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分析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业分析化学
  • 邱德仁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3501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化学工业-化学分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业分析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工业分析化学与工业分析化学实验室1

第一节 分析化学是国民经济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

第二节 工业分析化学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3

一、生产流程3

二、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4

第三节 工业分析实验室的任务与职责9

第四节 实验室技术管理10

第五节 实验室的技术人员结构12

第六节 工业分析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14

第七节 化学试剂的管理15

一、化学试剂的分级与规格15

二、化学试剂的安全类别16

三、化学试剂的存放17

第二章 分析标准18

第一节 分析工作的标准化和标准的编制18

一、分析方法标准与分析仪器标准18

二、标准的编制系统和编制程序18

三、文件的编写19

第二节 标准的等级20

一、国际标准20

二、国家标准21

三、协会级、部级、专业级21

四、企业级22

五、地方标准22

第三节 标准物质22

一、标准物质的定义22

二、标准物质的特性22

三、标准物质等级23

四、标准物质的使用23

第四节 我国现有国家标准物质24

一、国家标准物质24

二、国家实物标准30

三、标准物质定值方法符号缩写36

第五节 被测元素标准溶液的实验室配制36

一、金属元素标准溶液37

二、阴离子标准溶液44

三、其他被测物标准溶液46

第六节 滴定分析标准溶液的配制48

一、中和滴定标准溶液48

二、非水滴定标准溶液49

三、氧化还原滴定标准溶液50

四、银量法沉淀滴定标准溶液54

五、EDTA络合滴定标准溶液55

第七节 pH标准缓冲溶液57

第三章 常用分析方法及应用例选60

第一节 重量分析60

一、悬浮物、水不溶物的测定60

二、蒸发残渣、水溶物的测定61

三、灼烧残渣、灰分的测定62

四、液体试样的密度测定62

五、湿存水和结晶水的测定63

六、主成分含量测定64

第二节 容量法 酸碱滴定64

一、滴定酸度65

二、滴定碱度66

三、甲醛法测定铵盐66

四、次氯酸钠中游离碱测定66

第三节 高锰酸钾法滴定67

一、高锰酸钾法滴定特点67

二、化学需氧量测定67

三、H2O2含量测定68

四、亚硝酸钠含量测定68

第四节 重铬酸钾法滴定68

一、重铬酸钾法滴定特点68

二、铬法化学需氧量测定68

三、总铁测定69

第五节 碘量法69

一、概述69

二、溶解氧测定70

三、次氯酸钠中有效氯含量测定71

四、过氧化氢含量测定71

五、硫酸铜含量测定71

六、亚磷酸、亚磷酸盐含量测定72

七、氯化钴含量测定72

第六节 银量法沉淀滴定73

一、概述73

二、氯化物测定73

三、测定银74

第七节 EDTA滴定74

一、概述74

二、水质硬度测定75

三、测定试剂含量确定试剂等级76

四、回滴法测定铝盐含量77

第八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础77

一、概述77

二、吸收光谱78

三、吸收定律78

四、吸光度的测量79

五、吸光度的加和性80

六、灵敏度和检出限80

七、校准曲线的建立81

第九节 基于目视比较的比色分析82

一、限量分析82

二、铂钴比色法测定水体色度82

三、易碳化物质测定83

四、不稳定有色体系的测定85

五、砷斑法检出砷85

第十节 光度法应用86

一、测铁通用方法86

二、氨和铵盐的比色测定86

三、砷的测定通用方法87

四、磷钼黄、磷钼蓝法测磷88

五、硅钼黄、硅钼蓝法测硅89

六、多组分同时测定90

七、铬的价态分析91

八、氰化物91

九、挥发酚92

十、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92

十一、三元络合物萃取光度法测锑93

十二、测定大气中SO294

十三、紫外光度法测定水中油分95

十四、紫外光度法测定硝酸盐氮96

第十一节 浊度分析96

一、水质浑浊度标准96

二、浊度的测量97

三、微量氯离子的测定98

四、微量硫酸盐的测定98

五、测定重金属总量(以铅计)99

六、有色溶液的比浊测定99

第十二节 分子荧光分析101

一、基本原理101

二、荧光的测量102

三、测定无机元素103

四、测定维生素104

五、药物104

六、毒物105

七、水中油分106

八、氨基酸和蛋白质106

第十三节 火焰发射光谱分析107

一、实验方法107

二、火焰发射光谱分析的影响因素108

三、试样的制备109

四、校准109

第十四节 电弧火花激发原子发射光谱分析110

一、概述110

二、光源的作用 蒸发和激发110

三、光谱仪112

四、光谱线表和光谱图113

五、定量分析115

第十五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116

一、ICP炬激发光源117

二、分析性能118

三、进样和校准120

第十六节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121

一、实验过程121

二、被测元素的原子化122

三、锐线光源 空心阴极灯124

四、分析条件的优化124

五、背景吸收与校正126

六、添加剂128

七、校准方法128

八、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129

第十七节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130

一、概述130

二、氢化物发生法131

三、原子荧光光谱测定131

四、食品中硒的测定132

五、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汞132

第十八节 电解分析132

一、一般原理132

二、应用134

第十九节 电导分析135

一、电导与电导率135

二、电导率标准溶液137

三、实验室纯水水质测定138

四、工业循环水、锅炉水、环境水水质分析139

五、钢铁中总碳测定140

第二十节 电位法141

一、电极电位141

二、pH测定141

三、离子选择性电极143

四、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氟143

五、电位滴定144

第二十一节 极谱与溶出伏安法146

一、极谱分析实验方法146

二、极谱波146

三、极谱畸峰147

四、半波电位与峰高的测量147

五、溶出伏安法147

六、应用147

第二十二节 气相色谱分析148

一、色谱148

二、气相色谱148

三、分析应用149

第二十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150

第二十四节 薄层色谱分析152

第二十五节 离子色谱法152

第二十六节 红外光谱分析154

一、红外光谱154

二、基团分析155

三、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测定碳、硫162

第二十七节 若干项目的分析方法165

一、食物、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测定165

二、氨基酸分析166

三、烟草制品中尼古丁测定167

四、Williamsfield法测定酒中酒精度168

五、酒中甲醇测定168

六、啤酒的苦味测定169

七、索氏萃取法测定脂肪169

八、袋装样取样分布点169

第四章 工业三废排放物分析171

第一节 排放标准171

一、概述171

二、空气污染物标准173

三、水污染物标准175

四、工业固体废物184

第二节 采样185

一、采样时间和频率185

二、采样位置185

三、采样器具与方法186

第三节 分析方法188

一、水中污染物分析方法188

二、废气中污染物分析方法194

第五章 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的质量保证198

第一节 测量值的准确度和测量的精密度198

一、误差198

二、偏差200

三、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202

第二节 测量值的正态分布203

一、测量值分布图203

二、分布函数204

第三节 有效数字205

一、有效数字205

二、修约规则206

三、运算规则207

第四节 可疑数据的检验与取舍207

一、4d检验法208

二、Grubbs检验法208

三、Q检验法210

四、Dixon检验法210

第五节 显著性检验212

一、t检验212

二、F检验218

第六节 分析结果的报告220

一、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220

二、单位220

三、分析结果的表述227

第七节 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228

一、回归方程228

二、相关系数230

第八节 分析数据的质量控制231

一、采用质量控制图231

二、实验室之间的质量控制——比对试验233

三、建立质量保证体系235

第六章 分析实验室的计量认证237

第一节 计量认证237

第二节 计量认证的法规文件238

第三节 计量认证步骤和《质量管理手册》的编制239

一、计量认证步骤239

二、质量管理手册的编制240

第四节 评审内容和评定方法244

一、组织机构244

二、仪器设备245

三、检测工作247

四、人员249

五、环境条件250

六、工作制度250

第五节 计量认证正式评审程序251

第六节 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254

一、法规文件GB/T 15481—2000/ISO/IEC 17025—1999254

二、实验室管理要求255

三、实验室技术要求260

四、GB/T 15481/ISO17025与ISO9001—1994和ISO9002—1994条款的比较270

附记270

附录271

一、铂坩埚与铂制器皿使用规则271

二、金银器皿的使用规则272

三、常用酸碱的浓度273

四、滤纸规格型号274

五、滤膜规格型号275

六、筛的孔目对照表276

七、基准物质和某些化合物的干燥条件277

八、酸碱指示剂279

九、混合酸碱指示剂280

十、络合滴定指示剂281

十一、缓冲溶液282

十二、电泳用特种缓冲溶液290

十三、常用熔剂及应用范围293

十四、高压气瓶的安全使用2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