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信原理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信原理与应用
  • 韩天石,黄琦志主编;蔡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3825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通信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信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概述1

1.2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1

目录1

1.3 通信发展简史3

1.4 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3

1.4.1 模拟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4

1.4.2 数字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4

1.5 主要传输手段的发展现状和趋势5

2.1.1 信号的分类8

第2章 信号与噪声8

2.1 信号和系统的分类8

2.1.2 系统的分类9

2.2 确定信号的分析9

2.2.1 周期信号9

2.2.2 信号的傅里叶变换10

2.2.3 信号的能量谱与功率谱13

2.2.4 波形的互相关和自相关15

2.3.1 概率及随机变量19

2.3 随机信号的分析19

2.3.2 随机过程和它的统计特性24

2.3.3 平稳随机过程26

2.3.4 高斯随机过程29

2.3.5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32

2.3.6 窄带随机过程35

2.4 信道与噪声39

2.4.1 信道的定义和模型39

2.4.2 高斯白噪声41

2.5 信息及其度量42

2.5.1 信息量43

2.5.2 平均信息量44

第3章 模拟调制46

3.1 线性调幅46

3.1.1 常规调幅(AM)46

3.1.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49

3.1.3 调制与解调50

3.1.4 单边带调制(SSB)54

3.1.5 残留边带调制(VSB)57

3.1.6 通信系统抗噪声性能的分析模型59

3.2.1 角调制基本概念61

3.2 模拟角调制61

3.2.2 窄带角调制63

3.2.3 正弦信号调制时的宽带调频65

3.2.4 宽带调相69

3.3 频分多路复用70

3.4 时分复用(TDM)71

4.1 脉冲编码调制(PCM)74

4.1.1 脉冲编码调制的基本原理74

第4章 模拟信号的波形编码74

4.1.2 抽样定理75

4.1.3 量化81

4.1.4 均匀量化和线性PCM编码83

4.1.5 非均匀量化85

4.1.6 对数量化及其折线近似86

4.1.7 A律PCM编码原理89

4.2 差分脉码调制(DPCM)92

4.3 增量调制(AM)93

4.3.1 简单增量调制94

4.3.2 自适应增量调制95

第5章 数字信号传输97

5.1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97

5.1.1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97

5.1.2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103

5.1.3 波形传输的无失真条件108

5.1.4 扰码与解扰113

5.2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119

5.2.1 二进制数字调制119

5.2.2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129

5.2.3 多进制数字调制138

5.3 差错控制编码144

5.3.1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概念144

5.3.2 线性分组码151

5.3.3 循环码152

5.3.4 纠错码的误码性能154

第6章 无线通信技术应用157

6.1 无线电台通信157

6.1.1 无线电台的分类157

6.1.2 无线电台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58

6.1.3 无线电台的发展趋势159

6.1.4 无线电台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162

6.1.5 无线电台的新技术164

6.1.6 战术无线电台组网原理175

6.1.7 美军战术无线电台184

6.1.8 其他外军战术无线电台188

6.2 卫星通信194

6.2.1 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194

6.2.3 军事卫星通信的特点195

6.2.2 军事卫星通信的地位与作用195

6.2.4 军事通信卫星的频段划分196

6.2.5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196

6.2.6 军事卫星通信系统在现代战场的应用198

6.2.7 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军事卫星通信体系结构201

6.2.8 军事通信卫星的发展趋势205

6.2.9 军事通信卫星系统应用举例208

6.3 移动通信211

6.3.1 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212

6.3.2 移动通信特点213

6.3.3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214

6.3.4 移动通信工作频段217

6.3.5 移动通信组网方式218

第7章 战场数据分发系统应用233

7.1 战场数据分发系统的由来233

7.2 系统组成233

7.3 系统工作特性234

7.4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234

7.4.1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234

7.4.2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传送的消息237

7.4.3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信号特征240

7.5 定位报告系统/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241

7.5.1 定位报告系统241

7.5.2 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244

7.5.3 定位报告系统干扰246

7.5.4 增强型定位报告的保密性246

7.6 战场数字分发系统的应用248

7.6.1 基本要求248

7.6.2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的战场应用248

7.6.3 定位报告系统的战场应用249

7.6.4 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的战场应用250

7.6.5 发展趋势与特点251

第8章 数据链路技术与应用252

8.1 数据链路252

8.2 数据链路性能及用途253

8.3 数据链路构成256

8.4 数据链路的操作方式257

8.5 Link10操作260

8.6 Link11操作262

8.7.1 同类数据链路的互联264

8.7 数据链路的互连264

8.7.2 不同类数据链路的互联265

8.7.3 数据链路与X2.5网的互联266

8.8 数据链路的发展趋势267

第9章 通信系统发展趋势268

9.1 未来战术通信系统的信息结构、特征和作用268

9.1.1 未来战术通信系统信息结构268

9.1.2 未来战术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269

9.1.3 未来战术通信系统的实现目标271

9.2 未来战场数字化通信272

9.2.2 战场数字化通信的作用273

9.2.1 战场数字化通信的含义273

9.2.3 战场数字化通信技术274

9.2.4 战场数字化通信组网280

9.2.5 21世纪土兵系统284

9.3 战术环境中的多媒体通信286

9.3.1 多媒体通信系统构成287

9.3.2 多媒体通信网络结构288

9.3.3 多媒体通信网络模拟290

9.3.4 战场环境中多媒体通信协议291

9.4 未来战术通信与信息战293

9.3.5 多媒体通信的战术应用293

9.4.1 制电磁频谱权的作用294

9.4.2 信息武器攻击的潜在危险295

9.4.3 信息武器驾驭战争的优势296

9.4.4 信息战的防御措施297

附录1 常用三角函数公式299

附录2 Q函数表和误差函数表300

附录3 第一类贝塞尔函数表303

参考文献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