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袁宏道集笺校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袁宏道集笺校 中
  • 袁宏道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4708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13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696页
  • 主题词:古典文学-作品集-中国-明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袁宏道集笺校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十二 广陵集——诗 万历二十五年丁酉(一五九七)517

喜小修至 四首517

与小修夜话忆伯修518

百六诗,为丘大赋 五首519

赴栖霞521

摄山纪游,游者为无念、潘髯、丘大、袁大蕴璞、袁三、潘四及两吴歌 二首521

天开岩523

白鹿泉523

白乳泉524

靳尚祠524

可道人影赞525

绿云庵为苍麓禅人题525

西林庵为从石上人题526

观音庵为一心隐斋上人题526

千佛堂为玉轮上人题527

般若台为无怀上人作527

别无念527

别丘大528

小集张伯实斋头529

问方子公病 二首529

送李季宣北上 二首530

送梅子马督木北上531

花烛诗为顾小侯所建作,时所建娶妇已五年 二首532

集张园分得对字533

日暮533

望乡533

偶成534

别袁中夫534

送蕴璞之通州535

步小修韵,怀景升536

忆潘景升536

从军行赠程生537

寄伯修538

哀殇 二首539

即事540

偶作赠方子540

扬州晓泊541

即事541

赋得迷楼542

小集吴嗣仙斋头542

广陵曲,戏赠黄昭质,时昭质校士归 四首543

集乔光禄斋头544

冬尽偶成545

别小修545

饭王太古馆中546

王太古令郎有父风,即赋546

即事,时京使至547

丁酉十二月初六初度 五首547

游仙诗为胡仲鱼作549

题潘稚恭小像 二首549

偶成550

闻崔氏女拜无念学道,戏柬念师550

梦诗551

感怀作551

石公解嘲诗 有序552

大游仙诗 有序553

雪夜感怀554

侵晓见闺人礼忏554

雪中554

闲行555

雪中看月555

无题556

读书556

闲居556

偶成557

乍晴即事557

放言,效元体 五首558

刘侯宴559

得家报560

陶石篑书至560

何茂倩索游吴诗561

扬州舟中晨起561

子公贫病,无日开颜,闷坐舟中,口占乞笑562

子公贫病,口占乞笑562

题方医卷,方歙人,客高邮563

送洪子崖之归化县563

丁酉除夕言怀作564

卷十三 瓶花斋集之一——诗 万历二十六年戊戌(一五九八)565

戊戌元日,潘景升兄弟偕诸词客邀余及洪子崖知县踏青真州东郊,以云霞梅柳句为韵,余得度字565

题潘生小像,生嗜酒,时将别565

潘景升谷日生,同诸公小集得谷字566

广陵别景升、小修567

过高邮568

淮安舟中 四首568

过露筋祠570

漂母祠570

淮阴侯祠571

经下邳571

宿房村572

纪梦,末句迟之德州诗572

徐州道中573

燕子楼573

子房山谒子房573

过彭城吊西楚霸王574

为杨粉署题小像574

济宁守邀饮南池575

济宁舟中576

拟古乐府 附杂体577

饮马长城窟行577

长安有狭斜行578

结客少年场行578

钓竿行578

秋胡行579

妾薄命579

有所思580

善哉行580

猛虎行581

相逢行582

悲哉行582

门有车马客行583

短歌行584

京洛篇584

鰕?行585

升天行585

棹歌行585

饮方渭津斋中586

德州舟中清明587

青县赠潘茂硕587

入燕初遇伯兄述近事,偶题588

梨花初月夜588

夜深同伯修月下观梨花589

暮春同黄无净、曹季和、黄昭质、家伯修游高梁桥590

三月二十八日曹季和邀游岳祠,置酒灵慧寺中591

宿西山碧云寺水亭上592

卷十四 瓶花斋集之二——诗 万历二十六年戊戌(一五九八)595

出城观柰子花遇大风,至韦公寺而还,同游为顾升伯、李酉卿、家伯修595

古树596

送刘都谏左迁辽东苑马寺簿597

夏初黄无净邀同项玄池诸公及家伯修泛舟三忠祠598

尊经阁偶成599

学斋留梅子马599

送张西麓之任罗平600

秋日同梅子马、方子公、周承明饮北安门水轩600

秋日同梅子马、方子公饮北安门601

游满井601

天坛 四首602

贞寿诗为冯太史母603

古诗为杨中翰母,中翰生十日而亡其母603

香山604

昌平道中604

儿开美殇,江进之书来始知 四首605

得舍弟徐州书 二首606

刘常侍水轩 四首607

尊经阁偶题608

双寺逢本上人608

伯修斋中609

斋中偶题609

坐小修斋中610

送白教谕之昌邑610

送艾教谕之镇安611

别方子公611

冬日杂兴 四首612

遣姬613

闲居 六首614

戊戌初度 四首616

罗隐南、王章甫小集斋中说旧事偶成 四首617

美人临镜 四首618

大人寿日戏作619

冬夜同黄平倩兄弟、董玄宰、家伯修、小修集顾升伯斋中剧谭偶成620

送武冈州判张子之任621

戊戌除夕622

卷十五 瓶花斋集之三——诗 万历二十七年己亥(一五九九)623

己亥元日晨起623

赠黄平倩编修623

人日624

谷日怀潘景升624

灯市和三弟625

十六夜和三弟626

灯市626

题龙腾山房626

王氏双节627

和陆放翁初春遣兴,次原韵627

二月十一日崇国寺踏月628

偶成628

看月629

花朝日白苏斋看梅630

花朝日伯修初度630

柳枝词631

游满井631

游高梁桥632

昌平道中632

裕陵陪祀,示潘尚宝、王太学、弟小修633

长陵634

暮春同谢生、汪生、小修游北城临水诸寺,至德胜桥水轩待月,时微有风沙 二首634

谢在杭、钟樊桐诸兄集郊外635

和韵赠黄平倩636

即事和韵637

送顾升伯出使还吴 二首637

送李湘洲使浙 二首638

送夹山舅令太原 二首639

送黄贞父令进贤640

崇国寺葡萄园集黄平倩、钟君威、谢在杭、方子公、伯修、小修剧饮641

端阳日集诸公葡萄社,分得未字642

和钟君威花字643

和黄平倩落字643

和伯修家字644

和方子公童字644

和小修扫字645

丘长孺自塞上来645

夏日同江进之、丘长孺、黄平倩、方子公、家伯修、小修集葡萄方丈,以五月江深草阁寒为韵,余得五字 二首646

和丘长孺647

和小修647

和方子公648

和江进之648

和伯修649

和黄平倩,平倩有文君盘,出以行酒649

卷十六 瓶花斋集之四——诗 万历二十七年己亥(一五九九)——万历二十八年庚子(一六○○)651

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 四首651

显灵宫夜归653

酒正喧,萧君席上作,时萧居城外654

和江进之杂咏 四首654

丘长孺醉歌,和黄平倩656

德胜桥水轩集诸公诗657

避雨崇国寺三日纪事657

吴人求别诗658

节寿篇658

又 代作659

七月二十一日有忆偶题659

伯修斋中同汪参知诸兄共谭660

秋日集江进之、王以明、方子公、王章甫、小修饮崇国寺,分韵得邦字661

赠王以明纳赀归小竹林662

十景园小集663

九日大慧寺登高,迟家伯修、黄平倩不至663

崇国寺同王章甫、小修看月664

盘山道中嘲宝方、死心、寂子三和尚664

宿千像寺柬钟刺史665

石雨洞666

入盘山666

盘山顶667

游天门开667

戏赠死心和尚,死心以秀才出家 原名文炜669

寒溪道中669

赠大宗长老670

入红螺崄道中纪事 三首670

初入红螺崄671

月夜登良乡塔冈,与子公诸友作别672

过通州673

泾阳驿见王子声壁间韵,怆然有述673

真定大悲阁同王六宇年兄及小修弟登览有述674

赵州观水壁忆真际和尚675

过黄粱祠 二首675

丛台676

繁台张昭甫给谏、竹居王孙邀饮留别676

宿朱仙镇 四首677

卷十七 瓶花斋集之五——记 万历二十七年己亥(一五九九)——万历二十八年庚子(一六○○)681

满井游记681

游高梁桥记682

抱瓮亭记684

文漪堂记685

崇国寺游记687

游盘山记688

游红螺崄记691

良乡三教寺记693

卷十八 瓶花斋集之六——叙 万历二十七年己亥(一五九九)——万历二十八年庚子(一六○○)695

叙姜陆二公同适稿695

叙四子稿697

叙梅子马王程稿699

叙竹林集700

八识略说叙701

时文叙703

顾升伯太史别叙704

送榆次令张元汉考绩序705

送京兆诸君升刑部员外郎序708

雪涛阁集序709

金刚证果引711

浮山九带叙713

卷十九 瓶花斋集之七——传 万历二十七年己亥(一五九九)——万历二十八年庚子(一六○○)715

徐文长传715

醉叟传719

王氏两节妇传721

拙效传723

卷二十 瓶花斋集之八——杂录 万历二十六年戊戌(一五九八)——万历二十八年庚子(一六○○)727

畜促织727

斗蚁729

斗蛛729

时尚730

告病疏731

卷二十一 瓶花斋集之九——尺牍 万历二十六年戊戌(一五九八)——万历二十七年己亥(一五九九)733

答陶石篑编修733

答梅客生开府733

答陶石篑735

答梅客生737

又738

又739

与陈正甫提学739

答王则之检讨741

答吴敦之司理741

答朱虞言司理742

答陶石篑743

答范光父水部744

答梅客生744

孙司李746

兰泽、云泽两叔747

答梅客生747

与陶石篑748

答乐之律749

与李龙湖750

与无念751

寄杨鸟栖752

答张东阿753

又754

答梅客生754

又755

又756

又757

与沈伯函水部757

与李子髯758

与江进之廷尉759

答谢在杭司理760

卷二十二 瓶花斋集之十——尺牍 万历二十七年己亥(一五九九)——万历二十八年庚子(一六○○)763

答李元善763

答毛太初764

答王百谷765

答梅客生766

与郝仲舆767

答沈伯函768

冯侍郎座主769

龚惟长先生770

李龙湖771

答王以明772

焦弱侯座主773

又774

李龙湖774

答陈正甫775

家报776

答无念777

答陶石篑778

答刘光州779

冯琢庵师780

又781

答谢在杭783

答王继津大司马783

答陶石篑785

答李元善785

答王百谷787

答顾秀才绍芾788

答吴观我编修788

陶石篑789

答陶石篑790

李龙湖792

答黄无净祠部793

卷二十三 广庄 万历二十六年戊戌(一五九八)795

逍遥游795

齐物论797

养生主800

人间世804

德充符807

大宗师809

应帝王812

卷二十四 瓶 史 并引 万历二十七年己亥(一五九九)817

一花目819

二品第820

三器具821

四择水822

五宜称822

六屏俗823

七花祟823

八洗沐823

九使令825

十好事826

十一清赏827

十二监戒828

卷二十五 潇碧堂集之一——诗 万历二十八年庚子(一六○○)829

游石洲829

雨中过王官谷香光林 二首830

雨中坐方平弟旃檀馆即事830

旃檀馆雨中限十一韵831

看梅 二首832

送临湘成公还至源寺,寺时有火灾 四首832

送蜀僧往南海834

坐王官谷朋石馆同程彦之分得石字834

和官谷馆字835

法华庵看月江老衲移柏树 五首835

法华庵同诸开士限韵836

又次前韵837

香光林即事,用前韵838

法华庵雨中,诸公以诗相角,限得六韵838

庵中阅经示诸开士,用前韵839

五弟新卜园居,余笑曰:「奈物力不敷何!」社中遂以为韵,作诗嘲之,仍限四章,各四韵 四首840

柳浪馆 二首841

王暗然馆中看梅,余家塾也 二首842

雨久初晴843

风柳844

柳 三首844

祇园理藏完 三首845

伯学斋中话旧感赋846

题伯学斋居846

赋得斜风细雨不须归847

和王以明山居韵 八首848

别程彦之归吴850

洋溪湖嘲沈青平 二首851

柳浪馆月中泛舟852

喜王以明自村中来,同宝方、官谷限韵852

别王以明,用前韵853

潇湘舟中别某禅人854

梦中得诗,醒记中二联,足成之854

岳阳舟中同诸上人语855

汉阳逢丘长孺 二首855

舟中逢周行可856

坐王章甫水明楼856

过赤壁857

赤壁怀子瞻857

寒香858

卷二十六 潇碧堂集之二——诗 万历二十八年庚子(一六○○)——万历二十九年辛丑(一六○一)859

游庐山初入东林雨中859

天池寺860

大林寺宝树 二首860

题天池后岭861

山中逢老僧 七首862

文殊台863

游佛手岩至竹林寺864

明空住柳浪五月,附余舟南下,别于归宗道上,因作柳浪三叠以送之 三首865

过归宗寺866

瀑布866

夜卧青玉峡看月867

芜湖舟中同范长白、念公看月 三首867

登平山阁同江浦诸友论文868

采石蛾眉亭 三首869

白门逢焦师座主 二首870

侯师之水轩 二首870

途中怀大兄诗871

戏题道士洑873

无念同余迎先伯修,赋此为别874

汉阳萧仲子参知山亭清话874

寄黄谕德平倩,兼申玉泉之约875

出城至大别寺题壁876

八月六日舟中,忆去年此日,与大兄都城归义寺别,泫然念及大姑,自云:「明岁二三月当还,出笼不远。」因大笑而别。今大姑与兄俱逝矣,哀哉 五首877

将抵家园作 二首878

舟中偶成 二首879

卷二十七 潇碧堂集之三——诗 万历二十九年辛丑(一六○一)——万历三十年壬寅(一六○二)881

斋中偶同诸友作时艺881

冬尽881

除夕观诸公饮882

除夕偶题 二首882

壬寅元日883

初正偶题883

人日同度门发足上玉泉 二首884

久不到沙市矣,感赋885

雪霁看月,和度门韵,时将发玉泉885

元夕,度门出宫中月饼同赋 三首886

雪中限韵,时寓沙市同度门作 二首886

雪霁后,仍用前韵888

舟中看月,仍用前韵888

迎春日舟中宴坐,限韵889

舟中风雪,迟苏潜夫游玉泉不至,和客韵 二首889

入春屡作雪,不见梅花,仍用雪中韵作古诗悲之890

舟中元夕偶谈郡中旧事891

元夕舟中同马元龙夜话891

舟中夜话赠马元龙892

竹枝词 十二首892

荆州前苦雪引895

荆州后苦雪引896

久雪忽晴,喜而有作897

春江引898

示度门898

白香山三十四岁作感时诗,余今正其时矣,仍次其韵899

放言效白 五首899

食笋,时方正月 七首901

初春暴热,过静者居,限韵903

卷中见亡友王官谷姓字感赋 二首904

舟中与诸上人谈亡友潘雪松事,诗以记之904

哭刘尚书晋川905

苦雪戏作907

卷二十八 潇碧堂集之四——诗 万历三十年壬寅(一六○二)——万历三十一年癸卯(一六○三)909

新买得画舫,将以为庵,因作舟居诗 十首909

期苏潜夫游玉泉,竟月不至,及至而余复以大人病疮归。于其行也,诗以讯之912

花朝和坡公韵912

又是日新晴913

又述旧,西山下有门头村,多精蓝913

和东坡梅花诗韵,今年雪多,梅开不甚畅,为花解嘲,复以自解云耳,同惟长先生作 三首914

侍家大人游太和发郡城,偕游者僧宝方、冷云、尹生也 三首915

荆门道中 二首917

习家池917

习池道中918

大堤女918

天柱峰谒帝919

南岩望绝顶及五龙诸宫有述920

虎耳岩逢不二和尚920

题紫霄太子岩921

七星岩922

岘山道中闻颂汪使君德政,诗以纪之922

入琼台观 二首923

七真洞赠道者924

长生岩逢休粮道者924

游玉虚岩925

隆中偶述925

柳浪馆杂咏 四首926

秋日柳浪馆雨中王以明、刘绳之见过,得迟字928

馆中再用前字寄王以明928

藕塘929

山居929

九日偕诸弟及僧泛舟至和尚桥930

黄平倩至玉泉,以书见要,倍道趋之,马上感旧有作930

玉泉寺同黄平倩庶子赋931

关公祠932

智者洞用平倩韵932

哭夹山先生,时先伯修归窆933

龙湾市934

余蔬食三年矣,偶因口馋,遂复动荤,辄尔有作,用呈诸衲,不独解嘲,兼亦志愧云尔934

生女935

除夕有感935

元日书怀 二首935

柳浪初正936

偶成937

拟将937

偶作937

范生善形家言,自山西还,将归豫章,诗以别之 三首938

卷二十九 潇碧堂集之五——诗 万历三十一年癸卯(一六○三)939

游石洲 二首939

旧太守徐滨岳观察岳阳,偶道敝邑,诗以送之939

代送徐观察940

柳浪馆同龚散木、小修赋得雪中新柳941

和萃芳馆主人鲁印山韵 五首941

月下943

月下偶成943

薙苇943

夏五雨不止944

柳浪偕诸客偶题,时午节将至944

赋得风雨亦来过945

戏题十姊妹花945

早秋晓行入寺946

秋夜独坐看月946

柳浪杂咏 三首946

题澧州沈大夫加恩册947

谢鲁印山惠舟,兼答来什948

书尾以济川见期,非所望也,因述鄙怀以报949

八月十二日同诸公看月水轩949

湖亭对月述怀,同散木赋950

中秋对月同散木作950

秋夜坐月水轩同龚散木、刘绳之赋951

柳浪雨中,时亲朋多自场中归951

两弟自文战归952

偶成952

和散木韵 八首953

再和散木韵 八首955

九月二日盛集诸公郊游,至二圣寺,仍用散木韵 八首958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闱第三报志喜,仍用散木韵,践前约也 八首960

舟行黄金口同散木、王回饮962

又九日,偕诸叔及诸季昆、散木、陈正夫、王回,登高孟溪剧饮963

和散木登高之作964

赠陈正夫964

寄小修965

卷三十 潇碧堂集之六——诗 万历三十一年癸卯(一六○三)——万历三十二年甲辰(一六○四)967

村居杂题 二首967

散木和前诗,仍用韵答 二首968

再和散木韵 二首969

山中旧斋969

集沈青平斋限韵 二首970

斋中闲夜小集 二首971

岁暮书怀得风字 二首971

次峰字韵 二首972

答鲁印山见贺新居之作973

小竹林蜡梅盛开,兼赠主人974

水仙花974

癸卯初度,筵中示社友及两弟975

和僧韵,因赠975

甲辰元旦,饮刘绳之梅花下听歌,时一衲在侧975

谷日小集五弟春草堂,得谷字限韵976

和谷字韵976

看梅,用前韵977

代广陵姬用前韵978

集五弟春草堂978

看纸鸢979

花朝月下泛舟,限四韵979

浣溪庄落成,同社中诸友赋 二首979

赋得溪上落花980

余友黄鹄生与所昵相去二舍,为置符以召,各藏其半,题曰花信风。社中雅其事,作诗咏之 二首981

清明982

雨中集龚名世平远楼982

偕崔晦之过二圣禅林,时诸衲子出纸索书,戏得猪字983

石马庄夜集得封字983

甲辰会榜题名至时,旧友及诸弟在场屋者皆被落,因及之984

四弟旃檀馆即事984

和散木韵 二首985

集子静水明楼听歌,仍和散木韵986

散木方鳏,誓不娶,诗以嘲之,仍用前韵986

偶成示卫道人,用前韵987

竹香 二首987

喜小修至自燕988

竹林,限四韵 二首989

竹林为官谷物,今属小修,四岁中凡三易主矣。余频年兴作,故后半以自箴,仍用前韵990

偶成990

碧鲜楼小集谈养生991

甲辰午节观竞渡 二首991

偶成992

湖上碧酣楼落成992

暑中舟行入村舍,偕冷云及明教居士 二首993

初入村居 二首994

七月六日994

山中995

山中限韵995

吴生贫甚,所遭辄奇,诗以送之 二首995

卷三十一 潇碧堂集之七——诗 万历三十二年甲辰(一六○四)997

入德山舟中,偕寒灰、冷云、雪照诸衲子及云影居士月中有述997

舟中望黄山998

中秋偕诸衲泛舟洞庭999

甲辰中秋后二日,礼德山鉴大师塔,偶成四偈,示同行诸衲 四首999

秋夜宿德山玩明1000

龙君御载酒过德山见访,一别十三年矣,感念存没,不觉凄然。已复自笑,举觥相乐,遂大醉1001

龙君超邀余过新置山庄,庄在翠微中,甚幽僻 四首1002

德山遇大智,龙湖旧侣也 二首1003

德山简刘宪使 二首1004

德山遍入诸岩壑1005

答龙君御见忆之作。君御诗云「我家德山不得住」,故末句云云,用博一笑。次篇聊为解嘲,亦可作一段公案也 二首1005

德山闻长嫂去世,恸念伯修,感而有作 二首1006

别龙君超、君御兄弟1007

夜深不寐,起视星文,遂成谜语,戏别君御兄1007

答君御诸作 四首1008

九日登高河洑山1009

夜入桃源县月中1010

望渌萝山,有怀江渌萝年兄1011

题桃源县1011

入桃花源 四首1012

伏波将军避暑石室 二首1013

穿石1014

水心崖1015

桃花源和靖节韵1015

桃花流水引 十首1016

托龙君超为觅仙源隐居,诗以寄之1019

竹枝词,时阻风安乡河中 四首1019

送寒灰入参上兼访陈遇卿 四首1021

九月二十九日同罗服卿及社中诸兄弟登高二圣寺,用扇头韵 二首1022

服卿访余柳浪不遇,俟我沙头,既归,服卿再至,遂用韵赠之1023

唐尧胤自贵竹过访,用君御韵奉赠,唐昨岁出闽1023

唐尧胤以诗见投,用韵奉答,唐从贵竹来1024

闰九月一日,罗服卿、唐尧胤、王以明、刘绳之、王连玉及方平、无烦两弟,夜集斋头,得成字1025

筼筜谷七夕露坐1026

卷三十二 潇碧堂集之八——诗 万历三十二年甲辰(一六○四)1027

送唐尧胤北上1027

灯下观菊花影,同社中诸友赋 八首1028

送罗服卿还夷陵,兼柬陶孝若年兄1030

五弟清梵阁落成,闰九月九日同邹伯学、王暗然、王连玉、刘绳之、方平弟觞其上,得清字1031

闻省城急报1032

闰九月菊1032

过五弟天花馆,同郝公琰、王尚父小酌1033

月下坐小阁1033

秋夜痛饮李上舍家,和公琰韵1034

郝公琰邀过禅堂访诸高衲 二首1034

过法华练若1035

夜话清梵阁,限韵1036

赋得野竹上青霄,拈三江韵1036

和五弟韵1037

过田我在鹤墅1038

看诸友弈 二首1038

初冬夜同郝公琰、龚散木闲谈1039

风林纤月落 四首1039

夜话春草堂,限韵 三首1041

喜苏潜夫至柳浪,座上限韵 三首1042

集方平弟绿荫堂古槐下,即事限韵1043

郡人来,言楚宗事久未得旨,感赋 二首1044

小修久住沙市,苏潜夫迟之十余日矣,雨中集刘绳之高斋,小修忽至,赋得十灰1045

赋得裙拖六幅潇湘水1046

赋得欢场害马1046

乍寒集王连玉宅小饮1046

集小修筼筜谷偶成1047

月下过小修净绿堂,试吴客所饷松萝茶1048

丈石居小集送苏潜夫,得风字1048

代送苏潜夫1049

夜坐读少陵诗偶成1049

王回先一夕尚痛饮叫笑如常时,侵晓三弟来,云回病且革,以为戏也。急往观之,回奄然逝矣。遂为长律哭之1050

送郝公琰南下1051

和东坡聚星堂韵1051

甲辰初度 四首1052

十二月十七日五弟初度1053

五弟生日,同诸公集春草堂,得文字1054

又次三弟韵1054

立春日偶题1054

梅花 二首1055

卷三十三 潇碧堂集之九——诗 万历三十三年乙巳(一六○五)1057

乙巳元日1057

外甥毛云花烛诗,时年甚小1057

人日自笑1058

寄黄平倩庶子 二首1059

寄曾长石太史1060

夜起同廖道人扣王生门索酒,酒行而雷电大作,众皆辟易,余兴益豪,至子夜乃休 二首1060

曾长石诗来约以寒食见过,用韵答之1061

春分忽大雪,同小修赋1062

苦雨1062

乍晴述怀1063

长石过访,共宿二圣禅林,次日至柳浪,遂有三峡之约1063

新晴1063

送惟长先生归窆途中偶成1064

曾退如太史返棹江干,雨甚,宿杨上舍家,令门僧持卷来观,夜坐有怀,敬题其末 二首1065

泛舟便河 二首1066

送苏潜夫北上1066

游章台寺和小修韵 四首1067

午日沙市观竞渡感赋1068

夏日同龙君超、傅仲执、萧季星、龚散木、彭长卿、崔晦之、小修、王小白泛舟便河,得桥字1069

又和龙君超韵1071

刘元质宅宴,得金字1071

龙君超邀集章台,以看花台为韵,偕游为林伯雨、傅仲执、刘元质、萧季星、崔晦之、小修 三首1072

陶不退以容城谕丁内艰归滇中,至敝邑殇其令子,遂瘗焉,于其行也,诗以送之 二首1073

七夕偶成 二首1074

病起新霁见月,乙巳中秋夕也1075

林兰阁同王以明先生及尚父、谢道人小集偶成1075

送君超兄还武陵 二首1076

龙堂招提观影戏,精绝入解,前此未有,汪师中、龙君超皆有作 三首1076

醉归,口占示凡公、响泉道人1078

当阳僧来邀游青溪、紫盖诸胜 二首1079

登遨游冢有感作,示凡公、响泉道人1080

将入青溪,值雨雪,凡公有诗见促,用韵答之1080

代青溪道士见招1081

读经罗汉赞为黄竹石题1081

送雪照还吴1082

又代作1082

暮鸟投林和张明教 三首1082

乙巳初度口占 二首1084

乙巳除夕1084

卷三十四 潇碧堂集之十——诗 万历三十四年丙午(一六○六)1085

谢于楚、陶孝若见访柳浪,得风字1085

春日同谢于楚、周观国、小修、李澄之、王尚夫、崔晦之、刘绳之过智者堂访度门法师,得心字,时度门难后至此1085

谢于楚由川入楚,将东归歙复北上,有姬在燕也1087

雁字 十首1087

送王以明先生赴南都试1090

诸衲见过1091

哭江进之 十首 有序1091

送周观国还会稽,兼寄陶周望兄弟 二首1096

曾退如、雷何思过柳浪湖,时退如初度,有诗见示,次韵答之1097

曾、雷二太史过柳浪,用杜韵 二首1097

和退如舟中韵,退如访道回家,有新姬,并以为嘲1098

黄平倩久无书,有僧自蜀来传其厌世,余不信。数日后,陶周望书来云,闻平倩有疾,且求消息于余。余谓小修曰:必无他。诗以志之1099

西来僧云平倩初病痹,今已痊复,志喜1099

彭长卿自武陵至公安,游甚困,便欲由梁之鲁入都,歌以送之1100

卷三十五 潇碧堂集之十一——叙 万历三十二年甲辰(一六○四)——万历三十四年丙午(一六○六)1103

叙呙氏家绳集1103

叙曾太史集1105

监司周公实政录叙 代1107

郝公琰诗叙1109

识伯修遗墨后1111

谢于楚历凷草引1112

陶孝若枕中呓引1114

张茂才时艺小引1115

坛经节录引1116

赏心集引1118

吴长统行卷引1119

卷三十六 潇碧堂集之十二——叙 万历二十八年庚子(一六○○)——万历三十四年丙午(一六○六)1121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1121

送徐太府见可入计序1123

送刘学博序1125

送潜江潘明府伯和入计序1126

送叶使君还朝序1128

寿洪太母七十序1130

寿李母曹太夫人八十序1132

邑钱侯直指疏荐序11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