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端部加强型屈曲约束支撑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端部加强型屈曲约束支撑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0958571.jpg)
- 王永贵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8189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39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149页
- 主题词:屈曲-支撑-抗震性能-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端部加强型屈曲约束支撑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1
1.1.1 屈曲约束支撑简介2
1.1.2 屈曲约束支撑研究现状4
1.1.3 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体系7
1.2 屈曲约束支撑的工程应用12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15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6
1.4.1 研究内容16
1.4.2 研究方法16
1.4.3 技术路线17
第2章 屈曲约束支撑的理论分析18
2.1 屈曲约束支撑的工作原理18
2.2 屈曲约束支撑的强度要求18
2.2.1 核心段的强度要求18
2.2.2 连接段的强度要求19
2.2.3 T形截面的形心一致性19
2.3 屈曲约束支撑的稳定性分析20
2.3.1 支撑整体稳定性分析20
2.3.2 芯材的稳定性分析22
2.3.3 连接段的稳定性分析23
2.4 影响因素分析25
2.4.1 屈曲约束支撑等效刚度25
2.4.2 连接段参数的影响25
2.4.3 间隙取值及其影响27
2.4.4 芯材初始弯曲影响的影响30
2.5 端部加强型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方法31
2.6 小结32
第3章 屈曲约束支撑的有限元分析33
3.1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33
3.1.1 非线性理论33
3.1.2 非线性理论的求解35
3.1.3 特征值问题36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37
3.2.1 材料的定义37
3.2.2 单元的定义38
3.2.3 网格的划分38
3.2.4 加载方式38
3.2.5 边界条件38
3.3 有限元分析38
3.3.1 试件参数38
3.3.2 特征值分析39
3.3.3 影响因素分析39
3.4 小结48
第4章 屈曲约束支撑足尺试验研究50
4.1 试件设计50
4.1.1 芯材核心段的设计50
4.1.2 芯材端部加强段的设计50
4.1.3 外围约束机制的设计52
4.1.4 支撑的设计参数52
4.2 试件制作流程及材性试验54
4.2.1 端部加强型支撑制作过程54
4.2.2 切削型支撑制作过程55
4.2.3 其他加载附件的制作55
4.2.4 材性试验56
4.3 试验方案57
4.3.1 加载设备57
4.3.2 量测方案57
4.3.3 加载方案58
4.4 试验结果59
4.4.1 滞回曲线59
4.4.2 荷载-应变曲线60
4.4.3 外套管跨中侧向位移63
4.4.4 破坏形态65
4.5 力学性能分析66
4.5.1 力学非对称性66
4.5.2 割线刚度69
4.5.3 耗能系数及等效黏滞阻尼比70
4.5.4 延性及累积塑性延性71
4.5.5 受拉强度调整系数72
4.5.6 骨架曲线与恢复力模型72
4.6 小结73
第5章 支撑-框架体系的消能减震分析方法74
5.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74
5.2 支撑框架体系的动力微分方程75
5.2.1 质量矩阵75
5.2.2 阻尼矩阵76
5.2.3 刚度矩阵76
5.3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79
5.4 时程分析法81
5.5 推覆分析法(Push-over法)83
5.5.1 Push-over分析方法基本原理83
5.5.2 Push-over分析流程84
5.5.3 塑性铰的定义85
5.5.4 侧向力分布模式85
5.6 小结87
第6章 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89
6.1 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的协同工作机理89
6.1.1 支撑布置方式89
6.1.2 抗侧刚度比90
6.2 结构分析模型92
6.2.1 场地条件92
6.2.2 层数及支撑布置方式93
6.2.3 材料特性及荷载工况94
6.3 多遇地震下的时程分析94
6.3.1 地震记录的选取与调整94
6.3.2 弹性层间位移角94
6.3.3 底层剪力103
6.3.4 底层支撑轴力105
6.4 罕遇地震下的时程分析106
6.4.1 地震记录的选取与调整106
6.4.2 抗侧刚度比变化对弹塑性层间位移角的影响106
6.4.3 底层剪力113
6.4.4 支撑轴力115
6.5 Push-over分析118
6.5.1 结构模型自振周期118
6.5.2 层间位移角118
6.5.3 层间剪力及框架剪力分担率119
6.5.4 塑性铰分布119
6.6 小结122
第7章 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体系基于能量的设计方法124
7.1 支撑框架结构能量理论124
7.1.1 地震输入能量的影响因素124
7.1.2 地震输入能量的计算125
7.1.3 屈曲约束支撑屈服所耗能能力126
7.2 设计方法127
7.3 小结128
第8章 结论与展望129
8.1 主要结论129
8.2 创新点130
8.3 展望131
参考文献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