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区域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环境综合治理和农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区域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环境综合治理和农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 沈国舫,石玉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2615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农业资源-资源分配-研究报告-中国;区域环境:生态环境-环境治理-研究报告-中国;农业经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区域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环境综合治理和农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在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研究”成果汇报会上的讲话(代序)&回良玉2

综合报告2

第一章 农业成就与问题2

一、成就2

(一)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2

(二)农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3

(三)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3

二、问题3

(一)农业发展受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制约4

(二)农业生产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双重挑战5

(三)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矛盾突出5

(四)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与劣势并存6

(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拉大6

(六)农业科技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7

第二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9

一、国内外农业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9

(一)国内农业的大环境和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9

(二)国际农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10

二、实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11

(一)立足国内,基本自给11

(二)适度进口,减轻资源环境压力13

(三)发挥优势,促进交换15

三、规避风险,构建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16

(一)保护农业环境,节约利用农业资源,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16

(二)确保商品口粮,建立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16

(三)加强完善粮食、农产品贸易管理17

(四)加大对农业、农民的保护与支持19

(五)切实实施科教兴农战略19

第三章 保障粮食与食物安全20

一、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与食物安全现状与发展态势20

(一)粮食增长正处于艰难的爬坡过程20

(二)正在向粮食进口大国方向靠近21

(三)粮食主产区整体生产能力降低21

(四)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低23

(五)食物结构与营养得到较大改善,贫困地区营养不足与部分人群营养过剩问题并存23

(六)中长期粮食需求压力将持续加大23

(七)近10年来粮食单产提高甚少,粮食增产的科技储备不足24

二、粮食与食物安全保障途径25

(一)合理确定粮食自给率25

(二)保障口粮供应26

(三)推行各级政府的粮食安全责任制27

(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加强粮田基本建设27

(五)强化南方粮食生产能力,遏制南方粮食生产下滑趋势28

(六)鼓励适度扩大粮田经营规模,积极制定对粮农补贴政策28

(七)探索解决大面积粮食均衡增产新技术与新途径28

(八)以营养目标为依据,调整食物生产结构29

(九)制定以节约为原则的新型食物产业政策,提高食物加工利用水平29

(十)从管理体制入手解决食物质量安全30

第四章 节约高效利用农业资源31

一、农业资源态势31

(一)耕地持续减少,占优补劣现象突出,总体质量有所下降31

(二)灌溉面积缓慢增长,农业用水量稳中有降,占国民经济用水份额不断减少32

(三)草地资源消失过快,利用粗放,超载放牧,退化严重33

(四)技术对于资源替代作用日益显现33

二、农业资源保证程度33

(一)保证1.2亿公顷(18亿亩)耕地保有量形势十分严峻33

(二)灌溉面积可发展到6000万公顷(9亿亩),黄淮海地区缺水问题依然突出34

(三)农业资源综合潜力匡算35

三、农业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主要措施35

(一)确保耕地数量,着力提高质量,提高耕地利用率36

(二)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大力节水39

(三)合理利用草地41

(四)重点建设8个农业资源潜力区,大幅度提升农业资源的生产能力43

第五章 保护和治理农业生态与环境44

一、农业生态问题与评价44

(一)治理初见成效44

(二)问题依然严峻45

(三)潜在威胁堪忧47

(四)原因分析48

二、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与评价48

(一)我国农业和农村污染形势48

(二)中国农业和农村污染综合评价和预测50

(三)工业和城市污染对农业和农村的影响51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容忽视56

三、防治对策与建议56

(一)把保护农业生态、农村环境列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56

(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56

(三)因地制宜,分区治理57

(四)加大农业、农村环境治理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57

(五)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57

第六章 农业结构调整58

一、农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58

(一)种植业结构中粮食生产比重显著降低,经济和园艺作物发展迅速,粮经矛盾呈现58

(二)养殖业高度发展与饲料供应不足的矛盾突出59

(三)草食家畜比重小,生产力低下,畜牧业基本属于耗粮型结构体系60

(四)林地生产力低,木材供求严重失衡,挤压非林地资源,林粮争地矛盾激化61

(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但整体依然落后61

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63

(一)确保粮食播种面积63

(二)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产值64

(三)提高饲料饲草在种植业中的比重65

(四)继续调整农牧结构,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比重65

(五)调整耗粮型家畜与节粮型家畜的比例66

(六)加快水产业发展66

(七)利用边际土地,发展生物质能源67

第七章 农业区域布局调整68

一、种植业区域布局态势与调整68

(一)农作物区域布局态势68

(二)种植业区域布局调整71

二、畜牧业区域布局态势与调整72

(一)畜产品生产布局态势72

(二)畜牧业布局调整75

三、渔业区域布局态势与调整76

(一)渔业区域布局态势76

(二)渔业区域布局调整76

四、林业区域布局态势与调整76

(一)林业区域布局态势76

(二)林业区域布局调整77

五、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态势与调整78

(一)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态势78

(二)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调整78

第八章 农业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与协调发展82

一、三大农业区域主体功能定位82

(一)东部沿海农业区82

(二)中部农业区83

(三)西部农业区84

二、农产品供给基地布局85

(一)25片全国性农产品供给基地85

(二)13片区内消费型粮食生产基地87

三、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农村发展89

(一)农村贫困现状及存在问题89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91

(三)贫困地区扶贫措施政策建议92

四、促进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93

(一)加强农业区域协调立法94

(二)建立完善农业区域政策94

(三)实施粮食生产与生态建设补偿94

(四)均衡区域农村公共服务95

(五)建设全国农产品统一大市场95

第九章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96

一、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96

(一)农业科技贡献率、推广率、普及率偏低96

(二)农业科技滞后的原因分析97

二、提高农业创新能力的途径与对策98

(一)农业科技研究主攻方向98

(二)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98

(三)加大国家对农业科技的投入99

(四)加强农业教育99

第十章 基本结论和建议100

一、基本结论100

(一)我国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严重不足,制约着农业发展100

(二)农业生态治理初见成效,但土壤侵蚀、土地沙化依然严峻,潜在威胁堪忧,农业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头号问题100

(三)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矛盾突出,将长期影响国家粮食安全101

(四)国际农产品市场近年来有重大变化,主要农产品贸易量持续增长,而且还有增长潜力(近期的拉美及中长期的非洲)101

(五)农业结构调整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仍不够完善合理101

二、建议102

(一)坚定不移地建设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102

(二)在全球化浪潮中,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农业发展战略102

(三)加大反哺农业力度,实施可持续的粮食和食物安全保障战略103

(四)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继续推进优化区域布局103

(五)“科教兴农”战略须进一步重申和强化104

项目及课题组成员名单105

课题报告110

报告一 可持续的中国粮食安全与食物安全战略110

一、粮食安全与食物安全的概念110

二、中国可持续的粮食(食物)安全的态势111

三、提高粮食(食物)生产的潜力和障碍潜力发挥的因子117

四、国际粮食(食物)安全的态势121

五、发展战略对策建议124

六、建议战略的可行性及风险分析127

主要参考文献131

课题组主要成员133

报告二 农业资源合理配置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研究134

一、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状况及问题分析134

(一)农用地比重大,后备土地有限,耕地态势堪忧134

(二)农业用水减少,灌溉面积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137

(三)草地资源消失过快,利用粗放,过牧超载,退化严重140

(四)资本和技术对于耕地和水资源具有替代作用,但是替代的成本会越来越高142

(五)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但粮食生产形势依然严峻142

二、水土资源潜力与农业综合生产力146

(一)未来25年耕地保有量方案设计146

(二)灌溉面积潜力与农业需水149

(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154

三、重点区域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与农业综合发展157

(一)三江平原(水稻、大豆为主)综合农业区157

(二)松嫩平原(玉米、大豆为主)综合农业区159

(三)黄淮海平原(小麦、棉花、大豆、肉牛为主)综合农业区162

(四)长江中游平原与江淮(水稻、棉花、油菜、水产养殖为主)综合农业区164

(五)四川盆地(生猪、水稻、油菜、柑橘为主)综合农业区165

(六)桂南、粤西、滇西南(甘蔗与热带、南亚热带水果为主)综合农业区167

(七)新疆(棉花为主)综合农业区168

(八)内蒙古东部草原(乳肉为主)综合农业区170

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战略与措施172

(一)确保耕地数量,着力提高质量,提高耕地利用率172

(二)加强节水农业建设,提高农业水资源保证度176

(三)全面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大力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179

(四)高效利用湿润草原,加速开发南方草地,提高草地综合生产能力181

主要参考文献188

课题组成员名单190

报告三 农业生态问题及其综合治理对策192

一、我国农业生态现状与基本评价192

(一)治理初见成效192

(二)问题依然严峻199

(三)潜在威胁堪忧204

二、我国农业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208

(一)自然因素208

(二)社会经济因素209

(三)政策因素212

(四)发展理念与技术因素215

三、农业生态问题综合治理对策与建议216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一,确立现代生态农业的主导战略地位216

(二)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217

(三)重视传统知识的保护与挖掘和已有经验的总结与提高218

(四)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农业生态工程219

(五)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科学研究和能力建设221

主要参考文献222

课题组成员名单223

报告四 农业环境污染的系统分析和综合治理224

一、我国农业和农村污染现状及其影响224

(一)化肥污染及其影响225

(二)畜禽养殖污染及其影响227

(三)作物秸秆的污染和影响230

(四)农药的污染和影响233

(五)农膜污染和影响235

(六)农村生活污染236

(七)农业和农村污染分区与预测238

(八)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管理和控制存在的问题246

二、我国工业和城市对农业环境的影响248

(一)酸沉降对农业和农村环境的影响248

(二)污水灌溉对农业环境的影响249

(三)工业和城市固体废物对农业和农村环境的影响253

三、对我国区域农业污染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256

主要参考文献259

课题组成员名单262

报告五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布局263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与现状评价263

(一)农业基本发展状况264

(二)当前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280

二、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布局发展目标290

(一)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目标290

(二)农业区域布局战略目标301

三、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布局的建议311

(一)农业结构调整建议311

(二)农业区域布局建议314

(三)粮食安全保障建议315

主要参考文献317

附件1 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化布局分区标准318

课题组成员名单319

报告六 农业功能分区与食物安全战略研究320

一、农业多功能综合分区与区域功能定位320

(一)农业多功能的地域分异特征320

(二)农业多功能综合分区方案322

(三)区域农业主体功能定位323

二、重点地区农业综合发展战略329

(一)东北区329

(二)黄淮海区331

(三)长江中下游区332

(四)西北内陆区333

三、我国农业区域协调性特征334

(一)农业区域协调的概念与内涵334

(二)我国省际农业区域协调性状况335

(三)促进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336

四、粮食产销区协调发展问题337

(一)粮食产销区不协调的突出表现337

(二)协调发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339

(三)促进产销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340

五、生物质能源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342

(一)国内外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342

(二)生物质能源发展对农业与粮食安全的影响344

(三)我国应对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345

六、我国食物浪费问题347

(一)食物各环节浪费现象严重347

(二)现阶段餐饮浪费现象突出348

(三)食物浪费的原因分析350

(四)减少浪费的措施350

七、居民膳食结构变化问题351

(一)居民膳食结构变化的3个阶段352

(二)居民膳食的变化特点353

(三)区域居民膳食消费比较354

(四)促进居民合理膳食消费的对策建议355

八、农业投入品对食物质量安全的影响357

(一)我国主要农业投入品的现状分析357

(二)农业投入品影响食物质量安全的主要方式358

(三)区域主要农业投入品的比较359

(四)减少农业投入品对食物质量安全危害的对策措施360

主要参考文献361

课题组成员名单363

后记3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