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豆的改良生产和利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豆的改良生产和利用
  • (美)考德威尔(B.E. Caldwell)著;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农业出版社
  • ISBN:16144·2371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738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7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豆的改良生产和利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总序1

序1

前言1

第一章 大豆的起源,在美国的历史和发展,以及1

它在世界上的分布1

一、起源和早期历史1

二、早期用途3

三、引入美国4

四、亚洲和欧洲早期的大豆贸易发展7

五、美国大豆工业的发展8

六、美国大豆的显著增长10

七、美国大豆的主要产区12

八、大豆作为农作物在美国的地位15

九、美国大豆生产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18

第二章形态学19

一、引言19

二、种子19

三、萌发和幼苗发育24

四、根25

五、根瘤37

六、茎48

七、叶62

八、生殖69

第三章物种形成与细胞遗传学100

一、分类学100

二、栽培大豆(G.MAX)的起源108

三、栽培大豆的细胞学110

四、结论120

第四章质量遗传122

一、引言122

二、病害反应127

三、根瘤细菌的反应131

四、生长和形态学132

五、生理学和组成成分141

六、不育性和有害的生长突变体144

七、叶绿素145

八、色素150

九、连锁158

十、基因符号索引159

第五章数量遗传及育种164

一、数量性状的遗传164

二、育种174

三、基因型的鉴评185

四、基因型间的竞争190

五、结论198

第六章大豆品种的演变199

一、引言199

二、成熟期分类199

三、光周期反应200

四、早期历史203

五、生长习性205

六、种质收集206

七、品种演变210

八、美国主要大豆品种的遗传学背景216

九、特殊品质的育种219

十、短评222

第七章管理224

一、引言224

二、栽培实践224

三、种植方式227

四、接种和种子处理230

五、肥力231

六、耕作制度234

七、土壤耕作236

八、水分管理237

九、防除杂草238

十、生长调节剂239

十一、特殊种植法240

十二、大豆掐尖和脱叶剂241

十三、收获242

十四、贮藏245

十五、记录保存246

十六、结束语248

一、引言250

二、植株环境和植株缺水250

第八章水分和水分关系250

三、土壤和植株缺水对于生长和产量的影响256

四、内部水分平衡和各种生理过程262

第九章矿质营养275

一、引言275

二、养分的吸收275

三、氮素营养285

四、磷素营养295

五、钾素营养302

六、次要元素304

七、微量元素309

八、影响养分吸收的其它因素319

九、养分分布322

十、土壤肥力要求327

十一、施肥方法341

十二、高产施肥345

十三、临界营养水平347

十四、遗传变异350

第十章根瘤形成和固氮作用355

一、引言355

二、大豆根瘤菌在开始形成根瘤时的作用355

三、根瘤的发育和结构357

四、大豆根瘤菌的生态和宿主-菌株群丛359

五、宿主-菌株的专一性369

六、共生固氮作用377

第十一章光合作用和种子代谢388

一、引言388

二、光合作用388

三、种子代谢399

四、结论408

第十二章杂草防除409

一、杂草及其分布409

二、杂草造成的损失412

三、非化学防除414

四、化学防除418

第十三章真菌病害448

一、引言448

二、叶部病害448

三、根和茎部病害456

四、种子病害468

五、其它真菌病害472

第十四章细菌病害475

一、引言475

二、细菌性斑点病475

三、细菌性斑疹病479

四、细菌性野火病482

五、细菌性萎蔫病(由几个病原细菌引起)483

六、细菌性皱叶病和巧克力色斑病486

第十五章病毒病487

一、大豆花叶病487

二、芽枯毒病493

三、黄化花叶病497

四、豆荚斑驳病498

五、巴西芽枯毒病500

六、豇豆花叶病501

七、苜蓿花叶病502

八、其它病害503

第十六章 线虫病506

一、引言506

二、症状507

三、固氮作用508

四、防治508

五、大豆异皮线虫病509

六、根疣线虫病515

七、其它线虫病516

八、摘要519

一、引言520

第十七章害虫520

二、植物对受害的反应521

三、食叶害虫523

四、食荚害虫533

五、食茎害虫535

六、食种子、食根或食根瘤的害虫538

七、害虫的管理和防治539

第十八章世界油脂和蛋白粗粉的状况545

一、大豆对世界油脂和蛋白粗粉状况的影响545

二、世界的油脂状况545

三、美国在世界油脂市场中的作用552

四、世界的蛋白粗粉状况555

五美国的大豆加工工业和国际市场的开发活动558

六、对世界的油料种子和蛋白质的展望560

第十九章国内市场562

一、美国的大豆生产形势562

二、大豆的销售渠道568

三、加工工业571

四、大豆产品的销售市场576

五、订价机构583

六、结论591

一、引言593

第二十章加工和产品593

二、豆油和大豆粗粉的加工595

三、食用油的精制600

四、食用脂肪产品607

五、人体所需脂肪酸和动脉粥样硬化617

六、豆油的工业用途618

七、畜禽用的大豆粗粉620

八、食用蛋白产品627

九、发酵食品和特殊食品637

附录 大豆品种译名对照表642

参考文献6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