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徐悲鸿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徐悲鸿文集
  • 王震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 ISBN:780685392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徐悲鸿(1895~1953)-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徐悲鸿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我爱我师(代序)&王学仲1

一九一八年7

美与艺1

评文华殿所藏书画1

中国画改良之方法3

一九二一年5

致晨光美术会5

一九二五年6

《悲鸿绘集》序6

普鲁东6

一九二六年10

《悲鸿描集》自序10

法国艺术近况10

学术研究之谈话11

美术之起源及其真谛——在上海新闻学会讲演辞12

美的解剖——在上海开洛公司讲演辞12

与《时报》记者谈艺术13

在中华艺术大学讲演辞14

古今中外艺术论——在大同大学讲演辞15

一九二七年17

艺院建设计划17

美术联合展览会记略18

左恩铜镌19

左恩传略19

一九二八年21

南国艺术学院招生21

南国艺术学院创校招生21

请改北平艺术学院校名——给北平大学委员会分会意见书21

一九二九年22

对南京拆城的感想22

《悲鸿画集》序22

惑22

惑之不解(一)23

惑之不解(二)25

附:(一)我也“惑”——与徐悲鸿先生书25

附:(二)我不“惑”29

附:(三)惑后小言30

东归漫记30

一九三○年31

悲鸿自述31

法国之美术展鉴会种种38

舒新城《美术照相习作集》序39

客串集39

安格尔的素描41

述学之一41

舒新城《美的西湖》序41

一九三一年42

艺术?空气!42

对泥人感言42

《齐白石画册》序44

与刘汝醴、顾了然谈素描44

赠吾友李育灵先生北行序44

誓死以抗强暴再来肃清国贼44

跋包世臣述怀诗卷45

一九三二年45

废话45

《画范》序——新七法46

《画范·人物》介绍46

《画范·风景》介绍48

《画范·静物》介绍49

《画范·动物》介绍49

文艺复兴远祖乔托传51

徐悲鸿启事(一)52

附:(一)曾今可启事52

附:(二)刘海粟启事52

徐悲鸿启事(二)52

中国今日急需提倡之美术52

中大谈艺录54

一九三三年55

梦想的中国55

悲鸿自传55

因《骆驼》而生之感想56

巴黎中国美展开幕前——致国内出品者57

艺术漫谈57

游英杂感之一58

记巴黎中国美术展览会58

关于中德美展之谈话63

高奇峰先生行述63

一九三四年64

从意大利到莫斯科64

苏俄全国加紧战备65

在上海国六团体宴会上的讲话65

答《评论通讯》记者问66

苏联之教育其民66

张道藩的《自救》67

在全欧宣传中国美术之经过67

王悦之画展70

张聿光先生画展志感70

一九三五年71

悲鸿漫谈(之一)71

中国烂污——对于中英艺展筹备感言71

对《朝报》记者谈话72

在北平友人欢迎会上的讲话72

对《世界日报》记者谈话73

儿童如神仙73

故宫所藏绘画之宝73

王祺汪亚尘合展参观记74

参观玉良夫人个展感言74

艺风社第二次展览会献词75

谈高剑父先生的画75

《艺术副刊》发刊词75

巴尔堆农序76

巴尔堆农76

法国大壁画家薄特理传78

中国美术会第三次展览80

张书旂画伯80

中国舞台协会之成功81

与王少陵谈艺术81

一九三五年中国艺术之回顾82

一九三六年83

艺术之品性83

序苏联版画展览会84

《张大干画集》序84

南游杂感84

托舒新城代购孙多慈画契约86

中国今日之名画家87

苏联美术史前序87

马万里画展序88

一九三七年88

读高剑父画谱书后88

对中国近代艺术的意见89

敬致辱教诸君89

《八十七神仙卷》跋一89

一九三八年90

自传之一章90

论中国画94

一一附:后记96

西江漂流日记97

李唐《伯夷齐采薇图》序101

一九三九年101

朝元仙仗三卷述略101

中西画的分野——在新加坡华人美术会讲话101

国画与临摹——在新加坡“徐悲鸿教授作品展览会”上的讲话102

历史画之困难103

附:《田横五百士》之我见104

在中正中学演讲“大丈夫”精神105

在静方女校演讲“广西”106

半年来之工作感想106

与马骏谈漫画106

新加坡华人美术研究会第四届作品展览会献词107

在泰戈尔欢迎全上的答辞107

一九四○年107

缅甸游记107

我在印度109

一九四一年111

杨善深画展序111

在吉隆坡“雪华筹赈画展”开幕式讲话111

《青萍画集》序111

悼念诗圣泰戈尔112

《李曼峰画集》序112

一九四二年11

美术漫话113

常书鸿先生画展114

傅抱石先生画展114

漫记印度之天堂115

全国木刻展115

造型艺术之发展及其出路116

中国之纯粹美术与工艺美术116

一九四三年116

新艺术运动之回顾与前瞻116

悼泰戈尔先生并论及绘画118

《中央大学艺术学系系讯》序119

一九四四年120

西洋美术对中国美术之影响120

故宫书画展巡礼120

中国艺术的贡献及其趋向121

赵少昂画展122

中国美术学院筹备志感122

中国新艺术之展望123

画中无猪124

张大干与敦湟壁画124

李可染先生画展序125

一九四五年125

收藏述略(45)125

陈树人画展126

介绍都冰如创作综合艺术展览(45.)126

君瘦石之画126

秦宣夫画展126

吴作人画展127

余钟志画展127

一九四六年127

孙宗慰画展127

高月秋摄影展127

吴麟若画展128

沈叔羊画展128

坚苦卓绝之刘艺斯128

唐光晋将军之作品与其龙辚书屋收藏之展览128

梅社首次美展献辞129

民族艺术新型之剧宣四队129

邵芳女士画展130

一九四七年130

《艺术周刊》献辞130

推荐旅居南洋画家130

巴尔堆农残刻序131

米开朗琪罗作品之回忆131

中国美术之精神——山水——断送中国绘画原子隋性之一种132

造化为师133

沈福文敦煌图案漆器展134

国立北平艺专美展评议134

王少陵画展134

世界艺术之没落与中国艺术之复兴134

李可染先生画展序138

新国画建立之步骤138

当前中国之艺术问题139

文金扬《中学美术教材及教学法》序140

一九四八年140

叶浅予之国画140

李桦《天桥人物》跋141

复兴中国艺术运动141

介绍几位作家的作品142

哭齐振杞弟143

《八十七神仙卷》跋二144

诗挽矢畸千代二144

《黄养辉画集》序144

《关山月画集》序144

一九四九年145

介绍老解放区美术作品一斑145

满洲里来简146

在苏联捷克参观美术的简略报告146

值得永远珍视的友谊148

在苏联谈艺术149

一九五○年149

我生活在北京解放后一年来的感想149

四十年来北京绘画略述149

漫谈山水画150

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献辞152

当今年画与我国古画人物之比较153

在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发言154

美术工作的意见和经验154

《中国人民的胜利》观后155

一年来的感想156

剪纸艺术家陈志农先生157

罗铭《南洋记游画集》序157

美术遗产漫谈157

一部分中国花鸟画157

任伯年评传158

一九五一年160

新中国一年来美术上之成就160

答杨竹民先生160

附:杨竹民文161

我对于敦煌艺术之看法164

一九五三年165

蓬勃发展着的新中国人民美术事业165

悼念斯大林同志166

与丁楚谈艺术166

文化的繁荣167

《积玉桥字》跋168

书信钞168

致蔡元培(孑民)168

致陶冷月169

至意芗(陈子奋)169

致冯武越(节录)171

至李润章171

致舒新城171

致吴廉铭178

致吴稚晖179

致白蕉179

致陈文希180

致卜少夫180

致茂如180

致谢旨实180

致谢玉岑181

致杨晋豪181

致王少陵182

致邓散木185

致黄养辉185

致乐山、仁斋(徐风)187

致吴作人187

致郭有守188

致陈铭德185

致徐伯阳、徐丽丽、黎洪模189

致孙多慈189

致星洲友人191

致澄之(陆其清)191

致刘寿增192

致吕斯百(残)192

致汝进(张安治)192

致金有文(明片)193

致钱寿荃函(明片)193

致李曼峰193

致蒋碧微194

致王莹194

致华采真195

致胡翊文196

致杨仲子196

致高月秋196

致黄孟圭196

致马骏197

致井白(温廷宽)197

致陈之佛197

致费成武、张茜英198

致林语堂195

致卫之(张道藩)198

致常书鸿199

致常沙娜199

致刘勃舒199

致潘絮兹200

致夜泊(王学仲)200

致谭勇200

致俞云阶201

致获浪(汪日章)201

致黄显之201

致苏葆桢202

致汪亚尘202

致陈笃山202

致尹瘦石202

致韩槐准(节录)202

致李苦禅203

致刘汝醴203

致徐丽丽203

致陈从周204

致黎鸿模204

致许杰205

致汪亚尘、王少陵205

致汪亚尘夫妇书205

致徐泳韶205

致蒋兆和206

致吉梅魂206

致董寿平206

致刘腾超206

致曾善庆、李天祥、吉梅魂、陈今言、张志超206

致许广平207

致常任侠207

致黄宾虹207

致志愿军战士207

致彭吞声208

致董耀星函208

致尾崎清次208

致周方白209

致高压、宗江、王逊209

致赵国亚209

致松亭210

与朱重光、王祖蕴书212

诗词钞213

溧阳即景(1905年)213

题《天女散花图》(1918年)213

题《山深云密图》(1918年)213

题《晴岚翠嶂》(1918年)213

词两首(1919年12月)213

题《人体习作》(1924年)213

新加坡华人殡仪(1925年)214

题画诗(约1925年)214

丙寅元旦梦觉忆内(1926)214

题《男人体》(1926年)214

题《郭夫人像》(1927年)214

题《妇人头像》214

革命歌词四章(丁卯夏尽时作)214

题《雄狮》(1928年)214

题《牧童与牛》(1929年)214

题《松鹤图》(1929年)214

题《竹梅图》(1930年)214

题《南京一多》(1930年)215

题《黄震之六十岁影》(1930年)215

苦恋孙多慈(1930年12月9日)215

题《山竹》(1931年始岁始)215

题《群牛》(1931年)215

贺陈子奋筑楼奉亲诗(1931年)215

题张大干画像(1932年冬)215

题《古柏》(1932年)215

题《沉吟》(1932年)215

题《立马》(甲戌初冬)(1934年)215

题《鹰石》(1934年岁阑)215

题《懒猫》(1934年冬)215

题《立马》(1935年)215

题《墨猪》(1935年)215

题《春歌》(1935年)215

题谢玉岑(1935年)215

题《狮与蛇》(1935年春)216

题《牛》(1935年)216

感事(1936年)216

题《自写》(1936年)216

题《奔马》(1936年)216

题《山环湖水水环家》(I936年)216

题《梅花》(1936年)216

题《桄榔树》(1935年12月18日)216

题红豆诗三首(1936年)216

感事一章(1936年)216

题《松》(1936年)216

题《怅望》《哭所养猫》216

题《巴人汲水》(1937年)216

嘉陵江上沙坪坝中央大学即事(1937年冬)217

题《八十七神仙卷》(1938年)217

题马万里《桂林独秀峰》(1938年9月)217

题《梅花》(1938年)217

题《鹅群》(1938年)217

诗赞黄君璧山水(1938年春)217

为黄君璧画像(1938年夏)217

感事(1938年)217

赠张毓昆先生(1938年)217

杂感(1938年)217

怀孙多慈(1938年冬)217

题《仙鹤》(1939年)217

题《立马》(1939年)217

题《铁锚兰》(1939年1月)217

题《霜草识秋高》(马)(1939年5月)218

题《群鸡》(1939年春尽)218

《仰光大金塔》(1939年11月24日)218

《仰光大金塔》(1939年11月24日)218

招魂两章(1939年)218

题《六朝人诗意》(1939年7月24日)218

感怀一章(1939年10月16日)218

题陈宗瑞《南洋果物》(1939年)218

题《十一骏图》(1939年)218

题《十骏图》(1939年)218

游印度恒河(1940年)218

题《木棉花》(1940年)218

题《灿若朝霞》(木棉)(1940年)218

喜马拉雅山行杂诗(1940年)218

感怀一首(1940年9月2日)219

为孙多慈画而作(1940年9月9日)219

题《双骏图》(1940年)219

题《病马》(1941年4月)219

题《兰》(1941年春)219

题《紫兰》(1941年)219

诗挽许地山(1941年8月)219

为韩槐准作《红毛丹》图并题(1941年12月)219

题《双马》(1941年)219

题《鸡足山》(1942年2月16日)219

游鸡足山(1942年2月22日)219

赠赵诚伯(1942年春)219

咏清碧溪(1942年)219

题《石楠树》(1942年)219

题《竹与笋》(1942年夏)219

题李可染《清明时节雨纷纷》(1942年7月)219

题《月夜寒梅》(1942年)220

题《跨犊儿童》(1943年春)220

题赠卢开祥(1943年)220

题孙宋慰《蒙古女子》(1944年)220

题《梅》(1944年)220

赠赵少昂(1944年)220

题《充馋》(1944年)220

题陈洪缓《高士图》(1948年2月)220

题《巨竹》(1948年)220

题《画猪》(1944年)220

题李桦《天桥人物》(1948年)220

失而复得《八十七神仙卷》(1948年)220

挽矢畸4代二(1947年)220

感事(1944年)220

题《斗鸡》(1947年1月21日)220

赞蜀葵花(1947年)220

题《孺子牛》(1949年1月)221

题明陈洪缓《采菊图》221

题《鹰击长空》(1951年)221

题明黄石斋山水(1951年早春)221

寄韩槐准诗(1951年)221

题明无名氏《明妃》(1951年)221

怀齐白石诗四首221

为黄曼士题旧笺221

题雨花石221

题杨仲子《西南飘泊集》221

画论、题记选录&王震辑221

徐悲鸿年表&王震编235

编后记&王震256

热门推荐