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校教务工作指导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校教务工作指导手册
  • 鄢月钿主编;袁凤东,晏成立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17669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24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648页
  • 主题词:中小学-教务工作-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校教务工作指导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学校教务工作总论2

第一章 学校教务工作概述2

教务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的中心”2

教务工作要有效控制教学活动3

教务工作要抓特点5

充分研究教务工作的条件7

第二章 教务工作的原则10

教务工作原则指导办学思想10

教务管理要具有方向性12

教务管理要充分发挥民主作风15

教务工作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16

贯彻教务工作的教育性原则18

教务工作要面向全体19

合乎规范,把学校办成学校的样子21

教务工作必须讲究效率效果23

抓住主要环节,实行程序控制25

第三章 教务工作的内容27

明确工作内容,提升服务水平27

把教务工作程序化30

抓好教务常规性工作31

教务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关键33

当好校长的参谋和助手34

教学管理是核心内容36

制定规章制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38

决定教师管理工作成效的关键41

学生管理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作用44

第四章 教务工作的管理46

教务工作不能只凭经验46

教务管理要讲究方式方法48

教务工作重在组织、指导50

教务工作要围绕预定的目标开展52

教务工作按照程序化管理54

没有计划,教务工作无法控制57

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务工作的核心59

教务工作离不开人事管理61

让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63

第五章 教务工作的方法65

行政方法要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65

没有调查研究,就做不好教务工作65

抓典型,使教务工作有序开展67

教务预测的三个原理69

通过数量统计科学处理教务工作71

及时反馈,使教务工作趋于完善72

第六章 教务工作机构73

教务工作的人员构成73

教务工作人员构成要遵循原则76

教务人员配备要合理78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80

合理设置教务管理机构82

教务工作机构设置原则85

确立教务机构合理的运行形式87

第二篇 学校课程的编排90

第一章 什么是学校课程90

编订学校课程的主要原则90

学校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91

课程编订要有灵活性92

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95

第二章 学校课程的编订97

学校课程编订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出发点97

学校课程编订要合乎客观实际需要99

学校课程编订方法要考虑学校实际101

课程编订的机构和人员103

第三章 教学计划的制订104

教学计划决定教学内容的方向104

学科设置: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106

学科编排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关键环节之一107

合理分配各科教学的时间108

教学计划的学年编制109

第四章 教学大纲的编制109

教学大纲保证教学质量109

教学大纲的编制原则110

教学大纲的编制方法112

第五章 教材的编选114

教科书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114

编选教学参考书要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116

编制好教学测验117

第六章 学期工作计划进程表119

校历编制的依据119

开课计划的制定120

课程表的编排121

第七章 学校课程的评价127

学校课程评价的原则127

学校课程评价的范围130

学校课程评价的标准133

学校课程评价的具体程序134

第三篇 怎样抓教学工作140

第一章 教育为本 质量为魂140

抓教学是校长的天职140

角色决定定位,定位决定成就142

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是多层面的146

以教学为中心重在落实150

第二章 向教学常规管理要质量152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是重要的152

建立教学常规要具有可操作性155

大胆创新,立行之有效的常规体系158

教学常规的实施159

第三章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165

把“人”的教育放在第一位165

追求学生课堂上的成功169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173

动人心者,莫乎于情178

从“统一要求”到“区别对待”181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重视学生思维训练186

第四章 功在课前 效在课上188

首要关键是备课188

解密当前备课的误区190

了解学生、研读文本、超越文本194

设计的优劣决定教学质量202

编写教案需要创造205

说课不能停留在形式上206

第五章 怎样使集体备课更有效208

集体备课有利有弊208

避免集体备课的误区209

有效集体备课的原则211

有效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215

第六章 指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224

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224

教师要有“课堂成本意识”227

低效、无效的课堂教学表现228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240

第七章 怎样听课243

听课的目的244

听课的方式245

听课的准备249

一节 好课的评价标准250

听课的方法253

怎样做听课记录256

第八章 怎样评课259

评课的误区259

评课的原则261

评课的形式263

评课的方法266

第九章 重视试卷分析 搞好教学反馈272

高度重视试卷分析273

试卷分析的准备274

怎样进行试卷分析276

怎样撰写试卷分析报告281

第四篇 教师队伍建设288

第一章 教师才是教学永恒的资源288

教师高素质教学才能高质量288

反省过去,指导未来291

教师专业成长的四条途径296

教师教育要遵循规律,抓住特点298

第二章 教师教育必须依据教师成长规律299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个过程299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305

发挥两种“力”的作用307

教师成长的内动力308

第三章 培养自己的名师312

自主成长是教师成才之路313

自主成长要靠“意愿”315

找到自主成长最实用的方法318

闯过自主成长的六道关326

第四章 只有无能的管理者,没有无用的人才327

学校管理核心是人的管理328

识才是用才的前提331

惜才之心不可或缺332

懂得用才之术333

审时度势,要有护才之胆334

用才战略重在育才335

第五章 在科学管理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36

引领教师的职业理想信念336

讲人情味,注重人性化管理339

建立可行的制度,让教师有所遵循340

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343

第六章 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346

值得关注的职业倦怠心理346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348

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对策351

第七章 后生可畏,培养青年教师361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361

新教师专业水平透析与指导362

青年教师的任用与指导要有战略眼光365

帮助青年教师规划成长目标368

第八章 抓好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374

培养骨干教师是一项重要策略374

骨干教师的选拔与评定377

骨干教师成名的基本途径380

骨干教师教研资源的开发383

适度利用骨干教师的教研资源384

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要常抓不懈389

指导班主任的角色定位390

班主任如何抓好班级日常管理391

指导班主任制订工作计划394

指导班主任组织召开主题班(团、队)会398

指导班主任写操行评定404

第五篇 教学改革与教研管理410

第一章 提升教研的能力410

教研、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双翼410

分析误区,提高教研工作质量414

提升学校领导的教研能力416

教师教育要依据教师成长规律419

第二章 用新思维去看待教育科研422

教师的创造力最重要422

教师开展教育科研首先要有创造精神425

开发和培植创造力是有规律的427

用创造技法开启教师的研究思路433

第三章 高质量地组织教研活动437

开展教研活动的误区437

开展教研活动不能草率行事439

教研活动计划的制定442

教研活动的组织过程445

常见的校本研修模式446

第四章 做好校本研修455

基层学校与校本研修456

校本研修活动的操作458

强化学校教研组建设461

第五章 有效组织公开课467

公开课是最现实的校本教研468

公开课的组织471

公开课的评估方法473

怎样指导青年教师上课475

第六章 教研组的管理477

更要提倡组本研修478

教研组建设要抓好组织落实478

明确任务,抓好计划落实479

健全规范教研制度481

第七章 指导老师多搞小课题研究482

变“让我研究”为“我要研究”482

小课题研究是最佳的选择484

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487

小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的撰写489

小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指导493

小课题研究的管理496

第八章 教师研究成果写作指导499

怎样撰写研究报告499

怎样撰写教育经验论文505

怎样撰写教学模式509

第九章 指导教师展示自己511

怎样交流和发表论文512

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515

第十章 让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研究轻松一点521

指导教师搜集积累资料521

如何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523

把教学经验转化为教育规律526

教师运筹时间的策略与方法529

第六篇 教务工作管理制度建设536

第一章 加强教务工作管理制度建设536

制度是搞好教务工作的保证536

教务工作制度的基本要素538

制定教务工作制度的基本要求540

教务工作制度的基本内容542

教务工作制度重在执行545

第二章 教务处内部管理制度547

教务处内部岗位职责547

教务处组织原则548

教学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548

教务处会议制度549

教务处关于专项工作材料收集整理的规定551

教务处关于校内接待工作要求552

教务处会议(调研)出差制度552

教务处办公用品领用制度553

教务处考勤制度553

教务处办公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554

教务处关于财务管理的暂行规定554

教务处印章管理制度555

教务处关于电话接待服务的规定556

教务处资产管理制度556

第三章 教务工作制度及行动准则557

班主任工作职责557

学籍管理制度558

教学质量评价制度568

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制度570

教研活动管理制度570

教职工坐班及值班制度571

教职工聘任制574

教师量化考核方案577

学生行为规范细则579

中学生守则及日常行为规范580

学生考试纪律582

教育科研管理制度582

教师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及处理暂行办法584

集体备课制度588

教师日常行为规范588

教师工作全面评估制度590

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和管理592

教职员工礼仪规范595

班主任评估制度596

干部考勤、考评制度597

学生会例会制度597

教师师德规范实施细则评估标准598

考试工作守则600

教务常规管理607

聘任与考核制度610

教学常规检查制度611

作业布置、批改与检查制度612

教学检查制度612

教学督导制度613

兼职教师管理制度614

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615

教师备课、辅导、作业布置和批改制度616

教职工“一岗双责”制度617

教学工作检查制度618

教师听课及承担公开课的制度618

班主任考评制度619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施细则620

优秀教研组评选条例621

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奖惩制度622

学生考勤制度6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