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理学
  • 郭黎岩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3941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01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621页
  • 主题词:心理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1

二、心理学的性质6

三、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7

第二节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10

一、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10

三、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1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1

第三节现代心理学的发展16

一、心理学发展简史16

二、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流派18

三、心理学研究的领域20

四、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22

阅读资料24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27

第一节神经元28

一、神经元的基本结构29

二、神经元的功能和种类30

三、突触的传递33

第二节神经系统41

一、神经系统的构造42

二、中枢神经系统42

三、周围神经系统45

第三节大脑的结构和功能46

一、大脑的结构47

二、大脑的机能定位48

三、大脑研究的新进展52

第四节心理的反射机制55

一、反射与反射弧55

二、反射的种类56

三、反射活动中高级神经活动过程59

四、反射活动中高级神经活动规律60

阅读资料61

一、注意的概念64

第一节注意的概述64

第三章注意64

二、注意的功能和作用66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68

四、注意的种类69

五、注意的理论74

第二节注意的规律及其运用76

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76

二、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79

三、两种注意转化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81

第三节注意的品质及培养82

一、注意的品质82

二、青少年注意的特点89

三、青少年注意品质的培养91

阅读资料96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98

第一节感知觉概述98

一、感知觉的概念98

二、感知觉的生理机制99

三、感知觉的作用100

第二节感知觉的种类101

一、感觉的种类101

二、知觉的种类103

三、知觉与模式识别106

第三节感知觉规律及其应用109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109

二、影响知觉的因素113

三、知觉的基本特性114

四、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21

第四节青少年感知觉及观察能力的培养122

一、青少年感知觉的特点122

二、观察及观察力124

三、青少年观察能力的培养124

阅读资料125

第五章记忆129

第一节记忆的概述129

二、记忆的生理基础130

一、记忆的概念130

三、记忆的种类131

四、记忆信息加工理论135

第二节记忆过程及其规律136

一、识记的种类及其规律137

二、保持和遗忘规律142

三、再认和回忆规律145

第三节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46

一、提高记忆效果的因素147

二、提高记忆的策略150

三、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53

第四节青少年记忆力的培养154

一、记忆的品质155

二、青少年记忆的特点156

三、青少年记忆能力的培养158

阅读资料160

第六章思维与创造168

一、思维与创造的概念及其关系169

第一节思维与创造的概述169

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172

三、思维的心智操作过程173

四、思维的种类175

第二节概念的获得与问题解决177

一、概念的形成和掌握177

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180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182

四、问题解决中的策略186

一、表象及其特征190

第三节表象与想像190

二、想像及其功能191

三、想像的种类及过程194

第四节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197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197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99

三、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与训练201

四、青少年思维品质及思维特点206

五、青少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209

阅读资料211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222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223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223

二、情绪和情感的机体变化及外部表现225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229

四、情绪的理论231

一、情绪的分类特性238

第二节情绪和情感的形成及分类238

二、情绪的维量结构240

三、情绪的状态242

四、情感的种类245

第三节情绪健康与情绪调节246

一、压力与情绪健康246

二、焦虑对学习的影响249

三、挫折与适应252

四、情绪的自我调节254

一、青少年情绪和情感的特点256

第四节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及培养256

二、教师情绪与情感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258

三、青少年情感品质的培养259

阅读资料260

第八章意志264

第一节意志概述264

一、意志的概念264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265

三、意志行动的生理机制266

四、意志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267

第二节意志行动过程的心理分析270

一、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270

二、意志行动中的冲突272

三、意志行动中的挫折274

第三节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养成275

一、意志品质的特征275

二、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差异与特点279

三、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养成280

阅读资料282

第九章个性倾向性289

第一节需要290

一、需要的概念及形成290

二、需要的种类292

三、需要的理论293

四、青少年的需要及培养297

第二节动机298

一、动机的概念及功能298

二、动机的种类303

三、青少年学习动机的特点与培养304

第三节兴趣306

一、兴趣的概念及形成306

二、兴趣的分类308

三、青少年兴趣的品质及培养309

第四节自我意识311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形成311

二、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发展313

三、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培养314

阅读资料316

第十章能力319

第一节能力的概述319

一、能力的概念319

二、能力的种类320

三、能力与素质323

第二节智力理论与智力测量323

二、多元智能理论324

一、智力结构的理论324

三、智力测量330

四、学生智力水平的评定333

第三节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335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335

二、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336

三、能力形成的基本因素339

第四节青少年智力的特点与培养340

一、青少年智力发展的特点340

二、青少年智力的培养341

阅读资料343

第十一章人格347

第一节人格的概述348

一、人格的含义348

二、人格的特征348

三、人格的结构及作用350

四、人格形成的因素352

第二节人格理论354

一、精神分析理论354

二、特质理论356

三、类型理论359

四、人本主义理论361

五、学习理论362

第三节人格的类型与差异363

一、气质类型与个别差异363

二、性格类型与个别差异370

一、人格测量概述377

第四节人格的测量377

二、人格测量方法378

第五节青少年人格的健全与培养382

一、健全人格的含义及标准382

二、青少年人格障碍与矫正383

三、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388

阅读资料391

第一节学习的概述398

一、学习的概念398

第十二章学习398

二、学习的作用399

三、学习的分类400

第二节现代学习理论402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403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408

三、学习的人本主义理论411

第三节动作技能的学习413

一、动作技能的涵义及意义413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414

三、动作技能的种类416

四、练习在动作技能形成中的作用417

第四节学习的迁移421

一、学习迁移的涵义及作用421

二、学习迁移的种类及特征422

三、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423

四、促进青少年学习迁移的策略424

阅读资料426

一、品德的概念及特征428

第一节品德心理的概述428

第十三章品德心理428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430

三、品德心理研究的进展433

四、品德心理研究的任务439

第二节品德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规律441

一、品德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441

二、影响品德心理发展的因素446

三、品德心理的评价448

一、青少年品德心理的特点449

第三节青少年品德心理的培养449

二、青少年品德不良的表现及矫正451

三、青少年良好品德心理的培养和教育456

阅读资料459

第十四章教学心理462

第一节教学心理的概述463

一、教学心理的内涵463

二、教学心理研究的基本理论463

三、教学心理的构建470

第二节课堂教学的心理因素472

一、课堂教学的因素472

二、影响课堂教学的心理因素474

第三节课堂教学与教师心理控制481

一、课堂教学气氛与教师心理控制481

二、课堂教学交流与教师心理控制485

阅读资料488

一、人际交往的概念491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491

第十五章人际交往491

二、人际交往的条件492

三、人际交往的结构494

四、人际交往的功能495

第二节学校人际交往的特点、类型及影响因素498

一、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特点498

二、师生人际交往的特点、类型和作用500

三、青少年同伴人际交往508

四、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512

第三节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建立及交往能力的培养517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及交往能力的培养517

二、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建立及交往能力培养525

阅读资料528

第十六章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532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533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533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534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发展538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544

第二节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矫治546

一、学习问题546

二、性心理问题552

三、情绪问题556

四、行为问题561

第三节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567

一、家庭环境因素568

二、学校教育因素569

三、社会影响因素570

四、个体素质因素571

第四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572

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概述572

二、心理咨询的内容与形式574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过程及方法576

阅读资料582

参考文献591

后记6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