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病毒学检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病毒学检验](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0980547.jpg)
- 裴晓方,于学杰主编;陆家海,陈延,曲章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0428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病毒学-医学检验-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病毒学检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病毒与病毒学检验1
一、病毒学前历史1
二、病毒的发现2
三、病毒的培养与观察4
四、病毒的鉴定5
第二节 病毒学检验的内容与应用范围6
一、病毒学检验的一般原则6
二、病毒学检验的主要内容和特点9
三、病毒学检验的应用范围12
第三节 新发传染病病毒的检测策略14
一、影响新发传染病的因素14
二、样品收集16
三、分离新病毒17
四、分子生物学鉴定新病毒17
第一篇 病毒学检验技术23
第一章 细胞培养技术23
第一节 细胞培养概述23
一、体外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24
二、组织细胞培养种类27
三、细胞系的建立、保存和鉴定28
第二节 细胞培养技术29
一、细胞培养的基本设施与条件29
二、细胞准备32
三、细胞污染监测与防控38
第三节 细胞培养技术在病毒学检验中的应用40
一、病毒的分离培养及鉴定40
二、病毒定量检测46
三、药物体外抗病毒试验47
四、肿瘤病毒致癌机制研究48
第二章 鸡胚和动物接种技术50
第一节 鸡胚接种技术50
一、鸡胚的结构与生理51
二、鸡胚的孵育和检查52
三、鸡胚的接种途径及方法52
四、病毒的检测56
第二节 动物接种技术57
一、实验动物的种类与基本操作方法58
二、动物接种后的观察、标本采集和处理63
三、使用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65
四、病毒学检验中动物实验的基本步骤66
五、病毒学动物实验应注意的问题67
第三节 鸡胚和动物接种技术在病毒检验中的应用67
一、在病毒分离中的应用67
二、在病毒鉴定中的应用69
三、在病毒性疾病发病及免疫研究中的应用69
四、在抗病毒药物和病毒疫苗效果及安全性检测中的应用69
五、疫苗的研制70
第三章 病毒核酸检测与分析技术71
第一节 核酸杂交技术71
一、基本原理71
二、核酸探针的制备72
三、Southern印迹76
四、Northern印迹78
五、其他核酸杂交技术79
第二节 核酸扩增技术81
一、聚合酶链反应81
二、其他的靶序列扩增方法89
三、探针扩增方法91
四、信号放大技术91
五、核酸扩增方法在病毒检测中的局限性92
第三节 基因芯片技术93
一、基因芯片定义93
二、制作方法94
三、检测技术95
四、分析与实验设计95
五、在病毒学检验中的应用96
第四节 病毒基因分型技术97
一、病毒基因组的概念和特点97
二、基因分型的传统方法99
三、基因分型的新方法101
四、基因分型的应用102
第五节 病毒核酸变异分析104
一、病毒核苷酸序列变异的生物学基础104
二、病毒核苷酸序列变异分析中靶标序列的选择策略与方法106
三、病毒核苷酸序列数据的来源107
四、序列整理分析108
五、解决在实验设计中的不可避免的遗传异质性111
六、使用MEGA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111
第四章 病毒抗原与抗体检测技术117
第一节 免疫荧光技术118
一、概述118
二、免疫荧光试验120
三、免疫荧光显微技术123
四、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124
第二节 酶免疫技术127
一、概述127
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31
三、免疫酶染色试验134
第三节 放射免疫技术135
一、概述135
二、放射免疫分析140
第四节 中和试验、血凝试验及其他检测技术141
一、概述141
二、中和试验141
三、血凝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145
四、补体结合试验149
五、单克隆抗体技术151
第五章 电子显微镜观察技术154
第一节 电子显微镜简介154
第二节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本的一般处理方法及技术156
一、载网156
二、负染技术157
三、超薄切片制样技术165
四、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168
第三节 病毒形态检测结果的分析172
一、针对病毒负染检测结果的分析172
二、针对病毒超薄切片检测结果的分析173
三、病毒形态举例173
第二篇 常见各类病毒的检验189
第六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及其检验189
第一节 临床表现与标本采集190
一、临床表现类型190
二、标本采集与注意事项190
第二节 常见呼吸道感染病毒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192
一、正黏病毒/流感病毒193
二、副黏病毒197
三、鼻病毒和其他小RNA病毒科病毒199
四、冠状病毒200
五、腺病毒202
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204
第三节 实验室检测205
一、标本类型与处理205
二、直接检测病毒206
三、病毒分离与鉴定207
四、血清学诊断209
五、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实验210
六、实验方法的选择与报告211
第四节 预防与治疗211
一、呼吸道病毒感染预防212
二、呼吸道病毒感染治疗212
第七章 胃肠道感染病毒及其检验214
第一节 肠道病毒及其检验214
一、临床表现与标本采集215
二、肠道病毒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219
三、实验室检测226
四、预防与治疗229
第二节 腹泻病毒及其检验231
一、临床表现与标本采集231
二、常见腹泻病毒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232
三、实验室检测235
四、预防与治疗238
第八章 皮肤和黏膜感染病毒及其检验240
第一节 临床表现与标本采集241
一、临床表现类型241
二、标本类型与采集245
第二节 常见皮肤和黏膜感染病毒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246
一、痘病毒246
二、疱疹病毒248
三、乳头瘤病毒252
第三节 实验室检测253
一、标本类型与处理254
二、直接检测病毒254
三、病毒分离和鉴定257
四、血清学诊断258
五、新型疱疹病毒的实验室诊断260
第四节 预防与治疗260
一、天花260
二、单纯疱疹病毒260
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261
四、人巨细胞病毒261
五、EB病毒262
六、乳头瘤病毒262
第九章 眼部及心血管感染病毒与检验264
第一节 眼睛病毒感染264
一、腺病毒引起的眼部感染265
二、狂犬病毒引起的眼部感染268
三、疱疹病毒引起的眼部感染272
第二节 心血管感染的病毒275
一、临床表现与标本采集275
二、心血管感染病毒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277
三、实验室检测278
四、预防与治疗279
第十章 肝炎病毒及其检验281
第一节 临床表现与标本采集281
一、临床表现类型281
二、标本类型与采集283
第二节 常见肝炎病毒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283
一、甲型肝炎病毒283
二、乙型肝炎病毒285
三、丙型肝炎病毒291
四、丁型肝炎病毒293
五、戊型肝炎病毒294
第三节 实验室检测295
一、标本类型与处理296
二、直接检测病毒297
三、病毒分离与鉴定297
四、血清学诊断300
五、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检测305
六、肝炎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305
第四节 预防与治疗306
一、HAV和HEV306
二、HBV和其他肝炎病毒307
第十一章 出血热病毒及其检验310
第一节 临床表现与标本采集310
一、临床表现类型310
二、标本类型与采集312
第二节 常见出血热病毒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313
一、布尼亚病毒314
二、丝状病毒318
三、沙粒病毒326
第三节 实验室检测328
一、安全问题328
二、实验室病原学检测328
三、临床实验室检测331
第四节 预防与治疗332
一、布尼亚病毒332
二、丝状病毒333
三、沙粒病毒334
第十二章 虫媒病毒及其检验336
第一节 临床表现与标本采集337
一、临床表现类型337
二、标本类型与采集341
第二节 常见虫媒病毒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342
一、生物学特征342
二、流行病学特征346
第三节 实验室检测353
一、标本类型与处理353
二、检测方法354
第四节 预防与治疗359
一、预防359
二、治疗360
第十三章 反转录病毒及其检验362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362
一、临床表现与标本采集363
二、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365
三、实验室检测370
四、预防与治疗374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375
一、临床表现与标本采集375
二、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376
三、实验室检测377
四、预防与治疗378
第十四章 朊粒及其检验379
第一节 临床表现与标本采集379
一、临床表现类型379
二、标本类型与采集380
第二节 朊粒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381
一、生物学特征381
二、流行病学特征385
第三节 实验室检测385
一、标本类型与处理386
二、检测方法386
第四节 预防与治疗389
一、朊粒病的防治原则389
二、朊粒病的治疗389
参考文献391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