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论 以成渝地区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论 以成渝地区为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1014410.jpg)
- 谭敏,李和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4683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201页
- 主题词:城市空间-空间规划-研究-成都市;城市空间-空间规划-研究-重庆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论 以成渝地区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城镇密集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日益突出的地位1
1.1.2 发展模式转型: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2
1.2 国内外城镇密集区相关研究综述4
1.2.1 国外城镇密集区规划相关研究4
1.2.2 我国城镇密集区研究的现状6
1.2.3 对国内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11
1.3 研究意义、重点与框架12
1.3.1 研究意义12
1.3.2 研究重点13
1.3.3 研究框架14
第2章 困境与分析: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5
2.1 成渝城镇密集区的范围及区域概况15
2.1.1 成渝城镇密集区的范围界定15
2.1.2 成渝城镇密集区的区域概况19
2.2 区域空间发展各自为政:有限的竞争型区域协调23
2.2.1 行政区划下的“诸侯经济”倾向23
2.2.2 竞争型区域协调:有限的区域协调手段24
2.2.3 成渝城镇密集区各自为政的空间发展倾向25
2.3 建设空间低效扩张:空间引导与控制机制失灵29
2.3.1 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空间快速扩张的驱动力29
2.3.2 区域城镇空间集约利用的引导与控制机制失灵31
2.3.3 成渝城镇密集区建设空间低效扩张的现状33
2.4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导向下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34
2.4.1 经济导向下区域空间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漠视34
2.4.2 成渝城镇密集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35
2.5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体制分割下的空间失衡39
2.5.1 城乡空间失衡背后的体制原因39
2.5.2 成渝城镇密集区相对突出的城乡二元空间结构40
第3章 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理论研究42
3.1 从经济效率到综合效益: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内涵42
3.1.1 “集约”概念的由来及相关研究综述42
3.1.2 多维性与层次性: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综合内涵45
3.1.3 从密集到集约:城镇密集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由之路47
3.2 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研究对象49
3.2.1 集约发展的空间要素:空间资源49
3.2.2 宏观层面:区域空间对象50
3.2.3 中观层面:城镇空间对象52
3.2.4 微观层面:建设空间对象52
3.3 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目标导向53
3.3.1 综合维度:区域空间的协调发展53
3.3.2 经济维度:城镇空间的紧凑拓展54
3.3.3 生态维度:生态空间的有效保护54
3.3.4 社会维度:人居空间的人文关怀55
3.4 综合协调: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的方法论56
3.4.1 综合协调论的基本内涵56
3.4.2 综合协调的相关方法论58
3.4.3 综合协调论的基本原则与作用机理62
3.4.4 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的路径65
3.5 小结67
第4章 竞争与合作:构建系统共生的区域城镇空间关系68
4.1 竞争与合作:城镇密集区城镇空间综合协调的核心关系68
4.1.1 城镇密集区城镇空间竞合关系形成的内涵68
4.1.2 成渝城镇密集区城镇空间“竞争大于合作”的不良倾向70
4.1.3 系统共生:区域城镇空间竞合关系综合协调的目标状态71
4.2 成渝区域城镇空间关系综合协调的对象分析74
4.2.1 区域城镇的职能结构74
4.2.2 区域城镇的规模结构75
4.2.3 区域城镇的空间结构77
4.2.4 区域城镇的支持系统78
4.3 成渝区域城镇空间关系综合协调的组织策略78
4.3.1 分工协作的区域城镇职能结构79
4.3.2 比例有序、体系均衡的区域城镇规模结构81
4.3.3 布局合理的区域城镇空间结构84
4.3.4 与城镇空间相耦合的支持系统87
4.4 成渝区域城镇空间关系综合协调的保障机制91
4.4.1 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的理念创新91
4.4.2 区域城镇空间关系综合协调的机制创新94
第5章 集中与分散:引导紧凑的空间布局与建设模式98
5.1 集中与分散:城镇空间紧凑拓展综合协调的核心关系98
5.1.1 城镇空间集中与分散的理论释义98
5.1.2 城镇空间集中与分散的相关理论与实践99
5.1.3 适度集中:城镇空间紧凑拓展综合协调的目标状态101
5.2 成渝城镇空间紧凑拓展综合协调的对象分析102
5.2.1 城镇空间的用地布局103
5.2.2 城镇空间的密度分布106
5.2.3 建设空间拓展的不良倾向107
5.3 成渝城镇空间紧凑拓展综合协调的组织策略111
5.3.1 分散的集中化:城镇空间用地的紧凑布局111
5.3.2 疏密有致:城镇空间密度的紧凑分布115
5.3.3 典型建设空间紧凑开发的组织策略118
5.3.4 成渝城镇密集区城镇空间紧凑布局的理想模式探讨121
5.4 成渝城镇空间紧凑拓展综合协调的保障机制125
5.4.1 城镇空间紧凑布局综合协调的规划保障机制125
5.4.2 建设空间紧凑利用综合协调的导控机制127
第6章 空间拓展与生态保护:多层次生态化空间发展战略130
6.1 “人地关系”: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核心关系130
6.1.1 “人地关系”的生态学内涵130
6.1.2 协调“人地关系”的相关规划理论与实践131
6.1.3 人地和谐: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目标状态132
6.2 成渝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对象分析133
6.2.1 宏观层面:区域城镇空间与生态空间的“人地关系”133
6.2.2 中观层面:城镇建设空间与非建设空间的“人地关系”136
6.2.3 微观层面:建设空间的生态化建设方式138
6.3 成渝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组织策略139
6.3.1 宏观层面:规模适度、生态导向下的区域城镇空间分布139
6.3.2 中观层面:建立植根于自然环境的城镇空间结构142
6.3.3 微观层面:生态化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146
6.3.4 成渝城镇密集区生态区划下的区域城镇发展构想147
6.4 成渝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保障机制153
6.4.1 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规划保障机制153
6.4.2 生态空间有效保护综合协调的导控机制154
第7章 分离与融合:城镇密集区区域城乡空间统筹158
7.1 城乡关系: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核心关系158
7.1.1 城乡空间的概念界定158
7.1.2 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理论借鉴159
7.1.3 城乡空间融合: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目标状态161
7.2 成渝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对象分析163
7.2.1 城乡产业空间163
7.2.2 城乡住区空间164
7.3 成渝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组织策略165
7.3.1 城乡产业空间统筹的组织策略165
7.3.2 城市村庄:城乡住区空间统筹的组织策略168
7.3.3 三个集中:成都市城乡空间统筹协调的发展模式171
7.4 成渝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保障机制176
7.4.1 全域规划:区域空间城乡统筹综合协调的规划保障176
7.4.2 土地有序流转:区域城乡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的制度保障178
第8章 结语182
图表索引184
参考文献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