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学制人生地理教科书 下 第5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学制人生地理教科书 下 第5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0865152.jpg)
- 张其昀编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26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学制人生地理教科书 下 第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引1
南温带之疆域1
第九章 温带生活1
北温带之疆域2
温带气候之概况4
四季与人生5
温带之分区7
第一节 南温带8
(甲)风土人情之解释8
(乙)地方志9
(一)澳洲联邦与新西兰9
(一)澳洲之副热带9
(二)澳洲之暖温带10
(四)澳洲沙漠与牧区11
(三)澳洲热带11
澳洲之政制12
东南海岛之密林浓雨13
新西兰13
(三)阿根廷乌拉圭与智利17
判帕斯17
绅士与移民18
(二)南非洲联邦19
沿海大城19
阿根廷之半干燥区域19
智利之硝矿20
智利之沃壤21
“震撼四十”22
(甲)风土人情之解释24
副热带与地中海24
第二节 副热带(即地中海气候)24
副热带之温度25
副热带之雨量26
副热带之果园26
地中海之贸易27
地中海滨之古迹27
地中海滨之民族国家30
(乙)地方志32
(一)葡萄牙与西班牙32
葡萄牙之软木塞32
西班牙之矿产32
西葡二国殖民事业之盛衰33
大西洋之三群岛34
(二)意大利35
意大利之地利35
意大利之名城36
意大利之政况38
(三)巴尔干诸国39
巴尔干半岛概观39
南斯拉夫41
阿尔巴尼亚42
保加利42
希腊42
(四)小亚细亚与伊兰高原44
西亚概观44
新土耳其共和国45
外高加索三小邦47
叙利亚与巴基斯坦49
美索不达米亚49
波斯50
(五)埃及52
尼罗河之赐52
阿富汗与俾路支52
埃及独立运动54
埃及及大城54
苏彝士运河55
(六)北非洲巴巴利诸邦56
巴巴利诸邦概观56
力比亚57
突尼斯与阿尔及利亚57
摩洛哥58
坦支尔国际共管58
第三节 海洋性气候60
(甲)风土人情之解释60
海洋性气候之地位60
海洋性气候之特色61
海洋性气候之职业63
英国释名66
(乙)地方志66
(一)英国(不列颠群岛)66
不列颠群岛之地文67
英国农业之今昔观68
英国之三大工业69
英国之海外贸易73
伦敦诸大城之风物74
爱尔兰自由邦76
英帝国之规模77
「附录」英帝国之分子82
(二)莱茵河口之低国——荷兰与比利时83
变海为陆之国83
农工兼长之民84
低国在世界之形势86
低国之水利工程86
低国之北海商港87
莱茵河下游之工业88
荷兰比利时之民俗与政府89
(三)法国(平原之部)91
法国之地势91
法国大西洋岸平原92
法国农夫之俭德与风趣92
巴黎与法国美术94
法国之商港与英法海底交通之计划95
法国之政府与殖民地96
(四)德国(平原之部)98
德国之地文98
下德国之农业99
上德国之工业99
柏林与德国之教育100
德国之贸易102
德国式之文化103
大战前后德国政治之变迁104
大战前后德国经济之变迁107
(五)中欧高原110
中欧高原概观110
中欧高原之林业112
中欧高原之农业112
中欧高原之矿业与工艺113
中欧高原之名胜115
捷克斯拉夫之新气象116
(六)斯康地三国:丹麦,瑞典,挪威118
斯康地三国概观118
丹麦之农业120
瑞典之林业与工业120
挪威之渔业121
挪威之奇景123
斯康地之大城124
斯康地人殖民地125
(七)阿拉斯加127
第四节 大陆性气候130
(甲)风土人情之解释130
大陆性气候之地位130
大陆性气候之特征130
大陆性气候之分区与各区之生活状况132
(乙)地方志136
(一)多恼河中下流诸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及奥国之一部)136
欧洲之玉蜀黍带136
奥匈罗三新国之民生137
多恼河中下流之大都会139
(二)东欧大平原(包含俄罗斯,波兰,芬兰,及波罗的海沿岸三小邦)140
东欧大平原概观140
东欧之人民与战后新兴国142
东欧之农业145
东欧之水利147
东欧之都会148
(三)中亚细亚151
中亚之草原与沙漠151
中亚之三种游牧族153
中亚之城邑与灌溉事业154
外里海铁道156
(四)西伯利亚157
西伯利亚之天然区域157
西伯利亚之小麦带158
西伯利亚之森林带161
黑龙江沿海地方162
西伯利亚大铁道与其都市164
旧俄帝国之回顾167
(五)新俄罗斯之政治地理167
苏俄联邦之成立168
共产主义之实行171
新俄之国际贸易173
(六)日本174
日本帝国之土地与人民174
古日本之风教178
新日本之风教181
日本之工商业183
日本之六大都会185
朝鲜之民物187
朝鲜之都市189
台湾之富源191
朝鲜台湾之独立运动193
(七)加拿大194
美国山河大势200
(八)美国200
美国之大陆性气候202
美国天富之提要203
美国政府之大纲206
美国之政治区域与天然区域210
美国之大都会210
美国之大陆横断铁道217
第五节 温带之山岳区域219
(甲)风土人情之解释219
温带山岳之温度219
温带山岳之雨量219
山岳与养生之关系220
(乙)地方志221
瑞士221
阿尔卑斯山与瑞士221
瑞士人之生计222
瑞士之大城223
习题举例(第九章)225
第十章 极带生活及各大陆综括227
第一节 极带生活227
极带之区域227
极带之气候228
南极带之概况229
北极带之概况230
第二节 各大陆之综括232
各大陆之地形综括232
各大陆之气候综括234
各大陆之文化综括236
各大陆之交通综括239
各大陆之贸易综括243
习题举例(第十章)244
第十一章 中国区域地理大纲245
中国地理之要领245
内陆部246
近海部249
北中国250
南中国255
(一)黄河三角洲261
(二)大湖区域267
(三)长江三角洲276
(四)东南沿海区284
(五)珠江三角洲292
(六)岭南山地297
(七)海南岛302
(八)云贵高原307
(九)西南三大峡谷区312
(十)四川盆地318
(十一)秦岭汉水区324
(十二)陕甘盆地327
(十三)黄河上流区331
(十四)山西高原336
(十五)海河流域339
(十六)东北二大半岛350
(十七)关东草原356
(十八)白山黑水区363
(十九)塞外草原369
(二十)外蒙高原375
(二十一)准噶尔盆地382
(二十二)塔里木盆地385
(二十三)西藏高原391
第一节 对外交涉397
国界问题397
第十二章 中国与世界之关系397
租借地问题403
租界问题405
关税问题406
外债问题407
第二节 对外贸易409
对外贸易之大势409
出口货大宗410
进口货大宗414
通商口岸之比较418
通商各国之比较419
第三节 自上海至世界各大都会之孔道421
(一)印度洋地中海线421
(二)北太平洋线423
(三)南太平洋线424
(四)西伯利亚线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