肿瘤的热疗445
一、概述445
四、热疗的分类446
五、临床应用447
六、展望451
二、氩氦超低温冷冻治疗机制452
一、低温冷冻治疗发展概况452
第十一节 肿瘤的冷冻治疗452
五、治疗方法453
四、禁忌证453
三、适应证453
七、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意义454
六、并发症454
二、5-FU同类药物463
一、氟尿嘧啶463
第三编 治疗学总论463
第十四章 消化系恶性肿瘤的化疗463
第一节 常用化疗药物463
五、丝裂霉素464
四、表柔比星464
三、多柔比星464
十一、草酸铂465
十、卡铂465
六、依托泊苷465
七、羟基喜树碱465
八、羟基喜树碱465
九、顺铂465
一、化疗前的准备466
第二节 化疗的实施方法466
十二、紫杉醇466
二、化疗中的注意事项467
三、化疗后的观察468
一、食管癌470
第三节 常用化疗方案470
二、胃癌472
三、结直肠癌474
四、肝癌477
五、胰胆肿瘤478
一、放射源的种类和照射方式481
第一节 放射物理的基本概念481
第十五章 消化系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481
二、临床放射治疗设备482
三、外放射技术483
四、放射治疗的新进展484
一、细胞增殖周期与放射敏感性485
第二节 临床放射生物学概念485
二、放射线的生物效应486
三、分次放疗的生物学基础488
四、放疗中的一些基本概念489
五、肿瘤放射治疗的种类490
一、直肠癌491
第三节 临床应用491
二、食管癌492
三、胰腺癌494
一、干扰素498
第二节 细胞因子498
第十六章 消化系恶性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498
第一节 概述498
一、概念498
二、分类498
二、白细胞介素2499
三、肿瘤坏死因子501
五、白细胞介素11502
四、白细胞介素12502
七、集落刺激因子503
六、Flt3配体503
一、细菌制剂504
第三节 免疫调节剂504
八、促红细胞生成素504
九、血小板生成素504
二、单克隆抗体介导的免疫治疗506
一、LAK细胞疗法507
第四节 肿瘤疫苗与细胞疗法507
四、CIK细胞疗法508
三、CD3AK细胞疗法508
二、TIL细胞疗法508
六、转基因肿瘤疫苗509
五、DC瘤苗509
第五节 消化系肿瘤生物治疗展望510
七、肿瘤相关肽疫苗510
第十七章 消化系肿瘤的基因治疗513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概念和策略513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513
二、基因治疗的策略514
二、靶细胞的选择516
一、目的基因的选择与制备516
第二节 基因治疗的程序516
三、基因转移系统517
四、基因转染后阳性细胞的筛选524
一、肿瘤的发生525
第三节 肿瘤的基因治疗525
五、外源基因的表达及检测525
六、基因治疗的靶向性525
二、肿瘤基因治疗的策略526
一、结直肠癌530
第四节 消化系肿瘤的基因治疗530
三、肝细胞癌532
二、胃癌532
五、消化道转移性肿瘤533
四、胰腺癌533
六、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基因治疗534
三、基因治疗与社会伦理道德537
二、导入基因的安全性537
第五节 基因治疗的现状与展望537
一、导入基因的稳定高效表达537
一、适应证540
第一节 食管癌的手术治疗540
第十八章 消化系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540
四、手术方法541
三、术前准备541
二、禁忌证541
七、与手术相关的其他综合治疗546
六、食管癌切除手术后的远期疗效546
五、术后处理及并发症诊治546
八、食管癌外科治疗的展望547
一、胃癌现代外科治疗的特点548
第二节 胃癌的手术治疗548
三、与胃癌手术有关的几个概念549
二、胃癌治疗成绩的历史回顾549
四、早期胃癌的生物学特点及治疗原则550
五、进展期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与手术方案的设计551
八、胃癌围手术综合治疗553
七、残胃癌的手术治疗553
六、晚期胃癌的姑息性手术553
一、结肠癌的治疗554
第三节 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554
二、直肠癌的治疗557
一、历史和发展562
第四节 肝癌的手术治疗562
二、手术适应证563
四、转移性肝癌的手术治疗564
三、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564
一、根治性外科治疗565
第五节 胰腺癌的手术治疗565
二、姑息性外科治疗569
一、流行病学资料573
第一节 癌症恶病质573
第十九章 消化系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573
二、营养不良的评价574
三、癌症恶病质的发病机制576
第二节 宿主代谢异常577
二、蛋白质代谢的变化578
一、能量消耗的改变578
四、脂肪代谢的改变579
三、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改变579
一、肠内营养的优点580
第三节 肠内营养580
二、肠内营养对代谢的作用581
三、肠内营养的特定适应证582
第四节 谷氨酰胺与癌症584
一、营养支持的相关药理学研究585
第五节 肿瘤病人营养支持的其他问题585
二、伦理方面的问题586
第六节 小结587
第一节 概述588
第二十章 消化系肿瘤的中医中药治疗588
一、扶正以助祛邪589
第三节 中医药治法原则589
第二节 病因病机589
一、饮食不当589
二、七情郁结589
三、他病久延589
四、正气虚馁589
二、逐邪以利养正590
一、食管癌591
第四节 辨病辨治591
二、胃癌592
三、结直肠癌593
四、胰腺癌594
五、原发性肝癌595
一、治疗机制研究596
第五节 现代研究596
六、胆囊癌、胆管癌596
二、临床治验集锦598
三、结语602
二、地理位置和种族的差异607
一、病人个人情况607
第四编 肿瘤各论607
第二十一章 食管癌607
第一节 流行病学607
六、霉变食物和亚硝胺类化合物608
五、饮食习惯608
第二节 病因学608
一、吸烟和饮酒608
二、家族遗传因素608
三、胃食管反流和Barretts食管608
四、抗酸药物608
第四节 病理学609
二、中晚期食管癌的病理特点609
七、病毒感染609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609
一、早期食管癌的病理特点609
第五节 临床表现611
二、中晚期食管癌611
一、早期食管癌611
一、食管癌的诊断612
第六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612
一、食管癌的治疗方法614
第七节 治疗614
二、鉴别诊断614
二、食管癌的治疗原则619
一、食管肉瘤624
第一节 食管其他恶性肿瘤624
第二十二章 食管其他肿瘤624
第二节 食管良性肿瘤625
三、食管恶性黑色素瘤625
二、食管恶性淋巴瘤625
一、食管平滑肌瘤626
三、食管息肉627
二、食管囊肿627
五、食管乳头状瘤628
四、食管血管瘤628
一、饮食因素630
第一节 流行病学和病因学630
第二十三章 胃癌630
二、Hp因素631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研究633
三、家族与遗传633
第三节 病理学634
二、进展期胃癌634
一、早期胃癌634
第四节 分期637
三、伴癌综合征638
二、体征638
第五节 临床表现638
一、症状638
二、胃镜诊断639
一、X线检查639
第六节 诊断639
一、早期胃癌的治疗640
第七节 治疗640
三、超声内镜640
四、CT640
二、进展期胃癌的治疗641
二、肿瘤的浸润深度643
一、肿瘤组织学类型643
第八节 预后643
四、影响预后的分子遗传学指标644
三、淋巴结转移644
一、原发性胃淋巴瘤648
第一节 胃的其他恶性肿瘤648
第二十四章 胃的其他肿瘤648
二、黏膜相关性胃淋巴组织淋巴瘤650
四、胃Kaposi肉瘤658
三、胃类癌658
一、胃息肉659
第二节 胃的其他良性肿瘤659
五、转移性胃肿瘤659
六、其他罕见恶性肿瘤659
第三节 胃肠间质瘤661
三、胃腺肌瘤661
二、胃错构瘤661
二、流行病学资料662
一、GIST的概念662
六、GIST的起源与KIT蛋白663
五、组织类型663
三、临床表现663
四、肿瘤的行为和预兆因素663
七、GIST的标记物664
八、GIST的基因突变665
九、真性平滑肌瘤667
十、胃肠道真性平滑肌肉瘤668
细胞性肿瘤669
十二、不属于GIST的其他胃肠道间叶669
十一、神经鞘瘤669
三、分类676
二、发病机制676
第二十五章 小肠肿瘤676
第一节 概述676
一、病因676
四、临床表现677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678
一、小肠平滑肌瘤681
第二节 小肠良性肿瘤681
六、治疗和预后681
五、小肠血管瘤682
四、Brunner s腺错构瘤682
二、小肠腺瘤682
三、小肠脂肪瘤682
二、壶腹癌683
一、小肠腺癌683
六、小肠结节 性淋巴样组织增生683
第三节 小肠恶性肿瘤683
三、淋巴瘤684
四、平滑肌肉瘤685
第四节 神经内分泌瘤686
三、免疫增生性小肠疾病687
二、乳糜泻687
第五节 全身疾病相关性小肠肿瘤687
一、PJ综合征687
五、其他综合征相关性小肠肿瘤688
四、克罗恩病(Crohns病)688
第六节 小肠转移瘤689
第一节 流行病学696
第二十六章 结-直肠癌696
五、慢性肠道疾病697
四、家族史697
第二节 病因学697
一、年龄与性别697
二、遗传和基因缺陷697
三、结直肠腺瘤与结直肠癌相关遗传综合征697
六、饮食因素698
七、微量元素700
十一、激素作用701
十、非甾体抗炎药701
八、吸烟701
九、职业和体育锻炼701
一、病理形态702
第四节 病理学702
第三节 发病机制702
二、临床病理分期703
一、症状、体征704
第五节 临床表现704
三、组织学分类704
四、转移途径704
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705
一、外科治疗707
第七节 治疗707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707
一、诊断707
二、鉴别诊断707
六、生物免疫治疗708
五、支持治疗708
二、化疗708
三、放射治疗708
四、放射化学治疗708
第八节 预后711
一、淋巴瘤713
第一节 结-直肠其他恶性肿瘤713
第二十七章 结-直肠其他肿瘤713
三、Kaposi肉瘤714
二、类癌714
三、结直肠纤维瘤715
二、平滑肌瘤715
第二节 结-直肠其他良性肿瘤715
一、血管瘤715
一、症状和体征717
第三节 临床表现717
第二十八章 阑尾肿瘤717
第一节 流行病学717
第二节 病理学717
一、术前诊断718
第四节 诊断718
二、影像学表现718
四、其他恶性肿瘤719
三、阑尾腺癌719
二、术中诊断719
三、鉴别诊断719
第五节 治疗719
一、阑尾黏液囊肿719
二、阑尾类癌719
二、病因学721
一、流行病学721
第二十九章 肛周肿瘤721
第一节 概述721
一、生物学特点722
第二节 病理学722
三、易感人群的筛选722
三、特殊类型723
二、组织学类型723
二、诊断724
一、临床表现724
四、组织学分级724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724
一、分期标准725
第四节 临床分期725
三、病理诊断725
二、临床分期的判断726
二、肛管癌治疗728
一、肛门边缘区癌的治疗728
第五节 治疗728
三、残留肛管癌的治疗729
二、照射方法及分割照射730
一、放射治疗的适应证730
四、肛管癌局部复发的治疗730
五、远处转移的治疗730
第六节 放射治疗730
一、常用方案731
第七节 放射化学治疗731
第八节 预后732
二、副作用732
第九节 随访733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738
第三十章 原发性肝癌738
三、饮水污染739
二、黄曲霉毒素739
一、肝炎病毒感染739
二、组织学特性740
一、大体形态特性740
第二节 病理和生物学行为740
四、转移和复发741
三、小肝癌的病理特性741
二、血清学检查的评价742
一、临床症状和体征742
第三节 临床表现和诊断742
三、影像学检查的评价743
四、诊断和临床分期744
一、各种常规治疗方法的适应证746
第四节 治疗方法的选择746
二、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及评价747
一、肝母细胞瘤750
第一节 肝脏其他恶性肿瘤750
第三十一章 肝脏其他肿瘤750
二、血管肉瘤751
三、未分化肉瘤752
四、转移性肝癌753
六、胚胎型横纹肌肉瘤754
五、上皮型血管内皮细胞瘤754
一、肝海绵状血管瘤755
第二节 良性肿瘤755
二、肝细胞腺瘤756
三、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757
四、婴儿血管内皮瘤758
六、肝错构瘤759
五、脂肪瘤759
七、肝畸胎瘤760
二、胆管良性肿瘤761
一、胆囊良性肿瘤761
第三十二章 胆道和肝胰壶腹肿瘤761
第一节 胆道良性肿瘤761
一、胆囊癌762
第二节 胆道恶性肿瘤762
二、胆管癌764
二、临床表现767
一、病理767
第三节 肝胰壶腹周围癌767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768
四、治疗769
第一节 流行病学与病因学771
第三十三章 胰腺癌771
三、生活与环境因素772
二、种族与地域因素772
一、年龄与性别因素772
五、疾病因素773
四、接触化学物质相关的职业因素773
一、原发性非内分泌性实体性上皮肿瘤774
第二节 病理组织学774
二、原发性非内分泌性囊性上皮肿瘤777
第三节 早期临床表现779
四、胰腺肿瘤相关的疾病和导管病变779
三、其他肿瘤779
一、早期诊断的意义和内容780
第四节 早期诊断780
二、早期诊断的影像与内镜技术的选择782
三、影像学、内镜技术与病理组织学的结合787
四、经口胰管内镜检查与原位胰腺癌诊断788
一、外科治疗——根治性手术790
第五节 胰腺癌的现代治疗790
五、胰腺癌肿瘤标志以及分子病理诊断技术的应用790
二、外科治疗——姑息性手术793
三、内镜相关的姑息性治疗794
四、内科治疗797
五、综合治疗802
六、基因治疗的研究概况803
第六节 预后804
二、分类808
一、历史808
第三十四章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808
第一节 概述808
五、诊断809
四、发病机制809
三、发病率809
六、治疗813
一、概述814
第二节 胃泌素瘤814
二、病生与病理815
三、临床表现816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817
二、病生与病理819
一、概述819
五、治疗819
第三节 胰岛素瘤819
五、治疗82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820
三、临床表现820
一、概述821
第四节 胰高糖素瘤821
二、病生与病理822
三、临床表现82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825
五、治疗827
二、病生与病理828
一、概述828
第五节 血管活性肠肽瘤828
三、临床表现829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830
五、治疗831
二、病生与病理832
一、概述832
第六节 生长抑素瘤832
三、临床表现83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834
六、预后836
五、治疗836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837
三、临床表现837
第七节 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瘤837
一、概述837
二、病生与病理837
四、治疗838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838
五、治疗838
第八节 胰多肽瘤和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838
一、概述838
二、病生与病理838
一、概述839
第十节 转移性胰腺内分泌肿瘤839
第九节 其他胰腺内分泌肿瘤839
四、肝动脉栓塞840
三、外科治疗840
二、化疗840
七、肝移植841
六、干扰素841
五、激素治疗84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851
第一节 腹膜间皮瘤851
第三十五章 腹膜、横膈、肠系膜和网膜肿瘤851
二、病理852
三、临床表现853
四、辅助检查854
六、鉴别诊断856
七、治疗857
一、病理858
第二节 腹膜继发性癌肿858
八、预后858
四、治疗859
三、诊断859
二、临床表现859
三、辅助检查860
二、临床表现860
第三节 肠系膜肿瘤860
一、病理860
二、临床表现861
一、病理861
四、诊断861
五、治疗861
第四节 网膜肿瘤861
二、临床表现862
一、分类与病理862
三、诊断862
四、治疗862
第五节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862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864
四、治疗865
三、组织发生868
二、发生率和分布868
第三十六章 胃肠类癌及类癌综合征868
第一节 概述868
一、历史868
四、病理869
七、治疗870
六、诊断870
五、临床表现870
一、发病机制871
第二节 类癌综合征871
八、预后871
二、临床表现872
三、诊断873
四、治疗874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876
二、流行病学资料876
五、预后876
第三节 胃类癌876
一、胃的内分泌细胞876
四、病理878
七、鉴别诊断879
六、辅助检查879
五、临床表现879
八、治疗880
二、病理881
一、流行病学资料881
九、预后881
第四节 小肠类癌881
五、预后882
四、治疗882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882
五、治疗883
四、诊断883
第五节 阑尾类癌883
一、流行病学资料883
二、病理883
三、临床表现883
二、流行病学资料884
一、结肠直肠的内分泌细胞884
六、预后884
第六节 结肠类癌884
七、预后885
六、治疗885
三、病理885
四、临床表现885
五、诊断885
三、临床表现886
二、病理886
第七节 直肠类癌886
一、流行病学资料886
五、治疗887
四、诊断887
六、预后888
英文缩写891
索引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