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乡规划监督管理与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实务全书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乡规划监督管理与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实务全书 第1卷
  • 陈敬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图音像电子出版社
  • ISBN:790012582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68页
  • 文件大小:358MB
  • 文件页数:6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乡规划监督管理与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实务全书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总论3

第一章 生态系统3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结构3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3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4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6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7

一、生态系统的分类8

二、一般生态系统简介10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功能20

一、生物生产20

二、能量流动21

三、物质循环22

四、信息传递23

第四节 生态平衡及其调节26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26

二、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26

三、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28

四、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28

第二章 城市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1

第一节 城市化概念31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32

一、世界城市化的发展32

二、我国城市化的发展34

三、城市化的类型39

四、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41

第三节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4

一、城市化的积极影响44

二、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47

第三章 生态学的应用60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60

一、景观生态学概述60

二、城市景观生态元64

第二节 城市生态学65

一、城市生态学及其发展65

二、城市生态学研究的观点66

第三节 污染生态学68

一、污染生态学产生与发展68

二、环境污染69

三、污染监测71

四、废物的生物处理73

第四节 生态旅游74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74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征74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76

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78

第五节 生态农业与生态工程79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79

二、我国生态农业80

三、生态工程概述82

四、农业生态工程83

第四章 城市生态系统86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86

一、城市系统86

二、城市生态系统89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90

一、社会学家观点90

二、环境学家观点91

三、其他学者观点92

第三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特征94

一、生产功能94

二、能源结构与能量流动95

三、物质循环102

四、信息传递105

五、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113

第二篇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123

第一章 城市生态规划123

第一节 生态规划的概念与类型123

一、生态规划概念123

二、生态规划的类型124

第二节 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与内容126

一、城市生态规划概念126

二、城市生态规划目标128

三、城市生态规划内容128

四、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130

五、城市生态规划的步骤131

第三节 城市生态规划134

一、生态功能分区规划134

二、土地利用适宜度规划135

三、人口适宜容量规划136

四、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136

五、园林绿地系统规划137

六、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138

七、城市综合生态规划139

第四节 城市生态规划实例139

一、秦皇岛市139

二、三亚156

三、马鞍山165

第二章 城市总体规划与编制体系179

第一节 城市的性质与规模179

一、城市的性质179

二、城市的规模182

第二节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189

一、城市用地分类189

二、城市用地标准193

第三节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194

一、城市总体布局194

二、城市总体布局方案比较201

三、城市总体艺术布局204

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206

一、城市规划的任务206

二、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207

三、城市规划的编制208

四、城市规划的编制要求和调整修改213

第三章 城市构成要素的规划216

第一节 城市工业体系的规划布置216

一、城市工业用地的一般要求216

二、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219

三、城市原有工业布局的规划221

第二节 城市交通体系的规划布置223

一、概述223

二、城市中铁路的布置224

三、公路的布置226

四、港口的布置228

五、机场的布置231

第三节 城市仓储体系的规划布置233

一、仓库的分类233

二、仓库的用地规模234

三、仓库在城市中的布置235

第四节 城市道路体系的规划布置238

一、城市交通与道路239

二、城市道路的设计241

三、城市道路的规划245

第五节 城市居住体系的规划布置248

一、城市居住用地的构成248

二、城市居住用地的布置249

第六节 城市公共建筑体系的规划布置251

一、城市公共建筑的分类与指标251

二、公共建筑的分布规划252

第七节 城市郊区的规划254

一、城市郊区概述254

二、城市郊区规划255

第八节 城市开发区规划259

一、开发区的形成与发展259

二、开发区的特征260

三、开发区的类型261

四、开发区的选址262

五、开发区的规划特点与建设特点262

第四章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规划264

第一节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264

一、给水工程简述264

二、城市用水量计算265

三、水源选择与卫生防护269

四、城市给水管网的布置271

第二节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272

一、排水量估算272

二、排水制度274

第三节 城市电力工程规划274

一、电力工程规划的意义与基本要求275

二、城市电力负荷275

三、电源的选择与布线276

第四节 城市邮电通信工程规划278

一、城市邮电通信的特点278

二、邮电通信网路和技术278

第五节 城市燃气工程规划280

一、规划的任务281

二、燃气的气源与燃气量281

三、燃气的输配系统284

第六节 城市供热工程规划286

一、集中供热系统的组成与负荷计算286

二、供热系统的管网布置288

第七节 城市管线工程综合291

一、管线工程综合的概念291

二、管线工程分类291

三、规划综合与设计综合的编制292

四、管线工程布置的原则293

第八节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设计295

一、竖向规划的意义和任务295

二、竖向规划的方法295

三、竖向设计图的绘制与规划设计形式303

第五章 城市防灾工程规划305

第一节 城市灾害的种类与特点305

一、城市灾害的种类305

二、城市灾害的特点306

三、我国自然灾害与城市防灾形势307

第二节 城市防灾体系309

一、防灾措施309

二、防灾体系的组成310

三、城市的综合防灾311

第三节 城市灾害的防灾对策与防灾标准314

一、城市防洪对策与标准315

二、城市抗震对策与标准318

三、城市消防对策与标准321

四、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原则与标准323

第四节 城市防灾工程设施与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325

一、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327

二、城市抗震设施329

三、城市消防设施330

四、城市人防工程设施331

五、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334

第六章 城市环境卫生工程规划336

第一节 城市固体废物系统规划336

一、城市固体废物种类与特点336

二、城市固体废物量预测337

三、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338

四、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技术341

五、城市固体废物收运处理设施规划347

第二节 城市公共厕所和粪便处理规划353

一、公共厕所规划353

二、粪便处理规划355

第三节 城市保洁规划357

一、城市道路保洁规划357

二、城市水面保洁与车辆清洁站规划360

第四节 城市环境卫生机构工作场所规划361

一、环境卫生基层机构的用地361

二、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修造厂361

三、环境卫生清扫、保洁人员作息场所361

四、水上环境卫生工作场所362

五、环境卫生车辆通道要求362

第七章 城市详细规划363

第一节 概述363

一、详细规划编制的划分363

二、详细规划编制的原则363

第二节 控制性详细规划365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概念365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生365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目标与内容366

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键方法367

五、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373

六、规划前的准备工作374

第三节 修建性详细规划375

一、规划编制的内容375

二、规划的空间组织376

三、规划工作的完成381

四、规划前的准备工作381

第三篇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387

第一章 城市生态建设概述387

第一节 城市生态建设的概念与内容387

一、概念387

二、城市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389

三、城市生态建设内容389

四、城市生态建设的保障措施392

五、城市生态建设指标体系393

第二节 生态城市建设399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399

二、生态城市的环境建设400

三、生态城市的产业建设401

四、生态城市的文化建设403

五、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指标404

第三节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409

一、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生态原则409

二、城市绿地的类型412

三、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步骤413

第四节 城市自然保护419

一、城市自然保护的内容420

二、城市自然保护的途径421

第五节 城市环境保护的生态工程423

一、城市水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424

二、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428

三、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的生态工程429

四、城市工业污染防治生态工程432

第六节 生态工业(园)区与生态社区的建设434

一、工业(园)区的生态建设434

二、生态社区的建设435

第二章 城市生态调控438

第一节 概述438

一、城市生态调控的目标438

二、城市生态调控的原则438

三、城市生态调控的途径442

第二节 生态调控的方法443

一、城市生态规划443

二、城市生态设计452

三、城市生态工程方法456

第四篇 城市绿化规划总论465

第一章 城市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465

第一节 城市绿化对改善环境的作用465

一、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465

二、改善城市小气候473

三、降低城市噪声476

四、有利于城市的水土保持479

五、对城市的安全防护479

六、监测环境污染480

七、文教和游息功能481

第二节 城市绿化的景观功能483

一、城市景观概述483

二、绿地的系统484

第二章 城市绿化系统规划486

第一节 城市绿化规划步骤和相关术语486

一、规划步骤486

二、规划内容487

三、相关术语与概念488

第二节 城市绿化分类与用地选择489

一、城市绿化分类490

二、城市绿化用地特征491

第三节 城市绿化指标498

一、城市绿化指标的作用498

二、影响城市绿化指标的因素499

三、城市绿化指标的计算501

四、绿化指标确定506

五、城市绿化绿量控制指标与园林城市指标509

第三章 城市街道、广场绿化规划设计514

第一节 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514

一、国外城市道路绿化515

二、国内城市道路绿化517

三、道路绿化的发展影响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518

第二节 城市道路绿化的总体设计519

一、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要求519

二、城市道路绿地率指标521

三、道路绿化布局与景观总体设计522

四、绿化植被选择525

第三节 道路绿地的类型527

一、景观栽植528

二、功能栽植529

第四节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530

一、设计原则530

二、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531

三、道路绿化的种植设计532

四、道路小游园的绿化设计536

五、林荫道设计537

六、公路、铁路及高速干道的绿化设计539

第五节 广场的绿化规划设计541

一、公共活动广场543

二、集散广场545

三、纪念性广场547

四、交通广场547

五、商业广场549

第六节 城市防护林549

一、绿色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净化效益550

二、城市防护林建设的总体要求551

三、城市防护林的组成551

四、城市防护林植物选择与建设556

第四章 单位绿化规划设计559

第一节 工业企业的绿化规划设计559

一、工业企业绿化的作用559

二、工业企业绿化的特点568

三、工业企业绿化规划设计570

四、工业企业绿化树种的选择581

第二节 学校及幼儿园绿化规划设计587

一、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587

二、中、小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589

三、幼儿园绿化规划设计590

第三节 医疗机构绿化规划594

一、医疗机构的类型特点594

二、医疗机构绿化原则595

三、医疗机构绿化的种类与机构597

四、医疗机构绿化设计601

五、疗养院绿化设计612

第五章 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620

第一节 居住区绿化基本知识620

一、居住区绿化的作用620

二、居住区绿化的分类620

三、居住区绿化的定额指标621

四、居住区绿化的设计原则622

第二节 居住区绿化的规划623

一、公共绿地的规划623

二、城市道路绿地的规划625

三、住宅组团绿地的布置626

四、宅旁绿地的布置629

五、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与树种选择631

第六章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633

第一节 概述633

一、城市公园的定义、发展与类型633

二、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634

三、城市公园规划布局与结构635

四、造景手法648

第二节 综合性公园656

一、公园规模与地理位置的确定656

二、规划设计的原则657

三、规划设计的步骤与方法657

四、公园的用地比例665

五、图纸及文字说明666

第三节 植物园667

一、植物园的任务667

二、植物园的类型668

三、植物园的规划669

第四节 动物园675

一、动物园的基本任务675

二、动物园的分类676

三、动物园用地选择677

四、动物园的总体规划677

第五节 森林公园的规划679

一、森林公园及森林旅游业的产生679

二、森林公园的概念680

三、森林公园功能分区680

第七章 城市绿化规划的程序、步骤和内容684

第一节 城市绿地规划的程序684

一、准备阶段685

二、建设实施阶段686

三、竣工验收阶段686

第二节 城市绿地规划的步骤687

一、现状分析687

二、方案的构思688

三、方案的设计692

四、详细设计692

第三节 城市绿地规划的内容695

一、总体规划图设计695

二、初步设计697

三、施工图设计699

四、城市园林绿地建筑工程设计702

第八章 绿地喷灌系统规划设计704

第一节 规划设计的概念704

一、规划设计的原则704

二、规划设计的内容706

三、规划设计的成果708

第二节 喷头选型与布置711

一、一般要求711

二、喷头选型713

三、喷头布置715

第三节 轮灌区划分722

一、一般原则722

二、划分步骤722

第四节 管网设计723

一、管网布置723

二、管径选择724

第五节 灌水制度727

一、启动时间727

二、启动次数727

三、喷洒历时728

第六节 安全措施728

一、防止回流728

二、水锤防护729

三、冬季防冻729

第五篇 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管理733

第一章 我国的风景名胜资源733

一、自然景观733

二、人文景观734

第二章 风景名胜区的设立735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设立的历程735

一、初始阶段735

二、实施阶段736

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设立738

一、第一批国家重点名胜区740

二、第二批国家重点名胜区741

三、第三批国家重点名胜区743

第三节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特色和作用746

一、特色746

二、作用748

第三章 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750

第一节 风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750

一、风景名胜区的开发750

二、风景区的保护751

第二节 风景资源评价752

一、风景区的特色752

二、风景的特征752

三、风景空间理论753

四、风景资源的定性评价753

五、风景资源的定量评价——综合因素评分法754

第三节 风景名胜区规划755

一、风景区规划要点755

二、游览方式的选择757

三、导游线的组织757

四、风景区规划方法758

五、风景区设施规模概算761

第四章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763

第一节 国家对风景名胜区保护的重视763

第二节 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措施765

一、加强法制建设,搞好总体规划765

二、加强管理工作,保护景观环境766

第三节 加强对风景名胜区保护的宣传767

第四节 风景名胜区保护面临的问题771

一、解决名利问题771

二、景区与市区的规划的问题771

三、开发与保护的问题772

四、旅游与生态的问题772

五、经营与管理的问题772

第五章 风景名胜区的管理774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774

一、管理体系774

二、成立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774

三、聘请风景名胜专家顾问775

第二节 对违法破坏行为的处罚775

第三节 对风景名胜区卫生与安全管理776

一、开展风景名胜区环境卫生达标活动776

二、发布风景名胜区安全管理标准778

三、创建文明风景名胜区779

第四节 风景名胜区开发经营行为的规范779

一、风景名胜区的复杂性780

二、风景名胜区开发经营的政策界限782

第五节 风景名胜区与旅游的关系784

一、旅游784

二、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放785

三、风景名胜区与旅游的关系787

第六章 风景名胜区的立法789

第一节 管理条例的制定与颁布789

一、制定条例789

二、颁布条例789

三、条例实施办法791

四、条例实施情况调查793

第二节 加强风景名胜区工作报告与绿皮书796

一、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报告796

二、表彰先进798

三、《中国风景名胜区形势与展望》绿皮书798

四、《中国风景名胜区形势与展望》绿皮书799

第七章 风景名胜区管理实例804

一、泰山风景名胜区804

二、峨眉山风景名胜区808

第八章 我国的重点名胜区介绍812

第一节 我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812

第二节 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820

第三节 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828

第六篇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839

第一章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概论839

第一节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839

一、建国初期文物的保护839

二、以文物保护向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840

三、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发展843

第二节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843

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843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地位与作用844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政府的重要职责845

第三节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内容846

一、文物古迹保护847

二、历史街区保护848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849

第二章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852

第一节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852

一、我国历史城市的特点852

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852

第二节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和特色857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857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862

第三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与原则865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866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原则868

第四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方法869

一、文物古迹的保护869

二、历史地段的保护872

三、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保护877

四、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国外城市保护的比较883

第三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889

第一节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管理的历史经验889

一、我国历史名城保护的提出889

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遇到的问题889

三、旧城改建中存在的问题890

四、定海古城改造的教训890

五、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国际会议的呼吁891

第二节 城市规划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891

一、规划对于名城保护的作用891

二、名城保护规划与总体规划892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893

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保护区894

五、历史文化名城中建筑高度的控制899

第三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审批管理901

一、名城保护规划的特点901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管理902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审批管理904

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实施管理905

五、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管理应注意的问题907

第四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911

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与保护制度911

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制度917

三、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资金保障制度919

第七篇 城市规划管理927

第一章 城市的规划管理927

第一节 城市规划管理基本知识927

一、城市规划管理的性质与作用927

二、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容、原则与特征929

三、城市规划管理的基础理论932

四、城市规划管理的方法936

五、城市规划法中管理权的规定938

六、城市规划管理系统944

第二节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950

一、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概述950

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任务952

三、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依据953

三、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方法954

四、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程序958

第二章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960

第一节 建设项目的概念960

一、建设项目的涵义与分类960

二、建设项目的规模划分961

三、建设项目的程序962

第二节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963

一、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概述963

二、建设项目建议书阶段的规划管理964

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规划管理966

四、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968

第三章 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971

第一节 城市土地971

一、城市土地的含义971

二、城市土地的特点971

三、城市土地的类型972

四、城市土地所有权975

五、城市土地使用权979

六、城市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981

七、城市土地的价值983

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理985

一、建设用地的概念和类型985

二、建设用地管理的内容和原则986

三、建设用地获取的途径987

四、建设用地的计划管理988

五、建设用地的指标管理991

六、城市建设用地的征用994

第三节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任务与内容998

一、规划管理的任务998

二、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内容999

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程序1002

第四节 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规划管理1004

一、土地使用规划管理1004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1004

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1007

四、建设用地调整与临时用地规划管理1010

第四章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1013

第一节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概述1013

一、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概念1013

二、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作用1013

三、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对象的特性1015

第二节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与程序1018

一、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1018

二、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程序1025

第五章 管线工程规划管理1030

第一节 管线工程规划管理概述1030

一、管线工程规划管理的概念与作用1030

二、管线工程规划管理的对象1031

三、管线工程的内容与特性1036

第二节 管线工程规划管理的技术措施与操作程序1038

一、技术措施1038

二、操作要求1043

附录:城市规划管理相关证书与表格10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0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048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050

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意见书1051

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申报表1055

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申报表1057

控规调整申报表1060

居住类建筑工程设计方案1062

建设工程规划监督登记表1067

建设项目竣工规划验收申请表(存档)1068

建设项目竣工规划验收合格证(存根)1069

立案审批表(一)1070

现场勘验笔录1071

立案审批表(二)1072

询问笔录1073

送达回证1074

违法建设停用通知书1075

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申请书(一)1076

罚款决定通知书1077

第八篇 城市规划的行政监督1081

第一章 行政与城市规划行政1081

第一节 行政与行政法概述1081

一、行政与行政法1081

二、行政法的原则1088

三、行政主体1091

四、行政相对人1101

五、行政立法1105

第二节 城市规划行政1112

一、城市规划行政的概念和内容1112

二、城市规划行政的任务1113

三、城市规划行政的基本特征1114

第二章 城市规划依法行政1116

第一节 依法行政概述1121

一、依法行政的意义1122

二、依法行政的主要内容1123

三、坚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1123

四、依法行政的依据1124

五、依法行政的原则1125

第二节 城市规划依法行政1127

一、城市规划依法行政的意义1128

二、城市规划依法行政特点1131

三、城市规划依法行政思想意识1133

四、城市规划依法行政行为1134

第三节 依法制定城市规划1138

一、概念1138

二、制定城市规划的主体1138

三、制定城市规划的依据和内容1141

四、制定城市规划的程序和成果1146

五、依法管理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1149

第四节 依法审批城市规划许可1152

一、城市规划许可的概念与特征1152

二、城市规划许可的法律效力与依据1153

三、城市规划许可的审批1154

四、城市规划许可的内容1155

五、城市规划许可的程序与形式1167

第五节 依法城市规划的监督检查1170

一、概述1170

二、城市规划行政检查1171

三、城市规划行政处罚1174

四、城市规划行政强制执行1181

第三章 城市规划依法行政的法制监督1184

第一节 城市规划行政的法制监督1184

一、城市规划行政法制监督概述1184

二、国家机关的监督1186

三、社会公众的监督1193

第二节 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1194

一、行政违法1194

二、行政责任1198

第三节 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1204

一、概述1204

二、一般行政监督1205

三、行政监察1207

四、审计监督1210

五、行政法制监督1213

第四节 行政复议1216

一、行政复议概述1216

二、行政复议的原则1219

三、行政复议的范围1221

四、行政复议的管辖1223

五、行政复议的程序1225

六、行政复议的法律责任1229

第五节 行政赔偿1230

一、行政赔偿概述1230

二、行政赔偿的范围1234

三、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1237

四、行政赔偿程序1241

五、行政赔偿的方式、标准和费用1246

第六节 行政诉讼1250

一、行政诉讼概述1250

二、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1256

三、行政诉讼的范围1257

四、行政诉讼的管辖1260

五、行政诉讼参加人1262

六、行政诉讼的证据与强制措施1264

七、行政诉讼的程序1268

第四章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1274

一、我国城市规划法规立法体系127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277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配套法规、规章1281

第九篇 城市环境污染与防范1303

第一章 城市气候和大气污染1303

第一节 城市气候1303

一、城市气候的概念1303

二、城市气候的成因1304

第二节 城市空气污染1313

一、城市空气污染物的来源1313

二、城市环境对空气污染的影响1317

三、城市空气污染危险性判据与空气质量标准1319

第三节 城市空气污染的综合防治1328

一、防治措施1328

二、固体颗粒污染物的控制1330

三、气态污染物的控制1335

第二章 城市水资源和水污染1341

第一节 城市水资源系统1341

一、概述1341

二、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1343

第二节 城市水污染1347

一、城市水污染源1347

二、水污染作用过程1353

三、城市水污染类型1354

第三节 城市水资源管理1373

一、水资源管理对策1374

二、水资源的管理措施1376

三、污水与废水处理方法概述1380

第三章 城市土壤与土壤污染1388

第一节 土壤概述1388

一、土壤的主要成分1388

二、土壤的主要性质1391

三、土壤的氧化-还原作用1394

四、城市化对土壤的影响1395

第二节 城市土壤污染与防治1396

一、城市土壤污染分类1396

二、城市土壤受污染的特点与防治1397

第四章 城市噪声、光、热1402

第一节 概述1402

一、噪声的来源1402

二、噪声的危害1403

三、噪声的分类1404

四、城市噪声的等级与标准1406

第二节 城市噪声的防治1411

一、城市噪声的控制1411

第三节 城市光污染及其防治1416

一、光污染的类型1416

二、光污染的危害1416

三、光污染的防治1421

第四节 城市热污染及其防治1421

一、热污染的类型1421

二、热污染对生态的影响1422

三、热污染的防治1429

第五章 城市垃圾1433

第一节 城市垃圾的来源1433

第二节 城市垃圾处理的生态工程1436

一、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处理生态工程1436

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生态工程1440

三、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生态工程1445

四、生活垃圾的产业化处理生态工程1448

附录 城市规划相关标准规范14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