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失去的制造业 日本制造业的败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失去的制造业 日本制造业的败北
  • (日)汤之上隆著;林曌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0418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制造工业-工业发展-概况-日本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失去的制造业 日本制造业的败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我的半导体技术人生1

首相真的理解“制造业”吗1

奥巴马总统突然造访AMAT2

奥巴马真心寄望美国回归制造业4

停留于考察、分析层面的“制造业白皮书”6

我于日本半导体产业高峰期入职日立8

借调尔必达,见证惊人现实10

国家项目“Asuka计划”的失败11

“咎由自取”后仅拿到100万日元退休金12

我为何对技术实力抱有疑问13

第2章 何谓半导体15

对半导体制造的误解15

半导体到底是何方神圣15

摩尔法则与精密化18

如何制造半导体20

仅凭一个按钮无法制造半导体25

第3章 DRAM溃败与技术文化26

追求极限性能的技术文化的确立26

电脑界的更新换代27

陷入“创新窘境”的日本28

处于劣势的低成本制造技术30

尔必达的成立与经营破产32

2年内市场占有率锐减的原因34

统一性的NEC与一点突破的日立36

将工作细分化的NEC技术文化37

NEC技术人员洁癖症似的工作状态39

对“技术开发”一词的不同理解40

日立的“万岁”,NEC的“失望”41

日立和NEC,技术实力孰优孰劣42

尔必达与三菱技术实力的差异43

身兼多职的三菱职员45

三菱、尔必达、晶圆代工厂的DRAM比较46

三菱的DRAM文化和技术实力48

为何三菱职员能够受到好评48

尔必达应有的姿态49

第4章 尔必达和三星电子的差异51

尔必达为何破产51

30年丝毫未变的DRAM制造技术52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是为时已晚54

三星电子技术力量的特征55

研发与批量生产并无明显分界线的组织体系56

设备不变,流程不变58

不以100%的成品率为目标59

230人规模的市场调研专员61

当机立断、出类拔萃的专务董事们63

NEC再次陷入困境64

【专栏】NEC退出智能手机市场“DoCoMo手机家族”告终65

旧NEC电子工厂的将来67

为何NEC生产不出自主品牌的智能机69

NEC曾领跑世界的辉煌历史71

半导体业务全部外迁,NEC开始萎靡不振72

洋葱剥完皮后还剩下什么76

【专栏】三星电子惊人的信息收集能力77

前田和夫的入门系列78

第5章 一成不变的日本技术文化87

DRAM衰败,日本半导体产业崩溃87

红瑞萨、蓝瑞萨89

瑞萨领导放话“不要写、不要说”90

日本半导体的“读杂志经营模式”93

转战SOC是否为明智之举94

SOC是利基的集合96

强势启动国家级项目97

参与Selete和Asuka计划98

部长和社长都是温水里的青蛙100

Selete成立15周年和Asuka计划结束101

NHK节目:反攻的剧本Ⅱ103

官员们应自问:是否有点太自大105

为何不提Asuka计划106

ASPLA的悲惨结局107

东日本大地震凸显了瑞萨的存在感108

瑞萨那珂工厂的三点疑问109

丰田失算,不知不觉陷入单极集中110

为何不能找工厂进行替代生产112

世界市场占有率位居榜首的企业为何会出现赤字113

价格控制权掌握在汽车制造商手里115

不良率为零116

不良率为零的思想如同核电的安全神话118

对瑞萨新社长的期待119

前社长的话彰显瑞萨自主决策能力的欠缺121

瑞萨的社员们走在荆棘路上123

根源在于30多年前形成的技术文化124

第6章 日本电视产业崩溃的原因127

“索尼派”丈夫和“瑞萨派”妻子之间的对话127

追求高画质、超薄是技术人员的自我安慰行为128

对创新的错误认识129

索尼技术人员的创新观130

创新一词越流行,创新越难实现132

电视和手机:一对加拉帕戈斯化的难兄难弟134

“卖掉生产出的东西”是错误观念135

对市场调研也存在错误认识137

市场营销的本质139

用模块方式生产电视成为可能140

第7章 英特尔危机与晶圆代工业霸权之争143

半导体行业企业排名变迁启示143

产品更新换代导致技术陷入无用之地145

英特尔CEO突然宣布辞职147

英特尔陷入“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困境”148

潜伏于英特尔发展历史中的困境150

英特尔史无前例的误判157

英特尔放跑大鱼,三星捡了便宜158

如若英特尔把握良机,历史是否因此改变159

半导体企业三巨头转战晶圆代工业160

英特尔的晶圆代工业务能否获得成功161

肥水不流外人田,新CEO依旧来自公司内部163

三星来势汹涌,矛头直指中国台湾企业164

第8章 日本过人的技术实力究竟在何处167

面对更新换代,技术力量显得苍白无力167

日本人究竟擅长什么169

两个现象:共同进化和共同退化171

主要设备及其生产制造龙头企业172

日本强势产业的共同点和弱势产业的共同点175

衰弱的日本制造设备的代表:曝光设备176

ASML为什么能跃居第一177

ASML提高吞吐量的秘诀:减少机器误差178

日本半导体业的另一特点:从设备引进到投入生产周期过长180

日本制造设备绝对强项的代表:清洗设备182

聚焦日本最强技术能力183

第9章 成为创新的弄潮儿185

为何日本能成为世界第一185

新概念:创新型模仿者186

模仿使人类进化,模仿使文明发展188

模仿者坐享其成189

半导体产业是典型的模仿产业191

DRAM产业的发展就是一种彻底的模仿193

“模仿就能成功”不是绝对真理195

模仿的能力和步骤196

日本半导体及电器产业应重拾模仿优势198

新市场究竟身在何处200

开辟新市场不需要任何的技术研发201

“发明大王”爱迪生手中的“漏网之鱼”203

你想怎样改变世界205

经营者和技术者都要亲力亲为、奔向海外208

后 记211

主要参考文献2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