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践新课程教学参考 走进中小学科学课 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大卫·杰纳·马丁著;于力华,华瑞年,贾志宏等译 著
- 出版社: 长春:长春出版社
- ISBN:780664483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63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科学知识-教学研究-中小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践新课程教学参考 走进中小学科学课 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二版前言1
第一版前言1
致谢1
致学生1
第一部分 构建基础科学程序1
第一章 科学教育的必要性3
基础科学教师需要知道多少科学知识?5
科学为今天所知的量6
科学知识的过时性6
改变科学知识7
基础科学教师需要知道多少科学知识?7
正确和错误8
一堂玩具熊课9
认识未预料的东西9
感觉10
科学的过程13
倾听13
科学教育过程的历史14
20世纪60年代的动手实验基础科学方法15
拥有知识与思维17
一只神秘的盒子18
所有权19
评价学生的思维20
教师的信念23
对科学和科学教学的态度23
隐喻27
科学教育中所进行的研究27
结论28
附加讨论题28
参考文献28
第二章 科学教育的今天31
科学的本质32
科学的特点32
作为科学产物的物体34
科学的产物34
科学的事实35
科学的概念37
科学的概述37
科学的理论42
科学的定律43
对待科学的态度44
科学的过程44
科学所具有的跨学科的性质45
基础科学教育的目标46
国家科学教师联合会(NSTA)46
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AAAS)47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与评估委员会(NCSESA)47
2000年目标:教育美国人行动49
你都想到了什么?50
附加讨论题51
参考文献52
第三章 科学的过程55
观察57
分类66
交流77
测量81
长度81
体积83
重量或质量85
温度86
时间87
米制对市制单位88
预测94
推断99
基础过程间的相互关系105
整体过程105
摆锤105
识别和控制变量110
形成和验证假设116
数据解释122
操作性定义130
实验132
建立模型134
过程性目的141
结论142
附加讨论题142
参考文献142
第四章 基础科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147
建构主义149
先前的信念152
概念上的改变152
认识上的不平衡153
自我形成的概念的合理性155
询问式调查156
建构主义和科学学习157
构建知识的机理159
皮亚杰(Piaget),建构主义者159
认识发展的阶段160
感知阶段161
预操作阶段161
具体操作阶段162
正式操作阶段167
阶段重叠170
恐龙和太阳系170
结论175
附加讨论题176
参考文献176
第五章 调查179
讲述-发现的关联性180
讲述教学法180
自由发现教学法180
指导调查教学法184
奥苏伯尔(Ausnbel)的教学模式186
指导性调查课程计划188
讲述-发现过程的修正188
微型教学193
学习正在进行吗?194
是动手还是动脑?195
演绎与归纳教学风格196
谁拥有知识?196
布鲁姆(Bloom)的不同分类199
结论202
附加讨论题202
参考文献202
第六章 学者差别205
国家组织机构的地位207
学生们学习方式的不同之处207
学习风格208
视觉、听觉和肌肉运动知觉的学习模式208
控制中心211
荣格学习风格的偏好213
场独立性/场依赖性218
教师的学习风格220
多元智能221
残弱儿童的科学教育223
性别的偏见224
各种文化因素227
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态度228
多元文化方法论228
多元文化课程230
结论233
附加讨论题233
参考文献233
第七章 评估238
可靠的评估240
在基础科学教育中评估什么?241
过程能力的评估242
探索能力的评估248
态度评估250
内容评估252
真实可靠的评估方法252
面试252
日志254
档案255
对有特别需求的孩子的评估方法259
汇报卡片260
标准化成绩考试261
基础科学教师和计划评估263
讨论264
附加讨论题264
参考文献264
第八章 基础科学课堂266
信任267
科学实验成功的策略272
基础科学实验的安全273
班级里的动物和植物279
仪器和实验用品279
父母的参与281
课堂组织281
合作教学与协作学习283
时间的合理安排284
课堂管理285
结论287
附加讨论题288
参考文献288
第二部 分科学课堂之外289
第九章 阅读、写作和学科交叉方面291
写作、阅读和文学293
结合儿童文学与科学295
介绍课文295
分析结论298
提供事实信息300
提供实例301
发展操作技巧303
提供经验305
提供各学科间的桥梁305
选择儿童文学306
科学课本307
建构主义者对基础科学课本的使用308
可从商业途径获取的动手调查材料310
课本评述312
基础科学中阅读和写作的作用314
学科间的联系315
两种学科交叉模型316
科学、技术与社会320
在STS计划中的个人思想倾向322
教室以外的科学323
现代化科学设施324
野外旅行326
参考文献329
结论329
附加讨论题329
第十章 基础科学教育中的技术333
为什么在基础科学教育中运用先进的技术336
基础科学课堂上的计算机338
技术调查连续性339
计算机的指导应用340
计算机的交互式运用340
文字处理和桌面排版软件340
电子数据表、数据库和画图应用软件341
模拟应用软件346
光盘信息软件346
因特网和万维网347
电子邮件和远程教学351
多媒体系统352
计算机在实验中的应用352
评估计算机软件354
在基础科学课堂中使用电视356
计算机软件资源356
技术对于教师的作用357
如何有个好的开端358
附加讨论题359
参考文献359
第十一章 基础科学中的概念规划361
探讨概念图362
概念图技巧369
基础科学教育中概念图的使用370
教学计划中使用概念图371
利用概念图进行指导373
利用概念图进行评估375
让孩子们使用概念图375
结论376
附加讨论题376
参考文献376
第十二章 基础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78
力和运动380
物理科学原理380
热能和物质状态386
声音388
光389
电与磁391
原子能394
物质和化学能394
生命科学原理395
生命的本质与多样性395
生命的细胞理论396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398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399
繁殖、生命循环和遗传400
遗传与进化400
生态学401
地球和空间科学原理402
地球结构402
大陆板块403
建设性与毁坏性力量404
岩石循环406
天气和水循环407
海洋学410
历史地质学410
太阳系412
宇宙414
空间探索415
参考文献415
第十三章 基础科学教育工作者416
方法论小结417
课程设置418
作为研究者的基础科学教师419
专业组织423
科学教育的优点425
参考文献426
各职业科学教育组织的网站426
附加讨论题426
结论426
第三部分 展望未来429
第十四章 倾听教学法431
不同方法的需求433
一种倾听教学法434
主题选择阶段436
行动计划阶段437
活动阶段439
评估阶段440
下一个循环443
管理443
结论444
参考文献445
附录A 免费的资源或廉价的材料446
附录B 杰出的女科学家453
附录C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459
译后记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