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037035.jpg)
- 王光艳,龚晓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2267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190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国际贸易理论-高等学校-教材;国际贸易政策-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1
一、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
二、国际贸易学的研究方法2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3
一、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3
二、当代国际贸易的特征4
第三节 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基本概念6
一、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6
二、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净出口与净进口7
三、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7
四、总贸易与专门贸易8
五、双边贸易与多边贸易8
六、贸易额与贸易量9
七、贸易差额9
八、对外贸易依存度10
九、国际贸易地理方向10
十、贸易商品结构11
十一、国际贸易条件11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13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13
一、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13
二、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14
三、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6
第二节 世界市场16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6
二、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17
三、世界市场的分类和国际贸易中心18
第三节 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19
一、国际价值的形成19
二、国际市场价格20
三、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20
四、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21
第二章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23
第一节 绝对优势理论23
一、亚当·斯密对国际贸易学说的贡献23
二、贸易模型24
三、贸易利益25
四、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27
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27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27
二、基本假定与生产贸易模式28
三、贸易所得29
四、机会成本递增与比较优势30
五、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32
第三节 相互需求论与提供曲线33
一、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33
二、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的提供曲线34
第四节 多个国家或多种产品贸易模型39
一、引入交易成本39
二、多国—多产品贸易40
第三章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43
第一节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概述43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43
二、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45
三、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5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运行规律——国际价值理论48
一、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48
二、国际生产价格问题和国际不等价交换问题50
三、国际价值理论对我国的启示51
第三节 世界市场理论51
一、世界市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的地位51
二、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的概念52
三、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52
四、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的指导意义53
第四节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政策问题、世界货币与汇率理论54
一、国际贸易政策问题54
二、世界货币与汇率理论58
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61
第一节 新古典贸易思想61
一、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61
二、赫克歇尔—俄林的主要贡献63
三、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创新65
第二节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65
一、理论背景65
二、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设66
三、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的含义67
四、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的一般均衡框架68
五、H-O定理69
六、理论评价70
第三节 H-O-S模型71
一、理论背景71
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72
三、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74
第四节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拓展75
一、特定要素模型75
二、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77
第五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85
第一节 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理论85
一、不完全竞争下的国际贸易理论85
二、规模经济理论88
第二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90
一、产业内贸易的分类91
二、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理论内容93
第三节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94
一、生产要素的非同一性94
二、资源禀赋的变动性95
三、要素内涵与外延的拓展96
四、要素密集型变换98
五、产品生命周期理论99
第四节 要素国际流动和国际贸易102
一、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102
二、国际资本流动103
三、要素流动与商品贸易的替代关系和互补关系106
第五节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107
一、经济增长的原因107
二、经济增长的贸易效应108
第六章 保护贸易学说115
第一节 重商主义及其贸易观点115
一、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115
二、对重商主义贸易观点的评价116
第二节 西方早期的保护贸易学说117
一、美国学者汉密尔顿的学说118
二、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118
三、理论拓展119
四、理论简评121
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122
一、理论背景122
二、凯恩斯经济学说的基本内容122
三、超保护贸易学说123
四、理论的拓展124
五、理论简评125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贸易学说125
一、“中心—外围”理论126
二、阿明“中心—外围”论127
三、理论简评127
第五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128
一、理论的提出128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政策主张及其影响129
三、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评价131
第六节 其他的保护贸易理论131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131
二、管理贸易论136
三、公平贸易论137
第七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139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139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139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原因140
三、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145
四、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146
第二节 国际技术贸易150
一、技术的含义、特点、分类150
二、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念151
三、国际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152
四、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154
五、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156
六、国际技术贸易的程序158
七、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160
第三节 服务贸易决定的规范分析162
一、迪尔多夫模型:一种商品、一种服务163
二、伯格斯模型164
三、塔卡和森德伯格的观点164
第四节 服务贸易决定的实证分析165
一、R.迪克和H.迪克的研究165
二、萨皮尔的研究165
三、其他学者的研究166
第五节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理论166
一、服务贸易自由化概念及其特点166
二、服务贸易自由化障碍167
三、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理论研究168
四、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影响170
第六节 我国服务贸易概况170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170
二、影响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175
三、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措施176
第八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179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179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179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与形式180
三、区域经济集团的兴起和发展历程182
第二节 关税同盟理论188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189
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193
第三节 大市场理论195
一、大市场理论的核心内容195
二、对大市场理论的评价196
第四节 工业偏好理论197
一、工业偏好理论的主要内容197
二、工业偏好理论的评价198
第五节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198
一、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的主要内容198
二、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的评价199
第六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200
一、地区经济一体化对经济贸易的积极影响200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消极影响201
第九章 跨国公司理论与国际贸易205
第一节 跨国公司概述205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205
二、跨国公司的特征206
三、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207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210
第二节 垄断优势理论211
一、垄断优势理论的产生211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内容211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内部化理论213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13
二、内部化理论213
第四节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215
第五节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216
一、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形成的原因216
二、跨国公司的内部转移价格217
第六节 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218
一、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218
二、跨国公司控制了国际技术贸易218
三、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剧了国际贸易中的垄断和竞争218
四、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使传统的国际贸易受到冲击219
五、跨国公司对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219
六、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219
第十章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223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的内容及形式223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及特征223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形式224
三、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沿革225
第二节 自由贸易政策226
一、自由贸易政策的渊源226
二、自由贸易政策的渐进性226
三、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227
四、支持自由贸易的观点228
第三节 保护贸易政策的演进228
一、重商主义229
二、早期的保护贸易政策229
三、超保护贸易政策230
四、新贸易保护主义230
五、战略性贸易政策231
第四节 全球竞争政策232
一、竞争政策提出的历史和现实背景232
二、全球竞争政策的含义及内容233
第十一章 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贸易政策235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概述235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235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地位与职能236
三、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239
四、世界贸易组织的运作241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与规则246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246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249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协议249
一、农业协议249
二、非关税措施协议251
三、公平竞争与补救措施协议253
四、服务贸易总协定254
五、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256
第四节 世界贸易组织业绩、多哈回合与作用257
一、六届部长会议与成果257
二、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258
三、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259
第五节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260
一、中国“复关”与“入世”的谈判过程260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权利和义务261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262
第十二章 关税措施267
第一节 关税的概念及种类267
一、关税的概念267
二、关税的种类268
三、关税的有效性和保护程度274
第二节 关税的经济效应276
一、对贸易小国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276
二、对贸易大国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278
第三节 关税的征收和通关手续280
一、海关税则280
二、关税征收的方法282
三、通关手续283
第十三章 非关税措施287
第一节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和作用287
一、非关税壁垒的特点287
二、非关税壁垒的作用288
第二节 传统的非关税措施288
一、进口配额制289
二、“自动”出口配额制291
三、进口许可证制293
四、外汇管制294
五、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295
六、国内税296
七、进口押金制296
八、进口与出口的国家垄断296
九、海关程序297
十、最低限价制和禁止进口298
第三节 非关税措施的新趋势298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298
二、绿色壁垒300
三、社会壁垒301
四、知识产权壁垒301
第四节 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302
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302
二、对出口国的影响303
三、对进口国的影响303
第十四章 出口鼓励与出口管制的政策305
第一节 出口鼓励政策305
一、出口信贷305
二、出口补贴308
三、商品倾销311
四、外汇倾销312
五、促进外贸发展的经济特区措施312
第二节 出口管制政策314
一、出口管制的目的314
二、出口管制的对象314
三、出口管制的形式315
四、出口管制的措施315
第十五章 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319
第一节 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概述319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319
二、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的趋势321
第二节 当代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实践322
一、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实践322
二、日本的对外贸易政策实践326
三、欧盟的对外贸易政策实践330
第十六章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335
第一节 贸易条件与贸易政策335
一、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335
二、贸易条件恶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337
第二节 工业发展与贸易政策338
一、民族幼稚工业理论339
二、进口替代战略341
三、出口导向战略343
第三节 二元经济结构与贸易政策344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相关理论344
二、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345
三、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劳动力市场与贸易政策346
四、贸易政策加剧了二元经济结构的恶化348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实践348
一、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实践349
二、东南亚一些非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实践349
三、拉美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实践349
第十七章 国际贸易新格局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353
第一节 国际贸易新格局353
一、国际贸易新格局的特点353
二、国际贸易新格局的形成原因355
三、当代国际贸易新格局的影响357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理论问题358
一、从比较优势理论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358
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有关中国对外经贸发展模式的探讨361
三、中国近几年对外贸易热点问题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366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动向369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调整372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况372
二、中国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374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377
四、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378
参考书目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