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为金融学 理论及中国的证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心丹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754261891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金融-经济行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为金融学 理论及中国的证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丛书前言1
序言一(罗伯特·希勒,中英文)1
序言二(洪银兴)1
自序1
引言1
上篇 行为金融理论1
1 行为金融学概论3
1.1 行为金融学的定义3
1.2 行为金融学的学科体系4
1.3 行为金融学的基础和研究方法8
1.3.1 心理学及相关科学8
1.3.2 实验科学及方法18
1.3.3 传统计量方法21
1.3.4 结构方程模型22
2 传统主流金融理论的缺陷及行为金融学的产生33
2.1 传统主流金融理论框架及其基本假定34
2.1.1 传统主流金融理论的发展34
2.1.2 传统主流金融的价格决定过程的描述35
2.1.3 传统主流金融关于价格决定过程中的基本假定37
2.2.1 有效市场假说的发展41
2.2 有效市场假说41
2.2.2 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43
2.2.3 有效市场假说的经验检验43
2.2.4 有效市场假说的涵义45
2.3 传统主流金融理论的缺陷47
2.3.1 对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48
2.3.2 对预期效用理论的质疑51
2.4 行为金融学的产生55
3 行为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前景理论及其相关研究58
3.1 不确定性下的决策研究58
3.2.1 前景理论的理论基础60
3.2 前景理论60
3.2.2 前景理论的基本内容62
3.2.3 前景理论的发展71
3.3 前景理论的应用及相关研究75
3.3.1 机会成本和原赋效应75
3.3.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77
3.3.3 沉没成本效应78
4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题80
4.1 有限理性个体行为研究82
4.1.1 心理偏差的形成过程82
4.1.2 心理偏差及其在证券市场中的表现行为88
4.2 非有效市场100
4.2.1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101
4.2.2 行为金融学对异象的解释110
5 金融市场中的群体行为研究116
5.1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及其市场效应116
5.1.1 羊群行为的概念116
5.1.2 理性羊群行为的成因118
5.1.3 羊群行为的市场效应123
5.1.4 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126
5.1.5 小结129
5.2 股票市场交易群体行为的微观模拟130
5.3 LLS模型133
5.3.1 LLS模型的基本内容134
5.3.2 股价的涨跌及周期循环136
5.3.3 具有多种群LLS模型的现实特征136
5.3.4 交易者群体间的捕食、竞争和合作138
5.3.5 LLS模型在行为金融学框架内的推广141
5.4 广义Lotka-Volterra模型143
5.4.1 GLV模型的背景143
5.4.2 GLV模型的原理144
6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模型147
6.1 噪声交易模型147
6.1.1 噪声交易是套利者面临风险的来源148
6.1.2 噪声交易对资产价格的影响149
6.1.3 中国证券市场噪声问题的讨论151
6.2 投资者心态模型152
6.2.1 BSV模型154
6.2.2 DHS模型157
6.2.3 HS模型161
6.2.4 BHS模型166
6.2.5 总结和对比分析170
6.3 泡沫模型171
6.3.1 泡沫模型的分类172
6.3.2 DSSW理论模型174
6.3.3 中国证券市场泡沫问题的讨论180
6.4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181
6.4.1 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81
6.4.2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182
6.4.3 基于羊群行为的资产定价模型183
6.5 行为组合理论187
6.5.1 现代组合理论的缺陷187
6.5.2 行为组合理论的基本思想189
6.5.3 行为组合理论的内容及应用192
7 行为金融学的应用研究194
7.1.1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策略195
7.1 行为金融学在投资策略上的应用195
7.1.2 避免自身的认知偏差和决策失误198
7.2 行为金融学在公司财务上的应用199
7.2.1 投资者非理性下的公司财务行为201
7.2.2 管理者非理性下的公司财务行为203
7.3 行为金融学在政策指导上的应用204
7.3.1 证券市场监管的目标分析204
7.3.2 行为金融在政策指导上的启示205
8 行为金融理论的评价及展望210
8.1 传统金融理论对行为金融理论的反驳210
8.2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趋势213
下篇 中国的证据219
9 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学实验221
9.1 实验方法说明222
9.1.1 采用实验法的理由222
9.1.2 可能的问题及说明223
9.2 实验内容及设计225
9.2.1 实验样本的选取225
9.2.2 其他的问题226
9.3 实验结果及分析227
9.3.1 对若干效应的检验227
9.3.2 对前景理论的检验232
9.3.3 对心理账户的检验234
9.4 小结235
10 中国证券投资者投资行为的计量检验237
10.1 样本数据来源及检验路径设计237
10.2 个体证券投资者的“政策依赖性偏差”的实证检验238
10.2.1 重大政策对投资者交易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方法238
10.2.2 重大政策对投资者交易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240
10.3 个体证券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偏差”的实证检验243
10.3.1 基本概念与假设243
10.3.2 投资者过度自信的实证检验结果245
10.4.1 过度交易损害个体投资者财富的实证检验方法246
10.4 “过度交易”对个体投资者财富损害的实证检验246
10.4.2 过度交易损害投资者财富的实证检验结果247
10.4.3 过度交易损害投资者财富的实证检验结论250
10.5 小结250
11 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调查问卷数据的检验与分析253
11.1 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调查结果的总体分析253
11.1.1 影响我国个体证券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因素分析253
11.1.2 个体证券投资者的基本状况分析254
11.1.3 个体投资者的投资风格、投资心理及环境因素分析256
11.1.4 个人投资者的理性期望259
11.2.2 研究模型260
11.2.1 问题的提出260
11.2 基于Logit建模的投资者交易行为动因的实证检验260
11.2.3 研究对象与样本数据262
11.2.4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264
11.3 影响个体证券投资者投资倾向的多因素权重模型及检验266
11.3.1 影响证券投资者投资倾向的因素分析及作用机制266
11.3.2 建立影响证券投资者投资倾向的多因素权重模型267
11.3.3 各影响因素的细分及其权重值的设定267
11.3.4 调查样本的选取270
11.3.5 统计结果及分析270
11.4 小结272
12.1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间的博弈特征分析273
12 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的博弈分析273
12.2 博弈论在证券市场研究的理论回顾274
12.2.1 博弈论概述274
12.2.2 博弈论在证券市场的研究回顺276
12.2.3 博弈论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282
12.3 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博弈研究286
12.3.1 基于股价波动的机构与个体投资者的博弈研究286
12.3.2 基于信号传递博弈的个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间的博弈291
12.3.3 个体证券投资者与政府的动态博弈模型296
12.3.4 基于信号博弈的个体投资者的学习提高投资绩效模型300
13.1 引言308
13 中国证券市场行为金融模型研究308
13.2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非理性心理和行为模式310
13.3 中国证券市场的行为金融学模型313
13.3.1 模型的总体框架313
13.3.2 中国证券市场行为金融学截面模型314
13.3.3 中国证券市场行为金融学整体模型319
13.4 进一步研究展望322
14 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及应用323
14.1 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323
14.1.1 综述性文献324
14.1.2 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324
14.1.3 对非有效市场的研究327
14.2 行为金融理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启示329
14.2.1 对政府及证券监管部门的启示330
14.2.2 对机构投资者的启示333
14.2.3 对证券中介机构和上市公司的启示334
14.2.4 对个体投资者自身的启示335
14.3 行为金融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及问题336
专业名词对照338
附录348
参考文献377
图索引403
表格索引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