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建筑材料检验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编建筑材料检验手册
  • 冯文元,张友民,冯志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600360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863页
  • 文件大小:186MB
  • 文件页数:878页
  • 主题词:建筑材料-检验-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建筑材料检验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建筑材料的批量、抽样数量及抽样方法1

1.1 抽样基础知识1

1.1.1 抽样的意义1

1.1.2 提高样本代表性的措施1

1.1.3 抽样过程中的两种风险2

1.1.4 抽样方法3

1.2 主要建筑材料的批量、抽样数量及抽样方法4

1.3 抽样部位18

1.3.1 异型钢材的取样部位18

1.3.2 加气混凝土砌块取样部位20

1.3.3 防水卷材的抽样位置20

第2章 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及合格判定23

2.1 水泥23

2.1.1 定义与分类23

2.1.2 质量标准23

2.2 骨料25

2.2.1 砂子25

2.2.2 石子26

2.2.3 轻集料28

2.3 矿物掺料31

2.3.1 粉煤灰31

2.3.2 硅灰32

2.3.3 矿渣粉33

2.3.4 天然沸石粉34

2.4 外加剂35

2.4.1 减水剂35

2.4.2 引气剂、早强剂、缓凝剂37

2.4.3 膨胀剂38

2.4.4 泵送剂38

2.4.5 防水剂39

2.4.6 防冻剂41

2.4.7 速凝剂42

2.4.8 砌筑砂浆增塑剂42

2.4.9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43

2.4.10 钢筋阻锈剂45

2.5 混凝土用水、生活饮用水及试验室分析用水45

2.5.1 混凝土用水45

2.5.2 生活饮用水46

2.5.3 试验室分析用水48

2.6 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合格判定48

2.6.1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合格判定48

2.6.2 混凝土弯拉强度的合格判定49

2.6.3 混凝土耐久性的等级划分和评定50

2.7 建筑用钢材51

2.7.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51

2.7.2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及低碳钢热轧圆盘条52

2.7.3 碳素结构钢54

2.7.4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56

2.7.5 冷轧带肋钢筋56

2.7.6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57

2.7.7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59

2.7.8 预应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钢丝61

2.7.9 中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61

2.7.10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62

2.7.11 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65

2.7.12 混凝土制品用冷拔低碳钢丝66

2.7.13 钢筋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66

2.7.14 建筑钢结构的焊接69

2.8 砌体材料71

2.8.1 烧结普通砖71

2.8.2 烧结多孔砖73

2.8.3 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75

2.8.4 蒸压灰砂砖78

2.8.5 蒸压灰砂空心砖79

2.8.6 粉煤灰砖80

2.8.7 混凝土路面砖82

2.8.8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83

2.8.9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84

2.8.10 煤渣砖86

2.8.11 混凝土普通砖和装饰砖87

2.8.12 混凝土实心砖89

2.9 建筑砂浆91

2.9.1 砂浆91

2.9.2 建筑生石灰91

2.9.3 建筑生石灰粉92

2.9.4 预拌砂浆92

2.9.5 建筑保温砂浆97

2.9.6 预应力混凝土灌浆用水泥净浆98

2.10 道路土方98

2.10.1 路基土方压实度98

2.10.2 基层和底基层的压实度99

2.10.3 公路基层或底基层压实度的合格判定99

2.11 装饰材料99

2.11.1 陶瓷砖99

2.11.2 饰面砖粘结强度的合格判定121

2.11.3 建筑涂料121

2.11.4 建筑玻璃124

2.12 沥青材料134

2.12.1 道路石油沥青134

2.12.2 道路用乳化沥青137

2.12.3 聚合物改性沥青138

2.12.4 建筑石油沥青138

2.13 管材和管件139

2.13.1 塑料管材和管件139

2.13.2 钢管150

2.13.3 复合钢管154

2.14 防水材料156

2.14.1 防水涂料156

2.14.2 防水卷材159

2.15 室内环境检测168

2.15.1 建筑工程所用材料的污染物浓度限量标准168

2.15.2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标准170

2.16 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纤维171

2.16.1 钢纤维171

2.16.2 合成纤维172

第3章 混凝土配合比和砂浆配合比173

3.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173

3.1.1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173

3.1.2 配制强度181

3.1.3 混凝土配合比的参数选择183

3.1.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方法187

3.1.5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和调整188

3.1.6 普通混凝土基准配合比189

3.2 常用特种混凝土配合比193

3.2.1 高强混凝土193

3.2.2 抗渗混凝土194

3.2.3 膨胀混凝土195

3.2.4 大体积混凝土196

3.2.5 道路混凝土197

3.2.6 喷射混凝土199

3.2.7 泵送混凝土199

3.2.8 高性能混凝土200

3.3 砌筑砂浆配合比204

3.3.1 砌筑砂浆的材料要求204

3.3.2 砌筑砂浆的技术条件204

3.3.3 砌筑砂浆的配合比确定205

3.3.4 现场试配水泥砂浆207

3.3.5 砂浆的试配要求207

3.3.6 砂浆试配配合比的校正208

第4章 混凝土、砂浆用材料的试验方法209

4.1 水泥209

4.1.1 一般规定209

4.1.2 密度试验209

4.1.3 水泥细度(筛析法)试验210

4.1.4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勃氏法)211

4.1.5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216

4.1.6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219

4.1.7 水泥强度快速试验221

4.1.8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223

4.1.9 水泥化学分析224

4.2 建筑用砂247

4.2.1 颗粒级配(筛分析)试验247

4.2.2 表观密度试验248

4.2.3 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249

4.2.4 含水率试验251

4.2.5 含泥量试验251

4.2.6 泥块含量试验252

4.2.7 有机物含量试验253

4.2.8 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试验254

4.2.9 氯离子含量试验255

4.2.10 坚固性试验257

4.2.11 碱-骨料反应试验(砂浆长度法)258

4.2.12 石粉含量试验260

4.2.13 贝壳含量试验261

4.3 建筑用碎石和卵石262

4.3.1 颗粒级配(筛分析)试验262

4.3.2 表观密度试验263

4.3.3 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264

4.3.4 含水率试验266

4.3.5 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266

4.3.6 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268

4.3.7 有机物含量试验269

4.3.8 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试验269

4.3.9 岩石抗压强度及石子压碎指标值试验271

4.3.10 坚固性试验272

4.3.11 碱-骨料反应试验(砂浆长度法)274

4.3.12 碳酸盐骨料的碱活性试验(岩石柱法)276

4.4 轻集料277

4.4.1 颗粒级配(筛分析)278

4.4.2 表观密度279

4.4.3 堆积密度和空隙率279

4.4.4 吸水率试验280

4.4.5 含泥量281

4.4.6 泥块含量281

4.4.7 筒压强度282

4.4.8 软化系数283

4.4.9 强度标号284

4.4.10 煮沸质量损失286

4.4.11 粒型系数287

4.4.12 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287

4.4.13 烧失量试验288

4.4.14 有机物含量289

4.4.15 氯化物含量290

4.5 矿物掺料291

4.5.1 细度试验291

4.5.2 需水量比及流动度比试验292

4.5.3 活性指数(或抗压强度比)试验293

4.5.4 含水率试验294

4.5.5 密度及比表面积试验295

4.5.6 烧失量试验295

4.5.7 三氧化硫试验296

4.5.8 游离氧化钙含量试验(乙二醇法)296

4.6 外加剂297

4.6.1 所需材料、配合比及拌制要求297

4.6.2 混凝土拌合物299

4.6.3 硬化混凝土301

4.6.4 钢筋锈蚀试验303

4.6.5 外加剂匀质性306

4.7 拌合用水317

4.7.1 pH值试验317

4.7.2 不溶物试验319

4.7.3 可溶物试验320

4.7.4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321

4.7.5 硫酸盐含量试验(重量法)323

4.7.6 硫化物含量试验(碘量法)325

4.8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327

4.8.1 稠度试验327

4.8.2 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328

4.8.3 拌合物含气量试验329

4.8.4 凝结时间试验332

4.8.5 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333

4.8.6 混凝土配合比分析335

4.8.7 增实因数试验338

4.9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339

4.9.1 抗压强度试验339

4.9.2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341

4.9.3 抗折强度试验342

4.9.4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344

4.9.5 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强度试验346

4.10 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347

4.10.1 抗冻试验347

4.10.2 动弹性模量试验352

4.10.3 抗水渗透试验353

4.10.4 抗氯离子渗透试验356

4.10.5 混凝土收缩试验362

4.10.6 早期抗裂试验366

4.10.7 混凝土碳化试验367

4.10.8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试验369

4.10.9 抗硫酸盐侵蚀试验370

4.10.10 碱-骨料反应试验372

4.11 建筑砂浆及其拌合物性能试验374

4.11.1 取样及试样的制备374

4.11.2 稠度试验375

4.11.3 密度试验376

4.11.4 分层度试验377

4.11.5 保水性试验377

4.11.6 凝结时间试验379

4.11.7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380

4.11.8 拉伸粘结强度试验381

4.11.9 抗冻性能试验384

4.11.10 砂浆收缩试验385

4.11.11 砂浆含气量试验386

4.11.12 吸水率试验387

4.11.13 砂浆抗渗性能试验388

4.11.14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388

第5章 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391

5.1 钢材试验方法391

5.1.1 拉伸试验391

5.1.2 弯曲(冷弯)试验404

5.1.3 线材反复弯曲试验408

5.1.4 板状和管状试件的焊接接头拉伸试验409

5.1.5 板状和管状试件的焊接接头弯曲试验411

5.1.6 焊接钢管压扁试验413

5.1.7 冲击试验414

5.1.8 钢材化学分析方法416

5.1.9 钢结构焊接质量的无损检测447

5.2 砌体材料试验方法479

5.2.1 砌墙砖试验方法479

5.2.2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491

5.2.3 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500

5.2.4 混凝土路面砖试验511

5.3 道路土工试验方法517

5.3.1 含水率试验517

5.3.2 密度试验方法519

5.3.3 击实试验527

5.3.4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530

5.3.5 承载比(CBR)试验531

5.3.6 回弹模量536

5.3.7 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539

5.3.8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承载板法)543

5.3.9 路基路面回弹模量试验(贝克曼梁法)546

5.4 沥青及其混合料试验方法548

5.4.1 沥青材料试验548

5.4.2 沥青混合料试验560

5.5 防水材料试验方法583

5.5.1 防水卷材试验方法583

5.5.2 防水涂料试验方法608

5.5.3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620

5.5.4 密封止水材料试验方法632

5.6 现场混凝土和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方法636

5.6.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636

5.6.2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656

5.6.3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659

5.6.4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662

5.6.5 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662

5.6.6 筒压法测定砌筑砂浆强度665

5.7 陶瓷砖的试验方法667

5.7.1 尺寸和表面质量试验667

5.7.2 吸水率试验673

5.7.3 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试验675

5.7.4 有釉陶瓷砖表面耐磨性试验676

5.7.5 无釉陶瓷砖耐磨深度试验678

5.7.6 有釉陶瓷砖抗釉裂性试验679

5.7.7 耐污染性试验680

5.8 塑料管材及管件试验方法683

5.8.1 尺寸测量试验683

5.8.2 密度试验686

5.8.3 拉伸性能试验687

5.8.4 维卡软化温度试验693

5.8.5 纵向回缩率试验695

5.8.6 落锤冲击试验696

5.8.7 液压试验699

5.8.8 烘箱试验702

5.8.9 管件坠落试验703

5.8.10 简支梁冲击试验704

5.8.11 环刚度试验707

第6章 常用检测数据及关系换算712

6.1 常用检测数据712

6.2 常用检测的关系换算728

第7章 误差计算和统计法应用748

7.1 掌握误差计算和统计法的必要性748

7.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方法748

7.2.1 有效数字的意义748

7.2.2 有效数字的位数确定—数据修约749

7.2.3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750

7.3 统计误差及测量不确定度750

7.3.1 统计误差的表示方法及换算750

7.3.2 测量不确定度752

7.4 测定值(或结果计算值)的合格判定方法758

7.4.1 测定值合格判定的意义758

7.4.2 测定值合格判定方法759

7.5 测定值中离群值的取舍方法759

7.5.1 已知标准差情形下的判定方法——奈尔(Nair)检验法759

7.5.2 未知标准差情形下的判定方法之一——格拉布斯(Grubbs)检验法760

7.5.3 未知标准差情形下的判定方法之二——狄克逊(Dixon)检验法761

7.5.4 离群值的处理762

7.6 正态分布的应用762

7.6.1 正态分布的意义762

7.6.2 正态分布的实际应用763

7.7 内插法的应用764

7.7.1 比例内插法764

7.7.2 作图内插法765

7.8 回归方程的应用766

7.8.1 一次回归方程766

7.8.2 回归方程的实际应用766

7.9 正交设计的应用769

7.9.1 正交设计的意义769

7.9.2 正交设计的实际应用769

第8章 房屋结构检测和鉴定773

8.1 房屋结构检测和鉴定的必要性773

8.2 房屋结构鉴定的分类773

8.2.1 安全性鉴定774

8.2.2 正常使用性鉴定774

8.2.3 可靠性鉴定774

8.3 房屋检测和鉴定程序774

8.3.1 委托775

8.3.2 调查775

8.3.3 制订检测方案776

8.3.4 结构检测777

8.3.5 鉴定评级778

8.3.6 鉴定报告778

8.4 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778

8.4.1 钢筋混凝土结构778

8.4.2 砌体结构779

8.4.3 钢结构780

8.4.4 钢管混凝土结构782

8.4.5 木结构782

8.5 构件检测的评定783

8.5.1 强度评定783

8.5.2 尺寸偏差及外观缺陷的评定786

8.5.3 构件的安全性评定787

8.5.4 危险构件的评定791

8.6 混凝土结构变形和裂缝分析793

8.6.1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793

8.6.2 有害裂缝794

第9章 实验室管理796

9.1 实验室的基本概念和配置796

9.1.1 基本概念796

9.1.2 实验室的机构设置797

9.1.3 检测室的划分799

9.1.4 关键人员设置799

9.1.5 试验设备的配备800

9.1.6 实验室平面与设施规划801

9.2 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801

9.2.1 计量认证的意义及目的801

9.2.2 实验室认可的意义及目的802

9.2.3 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异同及发展803

9.3 实验室质量管理的主要原则804

9.3.1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804

9.3.2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理解804

9.4 实验室的管理要求806

9.4.1 组织806

9.4.2 管理体系807

9.4.3 文件控制808

9.4.4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808

9.4.5 检测的分包809

9.4.6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809

9.4.7 服务客户810

9.4.8 投诉810

9.4.9 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810

9.4.10 改进810

9.4.11 纠正措施810

9.4.12 预防措施811

9.4.13 记录的控制811

9.4.14 内部审核812

9.4.15 管理评审812

9.5 实验室的技术要求813

9.5.1 总则813

9.5.2 人员813

9.5.3 设施和环境条件814

9.5.4 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814

9.5.5 设备817

9.5.6 测量溯源性818

9.5.7 抽样819

9.5.8 检测物品(样品)的处置819

9.5.9 检测结果质量的保证820

9.5.10 结果报告820

9.6 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程序822

9.6.1 准备工作822

9.6.2 编写体系文件822

9.6.3 管理体系的运行823

9.6.4 评审申请824

9.6.5 评审前的准备工作824

9.6.6 现场评审825

9.7 计量基本知识826

9.7.1 计量的定义、分类和要求826

9.7.2 计量的法规和法律827

9.7.3 量值溯源、校准和检定827

9.7.4 法定计量单位828

9.7.5 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方法831

附录833

附录A 奈尔检验的临界值表833

附录B 格拉布斯检验的临界值表836

附录C 单侧狄克逊检验的临界值表839

附录D 标准正态分布表840

附录E 常用正交表843

附录F 建筑材料常用技术标准一览表850

附录G 土的工程分类857

附录H 主要计量单位的换算859

附录I 国内外主要标准代号861

附录J 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2001年)862

参考文献8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