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理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药理学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0859952.jpg)
- 宋建国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954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药理学-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药理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 总论1
第1章 绪论1
第一节 药物与药理学1
第二节 药理学发展简史1
第三节 学习药理学的方法2
第2章 药效学4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4
一、药物作用的类型5
二、药物作用的双重性5
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7
一、剂量-效应关系7
二、量效曲线8
三、药物安全性评价10
二、时间药效学11
一、时间-效应曲线11
第三节 药物效应与时间的关系11
第四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12
一、非特异性作用机制12
二、特异性作用机制12
第五节 药物与受体13
一、受体的简史、概念与性质13
二、受体的类型13
三、受体动力学14
第3章 药动学21
第一节 药物的跨膜转运21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23
一、吸收23
二、分布24
三、生物转化24
四、排泄25
一、吸收的定量规律26
第三节 药动学的定量规律26
二、分布的定量规律27
三、清除的定量规律29
第四节 等量多次用药的药动学及用药方案调整30
一、等量多次用药的药动学30
二、用药方案调整31
三、联合用药33
一、药物剂型33
第一节 药物因素33
第4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33
二、给药方法34
第二节 机体因素35
一、年龄与性别36
二、遗传异常37
三、病理状况37
四、心理因素37
第三节 合理用药原则38
五、反复用药38
第二篇 主要作用于传出神经的药物40
第5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40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40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41
一、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41
二、传出神经递质的合成、贮存和释放41
三、传出神经递质作用的消失41
第三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42
一、受体的命名和分型42
二、受体的分布和效应42
三、受体效应的产生机制44
第四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及分类44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44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44
毛果芸香碱 46
第一节 M胆碱受体激动药46
第6章 拟胆碱药及胆碱酯酶复活药46
丁公藤碱Ⅱ 47
卡巴胆碱 47
醋甲胆碱 47
第二节 抗胆碱酯酶药47
一、可逆性抗AchE药47
新斯的明 47
安贝氯铵 48
毒扁豆碱 48
依酚氯铵 49
石杉碱甲 49
加兰他敏 49
地美溴铵 49
二、难逆性抗AchE药49
第三节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49
双磷定 51
双复磷 51
氯解磷定 51
碘解磷定 51
第四节 胆碱酯酶复活药51
第7章 抗胆碱药53
第一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53
一、阿托品及阿托品类生物碱53
阿托品 53
山莨菪碱 55
东莨菪碱 55
二、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55
后马托品 55
托品卡胺 55
环喷托酯 55
尤卡托品 55
哌仑西平 56
替仑西平 56
丁溴东莨菪碱 56
第二节 N胆碱受体阻断药56
一、N1受体阻断药56
溴甲阿托品 56
格隆溴铵 56
奥芬溴铵 56
溴丙胺太林 56
贝那替秦 56
美卡拉明 57
樟磺咪芬 57
二、N2受体阻断药57
琥珀胆碱 57
维库铵 58
米库铵 58
阿曲库铵 58
多库铵 58
哌库铵 58
泮库铵 58
筒箭毒碱 58
罗库铵 58
第8章 拟肾上腺素药61
第一节 α和β受体激动药61
肾上腺素 61
麻黄碱 63
去甲肾上腺素 64
第二节 α受体激动药64
间羟胺 65
去氧肾上腺素 65
甲氧明 65
第三节 β受体激动药65
一、β1、β2受体激动药65
异丙肾上腺素 65
特布他林 66
第四节α、β、DA受体激动药66
克仑特罗 66
多巴胺 66
二、β1受体激动药66
沙丁胺醇 66
三、β2受体激动药66
多巴酚丁胺 66
第9章 抗肾上腺素药69
第一节 α1受体阻断药69
一、α1、α2受体阻断药69
酚妥拉明 69
妥拉唑啉 70
酚苄明 70
二、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70
哌唑嗪 70
三、α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71
育亨宾 71
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71
普萘洛尔 72
一、β1、β2受体阻断药72
吲哚洛尔 73
噻吗洛尔 73
纳多洛尔 73
二、β1受体阻断药73
阿替洛尔 73
美托洛尔 73
倍他洛尔 73
氨磺洛尔 74
第三节 α,β受体阻断药74
拉贝洛尔 74
第三篇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77
第10章 镇静催眠药77
第一节 苯二氮?类77
地西泮 78
第二节 巴比妥类79
阿普唑仑 79
硝西泮 79
氟西泮 79
艾司唑仑 79
第11章 抗癫癎、抗惊厥及抗震颤麻痹药82
第一节 抗癫癎药82
一、常用抗癫癎药82
苯妥英钠 82
苯巴比妥 83
扑米酮 84
乙琥胺 84
氯硝西泮 84
丙戊酸钠 84
卡马西平 84
地西泮 84
第二节 抗惊厥药85
硫酸镁 85
二、抗癫癎药的合理应用85
第三节 抗震颤麻痹药86
一、中枢拟多巴胺药86
左旋多巴 86
卡比多巴 87
苄丝肼 87
溴隐亭 87
金刚烷胺 87
二、中枢抗胆碱药88
苯海索 88
苯环定 88
第12章 抗精神失常药91
第一节 抗精神分裂症药91
一、经典抗精神病药91
氯丙嗪 91
氟哌利多 93
氟哌啶醇 93
五氟利多 93
奋乃静 93
氟奋乃静 93
三氟拉嗪 93
氟普噻吨 94
舒必利 94
二、非经典抗精神病药94
氯氮平 94
奥兰扎平 94
利培酮 94
第二节 抗躁狂抑郁症药94
一、抗躁狂症药94
碳酸锂 94
二、抗抑郁症药95
丙米嗪 95
氟西汀 96
丁螺环酮 96
第三节 抗焦虑药96
多塞平 96
氯米帕明 96
曲米帕明 96
阿米替林 96
第13章 镇痛药99
第一节 概述99
第二节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99
阿片 99
吗啡 99
可待因 102
第三节 人工合成镇痛药103
哌替啶 103
阿法罗定 103
奈福泮 104
四氢帕马丁 104
喷他佐辛 104
罗通定 104
芬太尼 104
第四节 其他镇痛药104
布桂嗪 104
曲马朵 104
美沙酮 104
[附]阿片受体拮抗药及常用戒毒药物105
一、阿片受体拮抗药105
纳洛酮 105
纳曲酮 105
二、常用戒毒药物105
第14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108
第一节 概述108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109
一、水杨酸类109
阿司匹林 110
二、苯胺类111
非那西丁 111
对乙酰氨基酚 111
三、吡唑酮类111
保泰松 111
羟布宗 111
四、其他抗炎有机酸类112
吲哚美辛 112
舒林酸 112
甲芬那酸 112
氯芬那酸 112
双氯芬酸 112
尼美舒利 113
第三节 临床用药评价113
酮咯酸 113
一、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113
二、镇痛及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113
美洛昔康 113
吡罗昔康 113
酮洛芬 113
萘普生 113
布洛芬 113
苯溴马隆 114
秋水仙碱 114
丙磺舒 114
别嘌醇 114
一、抗痛风药114
[附]其他与镇痛有关的药物114
二、治疗偏头痛药115
(一)麦角类药物115
(二)β受体阻滞药115
(三)钙拮抗药115
(四)5-羟色胺拮抗药115
(六)其他116
(五)糖皮质激素116
第15章 中枢兴奋药118
第一节 主要兴奋大脑皮质的药物118
咖啡因 118
哌醋甲酯 118
甲氯芬酯 119
吡拉西坦 119
第二节 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的药物119
尼可刹米 119
二甲弗林 119
洛贝林 119
贝美格 119
多沙普仑 120
阿米三嗪 120
第三节 中枢兴奋药的合理应用120
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22
第一节 平喘药122
第四篇 主要作用于内脏器官的药物122
第16章 呼吸系统药物122
肾上腺素 123
麻黄碱 123
异丙肾上腺素 123
沙丁胺醇 123
克仑特罗 123
特布他林 123
氯丙那林 123
福莫特罗 123
沙美特罗 123
二羟丙茶碱 124
茶喘平 124
胆茶碱 124
茶碱 124
二、茶碱类124
氨茶碱 124
氟尼缩松 125
色甘酸钠 125
五、肥大细胞膜稳定药125
布地萘德 125
倍氯米松 125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125
异丙托溴铵 125
三、M胆碱受体阻断药125
奈多罗米 126
酮替芬 126
六、其他平喘药126
七、平喘药的合理应用126
二氧丙嗪 127
苯丙哌林 127
喷托维林 127
福尔可定 127
可待因 127
第二节 镇咳药127
右美沙芬 127
二、黏痰溶解药128
羧甲司坦 128
溴己新 128
三、黏痰调节药128
乙酰半胱氨酸 128
氯化铵 128
一、痰液稀释药128
第三节 祛痰药128
苯佐那酯 128
第17章 组胺及抗组胺药131
第一节 组胺受体激动药131
组胺 131
倍他司汀 132
第二节组胺H1受体阻断药132
第三节 H2受体阻断药133
西咪替丁 133
苯茚胺 133
特非那定 133
雷尼替丁 133
法莫替丁 133
尼扎替丁 133
乙溴替丁 133
美克洛嗪 133
布克利嗪 133
氯苯那敏 133
吡苄明 133
异丙嗪 133
苯海拉明 133
赛庚啶 133
第18章 消化系统药物136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136
一、抑制胃酸分泌药136
西咪替丁 136
雷尼替丁 136
法莫替丁 136
奥美拉唑 136
氢氧化铝 137
三硅酸镁 137
碳酸氢钠 137
哌仑西平 137
丙谷胺 137
二、抗酸药137
羟氨苄西林 138
五、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合理应用138
呋喃唑酮 138
甲红霉素 138
甲硝唑 138
四环素 138
四、抗幽门螺旋杆菌药138
枸橼酸铋钾 138
硫糖铝 138
恩前列醇 138
米索前列醇 138
三、胃黏膜保护药138
第二节 助消化药139
稀盐酸 139
胃蛋白酶 139
胰酶 139
乳酶生 139
二、多巴胺受体阻断药140
甲氧氯普胺 140
托烷司琼 140
多潘立酮 140
第四节 泻药140
西沙必利 140
格雷司琼 140
昂丹司琼 140
一、5-HT3受体阻断药140
第三节 止吐药140
多拉司琼 140
比沙可啶 141
第五节 止泻药141
甘油 141
液体石蜡 141
三、润滑性泻药141
乳果糖 141
酚酞 141
二、接触性泻药141
硫酸钠 141
硫酸镁 141
一、容积性泻药141
药用炭 142
第六节 利胆药142
碱式碳酸铋 142
去氢胆酸 142
熊去氧胆酸 142
一、肠蠕动抑制药142
鞣酸蛋白 142
二、收敛剂和吸附药142
洛哌丁胺 142
地芬诺酯 142
阿片制剂 142
第19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145
第一节 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基础145
第二节 常用利尿药146
一、高效能利尿药146
呋塞米 146
氢氯噻嗪 148
苄氟噻嗪 148
氯噻嗪 148
环戊噻嗪 148
氯酞酮 148
阿佐塞米 148
二、中效利尿药148
吡咯他尼 148
莫唑胺 148
托拉塞米 148
布美他尼 148
三、低效利尿药149
螺内酯 149
氨苯蝶啶 150
阿米洛利 150
第三节 利尿药的合理应用151
第四节 脱水药152
甘露醇 152
山梨醇 152
葡萄糖 152
加压素 154
缩宫素 154
第20章 子宫兴奋药154
垂体后叶素 155
麦角生物碱 155
前列腺素 156
益母草 156
当归 156
第五篇 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158
第21章 钙拮抗药158
第一节 概述158
一、钙拮抗药的分类158
二、钙拮抗药的作用机制158
三、药理作用159
四、药物体内过程161
五、不良反应与禁忌证162
六、临床应用162
硝苯地平 163
第二节 常用钙拮抗药163
氨氯地平 164
拉西地平 164
尼莫地平 164
维拉帕米 164
地尔硫? 165
尼卡地平 165
尼索地平 165
尼群地平 165
伊拉地平 165
氟桂利嗪 165
第22章 抗高血压药167
第一节 概述167
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168
吲达帕胺 168
呋塞米 168
一、利尿降压药168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168
氢氯噻嗪 168
卡托普利 169
依那普利 170
培哚普利 170
福辛普利 170
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71
哌唑嗪 171
缬沙坦 171
洛沙坦 171
特拉唑嗪 172
多沙唑嗪 172
曲吗唑嗪 172
乌拉地尔 172
普萘洛尔 172
噻吗洛尔 173
拉贝洛尔 173
阿替洛尔 173
美托洛尔 173
四、钙拮抗药174
硝苯地平 174
尼群地平 174
氨氯地平 174
拉西地平 174
第三节 其他抗高血压药175
一、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175
可乐定 175
甲基多巴 175
利舍平 176
双肼屈嗪 176
四、直接血管扩张药176
胍乙啶 176
肼屈嗪 176
三、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药176
咪芬 176
美卡拉明 176
二、神经节阻断药176
硝普钠 177
五、钾通道开放药177
二氮嗪 177
米诺地尔 177
吡那地尔 177
二、高血压的分级治疗178
一、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原则178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178
三、抗高血压药逆转左心室肥厚及对血脂代谢的影响179
第23章 抗心绞痛药及血脂调节药184
第一节 抗心绞痛药184
一、概述184
二、硝酸酯类184
硝酸甘油 184
硝酸异山梨酯 186
三、β受体阻断药186
维拉帕米 187
四、钙拮抗药187
美托洛尔 187
阿替洛尔 187
地尔硫? 188
哌克昔林 188
普尼拉明 188
五、抗心绞痛中药有效成分188
丹参酮ⅡA磺酸钠 188
川芎嗪 188
六、抗心绞痛药的合理应用188
第二节 血脂调节药189
一、主要降低三酰甘油药189
氯贝丁酯 189
非诺贝特 189
烟酸 189
考来烯胺 190
亚油酸 190
洛伐他汀 190
二、主要降低胆固醇药190
第24章 抗心律失常药193
第一节 概述193
一、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193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195
三、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195
第二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196
一、Ⅰ类药——钠通道阻滞药196
奎尼丁 196
普鲁卡因胺 197
丙吡胺 197
利多卡因 197
普罗帕酮 198
氟卡尼 198
美西律 198
苯妥英钠 198
妥卡尼 198
二、Ⅱ类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99
普萘洛尔 199
阿替洛尔 199
美托洛尔 199
三、Ⅲ类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199
胺碘酮 200
四、Ⅳ类药——钙拮抗药200
维拉帕米 200
地尔硫? 200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200
苄普地尔 201
一、影响心功能的因素204
二、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物的分类204
第25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204
第一节 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学及治疗药物分类204
第二节 心肌收缩力增强药205
一、强心苷类205
洋地黄毒苷 205
地高辛 205
毛花苷c 205
毒毛花苷k 205
去乙酰毛花苷 205
二、非强心苷正性肌力药210
氨力农 210
米力农 210
西拉普利 211
贝那普利 211
依那普利 211
雷米普利 211
福辛普利 211
一、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211
第三节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211
维司力农 211
卡托普利 211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212
氯沙坦 212
缬沙坦 212
厄贝沙坦 212
第四节 利尿药212
第五节 其他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212
一、β受体阻断药212
硝酸酯类 213
哌唑嗪 213
肼屈嗪 213
硝普钠 213
卡维洛尔 213
美托洛尔 213
二、血管扩张药213
第26章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216
第一节 概述216
一、血液凝固过程216
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217
一、抗凝血药218
肝素 218
第二节 抗血液凝固过程药218
低分子量肝素 219
双香豆素 220
华法林 220
醋硝香豆素 220
枸橼酸钠 220
二、促纤溶药220
链激酶 220
阿司匹林 221
蝮蛇抗栓酶 221
三、抗血小板药221
尿激酶 221
蚓激酶 221
双嘧达莫 222
依前列醇 222
噻氯匹定 222
第三节 促血液凝固过程药222
一、促凝血药222
维生素K 222
氨甲苯酸 223
垂体后叶素 223
三、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223
氨甲环酸 223
鱼精蛋白 223
二、抗纤溶药223
酚磺乙胺 223
凝血酶 223
富马酸亚铁 224
右旋糖酐铁 224
叶酸 224
硫酸亚铁 224
枸橼酸铁铵 224
第四节 抗贫血药224
亚叶酸钙 225
维生素B12 225
腺苷钴胺 225
第五节 血容量扩充药226
右旋糖酐 226
人血白蛋白 227
第六篇 激素及影响激素的药物230
第27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230
第一节 概述230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本概念230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230
第二节 糖皮质激素类药231
地塞米松 232
倍他米松 232
曲安西龙 232
氟轻松 232
可的松 232
泼尼松 232
氢化可的松 232
泼尼松龙 232
第三节 促皮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剂238
一、促皮质素238
二、皮质激素抑制剂238
米托坦 238
美替拉酮 239
第四节 盐皮质激素类药239
醛固酮 239
去氧皮质酮 239
第28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241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241
甲状腺素 241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241
甲巯咪唑 243
丙硫氧嘧啶 243
卡比马唑 243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243
甲硫氧嘧啶 243
一、硫脲类243
二、碘及碘化物244
碘化钾 244
碘酸钾 244
复方碘溶液 244
三、放射性碘245
四、β受体阻断药245
普萘洛尔 245
阿替洛尔 245
美托洛尔 245
第一节 胰岛素248
胰岛素 248
第29章 降血糖药248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250
一、磺酰脲类250
甲苯磺丁脲 250
氯磺丙脲 250
格列本脲 250
列吡嗪 250
格列齐特 250
二、双胍类251
二甲双胍 251
苯乙双胍 251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252
阿卡波糖 252
炔雌醇 254
环戊丙酸雌二醇 254
苯甲酸雌二醇 254
炔雌醚 254
己烯雌酚 254
雌二醇 254
戊酸雌二醇 254
雌三醇 254
一、雌激素类药254
第一节 雌激素类及抗雌激素类药254
第30章 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254
二、抗雌激素类药255
氯米芬 255
他莫昔芬 255
第二节 孕激素类药256
黄体酮 256
甲羟孕酮 256
甲地孕酮 256
氯地孕酮 256
一、雄激素类药257
第三节 雄激素类和同化激素类药257
甲睾酮 257
羟孕酮己酸酯 257
炔诺酮 257
炔孕酮 257
炔诺孕酮 257
丙酸睾酮 258
十一酸睾酮 258
苯乙酸睾酮 258
二、同化激素类药物258
美雄酮 258
苯丙酸诺龙 258
司坦唑醇 258
羟甲烯龙 258
达那唑 259
第四节 避孕药和抗早孕药259
一、避孕药259
(一)女性避孕药259
硫前列酮 262
卡前列素 262
米索前列醇 262
(二)男性避孕药262
米非司酮 262
二、抗早孕药262
第七篇 化学治疗药物266
第31章 抗菌药物概论266
一、常用术语266
二、抗菌药作用机制267
三、细菌的耐药性267
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268
第32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271
一、青霉素类271
青霉素 271
哌拉西林 273
呋苄西林 273
阿洛西林 273
磺苄西林 273
替卡西林 273
美洛西林 273
呋洛西林 273
阿帕西林 273
非奈西林 273
阿莫西林 273
氨苄西林 273
氟氯西林 273
双氯西林 273
氯唑西林 273
苯唑西林 273
羧苄西林 273
头孢拉定 274
头孢替安 274
头孢呋辛酯 274
头孢克格 274
多孢呋辛 274
头孢孟多 274
头孢羟氨苄 274
头孢噻吩 274
头孢唑啉 274
头孢氨苄 274
头孢噻啶 274
二、头孢菌素类274
替莫西林 274
匹美西林 274
美西林 274
头孢唑肟 275
头孢哌酮 275
头孢匹肟 275
头孢匹罗 275
头孢曲松 275
头孢噻肟 275
头孢他定 275
三、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277
(一)头霉素类277
(二)碳青霉烯类277
(三)氧头孢烯类277
(四)单环β-内酰胺类278
四、β-内酰胺酶抑制剂278
克拉维酸 278
舒巴坦 278
他唑巴坦 278
一、大环内酯类281
红霉素 281
第33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其他抗生素281
罗红霉素 282
阿奇霉素 282
克拉霉素 282
乙酰螺旋霉素 282
二、林可霉素类283
林可霉素 283
克林霉素 283
三、万古霉素类283
万古霉素 283
去甲万古霉素 283
第34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类285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285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285
二、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288
链霉素 288
卡那霉素 289
庆大霉素 289
妥布霉素 290
阿米卡星 290
西索米星 290
奈替米星 290
新霉素 291
小诺米星 291
依替米星 291
核糖霉素 291
大观霉素 291
第二节 多粘菌素类292
多粘菌素B 292
多粘菌素E 292
第35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295
第一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295
第二节 氯霉素类抗生素297
美他环素 297
氯霉素 297
多西环素 297
米诺环素 297
四环素 297
甲砜霉素 299
第36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301
第一节 喹诺酮类301
一、喹诺酮类药物概述301
二、常用喹诺酮类药305
诺氟沙星 305
氧氟沙星 306
左氧氟沙星 306
依诺沙星 306
培氟沙星 306
环丙沙星 306
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和甲氧苄啶307
吡哌酸 307
一、概述307
氟罗沙星 307
洛美沙星 307
司氟沙星 307
二、常用药物310
磺胺异噁唑 310
磺胺嘧啶 310
磺胺嘧啶银 311
复方磺胺甲噁唑 311
磺胺醋酰 311
柳氮磺吡啶 311
磺胺米隆 311
磺胺多辛 311
磺胺甲噁唑 311
第三节 其他合成抗菌药312
一、硝基呋喃炎312
呋喃妥因 312
呋喃唑酮 312
替硝唑 313
甲硝唑 313
呋喃西林 313
二、硝基咪唑类313
第37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316
第一节 抗真菌药316
一、抗生素类316
灰黄霉素 316
制霉菌素 316
两性霉素B 316
二、唑类317
克霉唑 317
咪康唑 317
酮康唑 317
氟康唑 317
伐昔洛韦 318
阿昔洛韦 318
一、常用抗病毒药318
第二节 抗病毒药318
氟胞嘧啶 318
三、其他类318
伊曲康唑 318
特比萘芬 318
干扰素 319
碘苷 319
利巴韦林 319
阿糖腺苷 319
金刚烷胺 319
司坦夫定 320
埃弗维仑兹 320
奈韦拉平 320
拉米夫定 320
苔拉韦定 320
去羟肌苷 320
齐多夫定 320
二、抗艾滋病病毒药320
扎西他滨 320
沙奎那韦 321
茚地那韦 321
里托那韦 321
奈费那韦 321
埃匹那韦 321
一、常用抗结核病药324
异烟肼 324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324
第38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324
利福平 325
利福喷汀 326
利福定 326
利福布汀 326
乙胺丁醇 326
链霉素 326
吡嗪酰胺 326
二、抗结核病药的应用原则327
氧氟沙星 327
对氨水杨酸 327
氨硫脲 327
环丙沙星 327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328
氨苯砜 328
醋氨苯砜 328
利福平 328
氯法齐明 328
麻风宁 329
第39章 抗寄生虫病药331
第一节 抗疟药331
一、疟原虫的生活史和抗疟药的作用环节331
二、常用抗疟药332
青蒿素 333
氯喹 333
哌喹 333
蒿甲醚 334
青蒿琥酯 334
双氢青蒿素 334
咯萘啶 334
奎宁 334
甲氟喹 334
伯氨喹 334
乙胺嘧啶 335
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与抗滴虫病药335
一、抗阿米巴病药335
二氯尼特 336
喹碘仿 336
去氢依米丁 336
氯碘喹啉 336
双碘喹啉 336
哌硝噻唑 336
替硝唑 336
甲硝唑 336
依米丁 336
二、抗滴虫病药337
一、抗血吸虫病药337
第三节 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337
曲古霉素 337
乙酰胂胺 337
甲硝唑 337
卡巴胂 337
氯喹 337
巴龙霉素 337
红霉素 337
土霉素 337
四环素 337
二、抗丝虫病药338
乙胺嗪 338
吡喹酮 338
呋喃嘧酮 339
伊维菌素 339
第四节 抗肠蠕虫药339
一、抗肠线虫药339
阿苯达唑 339
甲苯达唑 339
思波维铵 340
氯硝柳胺 340
二、抗绦虫药340
哌嗪 340
噻嘧啶 340
左旋咪唑 340
吡喹酮 341
鹤草酚 341
第八篇 抗恶性肿瘤药和主要影响免疫系统的药物345
第40章 抗恶性肿瘤药345
第一节 概述345
一、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分类345
二、对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346
一、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348
氟尿嘧啶 348
替加氟 348
巯嘌呤 348
第二节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348
阿糖胞苷 349
二、直接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349
羟基脲 349
甲氨蝶呤 349
硫鸟嘌呤 349
环磷酰胺 350
异环磷酰胺 350
塞替派 350
白消安 350
博来霉素 350
平阳霉素 350
放线菌素D 351
三、干扰转录过程,阻止RNA合成的药物351
阿霉素 351
丝裂霉素 351
卡铂 351
顺铂 351
柔红霉素 352
表阿霉素 352
四、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352
长春碱 352
长春新碱 352
紫杉醇 352
依托泊苷 352
替尼泊苷 352
氨鲁米特 353
他莫昔芬 353
雄激素 353
雌激素 353
五、其他抗恶性肿瘤药353
门冬酰胺酶 353
高三尖杉酯碱 353
三尖杉碱 353
肾上腺皮质激素 353
第三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应用原则354
一、从细胞增殖动力学考虑354
二、从药物作用机制考虑354
三、从药物毒性考虑354
四、从抗瘤谱考虑354
五、从给药方法考虑354
第41章 主要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358
第一节 免疫增强剂358
左旋咪唑 358
聚肌苷酸-聚胞苷酸 358
异丙肌苷 358
第二节 免疫抑制剂359
卡介苗 359
香菇多糖 359
硫唑嘌呤 360
环磷酰胺 360
环孢素 360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360
第三节 细胞因子361
干扰素 361
白细胞介素 361
集落刺激因子 362
红细胞生成素 362
转移因子 362
胸腺素 363
第四节 主要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合理应用363
一、免疫增强剂和细胞因子的合理应用363
二、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