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地质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程地质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1000344.jpg)
- 张荫主编;宋战平,卢俊龙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6219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工程地质-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地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1 矿物与岩石4
1.1 造岩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4
1.1.1 矿物的特征4
1.1.2 矿物的分类8
1.1.3 黏土矿物9
1.2 岩石10
1.2.1 岩浆岩10
1.2.2 沉积岩14
1.2.3 变质岩19
1.3 岩石的工程性质22
1.3.1 岩石的物理性质22
1.3.2 岩石的力学性质23
1.3.3 岩石按工程特性分类24
1.3.4 影响岩石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25
1.4 岩石的风化作用26
1.4.1 岩石的物理风化作用26
1.4.2 岩石的化学风化作用27
1.4.3 岩石的生物风化作用28
1.4.4 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29
1.4.5 岩石风化作用的工程评价30
1.5 岩体的工程性质31
1.5.1 岩体结构31
1.5.2 岩体的分类33
1.5.3 岩体的工程性质34
复习思考题34
2 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36
2.1 地壳运动与地质作用36
2.1.1 地壳运动36
2.1.2 地质作用38
2.2 地质年代39
2.2.1 地质年代的确定39
2.2.2 地质年代的划分42
2.2.3 地质年代表42
2.3 地质构造44
2.3.1 单斜构造与岩层的产状44
2.3.2 褶皱构造46
2.3.3 断裂构造49
2.4 地质图阅读55
2.4.1 地质图的类型55
2.4.2 地质图的规格和符号56
2.4.3 地质图读图方法和实例58
复习思考题60
3 地貌与第四纪沉积物61
3.1 地形地貌61
3.1.1 几种常见的地貌类型61
3.1.2 地形地貌对工程建设的影响71
3.2 第四纪沉积物71
3.2.1 第四纪沉积物一般特征72
3.2.2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72
复习思考题77
4 土的工程性质78
4.1 土的组成、结构和构造78
4.1.1 土的组成78
4.1.2 土的结构和构造84
4.2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85
4.2.1 土的实测指标86
4.2.2 土的换算指标88
4.2.3 各指标的换算88
4.3 黏性土的物理特性91
4.3.1 黏性土的界限含水量91
4.3.2 黏性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92
4.3.3 黏性土的活动度(A)、灵敏度和触变性93
4.4 无黏性土的密实度94
4.5 土的压实原理95
4.6 土的力学性质96
4.6.1 土的力学性质试验97
4.6.2 土中应力分析计算101
4.7 土的工程分类101
复习思考题105
5 水文地质基本原理107
5.1 自然界中的水107
5.1.1 自然界的水循环107
5.1.2 岩石中的空隙107
5.1.3 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109
5.1.4 岩石的水理性质110
5.1.5 含水层与隔水层112
5.2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112
5.2.1 包气带水112
5.2.2 潜水113
5.2.3 承压水114
5.3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117
5.3.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117
5.3.2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118
5.3.3 地下水按总矿化度的分类119
5.3.4 地下水按氢离子浓度的分类119
5.3.5 地下水的硬度120
5.3.6 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分的主要作用120
5.3.7 地下水的侵蚀性121
5.4 地下水的运动122
5.4.1 渗流122
5.4.2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定律125
5.4.3 地下水的涌水量计算129
5.5 地下水与工程建设129
5.5.1 地下水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130
5.5.2 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133
复习思考题134
6 不良地质现象135
6.1 边坡的变形和破坏135
6.2 滑坡与崩塌138
6.2.1 滑坡138
6.2.2 崩塌148
6.3 泥石流150
6.3.1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151
6.3.2 泥石流的分类152
6.3.3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154
6.3.4 泥石流流域的工程地质评价155
6.4 岩溶与土洞155
6.4.1 岩溶155
6.4.2 土洞161
复习思考题164
7 特殊土的工程性质165
7.1 软土165
7.1.1 软土的组成和形态特征165
7.1.2 软土的工程性质166
7.1.3 不同成因类型软土层的分布和构造差异167
7.1.4 软土的勘察167
7.1.5 软土的试验方法168
7.1.6 软土地基的分析评价168
7.2 湿陷性黄土169
7.2.1 湿陷性黄土的分布和组成169
7.2.2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169
7.2.3 湿陷性黄土的评价170
7.2.4 湿陷性黄土勘察172
7.2.5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措施172
7.3 膨胀土173
7.3.1 膨胀土的特征及其判别173
7.3.2 影响膨胀土胀缩变形的主要因素174
7.3.3 膨胀土的胀缩性指标175
7.3.4 膨胀土的勘察及其试验方法176
7.3.5 膨胀土的工程评价176
7.3.6 膨胀土地基的工程措施177
7.4 红黏土177
7.4.1 红黏土的特征177
7.4.2 红黏土的组成及其物理力学性质178
7.4.3 红黏土的勘察及其试验方法179
7.4.4 红黏土的工程评价180
7.4.5 红黏土地基的问题180
7.5 冻土180
7.5.1 冻土的分布、厚度及其影响因素180
7.5.2 冻土的基本特征181
7.5.3 冻土的工程性质182
7.5.4 冻土的工程勘察184
7.6 其他特殊性土185
7.6.1 填土185
7.6.2 盐渍土187
7.6.3 混合土188
7.6.4 化岩和残积土189
7.6.5 污染土190
复习思考题191
8 岩土工程勘察192
8.1 概述192
8.1.1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任务、准则和要求193
8.1.2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194
8.1.3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198
8.1.4 勘察任务书199
8.1.5 勘察工作程序199
8.2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199
8.2.1 工程地质测绘200
8.2.2 勘探工作201
8.2.3 现场试验(原位测试)216
8.2.4 室内试验218
8.3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219
8.3.1 岩土工程评价方法219
8.3.2 勘察报告书编写及应用223
8.4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实例225
8.4.1 文字部分225
8.4.2 图表部分231
复习思考题234
参考文献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