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外语言学译丛 普遍语法探究 句法和语义获得实验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斯蒂芬·克莱恩,(美)罗莎琳德·桑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0945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56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儿童语言-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外语言学译丛 普遍语法探究 句法和语义获得实验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模组匹配模型3
第一章 引言3
1.1实验方法:两种任务4
1.2结构和过程7
1.3语言获得竞争模型8
第二章 限制条件和普遍语法13
2.1内在性假设15
2.2限制条件15
2.2.1句子与意义16
2.2.2歧义17
2.2.3形式的限制18
2.2.4意义的限制21
2.3语境的重要性24
2.4话语的限制27
2.5总结30
第三章 刺激贫乏论31
3.1经验总结32
3.2限制条件的内在性33
3.3反面证据34
3.4探究限制条件知识39
3.5另一种策略:保守学习43
3.6刺激贫乏论小结47
3.7总结48
第四章 语言发展模型50
4.1模组匹配模型51
4.2输入匹配模型54
4.3竞争因素模型56
4.4总结60
第五章 连续论与输入匹配论63
5.1中间-Wh现象64
5.2助动词重复现象65
5.3 Wh-短语的性质67
5.4分离Whose-名词的疑问句68
5.5对输入匹配的启示70
5.6语义连续性:驴子句72
5.7不可让与的领属关系75
5.8总结76
第六章 竞争因素模型77
6.1竞争因素78
6.2关于统计83
6.3比较模型86
6.4契合点88
6.5总结90
第七章 竞争任务:反应时研究92
7.1反应时测量法的问题93
7.2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95
7.3注视偏好范式98
7.4跨通道启动104
7.5进一步的思考107
7.6总结111
第八章 竞争任务:动作演示任务113
第九章 竞争任务:模仿任务120
9.1前人的发现120
9.2模仿任务的问题122
9.3比较任务123
9.4总结131
第十章 判断任务与竞争因素133
10.1操纵语境135
10.2偏好与原则139
10.3对研究设计的启示141
10.4总结145
第十一章 语境与竞争因素146
11.1 C原则146
11.2疑问句中的C原则153
11.3全称量化156
第十二章 语言加工160
12.1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161
12.2工作记忆在句子加工中的作用162
12.3可接受性与加工困难164
12.4言语工作记忆167
第十三章 语言以外的知识170
13.1消除歧义171
13.2在所谓零语境条件下消除歧义173
13.3记忆与模组性177
13.4儿童语法解析策略184
13.5非歧义句186
13.6总结188
第十四章 当原则与偏好冲突时190
14.1 One替代现象190
14.2语义子集原则195
14.3总结199
第十五章 运用错误200
15.1任务额外的要求201
15.2认知的复杂性203
15.3运用错误205
15.4语法解析偏好207
15.5助动词在一般疑问句中重复209
第十六章 实验方法基础212
16.1避免Ⅰ类型错误213
16.2实验任务的一般特点215
16.3实用技巧218
16.3.1建构故事219
16.3.2演示故事221
16.3.3处理数据225
16.4总结226
第二部分 诱导产出任务231
第十七章 诱导产出231
17.1为什么用诱导产出方法231
17.2问题何在?233
17.3产出与模组匹配234
17.4任务的设计特点236
17.5前人的研究241
17.6实验的基本要求244
第十八章 诱导产出关系从句247
18.1合理性条件247
18.2不同于成人的关系从句249
18.3并列句分析的问题254
18.4关系从句的预设257
18.5语境258
18.6诱导关系从句260
18.7总结263
第十九章 提问:“变提问为回答”的问题265
第二十章 结构-依存关系268
20.1理论背景269
20.2实验设计274
20.3结果278
20.4结论285
第二十一章 Wanna缩合287
21.1形成Wh-疑问句287
21.2设计291
21.3实验295
21.4数据分析297
21.5总结301
第二十二章 长距离疑问句与中间-Wh现象302
22.1儿童的空语类原则知识304
22.2设计307
22.3实验309
22.4结果313
22.5对中间-Wh的分析316
22.6原则与偏好322
第二十三章 为什么儿童是很好的被试329
23.1话语链接:是句法还是语用?331
23.2总结337
第二十四章 设计总结338
第三部分 真值判断任务345
第二十五章 真值判断345
25.1优点346
25.2测试两种意义347
25.3测试歧义句349
25.4测试限制条件350
25.5不足之处352
第二十六章 向后照应353
26.1理论背景354
26.2前人的研究359
26.3肯定的结果361
第二十七章 设计的基础:C原则363
27.1任务的设计特点364
27.1.1情节365
27.1.2真值366
27.1.3儿童的任务366
27.1.4证伪条件366
27.1.5事件的记录367
27.1.6事件的顺序368
27.1.7句内先行语369
27.1.8实际上是怎么回事369
27.1.9合理否定条件(罗素定理)370
27.1.10背景、断言、可能结果、实际结果372
27.2图画总结374
27.2.1跳越障碍比赛375
27.2.2最佳跳手的奖品376
27.2.3参赛选手376
27.2.4第一名选手:甜饼怪377
27.2.5第二名选手:矮人怪378
27.2.6最后一名选手:格罗弗379
27.2.7裁定比赛:可能的结果379
27.2.8颁奖仪式:实际结果382
27.2.9矮人怪表示反对383
27.2.10科米蛙描述故事384
27.2.11儿童的解读385
27.2.12儿童对事件的解释386
27.2.13科米蛙明白了387
27.3故事的书面提纲388
27.4总结389
第二十八章 这幅画有什么问题?390
28.1一个假设的实验392
28.2如何满足合理否定条件400
28.3总结400
第二十九章 强跨越402
29.1儿童的限制条件知识405
29.2受约变量疑问句406
29.3前人的研究409
第三十章 最强跨越417
30.1设计419
30.2实验421
30.3被试与程序426
30.4结果426
30.5数据分析427
第三十一章 B原则430
31.1 B原则的另一种形式435
31.2 B原则的获得437
31.3总结440
第三十二章 B原则续442
第三十三章 集合与境况448
33.1证伪条件449
33.2合理否定:选择更一般的解读451
33.3蕴涵与集合453
33.4总结459
第三十四章 话语约束461
34.1话语约束464
34.2不合法的话语约束465
34.3儿童语言的话语限制467
34.4排除其他假设468
34.5实验474
34.6结果478
34.7总结479
第三十五章 全称量化481
35.1对称解读483
35.2无选择约束484
35.3对称解释理论486
35.4对称解释理论的问题488
35.5估算噪声490
35.6其他考虑491
35.7另一种解释493
35.8未尽事宜495
35.9总结496
第三十六章 驴子句499
36.1解读偏好500
36.2实验501
36.3总结504
第三十七章 任务潜在的问题506
37.1偏好与原则506
37.2复数名词短语507
第三十八章 解决难题:使用控制句511
38.1强跨越511
38.2话语约束515
38.3复数名词短语再议516
第三十九章 解决难题:变换语境519
39.1个体与集体事件519
39.2关于可学性的思考522
39.3再议B原则522
第四十章 结语527
参考文献530
索引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