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家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4729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目标3
一、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3
二、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目标7
第二节 党的思想建设的研究现状、主要方法和基本框架12
一、研究现状12
二、主要方法17
三、基本框架20
第一节 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思想建设的新贡献22
第二章 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22
一、恢复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带动全党思想大解放23
二、维护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在解放思想中统一全党思想31
三、排除各种干扰,党的思想建设紧紧围绕并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35
四、创立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39
第二节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思想建设的新成果44
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推进理论武装建设45
二、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51
三、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执政理念57
四、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61
第三章 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经验75
第一节 党的思想建设必须抓好定位这一前提75
一、必须始终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76
二、必须坚持党的思想建设与党的其他各项建设协调发展83
第二节 党的思想建设必须抓好举旗这一关键89
一、旗帜问题至关紧要89
二、理论创新是举旗的前提和基础93
三、要科学对待理论创新,解决理论缺位和理论虚设99
第三节 党的思想建设必须抓好服务这一根本102
一、党的思想建设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102
二、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加强思想建设要抓五个关键点106
第四节 党的思想建设必须抓好创新这一灵魂115
一、党的思想路线要不断创新116
二、党的基本理论要不断创新117
三、党的思想建设的形式要不断创新119
一、经济全球化对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挑战123
第四章 党的思想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123
第一节 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对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新挑战123
二、信息网络化对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挑战132
第二节 国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新挑战139
一、社会分化和经济利益多样化削弱了党的整合力与凝聚力140
二、价值观念多元化态势和价值取向的迷惘与混乱对主导价值体系的冲击142
三、意识形态一元化格局发生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144
四、新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大量出现,党的思想建设面临新形势147
第三节 党自身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对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新挑战149
一、党员干部队伍结构现状149
二、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151
第四节 党的思想建设面临的新任务157
一、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干部,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统一认识和行动157
二、加强德法并重执政理念教育,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159
三、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162
四、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163
五、加强执政安全意识教育,警惕国际国内敌对势力颠覆和分裂活动166
第五章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思想建设168
第一节 完善党的思想建设机制169
一、组织领导机制169
二、思想教育机制171
三、工作责任机制172
四、检查监督机制173
五、评估奖励机制174
六、安全预警机制175
一、依托网络技术载体,拓展党的思想建设工作空间176
第二节 创建党的思想建设新载体176
二、以社区为载体,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181
三、以新经济组织为载体,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191
第三节 拓展党的思想建设的内容204
一、强化共产党人现代执政理念205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12
三、打造中国先进文化的“世界品牌”215
主要参考文献225
后记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