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教育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历史教育学概论
  • 姬秉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17099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史学:教育学(学科: 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历史教育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导论1

一、历史教育学的界定2

二、历史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和特性3

三、历史教育学研究的内容6

四、历史教育学的理论基础8

五、历史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5

(一)观察的方法21

(二)调查的方法22

(三)实验的方法24

(四)逻辑分析的方法26

(五)比较的方法27

(六)评价的方法30

(七)测量的方法38

第二讲 历史教育论41

一、历史与教育的关系41

二、历史教育与社会需求45

(一)历史教育能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45

(二)历史教育是发展一切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条件之一47

(三)历史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49

三、历史教育的历史考察51

四、历史教育与历史教学的关系57

第三讲 历史课程论61

一、研究学校课程设置及其编制的意义61

(一)对课程概念的界定61

(二)课程的编制原理原则64

(三)我国现行的中学课程方案66

(四)研究中学“课程”编制的意义73

二、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82

三、我国普通学校历史课程设置及沿革84

四、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历史教科书的制订、编撰述要及乡土历史教材103

(一)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03

(二)中学历史教科书106

(三)乡土历史材料115

五、我国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趋势117

第四讲 历史教育原理论127

一、历史教育与主体意识127

(一)历史教育的概念128

(二)历史教育中的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关系及其相互转化129

(三)进行历史教育师生皆应确立主体意识133

二、历史教育的基本原理137

(一)调适知识结构的原理137

(二)迁移转化知识的原理139

(三)认识知识的广延化原理140

(四)施教知识优化的原理141

三、历史知识的特点及其认识规律143

(一)历史知识结构具有的特点144

(二)历史知识在认识上的规律及历史思维方式147

四、学校历史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151

(一)历史教育的宏观目标151

(二)历史教育的微观目标154

五、历史教育过程203

(一)历史教育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204

(二)历史教育过程的基本构成205

第五讲 历史教育方法论211

一、历史教育的组织形式211

(一)课堂教学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211

(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类型212

(三)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结构215

二、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217

(一)讲述法217

(二)讲解法219

(三)谈话法222

(四)教具演示法225

三、历史教学方法改革实验226

(一)以改革课堂结构为主的教学方法227

(二)以改革表达方式为主的教学方法230

四、专题历史教材教法233

(一)经济史教材教法233

(二)政治史教材教法239

(三)中国民族关系史教材教法243

(四)对外关系史教材教法250

(五)文化史教材教法253

五、地方史与历史教育259

(一)地方史教育的功能260

(二)实施地方史教育的主要方法262

六、历史文物、历史文献、历史文艺作品与历史教育263

(一)历史文物、历史文献和历史文艺作品在历史教育中的作用264

(二)历史文物、历史文献和历史文艺作品的运用原则与方法266

七、历史教育的现代化手段268

(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兴起268

(二)历史教育利用现代化手段的优越性269

(三)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历史教育中的运用271

第六讲 历史课外教育论276

一、新时期开展历史课外教育的重要意义277

二、历史课外教育同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282

三、历史课外教育的原则和特点283

(一)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283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284

(三)历史课外教育适度性原则286

(四)历史课外教育引向全面原则288

(五)历史课外教育的特点289

四、历史课外教育的形式和方法292

(一)历史课外活动小组293

(二)指导课外阅读294

(三)进行社会实践活动298

(四)历史集会303

(五)创造性活动305

(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历史课外教育306

五、历史课外教育的作用309

(一)历史课外教育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和爱好309

(二)历史课外教育能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量310

(三)历史课外教育突出的直观性和形象化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312

(四)历史课外教育能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313

(五)历史课外教育对加强乡土历史教学的作用尤为显著313

(六)历史课外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有促进作用314

(七)历史课外教育的社会功能316

第七讲 历史学习论319

一、关于学习和历史学习的认识319

(一)学和习的关系319

(二)历史学习的认识319

二、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和要求320

(一)学习历史的重要性320

(二)学生学习历史的要求320

(三)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是学好历史的321

必要条件321

三、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心理特征322

(一)学生的注意特点322

(二)学生的记忆特点322

(三)学生的思维特点325

(四)学生的兴趣特点325

四、历史学习的方法326

(一)学会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328

(二)在历史学习中必须注意到,认识和评价的历史人物应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328

(三)学会逐步准确地掌握历史概念328

五、历史学习质量的检验329

(一)课堂提问330

(二)书面作业330

(三)考试331

六、教师对历史学习的指导333

(一)历史课不同教学方法的作用333

(二)直观教具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335

(三)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336

第八讲 历史教师法339

一、历史教师的基本素质与职业要求及其在历史教育、教学中的作用339

(一)中学教育的层次与特色,中学教师的素养、职责与必备条件339

(二)中学历史教育的特色规定着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和教师的基本素质342

二、历史教师的基本素养要求345

(一)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及特色345

(二)历史教师的基本理论修养346

(三)历史教师的基本知识修养347

(四)历史教师的基本技能修养349

(五)历史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358

三、历史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359

(一)历史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之作用与要求359

(二)教学准备工作的类型362

(三)历史教师的学期教学准备工作365

(四)历史教师的课时教学准备工作372

附:教案两例396

四、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410

(一)历史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410

(二)历史教师的教学心理特征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415

(三)历史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析417

五、历史教师的知识更新与素质提高419

(一)历史学和教育学的新理论新成果新发展对历史教育和历史教师的影响419

(二)历史教师更新知识与观念是提高自身素质和历史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420

(三)历史教师补充更新知识与提高素质的基本途径及要求422

六、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424

(一)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425

(二)历史教师的科学研究427

七、新一代历史教师的素养4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