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然药物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天然药物化学
  • 董小萍,罗永明主编;冯卫生,郭玫,吴锦忠,周洪雷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7119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99页
  • 文件大小:210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生物药-药物化学-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天然药物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1

二、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和要求2

三、国内外天然药物化学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3

第二节 生物合成途径与生物转化6

一、生物多样性、化学结构与活性多样性6

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简介8

三、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9

第二章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16

第一节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预试方法16

第二节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18

一、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一般提取方法18

二、天然药物提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21

第三节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精制方法24

一、溶剂法25

二、沉淀法26

三、透析法26

四、分馏法26

五、结晶法27

六、色谱分离法27

七、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离新技术和新方法30

第四节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化学结构的研究方法32

一、化合物的纯度测定32

二、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32

三、结构测定常用的波谱分析技术34

第三章 糖及苷类化合物49

第一节 糖和苷的分类49

一、糖的分类50

二、苷的分类56

第二节 糖和苷的理化性质61

一、糖类的理化性质61

二、苷的理化性质64

三、糖和苷的检识64

第三节 苷键的裂解65

一、酸水解65

二、碱水解67

三、酶催化水解67

四、乙酰化水解反应68

五、氧化裂解法68

六、酸催化甲醇解69

第四节 糖和苷的提取分离69

一、糖类的提取分离69

二、苷类的提取分离72

第五节 糖和苷的结构研究73

一、多糖及苷的纯度测定73

二、多糖和苷的分子量的测定73

三、苷中组成糖的种类和数目的测定74

四、苷分子中苷元和糖、糖和糖之间连接位置的确定76

五、糖和糖之间连接顺序的确定77

六、苷键构型的确定77

七、多糖类化合物研究实例78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82

第一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与生物活性82

一、苯醌类82

二、萘醌类84

三、菲醌类84

四、蒽醌类85

第二节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89

一、理化性质89

二、显色反应90

第三节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92

一、醌类化合物的提取92

二、醌类化合物的分离93

三、提取与分离实例93

第四节 醌类化合物的检识95

一、薄层色谱95

二、纸色谱96

三、高效液相色谱96

第五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96

一、紫外光谱96

二、红外光谱98

三、磁共振谱98

四、质谱100

五、醌类化合物衍生物的制备101

六、结构研究实例(芦荟大黄素-ω-O-β-D-葡萄糖苷的结构鉴定)102

第五章 苯丙素类104

第一节 简单苯丙素类105

一、简单苯丙素的分类105

二、简单苯丙素的提取与分离106

三、简单苯丙素类研究实例106

第二节 香豆素类107

一、香豆素的结构类型与生理活性107

二、香豆素的理化性质110

三、香豆素的提取分离方法112

四、香豆素的检识113

五、香豆素的结构研究114

六、香豆素的研究实例116

第三节 木脂素117

一、木脂素的结构类型与生物活性118

二、木脂素的理化性质122

三、木脂素的提取分离124

四、木脂素的结构鉴定125

五、木脂素的研究实例128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131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132

一、结构与分类132

二、黄酮类化合物各主要类别间的生物合成关系141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143

一、性状143

二、溶解性143

三、酸性与碱性144

四、显色反应145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148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148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148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实例151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色谱检识153

一、薄层色谱153

二、纸色谱153

第五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154

一、紫外及可见光谱154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磁共振谱157

三、质谱163

四、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166

第六节 结构研究实例167

一、卷柏167

二、黄芩168

第七章 鞣质及其他酚类170

第一节 鞣质171

一、鞣质的结构与分类173

二、鞣质的理化性质181

三、鞣质的提取与分离182

四、鞣质的检识184

五、鞣质的结构研究184

六、鞣质的研究实例187

第二节 其他酚类190

一、天然茋类化合物190

二、酚酸酯类化合物194

三、间苯三酚类化合物199

第八章 萜类和挥发油203

第一节 萜类203

一、萜类化合物的含义与分类204

二、萜类化合物的生源学说204

三、萜类的结构类型及重要代表物207

四、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225

五、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229

六、萜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232

第二节 挥发油234

一、挥发油的组成与分类235

二、挥发油的性质237

三、挥发油的提取与分离238

四、挥发油成分的鉴定242

五、挥发油的研究实例243

第九章 三萜及其苷类248

第一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249

第二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250

一、四环三萜的结构类型250

二、五环三萜的结构类型253

第三节 三萜类的理化性质及溶血作用255

一、性状及溶解度255

二、熔点与旋光性255

三、表面活性255

四、显色反应255

五、溶血作用256

第四节 三萜类的提取与分离256

一、三萜皂苷的提取与分离257

二、三萜皂苷的提取分离实例258

第五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测定263

一、三萜类化合物的检识263

二、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264

第十章 甾体及其苷类269

第一节 甾体类化合物的分类与显色反应270

一、甾体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270

二、甾体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270

第二节 强心苷类化合物271

一、强心苷的结构与分类272

二、强心苷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274

三、强心苷的理化性质275

第三节 甾体皂苷286

一、甾体皂苷的化学结构与分类287

二、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289

三、甾体皂苷的提取与分离290

四、甾体皂苷的检识291

五、甾体皂苷的结构鉴定291

六、甾体皂苷的研究实例295

第四节 其他甾体化合物298

一、C-21甾类化合物298

二、植物甾醇299

三、胆甾酸类301

四、昆虫变态激素303

第十一章 生物碱306

第一节 概述306

一、生物碱的含义、分布及存在形式306

二、生物碱的生物活性307

三、生物碱的生物合成反应307

第二节 生物碱的分类及生源关系308

一、鸟氨酸系生物碱308

二、赖氨酸系生物碱310

三、酪氨酸系生物碱311

四、色氨酸系生物碱312

五、邻氨基苯甲酸系生物碱314

六、组氨酸系生物碱314

七、氨基化作用生成的生物碱314

八、甾体类生物碱316

第三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316

一、性状、旋光性、溶解度316

二、碱性318

三、沉淀反应323

四、显色反应324

第四节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325

一、总生物碱的提取325

二、生物碱的分离326

三、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实例330

第五节 生物碱的检识334

一、薄层色谱334

二、纸色谱335

三、高效液相色谱335

第六节 生物碱的结构测定336

一、波谱法在生物碱结构测定中的应用336

二、生物碱结构测定的实例338

第十二章 海洋天然药物341

第一节 概述341

第二节 海洋天然药物的结构类型与生物活性342

一、大环内酯类化合物342

二、聚醚类化合物344

三、肽类化合物348

四、C15乙酸原化合物349

五、前列腺素类似物350

第三节 海洋天然药物研究351

一、海洋天然药物的提取与分离351

二、海洋天然药物的研究实例352

第十三章 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356

第一节 天然药物开发的一般程序358

第二节 天然活性化合物的研究方法358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359

二、从天然药物中追踪分离活性成分的实例361

第三节 天然化合物的结构修饰与合成363

第四节 天然化合物的生物转化和代谢364

一、生物转化364

二、微生物代谢模型模拟哺乳动物体内药物代谢365

附录 常见天然活性化合物及来源366

参考文献3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