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 历史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7073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01页
- 文件大小:320MB
- 文件页数:7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 历史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从三(两)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到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1902—1949)5
第一章 三江师范学堂农学科与两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1902—1912)5
第一节 三江师范学堂的创立与演变5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7
第三节 师生概况11
第二章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与东南大学农科(1915—1927)20
第一节 学校演变与管理20
第二节 系科设置21
第三节 师资队伍23
第四节 教学工作25
第五节 研究与推广29
第三章 中央大学农学院的早期发展(1927—1937)41
第一节 学校变迁41
第二节 历任院长与各系师资43
第三节 系科演变与教学工作47
第四节 科学研究与推广49
第五节 师生员工的抗日爱国运动60
第四章 抗战时期的中央大学农学院(1937—1945)62
第一节 西迁四川62
第二节 行政管理与组织机构64
第三节 系科演变与研究所的创立66
第四节 教学工作68
第五节 科学研究74
第六节 学生社团与革命活动78
第七节 沦陷区的南京中央大学(1940—1945)81
第五章 复员后的中央大学农学院(1945—1949)84
第一节 复员东还84
第二节 历任院长85
第三节 系所恢复与扩充87
第四节 教学工作89
第五节 学生社团与革命活动90
第六章 中央大学农学院各系概况95
第一节 农科生物学系95
第二节 农艺系96
第三节 植物病虫害系98
第四节 森林系100
第五节 园艺系100
第六节 蚕桑系102
第七节 农业化学系104
第八节 畜牧兽医系105
第九节 农业经济系110
第十节 农业工程系113
第二篇 从金陵大学农科到金陵大学 农学院(1914—1949)117
第一章 金陵大学农(林)科(1914—1929)117
第一节农(林)科的创立117
第二节 历任科长与师资122
第三节 系科演变125
第四节 学制与教学工作128
第五节 科学研究与推广129
第二章 金陵大学农学院(1930—1949)136
第一节 发展概况136
第二节 领导人的更替139
第三节 组织机构与系科设置141
第四节 教学工作145
第五节 科学研究155
第六节 推广工作160
第七节 农场171
第八节 合作与交流177
第九节 学生社团及师生的爱国民主运动180
第三章 金陵大学农学院各系概况185
第一节 农艺系概况185
第二节 植物学系概况191
第三节 植物病虫害系概况194
第四节 森林系概况197
第五节 园艺系概况197
第六节 蚕桑系概况200
第七节 农业经济系概况(附农业图书研究部)203
第八节 乡村教育(农业教育)系概况210
第九节 农业工程系概况213
第十节 农业推广部(系)概况215
第十一节 农业专修科与林业专修科概况217
第三篇 新中国成立初期调整与南京农学院成立(1949—1952)225
第一章 新中国对大学的接管与调整225
第二章 中央大学的接管和新秩序的建立226
第三章 金陵大学的接管和新秩序的建立228
第四章 南京农学院的组建231
第四篇 从南京农学院到南京农业大学(1952—1984)237
第一章 独立建院初期(1952—1956)237
第一节 院系调整与南京农学院的成立237
第二节 苏联模式的移植与教学改革245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253
第四节 党的建设与知识分子工作259
第二章 曲折发展时期(1957—1960)265
第一节 政治运动使学校失去正常秩序266
第二节“大跃进”中的教育革命271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对外学术交流279
第四节 科技普及与推广283
第五节 领导体制、组织机构与规模286
第六节 迁校卫岗与校园建设288
第七节 党的建设和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组织289
第三章 调整充实而又出现反复时期(1961—1966)293
第一节 贯彻“八字方针”,调整学校各方面关系294
第二节 贯彻执行《高校工作条例》精神,整顿提高教学工作298
第三节 科学研究工作的调整充实300
第四节 开展“五反”、“社教”运动,实行半农半读制度303
第五节 开展多种形式办学308
第六节 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311
第四章“文化大革命”十年与搬迁扬州时期(1966—1978)314
第一节 红卫兵运动与停课闹革命314
第二节 造反夺权与“派斗”316
第三节 工宣队、军宣队进校,成立革委会319
第四节 学校被迫撤并,搬迁到扬州323
第五节 与苏北农学院合并为江苏农学院324
第五章 拨乱反正振兴发展时期(1979—1984)333
第一节 拨乱反正初见成效333
第二节 南京复校335
第三节 教学工作的发展337
第四节 科研工作的发展344
第五节 学术交流与外事工作349
第六节 民主党派和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350
第七节 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351
第五篇 南京农业大学有特色、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发展阶段(1984—2011)357
第一章 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时期(1984—1993)357
第一节 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357
第二节 教学工作的发展359
第三节 科研工作378
第四节 科技开发与推广工作391
第五节 学术交流与外事工作398
第六节 机关、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404
第七节 民主党派和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413
第八节 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416
第九节向“211工程”目标挺进422
第二章 从单科性大学向多科性大学转型时期(1994—2004)425
第一节 进入国家“211工程”行列,制定“十五”规划与学校发展规划425
第二节 转变管理体制,调整领导班子428
第三节 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430
第四节 科研条件与管理工作451
第五节 师资队伍461
第六节 交流与合作467
第七节 物质保障470
第八节 党群工作477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建设时期(2004—2011)489
第一节 发展规划与校庆筹备489
第二节 学科建设495
第三节 人事管理与师资队伍建设503
第四节 人才培养512
第五节 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551
第六节 条件建设与后勤保障575
第七节 国际合作与交流585
第八节 党的建设与干部工作601
第九节 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616
第六篇 立足新起点 共谋新篇章(2011— )639
第一章 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目标提出的背景639
第一节 校行政领导班子换届639
第二节 党政合力共谋发展639
第三节 校领导集中调研640
第四节 正式确定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发展定位和奋斗目标641
第五节 修订《“十二五”发展规划》642
第六节 启动“钟山学者”建设计划643
第七节 起草《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决定》644
第八节 落实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发展定位和奋斗目标645
第二章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内涵647
第一节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战略意义647
第二节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总体要求648
第三节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主要任务651
附录661
附录1南京农业大学演变示意图661
附录2南京农业大学学院与行政机构设置(2012)662
附录3南京农业大学各院、系、本科专业设置663
附录4南京农业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学科专业目录665
附录5毕业生统计674
附录6历任教师和毕业生中当选为1948年中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678
附录7 1952年后院(校)党、政负责人任职时间表680
附录8南京农业大学1994—2011年主要科技成果获奖项目表684
附录9国家和部省批准的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和研究所(室)表697
本卷后记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