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课程教师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邱德乐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753165607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07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课程教师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自序1
导论 教师的课程与课程的教师1
上编 课程论3
导言3
第一章 课程实质论5
第一节 课程的实质5
一、国内外学者对课程实质的解释6
二、课程实质阐释的思维视点7
三、课程实质的多层次含义8
第二节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质11
一、经验的含义12
二、经验的结构解析14
三、新课程的实质21
第二章 课程改革论23
第一节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23
一、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23
二、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25
第二节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理路27
一、改革宗旨:以人为本,趋向人性28
二、改革目标:发展个性,健全人格29
三、改革路径:基于交往,回归生活30
四、改革重心:实现“返魅”,重建概念31
第三节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36
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动因36
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37
三、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38
四、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策略42
第三章 课程实施论(上)43
第一节 课程实施概述43
一、课程实施含义的已有解释43
二、课程实施含义的尝试性阐释46
三、课程实施的途径与范围49
第二节 课程实施的教学形态50
一、传递—接受式51
二、指导—自学式51
三、暗示—领悟式52
第三节 课程实施的非教学形态53
一、自主学习式54
二、对话式55
三、探究式56
四、批判式57
第四章 课程实施论(下)60
第一节 课程实施中的教材开发60
一、教材的一次开发和二次开发60
二、教材的三次开发62
三、教师如何成为三次开发的促进者65
第二节 课程实施中的学生精彩观念激发66
一、学生的精彩观念67
二、学生精彩观念激发的策略67
三、学生精彩观念激发的价值77
第五章 自主课程论79
第一节 自主课程概述79
一、自主课程的概念79
二、自主课程的基础81
三、自主课程的意义81
四、自主课程的可行性82
第二节 自主课程的特征84
一、目标:个性发展与个人化84
二、内容:个体发展为核心85
三、决策与管理:学生为主体86
第三节 自主课程的实施87
一、国家层面实施87
二、学校层面实施88
三、教师层面实施89
四、学生层面学习89
第六章 课程领导论91
第一节 学校课程常规管理91
一、课程表编制91
二、备课管理95
三、观课管理96
四、评课管理99
第二节 学校课程人本位领导101
一、人本位领导的魅力与价值102
二、人本位领导的目标103
三、人本位领导的关键105
四、人本位领导的视野与策略107
第三节 学校课程行动领导107
一、课程行动领导的主体与内容108
二、课程行动领导的模式与程序109
三、课程行动领导的策略与方法109
下编 教师论115
导言115
第七章 教师专业素养论116
第一节 优秀教师专业标准116
一、优秀教师的专业品性116
二、优秀教师的专业特征117
三、优秀教师的教育效果119
第二节 教师的教育理念120
一、教师的职业与角色理念120
二、教师的学生理念121
三、教师的教育本质理念121
四、教师的教育过程理念121
第三节 教师教育的人格122
一、教师教育人格的含义122
二、教师教育人格的意义123
三、教师教育人格的回归124
第四节 教师的教育语言125
一、真的语言125
二、善的语言126
三、智的语言126
四、美的语言127
五、独特的语言127
第八章 教师专业发展论128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境界128
一、教师专业发展境界的含义128
二、教师专业发展境界的特质129
三、教师专业发展境界的层次131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范式132
一、教师专业范式132
二、教师知识结构范式133
三、教师教学范式134
第三节 教师专业生命曲线135
一、教师专业生命曲线构成要素135
二、教师专业生命“第一曲线”136
三、教师专业生命“第二曲线”138
四、自主发展型教师专业生命曲线140
五、自主发展型教师专业生命特征141
第九章 教师专业行动论142
第一节 教师教育行动纲领142
一、关心与爱护142
二、理解和宽容143
三、尊重与信任143
四、赞赏与激励144
五、帮助与引导145
第二节 教师课程行动方式146
一、教师课程角色行动146
二、教师课程实施行动149
三、教师课堂教学行动152
第三节 教师课程行动研究154
一、教师课程行动研究基点155
二、教师课程行动研究重心156
三、教师课程行动研究路径160
第十章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论163
第一节 持久的读书学习163
一、为什么要读书163
二、读什么样的书164
三、怎样读书166
四、书读得怎么样169
第二节 全方位有深度的教育思考170
一、教师全方位的教育思考170
二、教师有深度的教育思考172
第三节 自觉的教育实践173
一、教师教育实践的意义与价值173
二、教师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174
第四节 深入的教育研究178
一、教师教育研究的含义178
二、教师教育研究的目的、对象与内容179
三、教师教育研究的方式、方法与策略179
四、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达180
五、教师教育研究论文的撰写181
第十一章 教师专业课程论185
第一节 教师专业课程185
一、教师专业课程培养目标185
二、教师专业课程内容与结构186
三、教师专业课程基本模式187
四、教师专业课程修习与管理模式190
第二节 教育科学课程190
一、教育科学课程体系结构190
二、教育科学课程内容选择194
三、教育科学课程课时与课序安排195
四、教育科学课程实施方式196
参考文献198
后记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