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党建理论的历程 从马克思恩格斯到江泽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新杰,屠凤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 ISBN:780155591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935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947页
- 主题词:马列主义党-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党建理论的历程 从马克思恩格斯到江泽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黄亮宜1
目录1
第一编党建理论的经典形态:3
马克思恩格斯党建理论研究3
第一章党建理论经典形态的形成3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3
二 党建理论经典形态的形成9
三 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革命经验的初步总结21
第二章党建理论经典形态的发展33
一 第一国际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党建思想的发展33
二 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与党建思想的发展60
三 欧美各国独立建党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党建思想77
四 第二国际前期恩格斯对党建理论的发展86
一 马克思恩格斯建党思想的主要内容97
第三章建党思想经典形态的基本内容97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重大意义119
第二编新型政党学说:123
列宁党建理论研究123
第四章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形成123
一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产生124
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框架的初步建立131
第五章列宁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探索150
一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150
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的党建思想169
三列宁在共产国际中的活动及党建思想176
四 列宁晚年对执政党建设的重要贡献185
第六章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191
一 党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92
的部队197
二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有组织197
三 党是无产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201
四 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力量205
五党必须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209
六党要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领袖集团来主持212
七党必须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215
八党必须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团结219
第三编党建理论在中国的发展:225
毛泽东党建思想研究225
第七章毛泽东党建思想的萌芽、形成与成熟225
一 毛泽东党建思想的萌芽225
二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形成245
三 毛泽东党建思想的成熟269
第八章毛泽东对执政党建设的艰辛探索291
一毛泽东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初步探索291
二 中共八大对执政党建设经验比较系统的总结303
三 中共八大之后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的丰富310
和发展310
四毛泽东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324
五 中共在执政党建设方面的挫折336
第九章毛泽东的战友们对党建理论的贡献343
一 周恩来、刘少奇和张闻天对毛泽东党建思想形成的贡献343
二刘少奇、周恩来、陈云、张闻天、任弼时对毛泽东党建思想成熟的贡献350
第十章中国传统文化与毛泽东党建思想380
一毛泽东特殊的文化品质380
二毛泽东党建思想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387
三 毛泽东党建思想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历史404
启示404
第十一章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基本内容408
一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408
二党的建设要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相联系412
三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坚持和发展414
四 关于干部标准和干部路线的论述418
五关于党风建设的论述420
六 关于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的问题423
七 关于党的领导问题的论述428
第四编党建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439
邓小平党建思想研究439
第十二章邓小平党建思想的形成439
一邓小平的党建活动440
二邓小平党建思想的形成461
三 新时期邓小平党建思想形成的条件469
第十三章邓小平党建思想的特色475
一 邓小平党建思想的主要贡献475
二邓小平党建思想的主要特色542
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的关键547
第十四章邓小平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547
二政治建设是党建的核心560
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575
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608
五加强党的制度建设627
第十五章邓小平党建思想的历史地位650
一 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发展阶段651
二 邓小平的党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658
新发展658
三 邓小平党建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668
四邓小平的党建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面旗帜678
五认真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的党建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681
第五编党建理论在中国的升华:68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687
第十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687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688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国内环境713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党内环境721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728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745
第十七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752
一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753
要求753
二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775
方向775
三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788
利益788
四“三个代表”的辩证统一关系806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821
第十八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831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体832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共产党本质论的840
科学定位840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运用与发展844
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概括849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859
第三个重要理论成果859
第十九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869
一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869
二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874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巩固党的“两个”基础887
四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896
作风建设896
五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人才队伍912
六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尽快建立制度治党机制926
后记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