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0100408.jpg)
- 解月光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18969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研究-师范大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目标的定位1
第一节 定位的因素与维度2
一、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目标重新定位的要因2
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目标定位的维度8
第二节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目标定位8
一、提升信息素养8
二、改善学习方式19
三、提高学科学习效果25
第二章 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原理38
第一节 知识观与学习39
一、知识观的转变39
二、知识观转变下的学习变迁41
第二节 学习的本质与规律44
一、学习的概念44
二、学习的分类45
三、学习的过程48
四、学习的条件51
第三节 信息技术的功能特征与学习55
一、信息技术的功能特征55
二、信息技术如何作用于学习58
第四节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习环境64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与构成要素65
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条件分析66
三、信息技术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环境建构的意义67
第三章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影响因素69
第一节 影响因素概述70
一、教师是重要影响因素之说70
二、四个密切相关因素之说70
三、变量模式之说70
四、自变量与因变量之说72
第二节 影响应用的自变量因素分析73
一、环境变量73
二、教师变量80
三、学生变量86
第三节 发展教师的专业信息素养89
一、教师信息素养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90
二、教师专业信息素养发展简析91
第四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96
第一节 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学97
一、信息化的理论界说97
二、教育信息化98
三、信息化教学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100
第二节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教学设计102
一、教学设计102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103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教学设计的关系104
第三节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过程106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07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108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的关注点109
第四节 典型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111
一、WebQuest模式111
二、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116
三、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121
四、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126
第五节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评价126
一、目标的确定127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127
三、学习效果的考察127
第五章 信息化教学资源研究129
第一节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本概念130
一、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缘起130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概念131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132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类型133
第二节 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及应用135
一、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依据136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影响因素139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基本原则141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基本特征143
五、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实践案例143
六、现代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利用155
第三节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160
一、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目标、作用和本质意义161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机构161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主体162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机制163
五、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164
六、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趋势165
第六章 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168
第一节 网络学习环境的基本概念169
一、技术环境169
二、信息环境169
三、人文环境171
第二节 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172
一、知识的新属性与学习、教学新隐喻173
二、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175
第三节 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177
一、突出情境创设的原则177
二、重视资源设计的原则178
三、为自主发现、探索研究学习提供支持的原则179
四、突出交流、互动、协作氛围的设计原则180
第四节 网络学习环境的系统模型182
一、学习内容子系统182
二、学习引导子系统183
三、学习帮助子系统184
四、学习评价子系统184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189
第一节 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况190
一、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情况190
二、英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情况192
三、新西兰信息通信技术在基本学习领域的应用194
四、国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历史沿革和状况195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探讨197
一、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97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与内涵199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对信息技术的不同认识204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及实施应考虑的因素205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208
第三节 我国台湾地区资讯融入教学的概念和策略209
一、台湾地区资讯融入教学的概念209
二、资讯融入教学的策略210
三、资讯融入教学中教师的角色213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模式218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模式构建218
二、模式构建中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220
第五节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222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222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有效性223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