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调查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调查概论
  • 张骥,李静克主编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2009978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调查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社会调查是一门方法科学1

一、社会调查的含义1

二、社会调查的任务3

三、社会调查科学的知识体系4

四、社会调查科学的主要特点6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社会功能8

一、认识社会的根本方法8

二、改造社会的重要条件9

三、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12

第三节 怎样学习社会调查13

一、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13

二、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实践14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5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16

第一节 古代的社会调查16

一、古代社会调查的起源16

二、古代社会调查的特点19

第二节 资产阶级的社会调查21

一、资产阶级社会调查产生的历史条件21

二、早期资产阶级的社会调查和在当代的发展22

三、资产阶级社会调查的特点26

四、旧中国的社会调查2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调查31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的产生31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社会调查33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的基本特征40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调查42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调查42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社会调查49

第三章 社会调查的方法论原则56

第一节 社会调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56

一、明确调查目的的重要意义56

二、明确调查目的的基本要求59

第二节 社会调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60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指导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础60

二、唯物辩证法是指导社会调查的根本方法63

三、实事求是的观点是科学的社会调查的根本指导思想67

第三节 社会调查必须自觉运用系统思想68

一、自觉利用系统思想的含义69

二、系统方法在社会调查中的作用72

第四节 社会调查必须善于对待社会制约问题76

一、制约社会调查的主要社会因素77

二、正确处理社会制约问题的方法83

第四章 社会调查的选题与设计89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89

一、准备阶段89

二、调查阶段92

三、研究阶段93

四、总结阶段94

第二节 社会调查课题的选择95

一、选择课题的重要性96

二、社会调查课题的种类97

三、选择课题的方法98

第三节 进行初步探索100

一、初步探索的意义与任务100

二、初步探索的方法103

第四节 建构研究假设105

一、研究假设及其特点105

二、研究假设在社会调查中的作用107

三、建构研究假设的方法108

第五节 设计调查方案113

一、操作性定义的设计113

二、调查指标的设计115

三、调查总体方案的设计117

第五章 社会调查中的测量方法121

第一节 社会测量的概念和尺度121

一、社会测量的概念及含义121

二、社会测量的分类及特点122

三、社会测量的尺度124

第二节 社会态度量表的运用132

一、社会态度的定义132

二、态度量表的应用133

第三节 社会测量的效度与信度139

一、社会测量的效度139

二、社会测量的信度142

三、效度与信度的统一144

第六章 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147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分类147

一、地域分类法147

二、分层结构分类法148

三、范围分类法149

四、内容分类法149

五、性质分类法150

第二节 普遍调查151

一、普查的含义及特点151

二、普查的基本要求与主要形式153

三、普查的优点和局限性156

第三节 典型调查157

一、典型调查的含义及特点157

二、典型的选择158

三、典型调查的步骤和方式160

四、典型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163

第四节 个案调查164

一、个案调查的含义及特点164

二、个案调查的过程165

三、个案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168

第五节 抽样调查168

一、抽样调查的含义及特点168

二、抽样调查的种类和方法170

三、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177

第七章 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一)179

第一节 文献调查法179

一、文献调查法的概念和特点179

二、文献调查的方法和途径182

三、文献调查法的优点和局限187

第二节 访问调查法189

一、访问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189

二、访问调查的步骤和技巧192

三、访问调查法的优缺点199

第三节 实地观察法201

一、实地观察法的定义和类型201

二、观察法的原则和方法206

三、实地观察法的优缺点210

第四节 实验调查法213

一、实验调查法及其种类213

二、实验调查法的实施219

三、实验调查法的优缺点226

第八章 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二)229

第一节 问卷调查法229

一、问卷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229

二、问卷的设计233

三、问卷调查的实施244

四、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246

第二节 社会计量法248

一、社会计量法的设计与实施249

二、资料的整理方法249

三、资料的分析方法251

第三节 民意测验255

一、民意测验的概念及由来255

二、民意测验操作方法的主要特点257

三、民意测验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260

第九章 社会调查中的统计分析263

第一节 社会调查中统计分析的必要性263

一、统计分析的作用264

二、统计分析的特点265

三、统计分析的程序266

第二节 资料的整理与汇总267

一、资料整理的意义与要求267

二、资料的分类与分组268

三、资料汇总的技术272

第三节 集中趋势分析279

一、众数279

二、中位数281

三、平均数284

第四节 离散趋势分析287

一、异众比率288

二、四分位差289

三、标准差291

第五节 相关与回归分析293

一、简单相关分析294

二、简单直线回归分析299

第十章 社会调查中的理论分析301

第一节 理论分析的意义和原则301

一、理论分析的意义301

二、理论分析的基本原则302

第二节 理论分析的常用方法307

一、比较与分类307

二、归纳和演绎311

三、分析和综合314

四、结构——功能分析方法317

五、因果分析方法320

六、辩证分析方法323

第十一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325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类型和特点325

一、调查报告的类型325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330

第二节 调查报告的格式和结构331

一、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332

二、调查报告正文部分的几种结构337

第三节 调查报告的写作340

一、确定主题340

二、选择和使用材料342

三、运用语言345

四、调查报告的修改345

第十二章 具体社会调查349

第一节 农村调查349

一、农村调查的范围和特点349

二、农村调查的方法和技巧355

三、农村调查的注意事项358

第二节 城市调查360

一、城市调查的范围和对象360

二、城市调查实例及方法分析363

第三节 教育调查368

一、教育调查的分类和特点368

二、教育调查对象的选定372

三、教育调查的具体实施374

附录一:调查问卷示例376

附录二:调查报告示例383

后记3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