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1033466.jpg)
- 宋光华负责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
- ISBN: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创建当代中国经济学是时代的需要1
一、传统政治经济学失去了存在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
二、经济学理论体系改革创新的发展阶段4
第二节 当代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指导思想8
一、当代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8
二、当代中国经济学的指导思想10
第三节 当代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基石1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2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1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5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16
第四节 创建当代中国经济学的意义17
一、创建当代中国经济学,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17
二、创建一门与西方经济学相并存的中国经济学有重大的理论价值18
三、创建当代中国经济学,对于指导今后社会主义制度的调整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18
第一章 经济制度的形成2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20
一、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破产20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及出发点22
三、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和实践25
第二节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苏联经济制度模式28
一、斯大林的经济理论和苏联经济制度模式的形成28
二、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32
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33
第三节 当代中国经济制度的演革37
一、改革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尝试3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完善39
三、经济制度的内涵40
第二章 基本经济制度44
第一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4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46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46
二、共同所有制53
三、公众所有制58
第三节 非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62
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62
二、私有制65
三、国外资本所有制67
四、混合所有制68
第三章 分配制度72
第一节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72
一、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72
二、按劳分配73
三、多种分配方式78
四、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79
第二节 按生产要素分配80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内涵80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和积极作用81
第三节 效率与公平86
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86
二、社会保障制度89
三、部分先富和共同富裕90
第四章 市场制度92
第一节 商品经济92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92
二、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94
三、发展商品经济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96
第二节 市场经济97
一、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分配方式97
二、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103
三、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106
第三节 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110
一、市场体系110
二、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118
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121
四、市场组织和市场规则126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8
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28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35
三、当代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138
第五章 企业制度144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144
一、企业和企业制度144
二、产权和产权制度146
三、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149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制度152
一、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特征、弊端以及改革的历程152
二、国有经济与国有企业154
三、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155
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161
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164
第三节 非国有企业制度169
一、私人企业170
二、外资企业171
三、股份合作制企业172
四、乡镇企业173
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4
六、非国有企业改革174
第六章 微观经济运行176
第一节 微观经济活动及其主体176
一、微观经济活动的内容176
二、微观经济活动主体177
第二节 企业经济运行179
一、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机制179
二、企业经济行为182
三、企业文化与人文管理191
第三节 农户经济行为和居民经济行为195
一、农户经营目标和经济行为195
二、居民经济行为197
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201
第一节 宏观经济201
一、国民经济总量201
二、国民收入形成、分配和使用204
第二节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及其平衡关系209
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涵义209
二、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211
三、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结构平衡212
四、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条件213
第三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215
一、经济增长215
二、经济发展219
三、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22
四、经济结构223
五、通货膨胀228
六、人口与就业230
七、经济发展战略233
第八章 宏观经济调控238
第一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规定性238
一、市场失灵和宏观经济调控238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240
三、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243
四、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246
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体系247
一、财政政策248
二、货币政策252
三、收入分配政策259
四、产业政策261
第三节 经济计划和国有经济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特殊作用266
一、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计划调控267
二、国有经济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特殊作用272
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277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277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趋势277
二、生产国际化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283
三、世界市场285
四、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组织形式286
五、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的影响288
第二节 走向全球化的中国经济290
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和基本原则290
二、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型经济格局293
三、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形式296
第十章 知识经济时代303
第一节 知识经济的形成和提出303
一、知识经济的形成303
二、知识经济的涵义和特点308
三、知识经济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314
第二节 知识经济形态下的企业创新317
一、创新理论及其发展317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创新318
第三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政府和教育创新322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政府322
二、国家创新体系325
三、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326
第四节 走向知识经济时代329
一、中国走向知识经济时代是历史的必然329
二、中国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331
后记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