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口腔临床医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樊明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3365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口腔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口腔临床医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口腔医学概论1
一、口腔医学历史1
二、我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形成2
三、口腔医学的研究内容2
第二章 口腔疾病生物学基础4
第一节 口腔颌面部解剖特点4
一、面部皮肤和口腔黏膜4
(一)面部皮肤4
(二)口腔黏膜4
二、上颌骨和下颌骨5
(一)上颌骨5
(二)下颌骨5
三、咀嚼肌与表情肌5
(一)咀嚼肌5
(二)表情肌6
四、颌面部神经6
(一)三叉神经6
(二)面神经6
五、唾液腺6
(一)腮腺6
(二)下颌下腺6
(三)舌下腺6
(四)小唾液腺6
六、颞下颌关节7
七、口腔结构与功能7
(一)口腔的结构7
(二)口腔的功能7
第二节 牙、牙列及牙列缺损8
一、牙的组成8
二、牙的分类9
(一)根据牙的形态特点和功能特性分类9
(二)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的久暂分类9
三、牙的萌出10
(一)乳牙的萌出10
(二)恒牙的萌出10
四、牙的功能11
(一)咀嚼11
(二)发音和言语11
(三)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11
五、牙列与牙列缺损12
(一)牙列与面部的比例关系12
(二)牙列拥挤不齐和牙间隙12
(三)牙列缺损与牙列缺失12
第三节 唾液13
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13
二、唾液的分泌及调节14
三、唾液的作用14
第四节 口腔微生物15
一、口腔微生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16
(一)分布16
(二)影响因素16
二、口腔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17
(一)有益作用18
(二)损害作用18
三、口腔微生物的发育19
(一)口腔微生物的获得19
(二)附着与定植19
四、口腔菌群20
(一)革兰阳性球菌20
(二)革兰阴性球菌21
(三)革兰阳性杆菌21
(四)革兰阴性兼性厌氧杆菌22
(五)革兰阴性厌氧杆菌22
(六)螺旋体属23
(七)真菌23
(八)病毒23
思考题24
参考文献24
汉英名词对照24
第三章 口腔检查及病历书写25
第一节 口腔检查25
一、检查前准备25
二、检查方法25
(一)一般检查法25
(二)特殊检查法27
第二节 影像检查27
一、平片检查27
(一)牙片27
(二)?片28
(三)华氏位片28
(四)颧骨后前位片28
(五)颧弓位片29
(六)颅底位片29
(七)下颌骨侧位片29
(八)下颌骨标准后前位片29
(九)下颌骨开口后前位片29
(十)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许勒位)29
(十一)髁状突经咽侧位片29
(十二)X线头影测量侧位片29
二、体层摄影29
(一)上颌侧位体层片29
(二)上颌后前位体层片29
(三)颅底位体层片29
(四)颞下颌关节侧位体层片29
(五)曲面体层片29
三、造影检查29
(一)涎腺造影检查29
(二)颞下颌关节造影检查29
(三)鼻咽腔造影检查30
(四)瘘道造影检查30
(五)颌面部血管和血管瘤腔造影检查30
(六)囊腔造影30
(七)上颌窦造影30
四、其他检查30
(一)计算机体层扫描检查30
(二)磁共振显像检查30
(三)灰阶超声检查30
(四)数字减影造影检查30
第三节 病历31
(一)病历记载项目31
(二)牙齿记录法31
思考题32
参考文献32
汉英名词对照32
第四章 口腔症状和体征34
第一节 症状34
一、疼痛34
(一)临床特征34
(二)诊断提示34
二、口干35
(一)临床特征35
(二)诊断提示35
三、口腔感觉异常35
(一)临床特征35
(二)诊断提示35
第二节 体征36
一、张口受限36
(一)临床特征36
(二)诊断提示36
二、闭口不能36
(一)临床特征36
(二)诊断提示36
三、肿胀36
(一)临床特征36
(二)诊断提示36
四、肿块37
(一)临床特征37
(二)诊断提示37
五、溃疡37
(一)临床特征37
(二)诊断提示37
六、糜烂38
(一)临床特征38
(二)鉴别诊断38
七、出血38
(一)临床特征38
(二)诊断提示38
八、瘘管与窦道38
(一)临床特征38
(二)诊断提示38
九、疱39
(一)临床特征39
(二)鉴别诊断39
十、白色病损39
(一)临床特征39
(二)诊断提示39
十一、红色损害40
(一)临床特征40
(二)诊断提示40
十二、口臭40
(一)临床特征40
(二)诊断提示41
思考题41
参考文献41
汉英名词对照41
第五章 龋病43
第一节 概述43
第二节 龋病的病因43
一、发病因素43
(一)致龋微生物因素43
(二)饮食因素44
(三)宿主因素44
二、龋病病因的现代理论44
(一)三联因素论44
(二)四联因素论45
第三节 龋病的临床病理45
(一)牙釉质龋45
(二)牙本质龋46
(三)牙骨质龋46
第四节 浅龋47
(一)临床表现47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47
(三)治疗原则48
第五节 中龋48
(一)临床表现48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48
(三)治疗原则49
第六节 深龋49
(一)临床表现49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49
(三)治疗原则49
思考题50
参考文献50
汉英名词对照50
第六章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51
第一节 牙发育异常51
一、釉质发育不全51
(一)病因51
(二)临床表现51
(三)治疗51
二、氟牙症52
(一)病因52
(二)临床表现52
(三)治疗52
三、四环素牙52
(一)临床表现52
(二)诊断要点53
(三)治疗方案及原则53
四、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53
(一)临床表现53
(二)诊断要点53
(三)治疗方案及原则53
五、先天性梅毒牙53
(一)临床表现53
(二)诊断要点53
(三)治疗方案与原则53
六、过大牙、过小牙、锥形牙53
(一)临床表现54
(二)治疗54
七、融合牙、双生牙、结合牙54
(一)临床表现54
(二)治疗54
八、畸形中央尖54
(一)临床表现54
(二)诊断要点54
(三)治疗方案及原则54
九、牙内陷55
(一)临床表现55
(二)诊断要点55
(三)治疗方案及原则55
十、牙数目异常55
(一)先天性缺额牙55
(二)额外牙55
十一、牙萌出异常56
(一)诞生牙和新生牙56
(二)恒牙晚萌56
第二节 牙外伤56
一、牙震荡56
(一)临床表现56
(二)治疗56
二、牙脱位56
(一)临床表现56
(二)治疗57
第三节 牙体慢性损伤57
一、磨损57
(一)病因57
(二)临床表现和并发症57
(三)治疗58
二、楔状缺损58
(一)病因58
(二)临床表现58
(三)防治58
三、酸蚀症58
(一)病因58
(二)临床表现58
(三)防治59
四、牙隐裂59
(一)病因59
(二)临床表现59
(三)诊断59
(四)防治59
第四节 牙本质过敏症60
(一)临床表现60
(二)诊断要点60
(三)治疗60
思考题60
参考文献60
汉英名词对照60
第七章 牙髓病与根尖周病61
第一节 概述61
第二节 病因61
一、感染性因素61
二、创伤性因素62
三、医源性因素62
四、化学性因素62
五、特发性因素62
第三节 临床病理62
一、牙髓的防御反应62
(一)牙本质硬化62
(二)第三期牙本质形成62
(三)牙髓炎症反应62
二、牙髓炎症反应的过程与机制63
(一)牙髓炎症反应的进程63
(二)牙髓炎症反应的机制63
三、牙髓病与根尖周病的临床特点与相互转归64
(一)牙髓病的临床特点64
(二)根尖周病的临床特点64
(三)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转归64
第四节 牙髓病65
一、可复性牙髓炎65
(一)病因65
(二)临床表现65
(三)诊断65
(四)治疗原则65
二、急性牙髓炎65
(一)病因65
(二)临床表现6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66
(四)治疗原则66
三、慢性牙髓炎66
(一)病因66
(二)临床表现6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67
(四)治疗原则67
四、逆行性牙髓炎67
(一)病因67
(二)临床表现67
(三)诊断67
(四)治疗原则68
五、残髓炎68
(一)病因68
(二)临床表现68
(三)诊断68
(四)治疗原则68
六、牙髓坏死68
(一)病因68
(二)临床表现68
(三)诊断68
(四)治疗原则68
七、牙髓钙化69
(一)病因69
(二)临床表现69
(三)诊断69
(四)治疗原则69
八、牙内吸收69
(一)病因69
(二)临床表现69
(三)诊断69
(四)治疗原则69
第五节 根尖周病69
一、急性根尖周炎69
(一)病因70
(二)临床表现70
(三)诊断70
(四)治疗70
二、慢性根尖周炎70
(一)病因70
(二)临床表现70
(三)诊断70
(四)治疗71
思考题71
参考文献71
汉英名词对照71
第八章 牙龈病与牙周炎72
第一节 牙龈病72
一、慢性龈缘炎72
(一)病因72
(二)临床表现72
(三)诊断73
(四)治疗原则73
二、急性龈乳头炎73
(一)病因73
(二)临床表现73
(三)诊断73
(四)治疗原则74
三、增生性龈炎74
(一)病因74
(二)临床表现74
(三)诊断74
(四)治疗原则74
四、青春期龈炎74
(一)病因74
(二)临床表现74
(三)诊断74
(四)治疗原则74
五、妊娠期龈炎75
(一)病因75
(二)临床表现75
(三)诊断75
(四)治疗原则75
六、药物性牙龈增生76
(一)病因76
(二)临床表现76
(三)诊断76
(四)治疗原则76
七、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76
(一)病因76
(二)临床表现77
(三)诊断77
(四)治疗原则77
八、白血病时的牙龈病损77
(一)病因78
(二)临床表现78
(三)诊断78
(四)治疗原则78
第二节 牙周炎78
一、慢性牙周炎78
(一)病因78
(二)临床表现78
(三)诊断79
(四)治疗原则79
二、侵袭性牙周炎80
(一)病因80
(二)临床表现80
(三)诊断80
(四)治疗原则80
三、与全身疾病相关的牙周炎81
(一)糖尿病81
(二)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症81
(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81
(四)母亲患慢性牙周炎与早产低体重儿的关系81
思考题82
参考文献82
汉英名词对照82
第九章 口腔黏膜病84
第一节 口腔黏膜病概述84
一、口腔黏膜病的起源84
二、口腔黏膜病的基本临床损害85
(一)斑85
(二)丘疹85
(三)丘斑85
(四)小疱85
(五)大疱85
(六)脓疱85
(七)溃疡85
(八)糜烂86
(九)结节86
(十)肿瘤86
(十一)萎缩86
(十二)皲裂86
(十三)假膜86
(十四)坏死和坏疽86
第二节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86
一、口腔单纯性疱疹86
(一)病因86
(二)临床表现86
(三)诊断87
(四)治疗87
(五)预防和预后87
二、带状疱疹88
(一)病因88
(二)临床表现88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88
(四)治疗88
三、手足口病89
(一)病因89
(二)临床表现89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89
(四)治疗89
(五)预防89
四、口腔念珠菌病90
(一)病因90
(二)临床表现90
(三)诊断91
(四)治疗91
(五)预防91
五、口腔结核91
(一)临床表现91
(二)诊断92
(三)治疗92
六、口腔梅毒92
(一)病因92
(二)临床表现92
(三)诊断93
(四)治疗93
(五)预防93
七、口腔淋病93
(一)临床表现93
(二)诊断93
(三)治疗93
八、口腔尖锐湿疣93
(一)临床表现93
(二)诊断94
(三)治疗94
九、口腔艾滋病94
(一)临床表现94
(二)诊断95
(三)治疗95
(四)预防95
第三节 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95
一、复发性阿弗他溃疡95
(一)病因95
(二)临床表现95
(三)诊断96
(四)治疗96
(五)预防96
二、白塞病96
(一)病因96
(二)临床表现96
(三)诊断97
(四)治疗97
三、创伤性血疱及溃疡97
(一)创伤性血疱97
(二)创伤性溃疡98
四、放射性口炎98
(一)临床表现98
(二)诊断99
(三)治疗99
第四节 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99
一、药物过敏性口炎99
(一)临床表现99
(二)诊断100
(三)治疗100
二、血管神经性水肿100
(一)临床表现100
(二)诊断100
(三)治疗100
三、多形性红斑101
(一)病因101
(二)临床表现101
(三)诊断101
(四)治疗101
第五节 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102
一、天疱疮102
(一)临床表现102
(二)诊断103
(三)治疗103
二、瘢痕性类天疱疮103
(一)临床表现103
(二)诊断104
(三)治疗104
第六节 口腔白斑病与口腔扁平苔藓104
一、口腔白斑病104
(一)病因104
(二)临床表现105
(三)诊断105
(四)癌变倾向问题105
(五)防治106
二、口腔扁平苔藓106
(一)病因106
(二)临床表现106
(三)诊断106
(四)治疗106
第七节 常见急性传染病的口腔表征107
一、猩红热107
(一)临床表现107
(二)诊断107
(三)治疗107
二、白喉107
(一)临床表现107
(二)诊断107
(三)治疗107
三、麻疹107
(一)临床表现107
(二)诊断108
(三)治疗108
第八节 常见唇舌疾病108
一、慢性非特异性唇炎108
(一)病因108
(二)临床表现108
(三)诊断108
(四)治疗108
二、地图舌108
(一)病因109
(二)临床表现109
(三)诊断109
(四)治疗109
(五)预防109
三、萎缩性舌炎109
(一)病因109
(二)临床表现109
(三)诊断109
(四)治疗109
思考题110
参考文献110
汉英名词对照110
第十章 系统疾病的口腔表征112
第一节 造血系统疾病112
一、贫血112
(一)缺铁性贫血112
(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12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113
二、血细胞异常113
(一)粒细胞缺乏症113
(二)白血病114
三、出血性疾病114
(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4
(二)血友病115
第二节 维生素缺乏症115
一、维生素B2缺乏症115
(一)临床表现115
(二)诊断115
(三)治疗115
二、维生素PP缺乏症(糙皮病)116
(一)临床表现116
(二)诊断116
(三)治疗116
三、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116
(一)临床表现116
(二)口腔表征116
(三)诊断116
(四)治疗116
第三节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117
一、脑垂体病117
(一)肢端肥大症117
(二)垂体性侏儒症117
二、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病117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17
(二)呆小病118
(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18
三、肾上腺皮质病118
(一)库欣综合征118
(二)艾迪生病118
四、卵巢疾病119
(一)临床表现119
(二)诊断119
(三)治疗119
五、糖尿病119
(一)临床表现119
(二)诊断119
(三)治疗119
第四节 重金属及非金属中毒120
一、铅中毒120
二、铋中毒120
三、汞中毒120
四、磷中毒121
思考题121
参考文献121
汉英名词对照121
第十一章 儿童牙病的特征与预防123
第一节 概述123
一、儿童牙医学的概念123
二、牙的发育123
(一)牙发育时间123
(二)牙萌出时间124
(三)儿童的三个牙列阶段124
三、乳牙和年轻恒牙的特点125
(一)乳牙的特点125
(二)乳牙的根吸收125
(三)年轻恒牙的特点125
第二节 儿童牙病及治疗特点125
一、乳牙龋病的特点125
(一)乳牙龋病的好发牙类与牙面125
(二)乳牙龋病的临床特点126
(三)乳牙龋病的易患因素126
(四)乳牙龋病的类型126
(五)乳牙龋病的危害127
(六)乳牙龋病的治疗127
二、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特点128
(一)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目的128
(二)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特点128
三、年轻恒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特点129
(一)年轻恒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特点129
(二)年轻恒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原则129
(三)根尖诱导成形术130
第三节 儿童龋病的预防130
一、龋病预防的原则和方法130
(一)控制牙菌斑130
(二)提高宿主抗龋能力131
(三)使用糖代用品131
二、口腔健康教育131
三、正确刷牙131
(一)刷牙的目的131
(二)帮助儿童刷牙131
(三)选择合适的保健牙刷132
(四)掌握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132
四、氟化物的应用132
(一)氟化物的防龋机制133
(二)临床应用133
五、窝沟封闭133
(一)窝沟封闭剂134
(二)窝沟封闭的适应证与非适应证134
(三)窝沟封闭的最佳时期134
六、龋病的三级预防134
(一)一级预防134
(二)二级预防134
(三)三级预防134
(四)高危及易感人群的特殊防护134
思考题135
参考文献135
汉英名词对照135
第十二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136
第一节 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136
一、病因特点136
二、临床特点136
三、治疗特点137
第二节 下颌智齿冠周炎137
一、病因137
二、临床表现137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37
四、治疗138
(一)治疗原则138
(二)治疗方法138
第三节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138
一、眶下间隙感染138
(一)感染来源139
(二)临床特点139
(三)治疗要点139
二、咬肌间隙感染139
(一)感染来源139
(二)临床特点139
(三)治疗要点140
三、翼下颌间隙感染140
(一)感染来源140
(二)临床特点140
(三)治疗要点140
四、下颌下间隙感染141
(一)感染来源141
(二)临床特点141
(三)治疗要点141
五、口底多间隙感染141
(一)感染来源141
(二)临床特点141
(三)治疗要点142
第四节 颌骨骨髓炎142
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142
(一)感染来源142
(二)临床表现142
(三)诊断142
(四)治疗原则143
二、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143
(一)感染来源143
(二)临床表现143
(三)诊断143
(四)治疗144
三、放射性颌骨骨髓炎144
(一)病因144
(二)临床表现144
(三)诊断144
(四)治疗144
第五节 颜面部疖痈144
一、病因144
二、临床表现145
三、并发症145
四、治疗145
(一)局部治疗145
(二)全身治疗145
思考题147
参考文献147
汉英名词对照147
第十三章 口腔颌面部损伤148
第一节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与急救148
一、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148
二、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148
(一)防治窒息148
(二)止血149
(三)抗休克治疗149
(四)颅脑损伤的急诊处理149
(五)防治感染149
(六)包扎和运送149
第二节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原则150
一、口腔颌面部损伤清创术150
(一)冲洗创口150
(二)清理创口150
(三)缝合150
二、不同部位软组织损伤的处理特点150
(一)舌损伤的处理原则150
(二)颊部贯通伤(perforating wound of cheek)的处理原则151
(三)腭损伤的处理原则151
(四)唇、舌、耳、鼻及眼睑断裂伤的处理原则151
第三节 牙槽骨骨折151
一、临床表现151
二、治疗151
第四节 颌骨骨折151
一、颌骨的解剖生理特点152
(一)下颌骨的解剖生理特点152
(二)上颌骨的解剖生理特点152
二、临床表现152
(一)下颌骨骨折152
(二)上颌骨骨折153
三、颌骨骨折的诊断154
四、颌骨骨折的治疗154
(一)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154
(二)常用的复位方法154
(三)固定方法155
第五节 颧骨颧弓骨折156
一、颧骨颧弓骨折分类156
二、临床表现156
三、诊断157
四、治疗157
思考题159
参考文献159
汉英名词对照159
第十四章 口腔颌面部肿瘤161
第一节 概论161
第二节 口腔颌面部囊肿161
一、软组织囊肿161
(一)皮脂腺囊肿161
(二)皮样或表皮样囊肿161
(三)甲状舌管囊肿162
(四)鳃裂囊肿162
二、颌骨囊肿162
(一)牙源性囊肿162
(二)面裂囊肿163
(三)血外渗性囊肿163
第三节 瘤样病变与良性肿瘤163
一、瘤样病变163
(一)色素痣163
(二)牙龈瘤163
二、良性肿瘤164
(一)成釉细胞瘤164
(二)血管瘤164
(三)淋巴管瘤165
(四)神经纤维瘤165
(五)神经鞘瘤165
(六)骨化性纤维瘤166
(七)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66
第四节 恶性肿瘤166
一、舌癌166
二、牙龈癌167
三、颊黏膜癌167
四、腭癌168
五、口底癌168
六、上颌窦癌169
七、唇癌169
八、纤维肉瘤169
九、骨源性肉瘤170
十、恶性淋巴瘤170
十一、中线致死性肉芽肿171
十二、恶性黑色素瘤171
思考题172
参考文献172
汉英名词对照173
第十五章 唾液腺疾病174
第一节 唾液腺炎症174
一、腮腺炎174
(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174
(二)慢性复发性腮腺炎175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175
二、唾液石病和下颌下腺炎176
(一)病因176
(二)临床表现176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176
(四)治疗177
第二节 唾液腺囊肿177
一、黏液囊肿177
(一)临床表现177
(二)治疗178
二、舌下腺囊肿178
(一)临床表现178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78
(三)治疗178
第三节 唾液腺肿瘤178
一、诊治原则178
(一)临床表现179
(二)诊断179
(三)治疗179
二、多形性腺瘤179
三、腺样囊性癌180
思考题181
参考文献181
汉英名词对照182
第十六章 颞下颌关节疾病183
第一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183
一、咀嚼肌紊乱疾病183
(一)病因183
(二)临床表现183
(三)诊断183
(四)治疗原则184
二、关节结构紊乱疾病184
(一)病因184
(二)临床表现184
(三)诊断184
(四)治疗原则184
三、炎性疾病185
(一)病因185
(二)临床表现18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185
(四)治疗原则185
四、骨关节病185
(一)病因185
(二)临床表现185
(三)诊断185
(四)治疗原则186
第二节 颞下颌关节脱位186
一、急性前脱位186
(一)病因186
(二)临床表现186
(三)诊断186
(四)治疗原则186
二、复发性脱位187
(一)病因187
(二)临床表现187
(三)诊断187
(四)治疗原则187
三、陈旧性脱位187
(一)病因187
(二)临床表现187
(三)诊断187
(四)治疗原则187
第三节 颞下颌关节强直187
一、颞下颌关节内强直188
(一)病因188
(二)临床表现188
(三)诊断189
(四)治疗原则189
二、颞下颌关节外强直189
(一)病因189
(二)临床表现189
(三)诊断189
(四)治疗190
三、混合型颞下颌关节强直190
思考题191
参考文献191
汉英名词对照191
第十七章 口腔颌面部神经疾患193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193
一、病因193
(一)中枢病变学说193
(二)周围病变学说193
二、临床表现193
三、检查194
(一)定分支检查194
(二)三叉神经功能检查19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95
(一)诊断195
(二)鉴别诊断195
五、治疗196
(一)药物治疗196
(二)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196
(三)针刺疗法196
(四)封闭疗法196
(五)理疗196
(六)注射疗法196
(七)手术疗法197
第二节 面神经麻痹197
一、贝尔麻痹198
(一)病因198
(二)病理198
(三)临床表现198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98
(五)治疗198
(六)预后199
二、永久性面神经麻痹199
(一)病因199
(二)临床表现199
(三)治疗199
第三节 面肌痉挛200
一、病因200
二、临床表现20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00
(一)继发性面肌痉挛200
(二)癔症性眼睑痉挛200
(三)三叉神经痛200
(四)舞蹈病及手足徐动症200
(五)特发性睑痉挛200
(六)习惯性痉挛200
四、治疗200
(一)药物治疗201
(二)理疗201
(三)新针疗法201
(四)封闭疗法201
(五)酒精注射疗法201
(六)射频温控热凝治疗201
(七)肉毒杆菌毒素A201
(八)手术治疗201
思考题202
参考文献202
汉英名词对照203
第十八章 口腔颌面部先天性畸形204
第一节 先天性唇腭裂204
一、唇裂204
(一)唇裂治疗的现代概念205
(二)手术治疗205
二、腭裂207
(一)腭裂的临床分类207
(二)腭裂的临床特点207
(三)腭裂的治疗原则208
(四)腭裂的手术治疗208
(五)腭裂的语音治疗210
第二节 牙颌面畸形210
一、常见牙颌面畸形分类210
二、检查与诊断211
(一)病史与检查211
(二)诊断211
三、治疗设计及治疗步骤212
(一)预测试验212
(二)治疗步骤213
思考题214
参考文献214
汉英名词对照214
第十九章 口腔修复学概述215
第一节 牙体缺损215
一、牙体缺损的病因215
二、牙体缺损的影响215
三、牙体缺损的治疗方法216
四、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原则216
五、牙体缺损的修复方法216
(一)嵌体216
(二)部分冠216
(三)全冠216
(四)桩冠217
(五)CAD/CAM冠217
第二节 可摘局部义齿217
一、概念217
二、适应证217
三、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和作用217
(一)人工牙217
(二)基托218
(三)固位体218
(四)连接体218
四、牙列缺损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218
五、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219
(一)对可摘局部义齿的基本要求219
(二)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219
六、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219
(一)牙体预备219
(二)印模与模型219
七、义齿的初戴及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220
(一)初戴220
(二)义齿戴入后常见的问题及其处理220
第三节 固定义齿220
一、固定义齿修复的时间221
二、固定义齿修复的年龄221
三、固定义齿的设计221
(一)基牙的选择221
(二)固位体的设计221
(三)桥体的设计221
(四)连接体的设计221
四、固定义齿制作程序222
五、固定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222
第四节 全口义齿222
一、无牙颌患者的特征222
(一)无牙颌患者的形态特征222
(二)无牙颌患者的机能特征222
二、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222
(一)全口义齿的固位222
(二)全口义齿的稳定223
三、全口义齿的制作223
第五节 覆盖义齿223
第六节 种植义齿224
一、牙种植体的基本组成224
二、上部结构224
三、上部结构与基桩的连接224
四、种植义齿的种类225
五、种植义齿的适应证与禁忌证225
(一)适应证225
(二)禁忌证225
六、种植义齿的口腔卫生维护225
参考文献225
汉英名词对照225
第二十章 口腔正畸学概论227
第一节 口腔正畸学简明发展史227
一、国外口腔正畸学发展史227
二、国内口腔正畸学发展史227
第二节 口腔正畸矫治目的、目标和标准228
一、正畸矫治目的228
二、正畸矫治目标228
三、正畸矫治的标准229
(一)上下牙弓间关系及磨牙接触关系229
(二)牙齿近远中倾斜度(冠角)229
(三)牙齿的唇(颊)一舌向倾斜度(冠转矩)229
(四)旋转229
(五)间隙229
(六)正常?的纵?曲线229
第三节 错?畸形的临床表现230
一、个别牙错位230
二、牙量骨量不调230
三、颌骨矢状关系不调230
四、颌骨横向不调231
五、颌骨垂直向不调231
第四节 错?畸形的发病率及危害性234
一、错?畸形的患病率234
二、错?畸形的危害性235
(一)生理性危害235
(二)病理性障碍235
(三)心理障碍235
(四)其他和全身疾病236
第五节 正畸矫治器与正畸矫治方法236
一、正畸矫治器236
二、正畸矫治方法236
(一)预防性矫治236
(二)阻断矫治237
(三)一般正畸矫治237
(四)牙颌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也称外科正畸)237
三、正畸学科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237
四、小结238
思考题238
参考文献238
汉英名词对照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