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伦理学原理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伦理学原理新论
  • 黄明理,徐贵权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003199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31页
  • 文件大小:180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伦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伦理学原理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伦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1

一、伦理、道德的含义1

二、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问题3

三、伦理学研究的任务及方法6

第二节 中西传统伦理的基本特征9

一、西方传统伦理的主要特点9

二、中国传统伦理的主要特点12

第三节 我国伦理学研究的新拓展16

一、当代我国伦理学研究视角的转换16

二、当代我国伦理学研究领域的拓展23

第二章 道德的本质41

第一节 道德的一般本质41

一、道德与经济的辩证关系4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进步52

第二节 道德的特殊本质57

一、道德的基本特征57

二、道德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59

第三节 道义与功利62

一、我国传统文化对义利关系的诠释62

二、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基本要求71

第三章 道德的价值75

第一节 道德的双重意义76

一、关于道德作用的反思76

二、道德的工具性意义与目的性意义78

第二节 个体的道德需要83

一、道德需要的含义及特征83

二、道德对个体的意义91

三、德性与人的幸福97

第三节“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102

一、“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含义102

二、“以德治国”的意义106

三、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110

第四章 道德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113

第一节 道德演进的过程114

一、道德的起源114

二、各主要社会形态的道德体系120

三、道德进步的评判标准及其表现136

第二节 道德进步发展的规律性139

一、道德随着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发展139

二、道德在善与恶的斗争中发展141

三、道德在扬弃中发展142

四、道德在曲折中发展143

第五章 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148

第一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148

一、为人民服务的主要依据148

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要求152

第二节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156

一、集体主义的基本内涵156

二、集体主义的依据163

第三节 个人主义评价和批判167

一、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争论167

二、科学地评价和批判个人主义171

三、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175

第六章 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180

第一节 “五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181

一、“五爱”提出的依据181

二、“五爱”蕴涵的时代精神183

第二节 公民道德基本规范200

一、“公民道德”概念提出的意义200

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207

第七章 社会主要生活领域的道德211

第一节 经济生活领域的道德原则211

一、微观经济交往领域:诚信211

二、宏观经济调控领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14

第二节 政治生活领域的道德原则219

一、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19

二、人民公仆:廉洁奉公、勤政为民221

第三节 职业道德225

一、职业道德及其特征225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228

第四节 家庭美德232

一、爱情本质和恋爱道德准则232

二、婚姻道德和性道德准则240

三、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245

第五节 社会公德249

一、社会公德的特征249

二、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252

第八章 道德范畴256

第一节 公正257

一、公正的含义257

二、公正的根本问题259

三、公正的核心内容262

四、建立社会主义伦理公正268

第二节 良心272

一、良心的含义272

二、良心的作用275

第三节 荣誉277

一、荣誉的含义277

二、荣誉的构成278

第九章 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281

第一节 道德行为281

一、道德行为的特征及其类型281

二、道德行为的选择及其责任289

第二节 道德品质299

一、道德品质及其特征299

二、道德品质的结构与形成30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品质要求307

第十章 道德评价316

第一节 道德评价的特点和作用316

一、道德评价的特点317

二、道德评价的作用320

第二节 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322

一、道德评价的标准323

二、道德评价的依据331

第三节 道德评价的方式339

一、社会评价:与论、风俗和赏罚339

二、自我评价:良知346

第十一章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350

第一节 道德教育350

一、道德教育的过程及特征350

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355

第二节 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358

一、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紧迫性358

二、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任务和途径361

第三节 道德修养365

一、人性善恶论与道德修养365

二、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370

三、道德境界372

第十二章 道德理性与道德信仰377

第一节 道德理性377

一、道德理性概述378

二、道德理性的反思与合理建构381

第二节 道德信仰386

一、道德信仰化的根据386

二、道德信仰的意义390

二、道德信仰危机辨析392

第十三章 人生观和道德理想402

第一节 人生观403

一、人生观的含义及类型403

二、人生观的合理建构408

第二节 道德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413

一、道德理想及道德人格413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道德维度421

主要参考文献427

后记4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