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
  • 李图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780162899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公民-参与管理:行政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论1

一、公民参与问题的缘起1

二、研究的目的及问题11

三、研究途径与方法14

第一章 公民参与的涵义:界定、关系与文献检视16

第一节 涵义界定:概念与基本问题17

一、公民参与的概念分析17

二、公民参与的基本性问题37

三、追求适度与均衡的公民参与43

第二节 谁是主角47

——公共行政与公民关系的变迁47

一、公民与政府的定位过程48

二、公共行政与公民参与的方式选择63

第三节 公民参与的文献检视70

一、影响公民参与的深层因素分析71

二、公共行政民主治理模式84

第二章 关于公民参与理论基础:一种“公民性的思考”95

第一节 社会参与型民主模式96

一、民主的涵义:两种类型的民主98

二、参与民主:一个双重的过程104

第二节 认识公民共同体109

一、公民共同体:一种资格的认同110

二、造就积极公民:公民资格是一种实践活动117

三、公民参与:一种义务122

四、公民社会:体现“公共性”的现代理想共同体124

第三节 民主行政的兴起:对三派民主行政理论的分析129

一、重新界定公共行政领域:新公共行政的挑战131

二、公共行政的典范变迁:奥斯特洛姆的民主行政理论133

三、重建民主的行政:黑堡宣言137

四、官僚体制与民主行政的关联142

第四节 公民参与理论的合成150

一、三个方面的必要解释151

二、互动的结构:公民参与的动力基础154

三、公民参与的介入:建立一种合成观点155

第三章 理想的民主治理模式:政府与公民共舞的艺术157

第一节 公共行政:重新面对挑战158

一、探究官僚体制159

二、官僚制的诊断:并非“以公民为中心”161

三、超越传统官僚组织163

第二节 公共行政中心的转移:从官僚到公民169

一、公共行政中的“公共性”170

二、参与:公民角色的转变173

三、公共行政中“关系”的重新定位181

第三节 新的治理187

一、治理的涵义187

二、作为民主行政的治理189

三、民主治理的要素196

第四节 共舞的艺术: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198

一、信任是一种社会资本200

二、信任的给予203

三、一致与认同:信任关系的建立205

第五节 民主行政治理的实现209

一、总体设想209

二、成为新公民:主动参与的公民210

三、行政人员:实现负责任的公共行动213

四、职业政治家:献身公共事务的前瞻式领导218

五、营造以公民参与为基础的公共组织219

六、地方基层组织自治:公民参与的基点225

第四章 公民社会在中国:公民参与的实践与发展227

第一节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228

一、形成中的中国公民社会228

二、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对公民参与的影响232

三、中国公民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对民主行政治理变迁的作用234

第二节 社区共同体的建设与深化公民意识236

——以北京地区为例的社区认同感与参与意识的236

调查报告236

一、对北京地区社区认同感和社区参与意愿的调查报告236

二、学会认同与共生243

三、公民教育246

四、从社区建设中学习参与249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与公民能力的提高251

一、什么是非营利组织252

二、非营利组织意味着什么254

三、非营利组织与公民能力的提高256

第五章 公民参与的保障机制258

第一节 实现公民参与的地方基层组织自治——258

以村民自治为例258

第二节 公民参与法制环境的建立263

一、行政程序法与民主263

二、公民直接参与立法269

三、关于“公民参与法”的构想272

第六章 结语282

主要参考文献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