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碳资产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碳资产管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0953698.jpg)
- 徐苗,张凌霜,林琳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34620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二氧化碳-废气排放量-市场管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碳资产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碳资产管理的相关概述1
1.1.1碳资产概念的界定1
1.1.2碳资产管理的起源和理论基础5
1.1.3碳资产的特征、分类和获取途径11
1.2碳资产管理的研究内容19
1.2.1碳资产管理体系和文件规范19
1.2.2碳资产的清查19
1.2.3碳资产管理中的低碳战略20
1.2.4碳资产管理中的碳处置和计量22
1.2.5碳资产管理中的信息披露23
【本章小结】24
2碳资产管理体系25
2.1碳资产管理体制内涵25
2.1.1碳足迹评估标准25
2.1.2碳中和标准29
2.1.3碳计量标准31
2.2碳资产管理体制构建准则32
2.2.1碳减排战略的规划33
2.2.2碳减排战略的实施33
2.2.3碳减排战略的意义36
2.3碳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39
2.3.1碳盘查39
2.3.2碳足迹41
2.3.3碳资产开发42
2.3.4碳资产计量48
2.3.5碳信息披露49
【本章小结】53
3碳盘查54
3.1碳盘查的相关概述54
3.1.1碳盘查的定义54
3.1.2碳盘查的原因55
3.1.3碳盘查的准则57
3.2组织层面碳盘查实施步骤61
3.2.1碳资产组织与经营边界的界定63
3.2.2基准年的设定65
3.2.3碳排放源的鉴别66
3.2.4碳排放的量化71
3.2.5碳排放清单管理76
3.3国家(城市)层面的碳盘查78
3.3.1国外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78
3.3.2中国当前城市碳盘查方法80
3.4碳盘查中存在的问题80
【本章小结】81
4碳足迹82
4.1碳足迹概述82
4.1.1碳足迹的分类85
4.1.2碳足迹的作用85
4.1.3碳足迹测度的相关标准和方法论88
4.2碳足迹的计量95
4.2.1碳足迹的范围95
4.2.2碳足迹计算步骤和方法95
4.2.3个人碳足迹的计量98
4.2.4企业碳足迹的计量与核算101
4.2.5国家碳足迹的计量与核算105
4.2.6产品碳足迹的计量与核算106
4.3碳足迹的认证和标记108
4.3.1碳足迹认证108
4.3.2碳足迹认证的理论基础108
4.3.3碳标签109
4.3.4碳标签的基本规则110
4.3.5国际碳足迹认证和碳标签进程110
4.4碳足迹面临的问题113
【本章小结】115
5碳中和116
5.1碳中和的概述116
5.1.1碳中和的概念116
5.1.2碳中和背景和原理117
5.1.3国外碳中和战略计划制定与执行情况119
5.2碳中和的方法121
5.2.1碳中和的方法论122
5.2.2碳中和的技术123
5.2.3碳中和的实施步骤126
5.3碳中和的证明129
5.3.1碳中和的证明准则129
5.3.2碳中和证明步骤131
5.3.3国外碳中和实践案例132
5.4碳中和市场和碳汇交易135
5.4.1碳中和市场135
5.4.2碳汇买卖与排污权交易141
5.4.3碳中和与碳汇交易的争议141
【本章小结】142
6碳资产的处置与计量143
6.1碳资产计量与处置的概述143
6.1.1碳资产计量与处置的内涵143
6.1.2碳资产计量的确认145
6.1.3碳资产处置与计量的特点151
6.2碳资产的会计计量152
6.2.1碳资产计量的基本假设154
6.2.2碳资产的会计计量属性157
6.2.3碳资产的初始计量159
6.2.4碳资产的后续计量160
6.2.5碳资产会计账户及会计科目的设置162
6.2.6碳资产的会计处理163
6.3碳资产处置的会计计量与处理168
6.3.1碳资产处置的基础和方式168
6.3.2碳资产处置账户和科目设置173
6.3.3以生产为目的的碳资产会计计量与处理174
6.3.4以交易为目的的碳排放权会计计量与会计处理176
6.3.5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转为以交易为目的的碳排放权会计计量与会计处理177
【本章小结】178
7碳资产评估179
7.1碳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179
7.2碳资产评估的经济学基础179
7.3碳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181
7.3.1碳资产评估的基本假设181
7.3.2碳资产评估的确认182
7.3.3碳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方法186
7.4国际碳资产评估及管理实践188
7.4.1美国碳交易平台下的碳资产评估和管理188
7.4.2欧盟碳交易平台下的碳资产评估和管理192
7.4.3英国在碳资产价格对政策制定和评估影响方面的相关经验193
7.5我国碳资产评估及管理实践195
7.6碳资产评估具体方法选择的探索197
7.6.1碳资产评估方法选择——SO2排放权融资项目评估案例198
7.6.2碳资产评估方法选择——热电企业富余SO2排放权交易价值评估案例201
7.6.3碳资产评估方法选择——企业富余SO2排放权交易价值评估案例203
【本章小结】207
8碳审计208
8.1碳审计的基本概念208
8.1.1碳审计的缘起208
8.1.2国际碳审计现状209
8.2碳审计的理论基础212
8.2.1生态经济学理论212
8.2.2企业生态学理论212
8.3碳审计的具体内涵213
8.3.1碳审计的特殊性213
8.3.2碳审计的目标和原则213
8.3.3碳审计主体、客体及责任方216
8.3.4碳审计具体内容218
8.4碳审计方法220
8.4.1碳审计具体流程221
8.4.2碳审计基本步骤222
8.4.3碳审计实例分析:以建筑物碳审计为例226
8.5碳审计未来发展232
8.5.1积极开展跟踪审计232
8.5.2加强专业性审计人才培养232
8.5.3开展企业能源项目的专项管理233
8.5.4强化审计工作的合作性233
【本章小结】234
9碳信息披露235
9.1碳信息披露的概述235
9.1.1国际碳信息披露的产生与发展236
9.1.2碳信息披露的内涵和原则238
9.1.3碳信息披露的利益相关者240
9.1.4碳信息披露的基础理论242
9.2碳信息披露的路径247
9.2.1路径一:参与CDP项目问卷调查248
9.2.2路径二: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248
9.2.3路径三:运用《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修订版)》披露250
9.2.4三种路径的区别与联系251
9.3碳信息披露的内容框架254
9.3.1强制性碳信息披露相关立法255
9.3.2自愿性碳信息披露项目内容框架256
9.3.3自愿碳信息披露项目数据分析263
9.3.4存在的问题268
9.4中国企业碳信息披露269
9.4.1中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立法现状269
9.4.2中国企业碳信息披露框架构建271
【本章小结】274
附录 温室气体盘查实例范本275
参考文献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