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针灸推拿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针灸推拿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0958487.jpg)
- 王麟鹏,房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0279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针灸学-技术培训-教材;推拿-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针灸推拿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基 础篇1
绪论1
第一章 经络总论5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5
一、十二经脉5
二、奇经八脉8
三、十五络脉9
四、十二经别9
五、十二经筋10
六、十二皮部10
七、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11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11
一、经络的作用11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12
第二章 腧穴总论14
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14
第二节 腧穴的主治特点、规律与特定穴15
一、主治特点15
二、主治规律15
三、特定穴17
第三节 腧穴定位法22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22
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23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24
四、简便取穴法24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25
第一节 十二经脉25
一、手太阴肺经25
二、手阳明大肠经27
三、足阳明胃经31
四、足太阴脾经38
五、手少阴心经42
六、手太阳小肠经43
七、足太阳膀胱经46
八、足少阴肾经57
九、手厥阴心包经61
十、手少阳三焦经63
十一、足少阳胆经67
十二、足厥阴肝经74
第二节 奇经八脉76
一、督脉76
二、任脉81
三、冲脉85
四、带脉85
五、阴维脉85
六、阳维脉86
七、阴跷脉86
八、阳跷脉86
第三节 十五络脉86
第四节 十二经筋88
一、足太阳经筋89
二、足少阳经筋89
三、足阳明经筋89
四、足太阴经筋90
五、足少阴经筋90
六、足厥阴经筋90
七、手太阳经筋90
八、手少阳经筋91
九、手阳明经筋91
十、手太阴经筋91
十一、手厥阴经筋91
十二、手少阴经筋91
第五节 常用奇穴92
一、头颈部穴92
二、胸腹部穴94
三、背部穴94
四、上肢部穴96
五、下肢部穴97
第六节 小儿推拿特定穴99
中篇 技 能篇117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117
第一节 刺灸法的概念117
第二节 刺灸法的起源与发展117
一、针刺的起源与发展117
二、灸法的起源与发展120
第五章 刺灸法各论121
第一节 毫针刺法121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121
二、针刺的练习122
三、针具的选择122
四、选择体位123
五、消毒124
六、进针方法124
七、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125
八、行针手法126
九、得气、候气、催气和守气127
十、针刺补泻128
十一、留针与出针130
十二、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130
十三、针刺注意事项133
第二节 灸法134
一、灸法的作用134
二、灸用材料135
三、灸法的分类135
四、灸法的操作方法135
五、灸法注意事项139
第三节 拔罐法140
一、罐的种类140
二、拔罐方法140
三、拔罐法的应用141
四、拔罐的作用和适用范围142
五、起罐方法和注意事项142
第四节 锋钩针、皮肤针、三棱针、芒针、火针、针刀142
一、锋钩针142
二、皮肤针143
三、三棱针144
四、芒针145
五、火针146
六、针刀147
第五节 电针149
第六节 穴位注射与埋线法151
一、穴位注射151
二、穴位埋线152
第七节 头针154
第八节 耳针156
第六章 推拿手法168
第一节 推拿手法总论168
第二节 推拿手法各论169
一、?法169
二、一指禅推法170
三、推法170
四、拿法171
五、按法172
六、摩法173
七、揉法173
八、抹法175
九、擦法175
十、搓法176
十一、点法177
十二、拨法177
十三、扫散法178
十四、捏法178
十五、捻法178
十六、拍法179
十七、击法179
十八、抖法181
十九、振法181
二十、摇法182
二十一、扳法185
二十二、拔伸法190
第七章 推拿功法194
第一节 推拿功法总论194
一、功法与推拿功法194
二、推拿与导引194
三、推拿功法的作用195
四、推拿功法习练事项196
第二节 推拿功法各论196
一、易筋经196
二、少林内功209
下篇 治 疗篇213
第八章 针灸治疗总论213
第一节 针灸治疗作用和治疗原则213
一、治疗作用213
二、针灸治疗原则214
第二节 针灸临床诊治特点215
一、辨证与辨经结合215
二、辨证与辨病结合216
三、调神与调气并重216
第三节 针灸处方216
一、选穴原则216
二、配穴方法217
三、刺灸方法选择218
四、治疗时间219
第九章 针灸治疗各论220
第一节 内科病证220
中风220
眩晕226
头痛231
面瘫236
面痛239
痹证242
腰痛246
痿证250
哮喘254
呃逆257
呕吐261
功能性便秘264
泄泻268
不寐274
癃闭277
胸痹280
震颤麻痹283
第二节 妇儿科病证288
月经不调288
痛经291
闭经294
绝经前后诸证298
小儿遗尿300
小儿痿证303
第三节 皮外骨伤科病证307
蛇丹307
漏肩风310
落枕313
扭伤316
第四节 五官科病证319
上胞下垂319
近视323
针眼326
青盲330
耳鸣耳聋334
鼻渊338
鼻鼽341
第十章 推拿治疗总论346
第一节 推拿治疗作用和治疗原则346
一、推拿治疗作用346
二、推拿治疗原则348
第二节 推拿临床诊治特点354
一、指导理论的多元化354
二、手法治疗与功法训练358
三、宽泛的适应证与严格的禁忌证358
第三节 推拿意外的处理359
一、软组织损伤359
二、椎体压缩性骨折360
三、神经系统损伤360
四、肩关节脱位361
五、肋骨骨折361
六、晕厥362
七、脑血管意外362
第十一章 推拿治疗各论363
第一节 落枕363
第二节 颈椎病366
第三节 胸椎后关节紊乱症372
第四节 急性腰扭伤376
第五节 慢性腰肌劳损381
第六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385
第七节 腰椎骨性关节炎389
第八节 强直性脊柱炎393
第九节 骶髂关节紊乱症397
第十节 肩关节周围炎400
第十一节 肱骨外上髁炎404
第十二节 膝骨性关节炎407
第十三节 踝关节扭伤410
第十四节 失眠413
第十五节 中风后遗症416
第十六节 痛经422
第十七节 婴幼儿腹泻425
第十八节 小儿肌性斜颈429
主要参考书目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