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李提摩太在华宗教与社会实践研究 1870-1916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李提摩太在华宗教与社会实践研究 1870-1916](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0977797.jpg)
- 何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001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李提摩太(1845~1919)-人物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李提摩太在华宗教与社会实践研究 1870-191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子1
导论4
第一节 研究背景4
一 “冲击—回应”:解释中国社会变革的外部模式框架5
二 “中国中心观”:解释中国社会变革的内部研究视角6
三 后现代思想对解释中国社会变革的启示8
四 关于传教士与中国社会的研究综述9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11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13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材料17
一 文本资料中的田野工作17
二 历史人物的个案研究20
第一章 基督教传教士入华的历史背景22
第一节 19世纪60年代前的中国与世界22
一 西域交通时期23
二 海上交通大发展时期25
第二节 基督教传教事业的发展29
一 宗教改革运动及基督教发展新特点30
二 基督教的海外传教事业33
三 基督教入华的进程36
第三节 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宗教政策39
一 秦汉至明代以来的中国外来宗教政策39
二 清朝的基督教政策42
第四节 李提摩太入华传教的社会条件解读47
第二章 救赎大众:李提摩太与中国地方社会50
第一节 从游历到定居的在华生活50
一 初到烟台摸索生存50
二 宁海城和青州城的租房风波52
第二节 山东、山西两省的赈灾活动55
一 “丁戊奇荒”期间山东和山西的灾情与官赈概况55
二 李提摩太倡导的国际性赈灾行为67
第三节 李提摩太深入中国地方社会的行动逻辑88
第三章 宣传西学:李提摩太与中国中层社会92
第一节 为传播西学积累受众群体92
一 针对官员和学者的西学演讲92
二 与官员、学者的社会交往94
第二节 主事广学会97
一 阻力与新机遇97
二 常规工作100
三 争取晚清政治精英的支持105
第三节 李提摩太对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文化渗透110
第四章 顾问政治:李提摩太与中国上层社会113
第一节 李提摩太与维新变法运动113
一 联络维新派与晚清政治精英114
二 参与维新派组织活动121
三 挽救维新失败的危机123
第二节 李提摩太与庚子新政124
一 教育办学以平息教案、推进改革125
二 与晚清政要论辩新政130
第三节 李提摩太与辛亥革命133
一 反对暴力革命:对孙中山的劝说与评价133
二 赞赏与失望:对袁世凯的双重态度135
三 “尚贤堂”的改革讨论136
第四节 李提摩太与中国社会上层精英的政治共谋137
第五章 勾连世界:李提摩太与国际社会141
第一节 宗教性的国际活动141
一 为在华基督教传教事业争取国际支援141
二 考察亚洲地区基督教传教工作151
三 寻访亚洲的佛寺151
第二节 倡议推进和平运动153
一 在满洲建立国际红十字协会154
二 宣传王子和平联盟观点155
三 建议成立多国联盟组织156
第三节 李提摩太纵横联结中国与国际社会159
第六章 传播福音:李提摩太与中国基督教162
第一节 传教方式的探索162
一 三种布道形式162
二 两个传教计划164
三 文字工作174
四 宣教成果177
第二节 教会管理工作178
一 指导与组织教徒179
二 教会基地建设181
三 促进在华基督教传教士联盟的形成182
第三节 争取在华基督教合法性的努力185
一 福音联盟的成立与面见英国公使185
二 代表教会上书北京186
三 被朝廷任命为新教差会的代表190
第四节 接通基督教与汉化佛教191
一 早期的佛教接触192
二 参观中国佛教名寺193
三 深入了解大乘佛教196
第五节 李提摩太践行的基督教本土化201
结论203
一 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化的有限选择203
二 内部的他者207
三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机制与特点的思考209
主要参考文献212
后记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