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磁兼容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磁兼容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1024705.jpg)
- 谭志良主编;王玉明,闻映红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8532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电磁兼容性-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磁兼容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磁兼容概论1
1.1电磁兼容学科发展历史1
1.1.1早期历史概述1
1.1.2 EMC技术的发展进程2
1.1.3 EMC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发展现状3
1.1.4我国EMC技术的发展状况3
1.1.5电磁兼容学科发展趋势4
1.2电磁兼容基本概念5
1.3电磁兼容标准概述8
1.3.1电磁兼容标准分级8
1.3.2主要制定电磁兼容标准的组织和标准介绍9
1.3.3电磁兼容标准的内容9
1.4电磁兼容问题三要素11
1.5电磁兼容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11
1.5.1电磁兼容仿真预测技术11
1.5.2电磁兼容设计与全寿命周期控制技术12
1.5.3电磁兼容试验与评估技术14
1.5.4电磁频谱工程15
第2章 电磁干扰源17
2.1电磁干扰源的分类17
2.2自然干扰源17
2.2.1大气噪声17
2.2.2宇宙噪声18
2.2.3静电噪声18
2.2.4热噪声18
2.3人为干扰源18
2.3.1功能性干扰源19
2.3.2非功能性干扰源19
第3章 电磁干扰传播与耦合21
3.1电磁干扰的传播与耦合21
3.2传导耦合原理21
3.2.1电阻性耦合22
3.2.2电容性耦合24
3.2.3电感性耦合26
3.3辐射耦合28
3.3.1天线的辐射28
3.3.2场对天线的耦合31
3.3.3场对导线的耦合35
第4章 电磁危害与控制37
4.1电磁环境效应37
4.2电磁干扰对电气、电子设备的危害39
4.3电磁干扰对燃油的危害41
4.4电磁能量对军械的危害43
4.5电磁能量对人员的危害45
第5章 接地技术及应用47
5.1接地的含义与目的47
5.2安全接地方法及原则48
5.2.1设备安全接地49
5.2.2接零保护接地50
5.2.3防雷安全接地50
5.3地线干扰形成的原因51
5.3.1信号接地51
5.3.2地线阻抗52
5.3.3地线干扰形成的原因54
5.4信号接地方法及原则55
5.4.1单点接地56
5.4.2多点接地58
5.4.3混合接地60
5.4.4悬浮接地61
5.5电子电路的接地设计62
5.5.1一般单元电路的接地62
5.5.2多级电路的接地63
5.6地线干扰的抑制措施65
5.6.1隔离变压器65
5.6.2纵向扼流圈66
5.6.3光耦合器69
5.6.4差分平衡电路70
第6章 屏蔽技术72
6.1屏蔽的原理72
6.1.1屏蔽的分类72
6.1.2电场屏蔽原理72
6.1.3磁场屏蔽原理75
6.1.4电磁屏蔽原理79
6.2屏蔽效能和屏蔽理论80
6.2.1屏蔽效能的表示80
6.2.2屏蔽的传输理论80
6.2.3屏蔽效能的计算83
6.2.4低频磁场的屏蔽方法89
6.3几种实用屏蔽技术91
6.3.1薄膜屏蔽91
6.3.2多层屏蔽92
6.3.3泄漏抑制措施93
6.4屏蔽体的设计95
6.4.1屏蔽体的设计原则95
6.4.2屏蔽体设计中的处理方法96
第7章 滤波技术及应用101
7.1滤波器的特性及分类101
7.1.1滤波器的特性101
7.1.2滤波器的分类103
7.2反射式滤波器104
7.2.1低通滤波器104
7.2.2高通滤波器108
7.2.3带通滤波器与带阻滤波器109
7.3电磁干扰滤波器109
7.3.1电磁干扰滤波器的特点109
7.3.2电磁干扰滤波器的基本电路结构110
7.3.3电磁干扰滤波器的阻抗匹配问题111
7.4电源线滤波器112
7.4.1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112
7.4.2电源线滤波器的网络结构112
7.5滤波器件的实现114
7.5.1电容器的实现114
7.5.2电感器的实现117
7.6滤波器的选择与安装118
7.6.1滤波器的选择118
7.6.2滤波器的安装119
第8章 电磁兼容性预测122
8.1电磁兼容性预测的原理123
8.2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方程124
8.3电磁兼容性预测的数学方法124
8.3.1数学模型126
8.3.2干扰源模型127
8.3.3传输耦合模型127
8.3.4敏感设备模型128
8.4电磁兼容性预测的步骤129
8.4.1系统间分析预测步骤131
8.4.2系统内预测分析步骤132
8.4.3设备级预测分析步骤133
8.4.4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软件135
8.5小孔腔体的电磁耦合规律仿真预测分析139
8.5.1实验方案139
8.5.2仿真结果分析139
第9章 电磁兼容性试验设施149
9.1测试场地149
9.1.1屏蔽室149
9.1.2开阔场地151
9.1.3电波暗室154
9.2常用测量仪器及设备161
9.2.1测量接收机(电磁干扰测量仪)162
9.2.2频谱分析仪/电磁干扰接收机165
9.2.3电源阻抗稳定网络167
9.2.4亥姆霍兹线圈168
9.2.5电流探头169
9.2.6横电磁波传输小室170
9.2.7常用天线176
第10章 电磁发射和电磁敏感度测试181
10.1对测试场地、仪器设备的一般要求182
10.1.1测量容差182
10.1.2环境电平183
10.1.3测试场地183
10.1.4接地平板184
10.1.5电源阻抗185
10.1.6 EUT 测试配置186
10.1.7 EUT状态及其监控188
10.1.8测试设备190
10.1.9扫描频率控制192
10.1.10场强监控193
10.1.11测量注意事项193
10.2 CE10210kHz~10MHz电源线传导发射194
10.2.1极限值194
10.2.2测试设备及测试配置195
10.2.3校准196
10.2.4测试198
10.2.5注意事项198
10.3 CS10125Hz~50kHz电源线传导敏感度199
10.3.1极限值199
10.3.2 测试设备及测试配置201
10.3.3校准201
10.3.4测试202
10.4 CS11410kHz~400MHz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203
10.4.1极限值203
10.4.2 测试设备及测试配置205
10.4.3校准205
10.4.4测试206
10.5 RE10210kHz~18GHz电场辐射发射207
10.5.1极限值208
10.5.2测试设备及测试配置208
10.5.3校准209
10.5.4测试210
10.6 RS10310kHz~40GHz电场辐射敏感度211
10.6.1极限值212
10.6.2测试设备212
10.6.3校准213
10.6.4测试213
10.7 RS10125Hz~100kHz磁场辐射敏感度214
10.7.1极限值214
10.7.2测试设备及测试配置215
10.7.3校准215
10.7.4测试216
10.8电缆屏蔽效能测试217
10.9电磁干扰滤波器的测试219
第11章 电缆的电磁兼容分析221
11.1电缆和导线的辐射221
11.1.1环路的辐射223
11.1.2几何形状的传输线辐射223
11.2串扰和电磁耦合225
11.3导线和电缆间的容性串扰和电场耦合227
11.4导线和电缆间的感性串扰和磁场耦合233
11.5接口电路235
11.6连接器237
11.7 PCB之间的互连238
参考文献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