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工程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业工程导论
  • 蔡启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5663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工业工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业工程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工业工程概述1

1.1 工业工程的定义和职能2

1.1.1 工业工程的定义2

1.1.2 工业工程与管理4

1.2 工业工程的发展史5

1.2.1 工业工程的起源5

1.2.2 工业工程的发展史7

1.2.3 我国工业工程的发展与应用11

1.3 工业工程的特征和意识14

1.3.1 工业工程的基本特征14

1.3.2 工业工程意识17

1.4 工业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18

1.4.1 工业工程的知识范畴与人才素质18

1.4.2 工业工程的应用范围和常用技术20

1.4.3 制造业中的工业工程21

复习思考题23

第2章 流程分析25

2.1 流程与流程管理27

2.1.1 流程的定义27

2.1.2 流程的分类28

2.1.3 流程管理31

2.2 流程的描述方法33

2.2.1 流程图简介33

2.2.2 跨职能流程图符号说明33

2.2.3 跨职能流程图举例34

2.2.4 流程节点描述35

2.3 流程分析与优化37

2.3.1 流程分析与优化的指导思想和作用37

2.3.2 流程优化步骤38

2.3.3 流程诊断39

2.3.4 流程复现41

2.3.5 流程优化41

2.3.6 差异论证49

2.3.7 流程实施50

2.3.8 流程分析与优化实例52

复习思考题57

第3章 程序分析59

3.1 程序分析概述60

3.1.1 程序分析的定义、对象和目的60

3.1.2 程序分析符号61

3.1.3 程序分析技巧61

3.1.4 程序分析时的相应图表64

3.1.5 程序分析的改善对象64

3.2 工艺程序分析65

3.2.1 工艺程序图的内容65

3.2.2 工艺程序图的构成及绘制方法66

3.2.3 工艺程序图的用途67

3.2.4 工艺程序图的分析67

3.2.5 工艺程序图分析实例67

3.3 流程程序分析69

3.3.1 流程程序图的意义与内容69

3.3.2 流程程序图的构成70

3.3.3 流程程序图的作业分析71

3.3.4 流程程序图的实例分析76

3.4 线路图分析80

3.4.1 线路图的意义与内容80

3.4.2 线路图的种类80

3.4.3 线路图的绘制要求80

3.4.4 线路图的分析82

3.4.5 线路图的实例分析82

复习思考题85

第4章 操作分析87

4.1 概述88

4.1.1 操作分析的基本概念88

4.1.2 影响操作的因素89

4.1.3 操作分析的基本要求90

4.2 人机程序图91

4.2.1 人机程序图的基本概念91

4.2.2 人机程序图的分析93

4.2.3 人机程序图分析实例95

4.3 操作程序图101

4.3.1 操作程序图的基本概念101

4.3.2 操作程序图的分析103

4.3.3 操作程序图的分析实例103

4.3.4 操作标准化107

4.4 工组操作程序图108

4.4.1 工组操作程序图的基本概念108

4.4.2 工组操作程序图的分析109

4.4.3 工组操作程序图分析实例109

复习思考题113

第5章 动作分析115

5.1 动作分析概述116

5.1.1 动作分析的基本概念116

5.1.2 动作分析的目的意义和作用118

5.1.3 动作分析的方法118

5.1.4 影响动作时间的变量(因素)119

5.1.5 动作分析式120

5.2 动作程序图121

5.2.1 动作程序图的定义和作用121

5.2.2 动作程序图的构成与绘制121

5.2.3 动作程序图实例122

5.3 动作经济原则123

5.4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及模特排时法136

5.4.1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概念及其特点136

5.4.2 模特排时法138

复习思考题157

第6章 作业测定161

6.1 作业测定概述162

6.1.1 作业测定的定义162

6.1.2 作业测定的目的163

6.1.3 作业测定的应用163

6.1.4 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及特点164

6.1.5 作业测定方法制定标准时间的程序165

6.2 工作日写实166

6.2.1 工作日写实的一般原理166

6.2.2 工作日写实的种类166

6.2.3 工作日写实的步骤168

6.3 测时法174

6.3.1 测时法的概念和任务174

6.3.2 测时法的步骤175

6.3.3 测时法的四种方法177

6.3.4 测时法实例180

6.4 瞬时观察法181

6.4.1 瞬时观察法的概念与特点181

6.4.2 瞬时观察法的原理182

6.4.3 瞬时观察法的一般步骤184

6.4.4 瞬时观察法的主要用途185

6.4.5 瞬时观察法的实例186

6.5 几种评比方法简介187

6.5.1 问题的提出187

6.5.2 速率的研究187

6.5.3 西屋评定法188

6.5.4 点数法189

6.5.5 工作测定189

6.5.6 评比的训练190

复习思考题190

第7章 工时定额191

7.1 劳动定额的基本概念和种类192

7.1.1 劳动定额的概念192

7.1.2 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193

7.1.3 产量定额和工时定额的数量关系193

7.1.4 劳动定额的种类194

7.1.5 劳动定额的作用195

7.1.6 劳动定额制定的影响因素196

7.2 工时消耗的分类196

7.2.1 工时消耗分类的目的196

7.2.2 工时消耗的分类197

7.3 工时定额的制定方法及其技术分析202

7.3.1 经验估工法202

7.3.2 统计分析法205

7.3.3 类推比较法209

7.3.4 技术定额法210

7.3.5 各种制定方法比较212

7.4 工时定额制定的新发展212

7.4.1 计算机辅助工时定额制定213

7.4.2 应用神经网络辅助计算工时定额216

7.4.3 基于ERP系统工时定额的制定218

复习思考题226

第8章 现场管理227

8.1 现场管理概述228

8.1.1 现场管理的含义228

8.1.2 现场管理的特点229

8.1.3 现场管理的原则230

8.1.4 现场管理的目的232

8.1.5 现场管理的任务232

8.2 5S管理233

8.2.1 什么是5S管理233

8.2.2 5S管理的定义、目的、实施要领234

8.2.3 开展5S活动的原则244

8.2.4 5S活动的实施方法245

8.2.5 5S管理的作用248

8.2.6 5S管理的发展249

8.3 定置管理250

8.3.1 定置管理的运作251

8.3.2 定置管理的基本内容255

8.3.3 定置管理应遵循的原则256

8.3.4 定置管理的作用258

8.3.5 定置管理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改进措施259

8.4 目视管理261

8.4.1 目视管理的概述261

8.4.2 目视管理的内容263

8.4.3 目视管理的类别264

8.4.4 目视管理的实施266

8.4.5 目视管理的评估267

8.5 班组管理268

8.5.1 班组管理的定位268

8.5.2 班组管理的基本原则269

8.5.3 班组管理的主要方面270

8.5.4 班组管理的基本方法271

8.5.5 班组长的地位和作用272

复习思考题276

附录1 佑佐EKM系统278

参考文献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