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转折的前奏 邓小平在1975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历史转折的前奏 邓小平在1975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0868850.jpg)
- 程中原,夏杏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750065791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05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634页
- 主题词: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转折的前奏 邓小平在1975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历史机缘1
一、毛泽东指示要安定团结1
毛泽东的“八月指示”1
四届全国人大缘何“难产”2
对历史进程发生影响的三件大事3
军队高干会和毛泽东“八月指示”的意义14
二、邓小平走到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央16
毛泽东为邓小平说话17
历史把邓小平推到政治舞台的前沿18
围绕四届全国人大人事安排的斗争26
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34
三、邓小平以“三项指示为纲”领导1975年整顿36
毛泽东的三项重要指示37
周恩来重申的“四化”蓝图44
邓小平提出“三项指示为纲”领导1975年整顿45
第二章 整顿的突破口——铁路51
一、邓小平决策:整顿从铁路开始51
铁路运输的主要问题51
邓小平整顿铁路的决心54
二、铁路整顿的部署56
全国工业书记会议57
中共中央9号文件59
邓小平的“三五”讲话61
三、万里解决徐州问题63
徐州问题由来已久64
十二天整顿68
四、徐州经验的推广和发展72
9号文件适用于各行各业72
工交战线生产形势好转75
解决老大难,解开“十个疙瘩”76
铁路系统的重点整顿和徐州经验的发展78
五、铁路整顿的意义81
铁路整顿的成效81
铁路整顿成功的关键84
铁路整顿在1975年整顿中的历史作用85
第三章 国防科技整顿87
一、国防尖端科技的突破性进展和存在的突出问题87
国防尖端科技事业在“文革”前期的突破性进展87
国防尖端科技事业存在的突出问题93
二、国防尖端科技的整顿95
叶帅点将95
张爱萍抓点99
邓小平撑腰107
争做“七一派”108
整顿见效,三星高照110
第四章 钢铁整顿113
一、钢铁生产的徘徊和下跌113
二、邓小平把钢铁整顿提到中心位置115
中央的要求和“八大钢座谈会”115
邓小平把钢铁整顿提到中心位置125
三、工交战线的进展和钢铁生产的滞后126
工业生产打破停滞不前局面126
钢铁继续欠产126
四、钢铁会议的召开和李先念、谷牧的讲话127
谷牧在钢铁会议上的讲话127
李先念在钢铁会议上的讲话131
鞍钢生产上不去的原因134
五、上得慢的原因和促上去的措施134
武钢上不去,到底为什么?137
包钢搞成这样子,原因何在?139
冶金部的分析和措施140
六、冶金部的报告和邓小平“五二一”讲话142
冶金部《关于迅速把钢铁工业搞上去的报告》143
邓小平的“五二一”讲话147
七、邓小平的“五二九”讲话和中共中央13号文件153
邓小平的“五二九”讲话153
中共中央13号文件159
八、为生产2600万吨钢而奋斗161
国务院加强领导,各部门大力支持161
冶金部和各大钢铁企业积极贯彻钢铁会议精神162
成立“保钢小组”,确保钢铁计划任务的实现167
从发表理论问题谈话到形成学习理论运动171
第五章 围绕“反经验主义”的较量171
一、“四人帮”企图把学习理论运动引向 “反经验主义”的邪路171
“四人帮”把学习理论运动引向“反经验主义”的邪路176
“反经验主义”的矛头所向是周恩来和一大批老干部179
二、邓小平的巧妙对策和毛泽东的鲜明态度181
邓小平识破“四人帮”“反经验主义”的居心181
邓小平向毛泽东请教182
毛泽东的批语184
三、4月27日政治局会议的初步交锋和江青、王洪文会后的花招185
四、毛泽东主持5月3日政治局会议批评“四人帮”186
毛泽东亲切会见政治局成员186
毛泽东对“四人帮”“反经验主义”的批评187
毛泽东谈古论今赞叶帅191
周恩来主持常委会、起草“意见稿”193
五、周恩来同“四人帮”的斗争193
周恩来揭露张春桥195
六、邓小平主持政治局会议批评“四人帮”198
七、围绕“反经验主义”较量的结局200
第六章 国务院政研室与整顿204
一、国务院政研室的酝酿和组建204
政研室的最初酝酿204
组建政研室的条件成熟208
政研室的正式成立210
二、国务院政研室的组织和邓小平的领导方式212
政研室的组织与负责人的分工 “读文件”及其他212
从7月9日“读文件”看邓小平对政研室的领导方式213
三、国务院政研室在1975年整顿中的作用216
调查研究,推动文艺调整217
修改《工业二十条》和科学院《汇报提纲》219
撰写理论文章《论总纲》代管学部,恢复业务工作,筹办《思想战线》222
第七章 计划工作务虚会与《工业二十条》233
一、计划工作务虚会的召开233
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236
三、关于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的设想拟订发展国民经济十年长远规划的过程242
从机械工业规划小组看计划工作务虚会对十年规划的设想244
四、《工业二十条》的制定256
《工业二十条》的起草和邓小平在国务院会议上的谈话257
胡乔木主持对《工业二十条》的修改260
二十个企业座谈会对《工业二十条》的讨论261
《工业二十条》的修改稿264
五、《工业二十条》的主要内容267
第八章 文艺调整273
一、毛泽东把整顿之风吹进文艺领域274
二、邓小平组织领导文艺调整282
三、揭露“四人帮”的两个严重问题284
揭露“四人帮”砍掉“百花齐放”284
揭露“四人帮”扼杀电影《创业》291
四、《创业》批示引起连锁反应298
毛泽东支持电影《海霞》作者的申诉299
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的大字报307
上书、送材料成为一时风尚310
五、逐步扩大文艺节目的举措311
《万水千山》、《长征组歌》重上舞台312
举办纪念聂耳、冼星海音乐会315
支持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写作和出版320
支持鲁迅书信、著作的出版《人民文学》复刊339
释放周扬及“周扬一案”中人341
六、落实“周扬一案,似可从宽处理”的指示341
毛泽东指示为周扬平反343
毛泽东批评国庆招待会未请周扬344
七、文艺调整的历史评价346
第九章 科学院整顿与《汇报提纲》351
一、中国科学院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的严重破坏351
“文化大革命”前中国科学院的发展351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科学院的破坏353
纠“左”的努力及其后的反复357
二、胡耀邦受命主持整顿中国科学院359
胡耀邦接受三项任务359
胡耀邦主持科学院整顿的进程363
三、中国科学院整顿的主要内容及其成效365
整顿院所两级领导班子366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进行思想整顿368
整顿科技出版工作370
四、提出科技十年规划的初步设想371
五、拟定《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胡耀邦主持起草374
胡乔木接手修改380
邓小平主持国务院会议讨论386
会后的修改和一条语录引起的麻烦392
第十章 军队整顿396
一、军队整顿,酝酿已久396
“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提出要好好整顿军队396
军队的初步整顿和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的筹备399
二、1975年军队整顿的任务和军委扩大会议的中心议题404
邓小平提出军队整顿的任务404
叶剑英明确军委扩大会议的主题407
邓小平分析军队状况,论述军队整顿任务408
三、军委扩大会议的召开和军队整顿的部署408
叶剑英论述国际形势、精简整编和学习理论412
叶剑英打招呼:警惕江青一伙插手军队414
讨论通过精简整编的报告415
1975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的作用和意义416
四、军队整顿的实施417
精简整编,安置超编干部417
调整配备全军高级领导班子419
全面加强军事训练422
整顿部队作风,恢复优良传统422
整顿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生产,加强武器425
装备管理425
五、军队整顿的历史评价427
一、徐海地区的整顿429
第十一章 地方整顿429
资产阶级派性对徐海地区的严重危害430
邓小平的意见和江苏省委的做法430
徐海地区整顿的成效和江苏省委的体会434
邓小平和党中央对徐海地区经验的重视435
二、浙江整顿437
“批林批孔”和“双突”搞乱了浙江437
1975年浙江的整顿443
三、全国各地的整顿465
第十二章 教育整顿471
一、教育革命的曲折历程471
二、教育整顿第一仗:争夺领导权478
三、周荣鑫着手整顿教育480
结合总结工作,组织学习讨论,分清是非,划清界限480
在教育界组织各种座谈讨论,分清是非,划清界限484
办好《教育革命通讯》,统一认识,引导教育革命整顿488
强调分清是非、划清界限490
四、邓小平提出“教育也要整顿”497
五、周荣鑫主持起草《教育工作汇报提纲》498
《教育工作汇报提纲》的起草经过499
《教育工作汇报提纲》的主要内容502
《教育工作汇报提纲》的厄运和周荣鑫的殉职505
第十三章 围绕评《水浒》的斗争507
一、毛泽东发表关于《水浒》评论的经过507
二、毛泽东评论《水浒》的初衷509
三、姚文元把对《水浒》的评论引入岐途512
四、江青竭力鼓吹《水浒》的要害是 “宋江架空晁盖”515
五、周恩来在特殊条件下的坚定回击516
六、邓小平同“四人帮”针锋相对的斗争517
七、关于评《水浒》运动的政治作用520
第十四章 全面整顿的部署与《论总纲》522
一、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任务522
二、关于农业整顿邓小平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开幕式上的报告525
农村政策的调整528
三、“党也要整顿”的酝酿和决策537
决定“党也要整顿”的主要原因537
“党也要整顿”的决策经过539
四、指导全面整顿的纲领——《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541
胡乔木提出重大命题邓力群主持起草544
《论总纲》的主要内容545
《论总纲》的历史命运555
第十五章 “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与整顿的中断560
一、毛泽东对刘冰等人来信的批评561
二、从整顿到反击的转折563
三、政治局内“批邓、反击”的开端和升级566
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做出总评价567
两次政治局八人会议及批评对象的扩大567
四、从“教育革命大辩论”到“反击右倾翻案风”569
清华大学发动“教育革命大辩论”569
通过“打招呼”会议进一步发动570
“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公开发动和展开579
结语:1975年整顿的历史评价587
一、1975年整顿的发展过程、显著成效及取得成功的原因587
二、整顿突然中断的原因593
三、1975年整顿的历史评价595
主要参考书目601
后记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